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增持潮再起!有董监高自掏腰包 苏州银行国资大股东3个月砸下超5亿 (银行股 增持)

又有上市银行获股东大手笔增持。

作为该行第一大股东,国发集团是苏州市以金融投资为主业的国有控股公司,由苏州市财政局100%控股。近半年来,国发集团一直加码苏州银行,自去年9月至今已数度实施增持。据该行往年1月披露的公告,2024年9月19日~2025年1月8日,国发集团以自有资金经过集中竞价形式增持了约1.04亿股苏州银行股份。

若再加上此次增持,2024年9月至今国发集团已累计增持苏州银行近2亿股。截至4月14日,国发集团及其分歧执行人()对苏州银行的最新持股比例抵达14.01%。

进入2025年,投资者对银行股的热情照旧不减,在近期资本市场发生坚定的大背景之下,更有多家银行采取“护盘”执行,银行股演出“增持潮”。

据时代财经不完全统计,4月以来,已有8家上市银行获股东、董监高人员增持或方案未来增持,触及(601916.SH)、(601818.SH)、(601658.SH)、(601838.SH)、(600015.SH)、(600919.SH)、(601009.SH)。

4月15日,银行板块再度走强,截至当日收盘,(601128.SH)涨超4%,(601077.SH)涨超3%,(600000.SH)、(601963.SH)、成都银行等均涨超2%。

国资大股东三个月增持超5亿元

苏州银行相关公告显示,国发集团此次增持方案始于往年1月。

依据该行此前披露,基于对苏州银行未来展开前景的决计和终年投资价值的认可,国发集团方案自2025年1月14日起6个月内,经过深圳证券买卖所买卖系统以集中竞价买卖或置办可转债转股的形式,算计增持金额将不少于3亿元。

截至4月14日,上述增持方案实施期限曾经过半。详细来看,1月14日~4月14日,国发集团以自有资金经过集中竞价买卖和可转债转股的形式,累计增持了8572.46万股苏州银行股份,占该行最新总股本的1.9175%,增持资金算计5.67亿元;在此时期,国发集团的分歧执行人东吴证券(601555.SH)相同以自有资金经过集中竞价买卖形式增持了375万股苏州银行股份,占该行最新总股本的0.0839%。

公告显示,截至4月14日,国发集团及其分歧执行人东吴证券算计持有6.26亿股苏州银行股份,对该行的持股比例抵达14.01%。

不过,从二级市场反映来看,Wind数据显示,在上述增持区间内(1月14日~4月14日),苏州银行股价区间跌幅为2%;但拉长时期来看,2024年9月14日~4月14日,苏州银行区间涨幅达15.99%。

关于国发集团后续增持进程,4月15日,时代财经以投资者身份致电苏州银行,其相关任务人员表示,“如今增持的下限曾经逾越了,但是告知函里也提到(增持)暂时还没有成功,或许还要继续增持。”

据最新的业绩快报数据,2024年,苏州银行成功营业支出122.23亿元,同比增长3.01%;成功归母净利润50.68亿元,同比增长10.15%。

多家银行采取“护盘”执行

除了苏州银行,近日还有多家银行陆续公布股东增持公告,部分银行董监高齐出手,密集打响“护盘战”。

南京银行同时披露,在同一时段内,东部机场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以竞价买卖形式累计增持了1.73亿股该行股份,占总股本的1.56%。

据时代财经梳理,4月以来,光大银行、邮储银行、成都银行的关键股东均抛出增持方案,浙商银行、华夏银行、江苏银行的董监高人员以集团资金启动增持。

如江苏银行4月10日公告,自2025年4月10日起6个月内,该行初级控制人员、部分董事、监事及全行中层以上干部方案经过集中竞价买卖形式,以自有资金自愿增持算计不少于2000万元的该行股份。

此外,亦有多家银行在近期推出《估值优化方案》,触及优化公司投资价值、稳如泰山现金分红、增强投资者相关控制等市场关心的疑问。

4月15日,(601169.SH)公布《估值优化方案》,其中提到,该行自2017年以来现金分红比例均坚持在30%以上,未来该行将在综合思索盈利状况、资本状况、监管要求和未来可继续展开等多方要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分红稳如泰山性、继续性和可预期性。

也在《估值优化方案》中提到,公司方案未来三年(2025年-2027年)每一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30%,并将适时实施一年屡次分红。

此外,多家银行亦在规划中提及了争取股东支持、吸引中终年资金的相关事宜。如提到,该行将充沛掌握中终年资金入市的契机,亲密跟踪ETF指数基金、保险资金、社保资金、企业年金等中终年资金灵敏,做好主动沟通、争取性能。

上海银行也称,该行将亲密关注商业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公募基金等中终年资金灵敏,增强主动路演推介,争取性能。


“三中全会”行情能否提早迸发

在我们看来,昨天那波“妙手回春”的行情,更多只是借“三中全会”噱头启动的炒作,真正的“三中全会”行情只要等会议末尾后才干有较明白的判别,至于以后的短炒我们以为介入价值有限。 我们并不以为,在昨天银行股的绝地还击中汇金公司是关键推进力,毕竟中、建、工三大行昨天的成交量均是近期的地量,缺乏大笔资金进入护盘的迹象,而且在收盘后也没有关于大股东增持的公告刊出,中央汇金或仍在等候进一步增持的时机。 同时从中央汇金此前扮演的角色来看,只是带有一定水平上政府行为的意味意义,起来的是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无法能也没必要大举增持三大行,上次汇金对三家银行的持股比例的提高幅度都不到0.001%,但却将三大行封死在了涨停板的位置。 况且,我们此前也指出过,据工行、中行、建行股本结构显示,汇金公司区分持有中行、建行67.49%和59.12股份,为其第一大股东,汇金公司持有工行35.3%股份,为其第二大股东,牢牢占据三大行的大股东位置,完全没有在二级市场增持的市场化要求,更多地只是顺应政策要求的“规则举措”,而不是出于自身开展要求的“自选举措”。 这两个疑问的答案,我们都倾向于回答“NO”,首先是“三中全会”之后央行不会有太大的举措,这一点不只前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曾经指出,货币政策调整已到极限,后继宏调关键是依托财政手腕,并且我们国度曾经延续19个月处在“负利率”当中,在PPI仍在两位数高位盘旋的状况下,进一步降息的空间真实有限,况且海外“热钱”本已在国际不安分,一旦利率也下调,那有利可图的“热钱”或规模性撤离,对中国经济的打击甚重,短期内调整利率也并非是央行的上算,此其一;其二,即使央行迫于“保增长”的压力选择了降息,那也只能似乎上次一样降存款而不动存款,以求得“保增长”与“防通胀”之间的巧妙平衡,但这样一来对利差支出进一步增加的商业银行是严重利空而不是利好,进一步假定,哪怕存款利率同降,对商业银行而言也只会是一个中性的信息,利好终究从何而来呢?

上海银行和苏州银行哪个实力强

上海银行综合实力比苏州银行强多了。 截至2015年6月末,苏州银行总资产达2189亿元。 上海银行最新招股书显示,截至2015年6月30日,其总资产为 1.37万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856.5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6.35 亿元,发行前每股净资产为15.85 元。 仅供参考。

大股东先增持在质押是什么意思

大股东增持股票,然后再质押,以此取得再融资或存款;或许是为了已质押的股票不因股价下跌而被强迫卖掉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