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外资减速流出 海外资金继续流出A股和港股 中金 (外资被动减持)
媒体得知,中金颁布钻研报告称,追踪的EPFR资金数据显示,截至本周三(6月26日),海外资金继续流出A股和港股,被动外资减速流出。截至本周三(6月20日-6月26日),被动价值型外资减速流出港股市场达3.8亿美元,再次印证该行此前观念,自四月中旬以来的本轮反弹能源重要以买卖型资金及局部区域再平衡资金为主,而市场合等候的长线价值型资金尚未构成回流趋向。本周南北向资金亦维系分化态势,南向流入自2月初起间断至今,北向近三周均坚持流入态势。
中金观念如下:
本周环球资金面值得留意的变动是:
1)该行追踪的EPFR资金数据显示,截至本周三(6月26日),海外资金继续流出A股和港股,被动外资减速流出;2)互联互通方面,本周北向资金流出放缓,南向资金流入收窄;3)环球股票和债券维持流入,货币市场转为流出;4)美股、兴旺欧洲和新兴市场被动外资流出规模扩展,日本流出规模增加。
国际资金面上,被动外资流出扩展,南北向资金分化间断。
截至本周三(6月20日-6月26日),被动价值型外资减速流出港股市场达3.8亿美元,再次印证该行此前观念,自四月中旬以来的本轮反弹能源重要以买卖型资金及局部区域再平衡资金为主,而市场合等候的长线价值型资金尚未构成回流趋向。本周南北向资金亦维系分化态势,南向流入自2月初起间断至今,北向近三周均坚持流入态势。
环球资金面上,被动外资减速流出美股,日股流出和印度流入收窄。
截至本周三(6月20日-6月26日),本周印度市场被动外资间断流入,规模1.4亿美元(vs. 上周流入4.6亿美元);日股方面,被动外资继续流出0.7亿美元(vs. 上周流出1.5亿美元)。与此同时,被动外资减速流出美股,规模6.2亿美元(vs. 上周流出2.0亿美元)。
A股数据密码:大金融被爆买!王亚伟、淡水泉调研忙不停,4月底牌大曝光
上周末,“央妈”放大招!
时隔12年,央行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 上一次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从0.99%下调至0.72%后,一直未做调整,可见是史上罕见的。
另外,年内第3次降准,释放4000亿长期资金,年内累计投放1.75万亿资金。
近一个多月,虽然外围市场险象环生,美股在3月史无前例地出现了10天内4次熔断,巴菲特抄底抄到“半山腰”,败走达美航空......但A股沪指在3月全球主要股指中表现最强。 而从有“聪明钱”之称的北向资金来看,近9个交易日里,累计净流入167亿元,扭转前期连续多日净流出的局面。 在4月3日央行公布两大重磅利好的影响下,4月A股是否现转机?
关键要点梳理:
1,北向资金: 多次精准抄底逃顶, 先知先觉,其有“聪明钱”之称,逆势吃进的个股尤其需要重视 。 3月,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出678.7亿元,但有近30只股被大幅加仓。
2,重要股东增减持: 上市公司董监高、产业资本无疑最了解上市公司。 3月大金融是被增持重点领域。 有知名私募称,银行股的确定性机会为100%。
3,大宗交易: 机构专用席位无疑是研究重点,因其大多崇尚价值投资。 中小创是高折价率的主力,机构席位买入多只 游戏 股。
4,融资融券:3月,6大行业实现融资净买入,74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过1亿元,9只个股融资余额增幅超100%。
5,主力资金流向:主力资金逆势布局了三类股,3月4日以来的20个交易日内,净流入超过1亿的个股达40多只。
6,机构调研: 除了季报、半年报、年报, 调研是提前了解机构动向的重要窗口 。 值得注意的是,王亚伟、高毅资产、淡水泉等顶级私募则与众不同,频频现身上市公司调研。
3月北向资金狂甩678亿元, 29只股被大幅加仓!
3月随着疫情在全球的扩散,海外主要股指都经历了一轮大幅下跌,美股更是在3月史无前例地出现了10天内4次熔断。 历来受外盘影响较大的北向资金也在3月选择了暂避风头。
据Choice数据统计, 今年3月,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出 678.7亿 元,创下2014年沪港通开通以来单月净流出之最。 而与此同时,3月南向资金却大幅净流入 1263亿 元。 这一减一增让A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血”。
自从2014年11月沪港通开通以来,在随后5年多的时间内,北向资金在其中的11个月出现过单月净流出。 不过 北向资金单月净流出超百亿的情况只发生过 6次 ,而上一次北向资金单月净流出A股超500亿元的还发生在2019年5月,当月净流出规模为536.7亿元。
虽然3月北向资金的大幅流出让市场感到了一些错愕,不过从 历史 上看每逢北向资金单月出现百亿规模的大幅净流出,却有一定概率对应的是A股的阶段性底部,比如2019年5月、2018年10月。
对照沪指的走势图,再仔细研究一下可以发现,北向资金大部分时候卖出时机还是精准的,其有“聪明钱”之称,如2015年4月净流出35亿元后,2015年5月沪指小涨3.83%,2015年6月沪指见到5178点的 历史 大顶。 2015年10月、11月、12月连续三个月净流出,2016年1月沪指大跌22.65%。 2019年4月、5月净流出后,沪指进入横盘震荡几个月。 2018年10月净流出105亿元后,随后沪指在2019年1月初二次探底成功后才最终见底。 2018年2月净流出26亿元,沪指随后下跌到2018年年底。
分析人士认为,今年3月北向资金创纪录的净流出678.7亿元,加上海外疫情数据持续飙升,新增确诊病例数据何时拐头,美国失业率飙升,美股是否展开第二波杀跌,这些都有待观察,因此4月A股是否见底,目前来看难以预测。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虽然今年3月北向资金罕见地净流出A股678亿元,不过仍然有一些A股在3月被北向资金逆势加仓。 而且, 近9个交易日,北向资金累计流入167亿元,扭转前期连续多日净流出的局面。
Choice数据显示,在3月9日~3月23日期间,有436只A股得到了北向资金的逆势增持,占到所有沪深股通个股的34%。 在这436只A股中,有22只A股北向资金的加仓幅度在100%以上,其中粮价上涨概念股苏垦农发期间北向资金的加仓幅度更是高达1300%,位居所有A股之首。 从盘面上看,苏垦农发股价在3月9日~3月23日期间表现较为抗跌。 然而,从北向资金的持股情况来看,外资并没有打算继续加仓,在3月23日见到北向资金对苏垦农发持股比例的年内高点后,北向资金便开始逢高减仓,到4月1日,北向资金的持股比例已降至0.77%。
而3月份,北向资金持股比例显著增长的个股有29只。
从上述个股来看,华创证券研报指出,深信服从安全到云、再到新IT,成长空间不断打开。 2019年公司重新调整业务架构,发布深信服智安全、云计算,新IT三大业务品牌,涵盖三个方面:一是云网端的安全及安全服务;二是基于超融合技术构建的私有云、托管云和混合云;三是基础架构业务则包括桌面云、SD-WAN、应用交付和企业级分布式存储EDS。 从安全到云再到新IT,是公司创新能力的体现,随着业务边界不断拓展,公司成长空间进一步打开。 而对于凯利泰,广发证券研报指出,公司是国内脊柱微创治疗龙头,公司于2018年并购Elliquence的成长空间广阔。
银行板块多数破净, 确定性机会是100%?
3月A股市场出现调整,海外局势一直牵扯着投资者的心。 从重要股东增减持来看, 产业资本对后市分歧仍然较大 ,但也有一些公司开始喊话增持,稳定市场信心。
大金融是近期被增持重点领域。 3月23日至24日,招商银行行长等10名董监高增持招行A股41.99万股,合计金额约1282万元。
此外,中国平安3月2日发布公告称,公司2020年度的核心员工持股计划和长期服务计划于2月底完成股票购买,累计成交金额约为46.27亿元,占总股本的比例为0.316%。 成交均价约为80.17元/股。
大金融的估值一直是市场的热门话题。 银行板块已经多数破净。 兴业银行3月31日收于每股15.91元,而其去年三季报的每股净资产达到23.38元,市净率仅为0.68倍。 招商银行因为其零售银行的领先优势,市场给予了估值溢价,目前市净率约为1.4倍。
招行和兴业银行都在2月和3月出现一波下跌。 招行1月曾经创出每股40.16元的 历史 高点,但3月19日最低跌至每股28.71元,区间跌幅达到28.51%。
值得一提的是,在增持后,招行和兴业银行的二级市场股价均有所企稳。 3月25日至4月2日,招行股价温和上涨超过2%,同期兴业银行涨幅超过3%。
但增持更早的中国平安则没那么好运。 3月以来,海外疫情不断升级,中国平安又遇到汇丰银行暂停派息的利空。 3月23日中国平安A股最低跌至66元,上述2月底完成增持的核心员工持股计划和长期服务计划最高浮亏率约为17.65%,最高浮亏金额超过8亿元。
从 历史 经验来看,大金融板块的贝塔属性较重,即大部分时候以跟随市场为主。 但由于股息率较高、业绩可预见性等因素,更多受到长期资本青睐,且负面消息有时候会提供很好的买入机会。
最典型的例子是2008年的中国平安。 当年次贷危机爆发,中国平安投资富通银行巨亏228亿,其A股股价一度跌破20元大关(不复权)。 12年过去再回头看,当时的巨坑是中国平安12年长牛的起点。
否极泰基金总经理董宝珍 多次看好银行股,曾在2月下旬表示,银行股的确定性机会是100%。 因为在中国,如果银行业都没有投资价值了,那整体的经济怎么可能好起来呢?做投资我们看重的就是,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永远是人性的一部分,不会改变。
3月中小创是 大宗交易 高折价率的主力, 机构席位买入多只 游戏 股
3月一共22个交易日,发生了2075笔大宗交易,成交金额480.50亿元。 其中195笔溢价成交,299笔平价成交,1581笔折价成交。
3月31日大宗交易单日成交井喷,达到68.58亿元,占全月成交金额的14.27%。 但当日溢价成交金额仅仅1120万元,占比0.16%,为当月最低。 溢价成交最高的一天是3月23日,当天大宗交易一共成交14.51亿元,其中溢价成交8.74亿元,占比高达60.24%。 溢价成交占比第二高的是3月11日,当天大宗交易一共成交38.46亿元,其中溢价成交20.78亿元,溢价成交占比达到54.03%。 3月6日发生了35.45亿元大宗交易成交,其中溢价成交14.27亿元,占比为40.26%。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溢价大宗交易较高的交易日,往往市场表现偏弱。 3月23日,沪指下跌3.11%;3月11日,沪指下跌0.94%;3月6日,沪指下跌1.21%。
3月溢价率最高的一笔大宗交易是3月9日的乐凯新材。 当天乐凯新材以每股17.76元成交了75.13万股,成交金额为1334.31万元。 买方为华泰证券北京西三环国际 财经 中心证券营业部,卖方为中金财富合肥长江中路证券营业部。 乐凯新材3月9日收盘价为15.14元,溢价率达到17.31%。 之后乐凯新材随大盘下跌,3月31日收于12.93元,接盘方被套27.19%。
折价交易是大宗交易的常态。 3月一共有684笔大宗交易折价率高于10%,539笔折价率位于5%~10%之间。 折价率不足5%的共有358笔。 中小创是高折价率的主力。
从3月的机构专用席位的操作动向来看,万科A的交易金额较大,卖出61亿元,买入39亿元。 从机构专用席位买入居前的个股来看,深信服被买入10亿元,数据中心建设的光环新网被买入4.59亿元,比较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多只 游戏 股被买入,如完美世界、昆仑万维、世纪华通、游族网络、巨人网络等。
从机构专用席位卖出居前的个股来看,万科A、紫光股份、正泰电器卖出金额居前,值得注意的是,多只医药股被机构卖出,虽然金额不大,如迪安诊断、济川药业、蓝帆医疗、人福医药等。
从机构席位买入个股来看,新基建的 深信服 、光环新网 分别获得10.68亿元、4.59亿元买入,还有就是多只 游戏 股被买入,如完美世界、昆仑万维、世纪华通、游族网络、巨人网络等。
3月融资余额下降404亿元,融资客狂买74只个股, 9只股融资余额一个月翻倍
3月A股市场震荡显著,上证指数下跌4.51%,振幅达14.84%。 在市场动荡的大背景下,融资客也趋于谨慎。 行业上,有6大行业实现融资净买入,其中农林牧渔一马当先。 74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1亿元,13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过3亿元,从融资余额增长情况来看,有47只两融标的融资余额在3月增长超过50%,其中有9只增幅超100%。
Wind数据统计,截至3月31日,融资余额为.44亿元,相比2月28日减少了404.58亿元。
从行业来看,3月有6大行业实现融资净买入,分别是农林牧渔(64.67亿元)、建筑材料(4.90亿元)、钢铁(3.43亿元)、休闲服务(2.08亿元)、建筑装饰(1亿元)和纺织服装(0.40亿元)。
16大行业融资净卖出较多,均超过10亿元,其中电子、计算机和非银金融融资净卖出居前,分别达到84.92亿元、46.55亿元和32.42亿元。
方正证券研究报告指出,两融策略上,4月首选行业: 汽车 、工程机械、券商。 汽车 的支撑因素在于 汽车 销量增速降幅持续收窄,景气底部反弹上行,目前估值在相对合理的水平。 汽车 消费刺激政策不断出台,成为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 工程机械的支撑因素在于最艰难的时刻已过,后续将逐步边际改善。 整体估值较低,安全边际较强。 逆周期对冲基建政策加码在即,工程机械将受益。 券商的支撑因素在于业绩增长确定性较高。 整体估值合理,安全边际较高。 证券行业进入监管红利释放期。
从个股角度来看,虽然两融余额相比2月末下滑,不过仍有562只两融标的实现融资净买入,其中有155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过5000万元,74只超过1亿元。 牧原股份和新希望3月累计融资净买入分别达35.40亿元和10.76亿元;烽火通信、隆基股份融资净买入均在5亿元以上;此外,正邦 科技 、通威股份、赢合 科技 、鱼跃医疗等13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过3亿元。
另外,从融资余额增长情况来看,有47只两融标的融资余额在3月增长超过50%,其中有9只增幅超100%。 截至3月31日,汉缆股份的融资余额达2.3亿元,相比2月末增长了253.62%,增幅居于首位。 另外,东湖高新、中通国脉、楚天高速等8只个股的融资余额在3月也增长了100%以上。
从融资净买入居前的个股来看,包括光伏板块头部企业 隆基股份、通威股份 ,另外低位股 中航飞机、紫金矿业。 民生证券研报指出,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2020年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2020年光伏电价政策正式落地。 随着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下跌以及新增产能的释放,高成本产能将加速出清。 我们认为,头部企业抗风险、运行周转能力相对较强,预计落后产能加速出清将优化行业格局、带来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主力资金逆势布局三类股:农业板块成吸金“黑马”, 市场质疑游资爆炒“金健米业们”
今年3月A股市场整体下跌,而主力资金在3月也采取了出货为主的策略。
据Choice数据统计,在今年3月的22个交易日里,出现主力资金净流入A股的只有5个交易日,且净流入规模都相对较小;其余17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均为净流出,其中3月9日、3月16日两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都接近千亿元。
具体到行业上,据Choice数据统计,从3月5日以来的20个交易日内,28个申万一级子行业均呈现出主力资金的净流出,其中净流出规模最小的行业为休闲服务行业,而净流出规模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是电子、计算机、非银金融。
具体到个股上,据Choice数据统计,从3月4日以来的20个交易日内,有多达3429只A股呈现出主力资金净流出。
其中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最大的A股分别为京东方A、中兴通讯、TCL 科技 、中国平安、东方财富、科大讯飞等,其中京东方A的净流出规模超130亿元。 这也与同期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最大的3个行业相对应,与此同时,这些个股期间内也都悉数下跌。
不过A股从来不乏局部机会。 据统计,3月4日以来的20个交易日内,仍然有367只A股获得了主力资金的净流入,其中净流入规模排名居前的个股包括英杰电气、美尚生态、伊利股份、恒瑞医药等。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最近农业股行情的发酵,市场上涌现出了以金健米业为代表的新“妖股”。
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4月2日收盘,今年3月下旬以来,金健米业已走出过7个涨停,在最近4个交易日,金健米业更是连拉4个涨停;此外,同期,农发种业、京粮控股等农产品涨价概念股也都已有3个涨停。
他认为,“炒股也要有点底线,在涉及民生的领域还是不能任由游资炒作。 ”另有投资者感受到,最近周围的朋友问粮价是否会上涨、是否要买米的声音有所增多。
历来,“妖股”的背后总不乏游资煽风点火。 据公开信息显示,3月下旬来,金健米业已有7次现身龙虎榜。
据Choice数据统计,3月下旬来在龙虎榜买入金健米业次数较多的营业部包括,长城证券资阳娇子大道营业部、东方财富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二营业部、东方财富证券拉萨东环路第二营业部、华鑫证券上海红宝石路营业部、华泰证券太原 体育 路营业部、国泰君安上海江苏路营业部、银河证券北京阜成路营业部等。
值得一提的是,从金健米业近年来的财报来看,游资的这番逆势炒作恐怕与其基本面关系不大。 数据显示,从2007年以来的十多年间,金健米业的扣非净利润均为负值,根据公司发布的2019年年报,2019年公司的扣非净利润再度为负值。 如果不是总有非经常性收益“调节”利润,金健米业恐怕已成为退市对象。 此外, 历史 上,金健米业还曾多次“跨界”其他行业,但大多已半途而废。
王亚伟、高毅资产、淡水泉调研忙不停, 行动目标大曝光
近期上市公司年报披露进入密集期,从去年开始的 科技 股行情到目前也到了交卷时刻,此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机构开启了“云调研”模式,表现强势的 科技 股盈利能力如何?今年受疫情影响如何?这些问题都是焦点。
而据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截至4月1日,近一月的机构调研次数为9775次,较前期下降了4869次,降幅为33%,其中创业板的调研次数为3148次,中小板调研次数为4572次。 而值得注意的是,主板市场调研1407次,从调研公司来看,近一月调研上市公司186家。 值得注意的是,王亚伟等顶级私募频频现身上市公司调研。
另外在3月份,万达信息接待了包括安信基金、中银基金、中欧基金、招商基金等公募;此外私募领域,包括和聚投资、成泉资本、源乐晟资产、尚雅投资、景林资产、高毅资产等私募的调研。 据了解,万达信息是国内领先的城市信息化领域软件和服务提供商,主营业务包括民生信息化和 健康 城市两大板块,业务辐射医疗、医保、医药、政务等多个行业。 中国人寿自入主以来,对公司的业务、财务和管理层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梳理,当前公司各项调整已基本完成。
视觉:刘阳
排版:吴永久 杨诗涵
每日经济新闻
历史上人民币贬值对股市影响
人民币贬值对股市的影响:1人民币贬值会引发本币资产估值下降,地产和金融等板块会走弱,拖累大盘;
2人民币贬值预期形成会造成热钱流出,A股的流动性会趋紧。
股票市场是一个非常灵敏的市场,因为市场中的资金太大,很多人都会将资金放在最能赚钱的市场,如果人民币贬值的话,那么大部分的资金都不愿意继续留在股票市场当中,所以股票市场中的资金就会大量减少,我国的货币不断的流出,这样股市就会出现大幅的下跌。
对于股市而言,人民币贬值会造成市场承压,贬值背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美两国经济投资回报率的变化,可能导致资本外流。 不过,当前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可能性较小,对国内股市的影响应该有限。
另外还有专业人士认为,从历史经验看,人民币汇率与股市走势存在阶段性相关,但二者整体走势相关性并不强。 主要是人民币汇率与国内股市各自影响因素较多,外资在国内金融的资产占比偏低,同时,外资并未出现恐慌、趋势大幅流出,我国经济基本盘稳固,宏观风险收敛,国际收支保持稳定,跨境资本流动并未出现异常表现等。
从历史上来看,人民币出现趋势性贬值就发生过两轮,第一轮是811汇改开始,到2016年底,第二轮是从2018年4月贬至2020年5月,实际上,随着汇率贬值,市场都走出了先跌后涨的态势。 所以人民币的贬值未必会造成股市下跌。
总的来说,人民币贬值在短期来看可能会对股市造成影响,而随着这些因素的释放,境外机构对我国股市的投资将会回归稳态,以上就是全部内容了
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对中国股市的影响是利好还是利空
人民币贬值对股票的影响从短期来看,股债双杀,利空;从长期来看,贬值稳增长加码,经济有底。
1、从短期来看,短期股债双杀,利空。 人民币贬值将冲击资产价格,从而导致金融、地产等相关板块走弱,拖累整体大盘。 此外,在美联储加息背景下,人民币贬值预期一旦形成,将导致热钱流出,这也不利于A股的走强。
2、从长期来看,贬值稳增长加码,经济有底。 人民币汇率弹性不够会导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跟随美元连连攀升,而同期欧元日元金砖国家货币皆大幅贬值10%以上,出口压力山大,加剧稳增长压力。 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将有利于降低出口的压力,也有利于经济的复苏。
人民币贬值对哪些股票利好
整体来看
利好方面:
1、央行或全面降准。 国泰君安期货公司外汇研究员王洋今日就人民币贬值发表看法,资金流出配合人民币贬值,国内基础货币造血机制失效,央行全面降准箭在弦上。
2、国内通缩的风险或得到缓解。 人民币贬值降低大宗商品等进口,对于大宗商品而言总体利空,但是若下半年国际通货膨胀有提升的趋势,那么通过输入通胀的渠道,国内通缩的风险或也会得到缓解。
3、有利于经济的复苏。 人民币贬值缓解出口压力,是稳增长成本最小的方式。 1-7月出口同比为-08%,虽然全球贸易量缩减,但不至于导致中国出口萎缩这么大。 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将有利于降低出口的压力,有利于经济的复苏,实体经济将在三季度逐步向好,对股市构成支撑。
4、促进居民资产流向股市。 在人民币适度贬值、国内利率趋于下降的情况下,银行储蓄及房地产投资的吸引力下降,“活过来的A股”将吸引资金从银行、楼市流向股市。
利空方面
1、国内利率面临被动抬升。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迈进“市场化”,会导致境内外利率平价关系逐渐建立,在美欧等国利率上行的情况下,中国国内利率也面临被动抬升的风险,国内股市、债券等资产价格面临重估。
2、流动性收缩。 在美联储加息背景下,人民币贬值预期一旦形成,将导致热钱流出,国内的流动性面临收缩,不利于A股的走强。
3、冲击国内资产价格。 人民币贬值将冲击国内资产价格,从而导致金融、地产等相关权重板块走弱,拖累整体大盘。
板块个股
利好板块+个股
纺织、玩具:人民币贬值有利外贸出口,纺织服装、玩具鞋帽等是最大受益者,有测算显示,人民币每贬值1%,纺织服装行业销售利润率上升2%至6%。
相关个股:鲁泰A、嘉欣丝绸、孚日股份、华纺股份、七匹狼;群兴玩具、高乐股份等。
黄金股:人民币贬值导致美元升值、黄金价格上涨,利好黄金企业。
相关个股:中金黄金、山东黄金、赤峰黄金、西部黄金等。
家电企业:产品销售结汇时大都采用美元结汇,人民币贬值也相对增加了汇兑收益。
相关个股:青岛海尔、美的集团、海信电器等。
其它以出口为主的上市公司:人民币贬值将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毛利率。
相关个股:艾比森(8成产品出品海外)、巨星科技(欧美大型手工具产品销售商在亚洲最大的供应商)等。
利空板块+个股
金融、地产:人民币贬值将导致人民币资产(金融、地产占据主要部分)缩水;同时资本外流将导致资本流出楼市,并且部分房企境外融资负担较重。
相关个股:中农工建交等上市银行、招保万金等上市房企。
航空、造纸:航空、造纸等行业美元债务占比较大,人民币贬值将令其不可避免地产生汇兑损失。
相关个股: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海南航空等。
人民币贬值对股市利好哪方面的股票
纺织、玩具:人民币贬值有利外贸出口,纺织服装、玩具鞋帽等是最大受益者,有测算显示,人民币每贬值1%,纺织服装行业销售利润率上升2%至6%。
相关个股:鲁泰A、嘉欣丝绸、孚日股份、华纺股份、七匹狼;群兴玩具、高乐股份等。
黄金股:人民币贬值导致美元升值、黄金价格上涨,利好黄金企业。
相关个股:中金黄金、山东黄金、赤峰黄金、西部黄金等。
家电企业:产品销售结汇时大都采用美元结汇,人民币贬值也相对增加了汇兑收益。
相关个股:青岛海尔、美的集团、海信电器等。
其它以出口为主的上市公司:人民币贬值将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毛利率。
相关个股:艾比森(8成产品出品海外)、巨星科技
学习炒股知识,训练炒股技术,积累炒股经验,体验坐庄快感。 游侠股市,智慧与谋略的虚拟股市。
人民币贬值买什么股票
利好方面:
1、央行或全面降准。 国泰君安期货公司外汇研究员王洋今日就人民币贬值发表看法,资金流出配合人民币贬值,国内基础货币造血机制失效,央行全面降准箭在弦上。
2、国内通缩的风险或得到缓解。 人民币贬值降低大宗商品等进口,对于大宗商品而言总体利空,但是若下半年国际通货膨胀有提升的趋势,那么通过输入通胀的渠道,国内通缩的风险或也会得到缓解。
3、有利于经济的复苏。 人民币贬值缓解出口压力,是稳增长成本最小的方式。 1-7月出口同比为-08%,虽然全球贸易量缩减,但不至于导致中国出口萎缩这么大。 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将有利于降低出口的压力,有利于经济的复苏,实体经济将在三季度逐步向好,对股市构成支撑。
4、促进居民资产流向股市。 在人民币适度贬值、国内利率趋于下降的情况下,银行储蓄及房地产投资的吸引力下降,“活过来的A股”将吸引资金从银行、楼市流向股市。
利空方面
1、国内利率面临被动抬升。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迈进“市场化”,会导致境内外利率平价关系逐渐建立,在美欧等国利率上行的情况下,中国国内利率也面临被动抬升的风险,国内股市、债券等资产价格面临重估。
2、流动性收缩。 在美联储加息背景下,人民币贬值预期一旦形成,将导致热钱流出,国内的流动性面临收缩,不利于A股的走强。
3、冲击国内资产价格。 人民币贬值将冲击国内资产价格,从而导致金融、地产等相关权重板块走弱,拖累整体大盘。
板块个股
利好板块+个股
纺织、玩具:人民币贬值有利外贸出口,纺织服装、玩具鞋帽等是最大受益者,有测算显示,人民币每贬值1%,纺织服装行业销售利润率上升2%至6%。
相关个股:鲁泰A、嘉欣丝绸、孚日股份、华纺股份、七匹狼;群兴玩具、高乐股份等。
黄金股:人民币贬值导致美元升值、黄金价格上涨,利好黄金企业。
相关个股:中金黄金、山东黄金、赤峰黄金、西部黄金等。
家电企业:产品销售结汇时大都采用美元结汇,人民币贬值也相对增加了汇兑收益。
相关个股:青岛海尔、美的集团、海信电器等。
其它以出口为主的上市公司:人民币贬值将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毛利率。
相关个股:艾比森(8成产品出品海外)、巨星科技(欧美大型手工具产品销售商在亚洲最大的供应商)等。
利空板块+个股
金融、地产:人民币贬值将导致人民币资产(金融、地产占据主要部分)缩水;同时资本外流将导致资本流出楼市,并且部分房企境外融资负担较重。
相关个股:中农工建交等上市银行、招保万金等上市房企。
航空、造纸:航空、造纸等行业美元债务占比较大,人民币贬值将令其不可避免地产生汇兑损失。
人民币大幅贬值概念股有哪些
人民币贬值利好于部分外贸企业(对外债比较多的有比较大的负面影响),所以人民币贬值利好的股票有以下:
纺织服装
希努尔()、七匹狼()、报喜鸟()()、美邦服饰()()、罗莱家纺()()、富安娜()、鲁泰A()、探路者()
钢铁业
三钢闽光()[000%]()、本钢板材()、广钢股份()、西宁特钢()、八一钢铁()、沙钢股份()、酒钢宏兴()、大冶特钢()、抚顺特钢()、柳钢股份()、凌钢股份()
航运业
国风塑业()、氯碱化工()、皖维高新()、山东海化()、华西村、巨化股份()、英力特()、奥克股份()、新都化工()、三友化工()、安纳达()、时代新材()、荣盛石化()
汽车业
浙江富润()、江苏三友()、鲁泰A()
人民币贬值利好哪些股票板块
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的情况下,对于以下股票是利好:
1,钢铁:
对钢铁行业是利大于弊的双刃剑:央行改革人民币中间价报价机制,从量上考虑,人民币汇率对钢铁行业影响较大的是外矿进口和钢材出口。
首先,人民币贬值不利于钢企进口外矿,但国内钢企对外矿依赖比例高达60%以上,短期内无法撼动这一比例。 我们初步测算人民币每贬值1%,下半年进口外矿需要多花18亿元人民币。
在钢材出口上,上半年出口约5000万吨,占比937%,人民币贬值将更利于钢材出口,可能全年出口比例将达到10%。 我们初步测算人民币每贬值1%,下半年出口钢材汇兑损益则增加22亿元人民币。 此外,还将带动机械等下游行业的间接出口。
具体标的推荐关注宝钢股份、本钢板材和鞍钢股份,三个公司2014年出口收入占比分别达到21%、27%和15%,其中,本钢板材有50%铁矿石是本钢集团供给,外矿进口受影响稍小。 另外,炭素新材料的龙头方大炭素也值得关注,方大炭素2014年出口收入占比接近30%,连续多年是甘肃省的出口创汇第一名。
2,有色金属:
短期修复难解长期隐忧。基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短期出现较大跌幅,我们从成本端、价格端两方面入手,对短、中、长期的走势判断:
1短期大宗资源类品种受内外价格差的影响,会出现一定反弹性上涨。
2中期上涨的延续性主要取决于国内稳增长的超预期程度。
3长期来看,在全球新兴市场需求不振的前提下,人民币汇率的贬值意味着进一步弱化了成本端对价格的支撑效应,为工业金属和简单加工品创造了新的价格下跌空间,影响偏负面。
从投资选股的思路来讲,我们倾向于选择:1成本端在国内,受益于汇率下调;2产品具备一定定价权和比较优势,或者受投资周期影响较小的行业。
从资源品看,黄金作为全球定价的产品,与国内和新兴市场投资需求关联度不大;且大部分黄金公司的矿产金来自于自有或国内矿山,由汇率下调扩大的利润空间有望维持,在美联储加息尚未落地的背景下,存在交易性的投资机会,建议关注山东黄金、恒邦股份。 风险来自于联储加息对国际金价的打压。
从加工品来看,建议关注烧结钕铁硼代表的磁性材料行业,成本端主要来自于国内稀土资源,受益于汇率下调,烧结钕铁硼国内加工生产的比较优势相对明显,下游新能源行业需求相对稳定。 建议关注中科三环、正海磁材。 风险来自于中期新兴市场经济下滑导致的销量萎缩。
3,旅游:
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调整会在中短期内改变中国出境游市场的波动方向,但其增长的大趋势是基于中国不断攀升的人均收入水平和由此逐渐转为价格弹性不敏感的消费倾向所决定的。 从长期来看,中国出境游市场仍大有可为。
1目前看人民币贬值主要是对美元,而众信旅游、易食股份欧洲线路收入占比较高,分别约为60%、50%,所以影响并不会太大。
2旅行社行业的产品采购多为后付,与供应商敲定采购成本价(按外币)到付款的周期大概为2-3个月,因此出境游在制定产品销售价格时,一直都有将人民币贬值的风险考虑在内,不会对公司毛利率等造成较大的影响。
3如果人民币贬值造成出境游旅行社股价恐慌性回落的话,建议趁机抄底。
4,机械:
人民币贬值利好符合国家“走出去”战略和出口导向型的子行业,看好具备进口替代能力的核心零部件企业。 对原材料和设备依赖国外采购为主的子行业形成利空。
利好国家“走出去”战略重点推荐行业:铁路装备、核电装备。 在国家“走出去”战略带动下,高铁、核电装备成为中国装备制造的名片:1)铁路装备行业:利好出口,加快核心零部件进口替代。 利好神州高铁、鼎汉技术。 2)核电装备:近期核电项目核准进度提速,走出去进度加快,利好丹甫股份、应流股份。
看好出口导向型的船舶集装箱、手工具行业。
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是纺织品、家电等产品,如果出口货量增加,对于原材料例如钢铁、石化产品等需求也会增加,从而提升干散货市场的景气度,带动集装箱需求。 利好中集集团。
看好具备进口替代能力的核心零部件企业。 工程机械行业出口占比约20%,但30%的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正负抵消后,人民币贬值对工程机械行业整机企业业绩的弹性并不大。 由于人民币贬值,整车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将更加倾向于采购具备核心技术的国产核心零部件产品,利好恒立油缸。
人民币贬值主要是利好出口较多的行业,比如说:
1有色金属
2出口占比较高的家用电器
3纺织服装
4农产品
5水产品
6水果
7劳动密集型和即时结汇的企业
人民币贬值对于外贸企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人民币贬值以后,比如说出口一件商品的价格5美元。 兑换成人民币是31元,现在则可以兑换成34元人民币。 同样的商品与技术,每件商品就可以多赚4元,如果出口的量大,收益就更可观了。
一、人民币贬值对老百姓的影响?
人民币贬值是指一单位人民币兑换的外币减少了,即人民币不值钱了,会对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1当人民币贬值,意味着手中的人民币不值钱了,老百姓如果出国留学或旅游,将会花比以前更多的钱。
2人民币贬值,间接的使国外商品价格上涨,老百姓购买国外商品的花费更多。
3人民币贬值对出口企业和境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最终将体现在就业上,因为我国出口产品的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人民币贬值会使出口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百姓的就业压力。 除此之外,人民币贬值时,老百姓为了抵御人民币贬值带来的损失,则会增加投资,比如,购买基金、股票、银行存款等理财产品。
二、什么是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就是指由于货币超发,直接导致市场有大量的货币供应,从而导致货币贬值,造成物价上涨。
比如说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我国只能容纳10万亿元的货币,但我国疯狂印钞20万亿元,让这些货币都流通到市场,从而引发通货膨胀。
三、什么是货币贬值?
货币贬值就是指货币的币值没有这么值钱了,购买同等的商品需要花费更多的钱了。 同样货币贬值就是相当于物价上涨,货币没这么值钱。
比如说购买同样的一件商品,原先100元可以购买,但是货币贬值之后需要120元才能购买,这就是货币贬值。
MSCI指数调整将于9月1日生效MSCI中国指数新增7只A股
国际指数编制公司MSCI最新公布了其指数季度调整结果。 最新调整涉及的指数包括MSCI全球标准指数、MSCI中国指数、MSCI中国A股在岸指数、MSCI中国全股票指数等,有关调整将于9月1日生效。
MSCI指数调整历来备受市场关注,其成分股的变动意味着未来一批被动型基金或将调整持仓。 具体来看,本次MSCI中国指数新增7只A股标的:同仁堂、招商轮船、派能科技、盐湖股份、天齐锂业、云天化、藏格矿业。 深交所此前公布,因天齐锂业在香港市场价格稳定期结束,且相应A股上市满10个交易日,天齐锂业自8月8日起调入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而北向资金也连续四日增持,累计净买入额超6亿港元。 MSCI中国全股票指数方面,指数此次将新纳入8只成分股,剔除2只成分股。 按市值计,最大的三只新增个股为盐湖股份、派能科技、石英股份。 另外,MSCI中国A股在岸指数新纳入7只成分股,分别是鹏辉能源、鼎胜新材、盐湖股份、派能科技、石英股份、帝尔激光、奥特维;剔除5只成分股,包括首开股份、蓝帆医疗、中南建设、生物股份和华北制药。
A股纳入MSCI后,随着追踪指数的主动和被动资金流入A股市场,有望加速A股的国际化进程。 国元证券分析指出,MSCI中国A股指数仅包含在互联互通机制下的股票,是境外资金投资A股的重点标的。 MSCI指数调整分为定期和临时调整,定期调整发生在每年2、5、8、11月,其中半年度调整幅度较大,每次定期指数调整都会给成分股带来显著的调仓。
中金公司表示,资金流向上,根据指数调整的历史经验来看,被动型资金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对于指数的追踪误差,通常会选在调整正式实施日前的最后一天也就是8月31日调仓,因此往往会看到权重变动较大个股成交的异常放大,特别是在尾盘。 建议关注部分流动性较差的个股的潜在冲击。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被动资金在调整正式实施日必须按照权重变化进行调仓,但这一期间的股价实际变动却未必与权重调整方向一致,反而会更多受提前套利资金与被动资金之间强弱对比影响。
机构人士表示,自2018年MSCI把A股纳入全球旗舰指数中以来,中国市场权重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不断增加。 近年来,面对复杂市场环境,包括MSCI在内的外资机构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度不减,对中国股票市场的优质核心标的也十分青睐。
Wind数据显示,北向资金今年以来近3个月合计净买入超842亿元,历史累计净买入近1.7万亿元,持股市值超2.3万亿元。 其中,北向资金8月11日净买入逾132亿元,创下近三个月新高。 与此同时,随着上市公司2022年半年报的陆续披露,QFII的调仓动向也逐渐浮出水面。 Wind数据显示,截至发稿时,二季度增持个股27只,新进持有51只,QFII出现逾50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 其中,持仓市值居前的医药企业信立泰,持股市值达16.36亿元,中信里昂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安耐德合伙人有限公司分别持有5230.08万股和593.44万股;爱旭股份和中望软件的QFII持仓也居前,持股市值分别达12.79亿元和11.31亿元;持有回天新材的QFII中,摩根士丹利二季度增持110万股,仍为公司第一大流通股东,高盛集团则新进成为第十大流通股东。
MSCI董事总经理暨亚太区研究部主管魏震表示,就以往经验看,外资对中国资本市场是一个不断增进理解的过程,很多外资也是刚开始接触中国的投资领域。 目前中国市场正逐步走向成熟化、机构化。 过去4年,外资存量资金增长率接近年化50%,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还在续增长。 此外,由于MSCI通过互联互通的渠道纳入A股,已经逐步形成了以互联互通渠道为主的海外投资者投资A股的生态。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