华泰证券 25%关税对中国车企出口美国影响有限 日韩德车企承压 (华泰证券25届校招)

4月3日,美国宣布对出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关税政策基本契合市场预期,与2月相比,本轮政策的关键差异点是:满足《美墨加协议》(USMCA)的关税豁免政策延续。同日,中欧双方赞同尽快重启电动车反补贴案多少钱的承诺谈判,为产业投资和协作营建良好的环境。我们以为25%的汽车关税关于国际直接出口的负面影响较小(24年出口美国仅约11.6万辆),其关键影响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度的头部车企的预期支出和盈利。本轮政策相对利好满足USMCA条例的北美消费企业,并将直接促进中国和其他国度和地域的协作,中国车企或在欧盟、西北亚等地域取得更多增量。

中心观念

乘用车:25%关税对中国车企出口美国影响有限,日韩德车企承压

24年中国整车出口美国约11.6万辆,加征关税对中国车企影响有限。美国市场终年以来是日韩德车企的中心销售和出口市场,尽管头部车企已在美本地化消费,但仍有部分直接出口,该业务将遭到25%整车关税的直接影响(美系和日韩系经济型车型的价差或扩展至8000-9000美元)。24年日本、韩国、德国区分向美出口137/100/55万辆整车,我们估量关税落地将区分影响约27/20/16万辆出口,日韩德车企短期难以平权衡利。墨西哥延续关税和USMCA豁免政策,外地消费仍为关税普升下的最优解。

零部件:契合预期,墨西哥基地满足美墨加协议的零部件公司更受益

本轮零部件加税幅度坚持在此前3月29日行政令的25%。25年以来美国对汽零的关税政策为:对中国汽零额外加税25%,对“墨加”免加税或加25%,对其他国度加税25%,所以墨、加出口美国仍有关税优点,其他国度汽零出口受阻清楚。本轮加税实质上是推进制造业在美国设厂。而中国零部件在墨西哥基地失掉超额利润的关键是要满足美墨加协议以抵达免税条件,因此需优化在北美的配套价值比例抵达75%;同时,思索后续关税条件,还要求提高商品中“美国成分”占比。总体看,中国汽零厂商小气向将介入美国成分推销及直接美国设厂,以降低加税影响。此外,日、韩、德系主机厂预期在北美加大产能规划,因此延迟在墨西哥或许美国产能规划的中国汽零厂商,更容易降低本轮加税影响,同时更容易赢得北美的增量市场。

全地形车:墨西哥关税维持,中国厂商仍可降价应对

此次关税施压与2月政策预期的差异在于:①北美厂商受关税影响削弱:庞巴迪工厂均满足USMCA豁免条件,北极星仅对中国推销的零件(24年约5亿美元)需部分交纳关税。②产能回迁西北亚或许性降低。对比税率看,对美敞口较大的摩托车企将产能一切转移至墨西哥已是当下最优选,下一步战略或仍将是提高本地消费及推销比例。影响角度,本次墨西哥关税基本未作调整,我们以春风/北极星/本田为例,25%额外关税占春风四轮终端售价比例约5%~13%。而春风ATV售价较北极星/本田区分低20~34%/ 19%~26%,UTV新品售价较北极星竞品低近40%,即使降价转移关税压力,也仍具有强产品竞争力。

风险提醒:竞争加剧形成车企盈余,关税政策等要素形成出海不及预期。

注释

关税:全球性普征关税,汽车市场风云突变

乘用车:日本、韩国、德国车企受更大冲击,中墨加边沿变化小

整车普征25%关税,直接影响日系、韩系、德系整车品牌。北京时期4月3日,美国宣布对一切贸易国度加征10%~49%的“对等关税”。值得留意的是,汽车及零部件“豁免于”对等关税,而是普征25%的额外关税。出口乘用车关税将由2.5%优化至27.5%,关税契合市场预期。

本次关税的边沿变化是什么?

相较于2月,本次关税的变化点为:USMCA豁免税率政策。即满足《美墨加协议》的商品可享0关税(2月为片面征收,后又耐久1个月豁免)。在4月汽车出口税率普升下,满足协议的商品相对优点加大。全体来看,关税新政关于墨西哥、加拿大以及中国的边沿影响小。但将重点影响日系、韩系、德系品牌。

(一)中国:关税影响有限,掌握地域协作新机遇

关于中国市场,我们维持此前观念(参见《加征关税对汽车影响几何?》。2025/2/5),以为加征关税对中国车企出口扰动较小。

1)出口美国:24年中国整车出口美国约11.6万辆,且关键是美系品牌通用和福特返销,而自主品牌出口甚少。

2)出口墨西哥:24年对墨出口达44.5万辆,同比+7%。但除部分本地化消费车型(目前自主品牌仅有江淮),中国出口仍以本地发运形式为主,故基本均不满足USMCA关税豁免条例,中国→墨西哥→美国的出口链条无法走通。

展望未来,我们以为或有部分车企推进墨西哥工厂树立,并消费部分满足关税豁免的车型陆运到美,但全体仍以拉美高势能市场为相对重心。此外,美国对贸易同伴普征的“对等关税”成为潜在催化:4月3日,中欧双方率先赞同尽快重启电动车反补贴案多少钱承诺谈判。我们看好中国车企与其他国度和地域的协作减速,取得更大生长和盈利空间。

(二)墨西哥:在墨乘用车产能充足,关税豁免下仍为优解

墨西哥关税政策延续,继续发扬本地化消费优点。4月3日,美国宣布继续对契合USMCA的商品启动豁免。墨西哥为关键整车出口国,被誉为北美汽车“后花园”。依据marklines,截至24年,墨西哥全境已建成或在建有35个整车工厂,其中日系、德系、美系品牌均区分有9个,年产能近500万辆(不含在建特斯拉超级工厂)。2024年墨西哥消费和出口区分为399/276万辆乘用车,出口占比达69%。其中约有80%出口至美国,对应24年出口美国221万辆,同比+3%。在豁免政策延续和全球整车关税基数提上下,具有低消费、运输本钱的墨西哥市场仍为优解,墨西哥仍有100万辆的产能待开释,已有产能车企可增强外地消费规避关税影响。

(三)日韩德:关税或增加60-65万辆整车出口,盈利和产业压力骤增

24年日韩德在美销售占比超50%,关税或影响约60~65万辆整车销售。日系、韩系和德系车型在美国终年占优。24年三者区分在美销售591/171/164万辆,份额区分为36%/10%/10%,美国为三系车企关键的市场和盈利支柱。除群众外,其他关键品牌在美产能规划完善,24年在美产量均可支撑40%~100%的外地销售。但三国车企的直接出口仍占据肯定份额,关税将对其构成直接影响。2024年,日本向美出口137万辆,为最大对美出口奉献国度;韩国向美出口价值347亿美元的整车,出口量或超百万;欧盟汽车制造商向美出口75万辆整车。其中德国占比最高,尤其是德国三巨头:群众、奔驰和宝马约占欧盟对美整车出口的73%。我们估量,25%新增关税将影响日韩20%的直接出口,影响德系30%(群众产能少),对应影响日韩德25年约27/20/16万辆整车销售。

加征关税形成产品力降低,或直接影响三国的车企盈利和整车产业。关税由2.5%优化至27.5%后,海外品牌在美售价将拔高,销量和盈利才干或逐渐走弱。我们以雪佛兰Malibu、丰田凯美瑞、本田雅阁和群众捷达为例。前3款车尺寸、空间、油耗、自动化等方面靠近,但加征关税后,直接竞品的售价较Malibu提高至约8000-9000美元;捷达级别更小,但降价后多少钱与Malibu相当,美系品牌的性价比优点清楚加大。

日韩德车企该如何应对新增关税?

我们以为三个国度的车企博弈空间小,美国市场量利难统筹。产品竞争力降低后,丰田、本田、现代、群众等将直面量利平衡疑问。参考中国市场,自主品牌新动力经过极致性价比,已将合资品牌的份额紧缩至30%以内,合资品牌自愿降价,盈利端相同受损,量利难统筹。综合来看,我们以为加征关税后,日韩德车企有以下应对措施:

1)短期:仅启动小幅降价,保证份额但影响盈利兑现。据宝马集团董事长3月14日正告,关税后的欧美贸易抵触或形成宝马集团25年损失约10亿美元。关于部分在北美产能规划完善的车企,如奔驰、宝马、丰田、本田、日产等,短期亦可经过优化产能运行率,增强本地化消费比例,规避部分关税影响。

2)中终年:加大北美本地化消费规模,但或许形成三国外乡产业和经济空心化。中终年来看,群众、现代-起亚等海外品牌可经过产业转移,进一步介入在美的消费规模,增加关税影响范围来控制影响。但此举或许形成其外乡汽车产业受损,依据前文测算,日韩德外乡约发生27/20/16万产能空缺。依据日本经济资讯社预算,25%关税或形成日本经济遭受13万亿日元损失。

零部件:或推进美国本地化配套,同时北美基地满足美墨加协议是关键

25年3月26日,特朗普签署对出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的行政令,该行政令乘用车及轻型卡车部分于4月3日失效,汽零部分将不迟于5月3日失效。2025年4月3日(北京时期),美国宣布对一切贸易国度加征10%~49%的“对等关税”,但汽车及零部件豁免于本轮的新增“对等关税”,将加税幅度坚持在此前3月29日行政令下的25%。美国多轮加税比拟复杂且变化较多,我们将2025年以来美国对汽零出口加税幅度统计如下:

1)中国:叠加2月1日和3月4日两次区分10%的全商品加税,若25%额外关税落地(思索到整车关税已落地,我们估量汽零关税或难以规避),则 25 年美国就已对中国汽零关税加征45%关税。

2)墨西哥和加拿大:①若满足美墨加协议规范(零部件需满足75%区域价值含量,且关键工序如焊接、铸造等需在北美成功)的汽零产品暂免加征25%关税,不满足规范的商品则加征25%关税。②但针对满足美墨加协议的汽零产品,后续美国会树立相关程序,针对零部件中的非美国成分的价值征收25%的额外关税,因此即使满足美墨加协议,后续也将依据“美国成分”的不同而加征0~25%关税。

3)其他国度:依据3月26日行政令,将分歧加征25%关税。

从总量上看,因加税影响,中国出口美国汽零金额峰值出如今2022年,尔后逐年降低,因此美国23和24年汽零出口金额增速降低,2024年美国出口汽车零部件总额为843亿美元。从结构上看,目前墨西哥仍是美国最关键的汽零出口国,其次为加拿大、中国和日本,24年来自墨、加、中、日区分占42.0%/13.7%/10.8%/8.6%,而西北亚11国24年汽零出口至美国汽零金额为21亿美元,占比2.5%,且关键来自越南和泰国,中国汽零经西北亚转移出口至美国总量有限。估量加税后,各国对美国出口汽零增长受阻,但思索美墨加协议,墨西哥和加拿大出口美国仍有关税优点。

4月3日“对等关税”事情,对中国汽零企业的影响详细如何?此轮新的“对等关税”对中国汽零厂商没有额外影响,仍坚持在此前3月29日行政令的25%的水平。但针对中国汽零厂商出口和海外基地部分仍有不同的启示:

1)中国直接出口美国的部分:中国汽零厂商曾经受301条款多年影响,与美国出口厂商的条款协议曾经较多思索到关税承当疑问,较多公司的出口关税由美国客户启动承当。次此加税,针对定价不敏感的产品,如后市场零部件,仍可与下游客户商谈关税的分担疑问;但一些产品加税部分终年由美国客户承当并不理想,中国汽零厂商要求思索本地化消费等措施协助北美客户降低高额关税的影响。

2)中国汽零厂商在墨西哥和加拿大消费基地:依据免税条件,要求中国汽零厂商更多去思索要满足美墨加协议规范,优化北美配套价值比例至75%以上;同时3月26日美国对汽车加征25%关税时提出(针对汽零部分估量5月3日失效),美国将会树立程序,针对零部件商品中的非美国成分的价值征收25%的额外关税,因此关于中国汽零厂商,还要求优化美国本地配套,提高商品中“美国成分”占比,将推进介入对美国成分推销及直接美国设厂。目前已有较多的中国汽零厂商在墨西哥投资规划产能,但全体处于产能爬坡阶段,产能运行率还较低,而产能运行率是墨西哥工厂盈利最关键要素,中国厂商仍要努力放慢磨合优化外地产能运行。

3)中国汽零厂商在非北美消费基地向美国的转移出口:思索到目前中国汽零厂商在西北亚、日韩等地转移出口美国的量较少,因此加税的直接影响不大。目前中国汽零厂商在墨西哥和美国的本地配套仍处于展开起量阶段,满足美墨加协议要求仍存在应战,假定部分产品在西北亚等地转出口或消费出口至美国在加税25%背景下仍有本钱优点,可继续思索此出海形式。

4)如前文所述,美国对整车出口加税,可推进日系、韩系、德系车企在美国的本地化整车消费,因此这关于中国汽零厂商来说是配套机遇的介入。

全地形车:关税施压下中国厂商仍可降价应对

特朗普关税政策大幅加码,其中全地形车产品受影响较大,美国关于中国、泰国区分加征34%/36%至54%/36%,墨西哥出口商品延续此前规则,满足《美墨加协议》的产品可享用0关税待遇,不满足的产品仍需加征25%。

1)本次关税施压的边沿变化是什么?

此次关税施压较2月政策预期的差异在于:①北美全地形车厂商在豁免条款下受关税影响削弱:加拿大企业庞巴迪工厂均满足USMCA的豁免条件,美国第一大全地形车品牌北极星供应链中含中国企业(24年推销金额约5亿美元),对中国推销部分仍需交纳部分关税。②美国对泰国、越南等国加征关税后,产能回迁西北亚的性价比大幅降低。因此国际厂商如春风将产能一切转移至墨西哥已是当下最优选,下一步战略或仍将是提高本地消费及零部件推销比例,以满足USMCA规则的原产地条件。

2)墨西哥延续关税政策,中国厂商仍可降价应对

此次墨西哥关税政策基本不变,我们以为若将额外关税压力一切转嫁至终端消费者,仍具有较强多少钱竞争力。

我们以春风/北极星/本田的ATV产品为例,对关税额外本钱启动测算:公司泰国全地形车工厂从2021年11月起末尾投入量产(关税为2.5%),因美国前十全地形车品牌中仅有春风在泰国建厂,美国海关披露的历史泰国数据可基本代表春风向美国出口ATV状况。由此计算,22年-11M24春风ATV的平均单车到岸价值约2811美金(对应终端批发价约23%~51%),加征25%关税后平均单车影响约700美金。目前春风旗下2025款ATV在美销售的批发价约5400美金-12000美金,额外关税占售价比例约5%~13%。而春风ATV售价较同级别的美系竞品北极星、日系竞品本田区分低20%~34%、19%~26%;UTV产品如U10 PRO较北极星竞品低近40%,降价后产品竞争力依然微弱。

风险提醒

竞争加剧形成车企盈余

若全球汽车行业竞争加剧,或许形成各家车企销量不及预期,利润率大幅下滑甚至盈余。

关税政策等要素形成出海不及预期

目前中国乘用车及汽车零部件均向全球化业务拓展,若部分国度收紧贸易政策,如介入配额、提高关税等,或影响中国企业出海规模扩张进程和盈利性。

相关研报

研报:《汽车: 关税落地,与预期有何异同?》2025年4月4日


汽车关税下调为什么汽车零配件商是利好

汽车关税下调影响为几何,零部件公司最受益;① 财政部信息,7月1日起,将汽车整车税率从20%—25%降至15%,将汽车零部件税降至6%;② 降低关税对汽车消费者来说是一个严重利好,通常上无论关税降幅如何,都将会经常使用户取得一个低于过往的出口汽车终端售价;② 国际零部件上市公司最为受益,极大的降低我们零部件车企出口本钱,同时降低了国际合资及大部分自主品牌车企本钱。 零部件将更为受益,而出口车企关税的降低,对自主品牌车企构成一定冲击,市场心情上短期并不看好,等候市场失望心情消化;③ 从整车角度来说,本次出口车降税,促使出口车部分替代国际合资品牌的市场,有望造成国际车市多少钱传导性降低。 同时,由于降税比例妥当,对国际自主品牌车企,全体冲击不大

为什么降低汽车关税汽车股反而会涨

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关税降低,对国际汽车而言属于偏空政策,短期或许冲击国产高端品牌。 相关行业剖析人士以为,政策虽然短期偏空,但是对行业全体冲击有限。 一方面,出口整车的总税收包括关税、消费税、增值税,关税的降低对2.0以下排量的车型总税率影响在12%左右,而对3.0以上排量的车型总税率影响接近20%,因此对大排量车型冲击较大。 另一方面,国自主或合资车型集中在小排量范围,再加之两类车与出口车依然有较大多少钱差距,所以全体来看,政策对国产或合资车企冲击有限。

关税将如何影响美国汽车业

美国对出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本国汽车制造商就有几个选择。 首先,它们可以选择默默接受本钱的下跌,然后继续维持原有多少钱销售汽车。 但这也会造成整个汽车行业技术开展缓慢等疑问,当然汽车制造商做出这种选择的概率不会太大。 第二个或许会出现的状况则是汽车公司或许会把额外的本钱转嫁给客户。 这也意味着,假设一个美国人去外地的梅赛德斯-奔。 假设这种状况真的出现,依据研讨公司LMC Automotive的数据,这或许会造成美国平均每年整车交付的总量增加10%。 第三,一些本国汽车制造商或许会自愿完全分开美国市场。 关于那些规模较小或还不太成熟的本国车企来说,这个疑问尤为令人担忧。 但假设这些车企在美国也拥有消费工厂的话,遭到关税的冲击就会相对较小。 美国曾在此前针对法国和德国对从美国出口的鸡肉征收关税的这一行为,报复性的对从法、德出口的轻型卡车征收25%的关税,但那些在美国拥有原始设备消费工厂的卡车商都成功的避开了关税的影响。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