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堵万能险五微风险点 出招 监管平面式

admin1 8小时前 阅读数 9 #银行

作为曾经景色有限、扮演险资举牌“弹药库”角色,并搅弄传统寿险市场风云的万能险,曾一度滞销,登顶寿险市场的“王座”。但近年来,随着“保险回归保证”及市场利率的继续下行,万能险也在逐渐回归理性。

不过,面对寿险业转型继续深刻,利率继续下行,当下的万能险依然存在不少疑问,如保证性能有待强化、账户运作不规范、普通公司资金运用较为保守等。

基于此,为从严监管万能险,推进万能险进一步回归保证根源,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增强万能型人身保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通知》),深挖疑问根源,从制度上有针对性地控制万能险。

要求留意的是,这是继2021年原银保监会下发《万能型人身保险控制方法(征求意见稿)》后,监管再一次性性就万能险专门发布的文件,从产品利率、保证水平、账户控制、资金运用监管等方面启动规范,封堵万能险五微风险点。

随着《通知》的下发,五年期以下的万能险将告别市场,万能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也将有新的调整,一场关于万能险的整理行将拉开序幕。

01 调整最低保证利率 奖励展开终年万能险

谈及万能险滞销的要素,无非就是其灵敏性强,可以灵敏追加保费,调整保险金额,而且还兼具了保证与投资增值的性能。尤其万能险的投资性能,更成为万能险的关键“卖点”之一。

但是,在利率加快下行的背景下,利差损风险仰望,基于此,近年来万能险在利率方面也启动了调整。

详细来看,万能险结算利率降低趋向已连续多年。在2017年发行高峰期,万能险年化结算利率一度高达8%,到2020年前,不少万能险结算利率仍达5%以上。2020年8月,原银保监会人身险部约谈12家人身险公司总经理及总精算师,要求下调结算利率逾越5%的万能险产品。

随后在2024年年终,多家险企接到监管部门窗口指点,从2024年1月起,万能险结算年化利率不逾越4%,到2024年6月份,万能险结算利率进一步压降,分为3.8%和3.5%两个下限档位。

2024年8月,金融监管总局又印发《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规则自2024年10月1日起,新备案的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下限为1.5%,相关责任预备金评价利率按1.5%执行;最低保证利率逾越下限的万能型保险产品中止销售。

另有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18日,899款万能险产品1月平均结算利率为2.83%,较2024年12月的2.84%进一步下滑,同比降幅达44%。其中,仅36款产品结算利率抵达3.5%,而51.9%的产品利率集中在2%—3%区间。

利率调降虽降低险企负债本钱,但也削弱了产品吸引力,2024年10月就有保险公司暂停旗下万能险产品的追加保费业务,这些要素也形成万能险保费支出降低。数据显示,2024年万能险保费支出同比降低2.8%,至5787亿元。

或许为了防范利差损风险,奖励万能险瘦弱展开,《通知》中规则,支持保险公司在满足相应束缚条件时,对万能险产品调整最低保证利率,同时,对期交万能险适当提高基本保险费下限,奖励展开终年万能险。

02 制止五年期以下万能险 产品类型再设限

从“巅峰时期”的万能险看,一些保险公司将其设计成高收益、返钱快的纯理财富品并鼎力推行,这构成了以“中短存续”为“嫁衣”的万能险丧失了最实质的属性。为此,在保险回归保证的大趋向下,监管对万能险展开专项审核,并叫停加快返还类产品。

2016年,原保监会对9家公司展开专项审核,并对发现疑问的公司下发监管函,责令公司启动整改;2017年,原保监会发文叫停短期、加快返还类的产品。这些举动均在引导保险业转型并优化业务结构,让万能险回归保险保证属性、发扬资金保值增值性能。

经过监管的系列调整,中短存续期产品告别历史舞台,万能险也在回归保证。但从近期看,中短存续期产品再有仰望之势。有数据显示,有两家上市寿险公司在往年前两个月,保费支出区分增长了9%和29%,而一些非上市险企的增速甚至逾越了100%。

这样的现象引发了市场焦虑,毕竟,从曾经的阅历看,过度依赖这类产品或许会形成市场异化,甚至或许让保险变成了一种短期理财工具,失去原本保证性能。尤其是曾经的中短存续期理财型产品在市场上构成的风险,依然让人心缺乏悸。

因此,为了进一步优化万能险保证水平,《通知》制止保险公司开发五年期以下的万能险,同时,《通知》规则保险公司可以经过合理设定退保费用、部分支付费用、保单继续处分等产品要素延伸保单通常存续期限,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终年保证需求。保单继续处分发放时点不得早于第五个保单年度末。

另外,监管规则除终身寿险、两全保险和年金保险等产品外,其他产品不得设计成万能型;保险公司向同一被保险人销售的同一款万能险产品,一切有效保单的基本保险费之和不得高于2万元;关于18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的被保险人,保单签发时商定的身故保险金额不得低于基本保险费的20倍。

03 强化万能险账户控制 全流程规范账户运作

万能险的灵敏性,深受消费者喜爱,但账户的安保性,也就是账户运作的规范性也存在一些隐患及疑问。

基于此,《通知》规则险企应当为万能险设立一个或多个独自账户,不同万能险独自账户的资产应当独自控制,从而能够提供资产价值、对应的保单账户价值、结算利率和资产负债等信息。

同时,险企应制定万能险账户控制制度,明白启动资金划拨和转出机制,规则账户分拆、兼并、注销的触发机制、操作流程、审批权限等事宜,确保资金划拨、账户调整、账户清算的公允性及合理性,不得损害保单持有人合法权益。

当然,险企可以在万能险独自账户设立后6个月外向该账户划拨启动资金,但仅用于账户运转初期资产性能。账户运转时期,当账户流动性充足,且转出启动资金对其资产性能和稳健运营无严重影响时,监管规则险企可以经过现金方式将启动资金一次性性或分次转出至公司自有资金账户,但累计转出金额不得逾越启动资金及其出现的收益之和。

另外,《通知》要求险企依据账户真实投资状况合理慎重地确定万能险结算利率,严峻规范特地贮藏的经常经常使用。且特地贮藏不得为负值,且只能来自于万能险独自账户投资收益率与通常结算利率之差的积聚。

关于特地贮藏的经常经常使用,有三大要求,即:

当本期年化投资收益率不低于最低保证利率,且特地贮藏余额逾越账户价值的2%时,保险公司可以经常经常使用特地贮藏补偿本期结算利率与本期年化投资收益率之间的差额,但差额不得逾越25个基点。

当本期年化投资收益率不低于最低保证利率,但特地贮藏余额不逾越账户价值的2%时,保险公司不得经常经常使用特地贮藏,本期万能险结算利率不得高于年化投资收益率。

当本期年化投资收益率低于最低保证利率时,保险公司可以经常经常使用特地贮藏补偿最低保证利率与本期年化投资收益率之间的差额,本期万能险结算利率不得高于最低保证利率。

此外,如拟注销的万能险独自账户中有归属于保单持有人的资金,险企应当在账户注销前将其中的资产一切变现,同时采取适当方式告知保单持有人,并妥善做好资金结算。

这些规则也促使险企关于万能险账户成功全流程规范账户运作。

04 增强账户流动性控制 严禁多层嵌套、股权代持等不当关联买卖

运用万能险账户启动投资,是险企投资的关键内容之一。但如何增强万能险账户资产负债控制,关于险企来讲,也是关键的考验。

《通知》要求险企要活期识别、计量和监测资产负债婚配量化目的,关于存在资产负债错配风险的万能险账户,要依法合规主动采取控制措施。

同时,险企应依据万能险账户的属性及特点制定迷信合理的投资战略,规范投资行为,例如,严峻控制大类资产投资比例,主动管控单一行业、单一种类和单一买卖对手等投资集中度比例,有效控制相关风险敞口,确保在自身风险接受才干之内。

详细来看,万能险资金投资单一未上市企业股权的余额,不得逾越该未上市企业总股本的20%;投资单一股权投资基金的余额,不得逾越该股权投资基金实缴份额的30%。投资单一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的账面余额,不得逾越该产品实缴规模的25%。投资单一集合资金信托方案的余额,不得逾越该产品实收信托规模的25%(信誉等级为AAA级的除外)。

同时,险企还要增强万能险账户流动性控制,强化集中度监管和非标投资监管,对万能险资金运用从严设置下限。如投资流动性资产与剩余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政府债券、准政府债券的账面余额不得低于账户资产价值的5%;投资未上市权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和其他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算计不得逾越账户资产价值的45%等。

最关键的是,《通知》要求险企强化关联买卖监管,健全公司控制,完善外部控制微风险控制,不得经过化整为零、多层嵌套、通道业务、股权代持、资产代持、互投大股东、控股子公司等方式展开不当关联买卖。

05 设置销售“负面清单” 销售分级严峻落地

近年来,市场利率继续下调,一些险企为了增加“损失”,对万能险实施暂停旗下万能险产品的追加保费业务,而这一选择在肯定水平上损害了消费者的相关权益。

针对这一疑问,在往年发布的2025年版本的人身险产品“负面清单”中,监管就明白了要严禁万能险追加保费条款描画不明晰、缺少控制机制、产品设计慎重性缺乏等外容。

现在,《通知》再次对万能险销售行为方面启动规范,如增强对销售人员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确保销售人员片面、准确了解万能险产品。

而且在销售万能险的人员资质方面,《通知》列出了四大要求,具有肯定保险销售阅历,且无不良记载;接受过必要的专项培训,并经过公司外部专项测试;满足销售人员分级控制的相关要求;金融监管总局要求的其他条件。

同时,《通知》还制定了万能险销售“负面清单”,详细包括弱化万能险的人身保险保证属性,仅经常经常使用“利息”“预期收益”等词语宣传产品;将万能险产品与其他金融产品启动方便类比或混杂;对万能险产品逾越最低保证利率的保单利益提供直接或隐性担保;经过调整退保费用、继续处分等产品设计要素,或设置部分支付、生活支付、增加保额等条款,变相缩短产品通常存续期限;万能险产品搭配其他保险产品的组合销售行为不规范;金融监管总局规则的其他制止性行为。

这些“禁令”进一步规范了万能险市场次第,促进了万能险继续瘦弱展开。随着《通知》落地实施,万能险市场将迎来新一轮整理。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