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收盘 恒指涨0.42% 科指涨0.57% 科网股及机器人概念股普涨 (港股收盘恒指跌1.91%)

媒体4月28日信息,上周五港股早盘强势拉升午后震荡回调,全周恒指累涨2.74%,国指累涨2.32%,恒科指数累涨1.96%;周一港股群体高开,恒生指数涨0.42%报22072.35点,恒生科技指数涨0.57%报5011.61点,国企指数涨0.4%报8113.17点,红筹指数涨0.21%报3768.61点。

盘面上,科技股普遍走高,阿里巴巴涨1.9%,腾讯控股涨0.88%,京东集团涨1.78%,小米集团涨0.63%,网易涨0.42%,快手涨0.49%,哔哩哔哩涨0.82%;概念股普遍高开,优必选涨近3%;生物医药股普跌,康方生物跌近15%。

企业信息

据港交所文件: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开放书。

(02318.HK):一季度营业支出2566.18亿元,同比增加7%;净利润270.16亿元,同比增加26.4%。

(00728.HK):一季度营业支出为1345亿元,同比增长0.01%;净利润为88.64亿元,同比增长3.1%。

(02601.HK):一季度营业支出937.17亿元,同比增加1.8%;净利润96.27亿元,同比增加18.1%。

(01088.HK) :一季度支出约695.85亿元,同比增加21.1%;净利润133.74亿元,同比增加19%。

(02333.HK):一季度营业总支出约400.19亿元,同比增加6.63%;净利润约17.51亿元,同比增加45.6%。

(01898.HK):一季度营业支出383.92亿元,同比增加15.4%;净利润39.78亿元,同比增加20%。

中国建材 (03323.HK):一季度营业总支出366.37亿元,同比增加1.04%;净利润约1.0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01171.HK):一季度营业支出303.12亿元,同比增加23.53%;净利润27.1亿元,同比增加27.89%。

电子 (00285.HK) :一季度营业额约368.8亿元,同比增长1.1%;净利润约6.22亿元,同比增长1.92%。

比亚迪股份 (01211.HK):一季度营业支出1703.6亿元,同比介入36.35%;净利润91.55亿元,同比介入100.38%。

中国海外展开 (00688.HK):一季度营收36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6%;营业利润5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5%。

机构观念

国君国际指出:往前看,港股短期或横盘整固,“哑铃型”性能结构可逐渐介入科技生长品格。特朗普政府不确定性较高,电讯、公用事业、资讯科技和医疗保健等外资话语权更高的行业坚定更小。其中,盈利水平稳如泰山的高分红行业能抵御外部坚定。另外,自主可控和出口替代逻辑下,半导体、电子、互联网和创新药等或受益。最后,在外需走弱、外部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内需相关行业或受益于消费政策预期升温。

指出:依据Gartner预测,估量到2027年,数据中心仅用于运转AI优化主机的电力需求将抵达500太瓦时/年,是2023年水平的2.6倍。AI催生对电力的微小需求,数据中心要求全天候的电力供应,核能作为高效、清洁、稳如泰山的动力成为关键选择。面对AI大模型训练推理对电能需求的激增,各方正将目光投向核能以期寻求动力供应的处置之道,微软、谷歌、亚马逊、Meta等科技公司纷繁押注核能。瑞银、摩根士丹利剖析师看好2025年核电股的前景,由于与人工自动热潮相关的电力需求飙升。

华金证券:受益于假期消费带动及居民支出预期改善,叠加各地发放消费券、中央促消费活动频繁推出,食品饮料行业消费潜力有望在近期失掉继续开释;“五一”假期临近有望优化铁路、民航业务订单量,假期时期客流量若继续坚持高位,游览、酒店、餐饮等行业有望清楚受益。

:港股红利相较A股红利有优点:港股分红比例、高股息资产占比拟A股更高,24年来港股红利较A股红利的折价和股息优点略收敛,但思索红利税后港股仍有优点。港股和A股红利资产投资逻辑分歧:港股红利行业结构较A股更分散,但进攻属性的实质不变,表现为市场震荡环境下超额收益清楚。港股红利性能价值值得继续注重:短期市场坚定下港股红利股息、估值优点凸显,中终年分红监管强化+低利率环境支撑港股红利资产表现。


深证成指、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有什么不同

上证指数 shàng zhèng zhǐ shù 狭义上说上证指数有4类16种,区分为 一、样本指数类 4种 1.沪深300 2.上证180 3.上证50 4.红利指数 二、综合指数类 2种 1.上证指数 2.新 综 指 三、分类指数类 7种 1.A股指数 2.B股指数 3.工业指数 4.商业指数 5.地产指数 6.公用指数 7.综合指数 四、其他指数类 3种 1.基金指数 2.国债指数 3.企债指数 狭义说就是专指上证综合指数,其样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从总体上反映了上海证券买卖所上市股票多少钱的变化状况,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1、“上证指数”全称“上海证券买卖所综合股价指数”,又称“沪指”,是国际外普遍采用的反映上海股市总体走势的统计目的。 上证指数由上海证券买卖所编制,于1991年7月15日地下发布,上证提数以点为单位,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 基日提数定为100点。 随着上海股票市场的不时开展,于1992年2月21日,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势。 1993年6月1日,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走势。 至此,上证指数已开展成为包括综合股价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分类指数在内的股价指数系列。 2、计算公式 上证指数是一个派许公式计算的以报告期发行股数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 报告期指数=(报告期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100 市价总值=∑(市价×发行股数) 其中,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亦称为除数。 3、修正方法 当市价总值出现非买卖要素的变化时,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维持指数的延续性,修正公式如下: 修正前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原除数=修正后采样的市价总值/修正后的除数由此失掉修正后的延续性,并据此计算以后的指数。 当股票分红派息时,指数不予修正,听之任之回落。 依据上海股市的实践状况,如遇下列状况之一,须作修正: (1) 新股上市; (2) 股票摘牌; (3) 股本数质变化(送股、配股、减资等等); (4) 股票撤权(暂时不计入指数)、复权(重新计入指数) (5) 汇率变化 新股上市:新股上市第二天计入指数,即今天不计入指数,而于当日收盘后修正指数,修正方法为: 当日的市价总值/原除数=当日的市价总值+新股的发行股数×当日收盘价/修正后的除数 除权:在股票的除权买卖日收盘前修正指数: 前日的市价总值/原除数=[前日的市价总值+除权股票的发行股数×(除权报价-前日收盘价)]/修正后的除数 撤权:在含转配的股票除权基准日,在指数的样本股票中将该股票剔除; 复权:在撤权股票的配股部分上市流通后第十一个买卖日起,再归入指数的计算范围。 4、指数的发布 上证指数目前为实时逐笔计算,即每有一笔新的成交,就重新计算一次性指数,其中采样股的计算价位(X)依据以下准绳确定: (1) 若当日没有成交,则X=前日收盘价 (2) 若当日有成交,则X=最新成交价 上证指数每天以各种传达方式向国际、国际普遍发布。 ------------------------------------------ 深证成指 深圳证券买卖所成份股价指数(简称深证成指)是深圳证券买卖所的关键股指。 它是按一定规范选出40家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作为成份股,用成份股的可流通数作为权数,采用综合法启动编制而成的股价目的。 从1995年5月1日起末尾计算,基数为1000点。 其基本公式为: 股价指数=现时成分股总市值/基期成分股总市值×1000 计算方法是: 从深圳证券买卖所挂牌上市的一切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场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为样本,以流通股本为权数,以加权平均法计算,以1994年7月20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0点。 引见 为保证成份股样本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成份股不搞终身制,深交所活期调查成份股的代表性,及时改换代表性降低的公司,选入更有代表性的公司。 当然,变化不会太频繁,调查时期为每年的一、五、九月。 依据调整成分股的基本准绳,参照国际惯例,深交所制定了迷信的规范和分步骤选取成份股样本的方法,即先依据初选规范从一切上市公司中确定入围公司,再从入围公司中确定中选的成份股样本。 1. 确定入围公司。 确定入围公司的规范包括上市时期、市场规模、流动性三方面的要求: (1) 有一定的上市买卖日期,普通应当在3个月以上。 (2) 有一定的上市规模。 将上市公司的流通市值占市场比重(3个月平均数)依照从大到小的顺序陈列并累加,入围公司居于90%之列。 (3)有一定的市场流动性。 将上市公司的成交金额占市场比重(3个月平均数)依照从大到小的顺序陈列并累加,入围公司居于90%之列。 2.确定成份股样本。 依据以上规范确定入围公司后,再结合以下各项要素确定中选的成份股样本: (1) 公司的流通市值及成交额; (2) 公司的行业代表性及其生长性; (3) 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运营业绩(调查过去三年); (4) 公司两年内的规范运作状况。 对以上各项要素赋予迷信的权重,启动量化,就选择出了各行业的成份股样本。 -------------------------------------------- 沪深300 即沪深300指数。 沪深300指数是由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中选取300只A股作为样本编制而成的成份股指数。 沪深300指数样本掩盖了沪深市场六成左右的市值,具有良好的市场代表性。 沪深300指数是沪深证券买卖所第一次性结合发布的反映A股市场全体走势的指数。 它的推出,丰厚了市场现有的指数体系,参与了一项用于观察市场走势的目的,有利于投资者片面掌握市场运转状况,也进一步为指数投资产品的创新和开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今天大盘上证指数?收盘后回答才采用答案

上证以1717.72点收盘,跌42.89点。 深证以5720.55点收盘,跌145.23点。

每10股派0.85元(含税)送5股转增5股

给你每10股送5股转增5股派现0.6 元的解答,这两个意思一样的,就是数字有点不一样10股送5股是指用每股可分配利润转化成股本送给全体股东;10股转赠5股是指用每股资本公积金转化成股本送给全体股东,这两种分红方式的资金出处不同,但对股东来说区别不大,两种状况都不要求花钱,每股的净资产由于送转股而增加,但公司总资产不变;10股送0.6元,是指用每股可分配利润来送给全体股东,每股的净资产由于分红而增加,在分配方案实施后,股价都要求除权.投资者只需在股权注销日持有或买进股票,就能取得分配权益,而股价会在除权除息日除权,所得红股会在新增可流通股份上市日智能到账,不用做任何操作.除权后股价会降上去,你的股票数量会参与,总市值是不会有变化的,股价到时假设有涨跌跟除权没什么太大的相关,由于股价每天都会有涨跌的,这原本就很正常.假定楼主有100股,分配后:股票:100*2=200股;现金:100/10*(0.6*0.9-5*0.1)=0.40元;除权价=(股权注销日收盘价-0.06)/(1+1);0.06是指每股可得的现金(税前);第一个1是指每一股股票;第二个1是指每一股股票可得的送,转赠股的数量;备注:现金是要求上税10%的,送股也一样要上税10%,转赠股则不要求上税.中国A股的面值为1.00元,送5股相当于送现金5.00元,上税10%,也就是0.50元,所以你100股所得的现金是0.40元,而不是5.40元,这是送股和转赠股最关键的区别,要特别留意.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