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重磅发声! 金融要闻 (国资委重磅发声)

admin1 10个月前 (06-30) 阅读数 29 #财经

01 媒体

1.国资委:放慢关键外围技术攻关 着眼产业链全体打破

据国资委网站,6月26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展会议。会议强调,要实际施展中央企业在新型举国体制中的主干撑持作用,围绕破解卡点堵点,放慢关键外围技术攻关,着眼产业链全体打破,压紧压实责任,减速攻关打破;踊跃被动融入国度攻关体系,与高校、科研机构亲密协作,面向产业需求独特凝练科技疑问、联结展开科研攻关、协同造就科技人才;抓好攻关成绩运行推行,使更多科技成绩从样品变成产品、构成产业。

2.统计局: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4%

据国度统计局,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功利润总额27543.8亿元,同比增长3.4%。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成功利润总额9438.4亿元,同比降低2.4%;股份制企业成功利润总额20510.5亿元,增长1.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成功利润总额6827.8亿元,增长12.6%;私营企业成功利润总额7329.3亿元,增长7.6%。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功利润同比增长0.7%。

3.国度医保局:1-5月基本医疗保险兼顾基金支出11606.17亿元

据界面资讯,国度医保局6月27日发布2024年1-5月基本医疗保险兼顾基金和生养保险关键目的。其中,基本医疗保险兼顾基金支出11606.17亿元,兼顾基金支出9328.19亿元。

自2024年起,我局发布数据为基本医疗保险兼顾基金支出、支出,不含职工基本医保团体账户支出、支出。

行业观察

1.中期分成来了!、同步通告 A股五大险企仅尚未表态

据券商中国,拟推中期分成的保险股越来越多。6月26日晚,中国人保和中国人寿同步发布关系通告,2024年将实施中期分成。截至目前,A股保险板块中,、、中国人保、中国人寿都布置了中期分成。

此前,研报点评保险股参与中期分成时剖析,一方面中期分成无利于平滑投资者现金流、增强投资者取得感,表现出公司对股东报答的注重,以及控制层对公司运营开展的信念;另一方面中期分成也合乎资本市场新“国九条”、《上市公司现金分成指引》等国度政策和监管导向。

2.年内多家上市公司出清所持银行股权

据证券日报,为聚焦主责主业,优化资产结构,年内多家上市公司通告出清所持银行股权。同时,在多地产权买卖所网站及司法拍卖平台上,银行股权频频被挂牌转让。

如此前通告称,公司拟按不低于2910.70万元的底价地下挂牌转让持有的东莞长安村镇银行5%的股权。如关系买卖顺利成功,公司将不再持有东莞长安村镇银行股权。

则于往年4月份,顺利将所持自贡银行33448.789万股股份(占自贡银行股本总额的15.472%)过户给自贡市凤之华莎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接盘方。转让后,华西动力不再持有自贡银行股份。

也于往年4月份将其所持自贡银行3.30%股份发售给外地另一家民营企业——四川省刮油匠实业有限公司。买卖成功后,运机团体不再持有自贡银行股权。

多位专家示意,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危险控制才干、公司控制水平、行业位置、股权多少钱等均是影响银行股权买卖的关键起因。中小银行应完善公司控制架构、健全危险控制体系,经过提供翻新服务产品、增强自身竞争力等模式,优化自身股权的市场吸引力。

3.证监会:正在展开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实物调配股票试点

据界面资讯,国务院资讯办公室6月26日举办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引见《促成守业投资高品质开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无关状况。

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二司司长吴萌示意,多措并举,拓宽多元化的分开渠道。比如说,咱们正在展开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实物调配股票试点,准许将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经过非买卖过户的模式向投资者启动调配,这样既丰盛了分开的渠道,也无利于缓解对市场的冲击。

再如,咱们先后在七个中央,包含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宁波、江苏、安徽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展开私募基金的份额转让试点上班,目前曾经成功私募份额转让232亿元。私募份额的质押融资316亿元,这项试点上班也将会无利于支持二手份额转让基金,也就是咱们所说的S基金的进一步开展。

公司资讯

1.新一届董事会落定:高迎欣、刘永好、史玉柱等连任

据澎湃资讯,6月26日晚间,民生银行发布的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通告显示,关于选举中国民生银行第九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执行董事的议案中,选举张宏伟、刘永好、史玉柱、宋春风、赵鹏、梁鑫杰、林立为民生银行非执行董事的议案取得经过,选举高迎欣、王晓永、张俊潼为执行董事的议案取得经过;选举第九届董事会6名独立董事的议案雷同取得经过。

同日,民生银行第九届董事会第一次性会议决议通告显示,选举高迎欣为中国民生银行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选举张宏伟、刘永好、王晓永为中国民生银行第九届董事会副董事长。

2.万亿股份行,行将迎来新行长!

据证券时报网,6月26日下午,光大团体宣布任命,原党委委员、副行长郝成为光大团体党委委员。

回忆来看,出身于政策性银行的郝成,曾任国度开发银行吉林分行行长、总行人事局副局长、天津分行副行长等职务。2009年,他于北京交通大学获控制学博士学位。

身为初级工程师的郝成,在金融科技方面见地颇深,并对科技型小微金融需求十分关注。近日,他撰写署名文章时指出,我国金融业在支持科技翻新方面启动了少量尝试,取得清楚功效。但随着技术改造减速、产业迭代更新,以后也还存在一些痛点难点堵点疑问。

3.期限不超2年,21家银行获财政贴息1%

据华夏时报,近日,财政部联结国度发改委、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实施设施更新存款财政贴息政策的通知》(下称《通知》),选择对归入关系部门确定的备选名目清单,且银行向其发放的存款取得人民银行设施更新关系再存款支持的,中央财政对运营主体的银行存款给予贴息。

在存款经办银行范围上,中央财政给予贴息的设施更新存款经办银行为21家全国性银行。

在贴息规范方面,银行向运营主体发放的存款合乎再存款报销条件的,中央财政对运营主体的银行存款本金贴息1个百分点。依照关系存款资金划付供应商账户之日起予以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越2年。

多位受访人士示意,这一政策的实施关于促成企业技术提高、优化产业竞争力、稳固经济增长具备关键作用,同时也表现出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决计和力度。随着未来政策深化实施和始终完善,将会有更多企业和机构受益于此项政策,推进我国经济成功高品质开展。

海外灵活

1. 日元汇率跌破160后又刷34年新低 机构却称干预执行或需再等

据媒体,周三(6月26日)美股早盘,日元汇率进一步走弱。美元兑日元一度走高至160.62,刷新198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日内涨幅超越0.5%或90点。

值得一提的是,美元兑日元还升破了触发日本当局4月份采取干预时的水平。年终至今,日元曾经累计走软逾12%,贬斥了该国出口产品的多少钱,打击生产者的同时还引发了企业日益增长的不安心情。

周一,日本财务省副大臣神田真人紧急发声,强调日本政府预备充沛,随时或者参与外汇市场,试图以此稳固日元汇率。神田真人说道,已做好了在必要时“24小时全天候”干预外汇市场的预备。

上月底发布的数据显示,日本当局在一个月内总共破费了创纪录的9.8万亿日元(约合622亿美元)来撑持日元汇率。但花旗估量,日本仍领有2000亿至3000亿美元的弹药,可认为潜在的干预执行提供资金。

许多战略师示意,市场动摇性仍相对较低,当局目前难以进入市场。布朗兄弟哈里曼货币战略世界主管Win Thin称,除非日元的动摇在160上面变得凌乱,他们才或者会入场使动摇颠簸上去。

2.美联储“放鹰”!

6月25日晚,美联储终身票委、理事鲍曼就货币政策宣布讲话。鲍曼称,估量2024年不会有任何降息执行,美联储或者把降息时期推延至2025年:“咱们依然尚未到达适宜下调政策利率的节点,鉴于我的经济展望存在危险和不确定性,我在思考政策立场未来的变动时将坚持慎重。”

鲍曼是美联储最鹰派的发言人之一。美联储6月最新点阵图预测显示,只管没有决策者估量会再度加息,但决策者的平均预期是年底前只会降息一次性。

6月26日清晨,美联储理事库克示意,在某个时刻降息将是适宜的;务工和通胀目的面临的危险愈加平衡;以后货币政策是具备限度性的,给需求带来了压力;休息力市场弛缓,但不过热;估量明年通胀将大幅放缓;估量未来3至6个月通胀将在起伏的路线上走低;任何政策调整的机遇将取决于经济数据及其对前景、危险平衡的影响。

3.印度股市再翻新高!国际出名评级机构穆迪却收回正告

据券商中国,6月27日,在亚太市场群体调整的背景下,印度股市却再次创出新高。截至今天收盘,印度SENSEX30指数涨0.72%,报79243.18点,延续三个买卖日创出历史新高。往年以来,印度SENSEX30指数涨幅凑近10%,而在2016年—2023年时期,该指数延续八年下跌。

而截至6月25日,外资已延续12个买卖日净买入印度股票,在此时期买入金额到达37亿美元。

不过,日前,国际出名评级机构穆迪收回正告称,重大缺水或者影响印度主权信誉评级。假设水危机破坏农业和工业,印度甚至或者出现社会动乱。


涨势如虹更多卖方旗帜鲜明唱多罕见行业联席解读哪些板块可提前配置?

自10月31日上证指数二次筑底以来,A股已开启连续11个交易日的震荡向上行情,和近期市场情绪回暖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是分析师们连日来“摇旗呐喊”,周末的卖方电话会更是热度空前,罕见行业联席解读。

这其中,平安证券10月30日提出重新布局的结构性机会;11月6日信达证券樊继拓喊出当下比四月底更值得进攻;同日招商证券张夏重申A股将开启新十年周期;11日13日,中信证券裘翔提出全面修复行情已经确立;中信建投陈果随后接力,旗帜鲜明地认为当前战略底部确认;东北证券电话会明确喊出“曙光已现,普涨来临”。

目前来看,乐观派的阵营仍在不断壮大,不少分析师对后市观点有所变化,长江证券包承超对后市积极乐观,认为市场企稳后终将向上;天风证券明调整观点不再看空,不再如之前谨慎;海通证券荀玉根也表示市场有望开启年内第二波行情。

决定市场扰动的关键因素正一步步出清。 一是美联储放缓加息,美国通胀见顶,11月14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报7.0899元,单日涨幅创17年来纪录;二是国务院进一步优化防控二十条措施,防疫政策向好;三是一系列连续性的地产政策利好,除了交易商协会继续推进并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还有证监会、国资委支持中央企业开展基础设施REITs试点,叠加周末金融16条措施支持房地产。

战略底部确立?

卖方周末电话会常见,但多家卖方联合多名行业首席一致发声较为少见。 11月14日,多券商联合多名行业首席重磅发声。 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联合17名行业首席共同发声,旗帜鲜明地向市场传递乐观的观点;长江证券包承超联合8大行业首席共同解读疫情防控优化如何影响经济;东北证券策略首席杨正旺同样联合17名行业首席火线解盘。

利好逻辑持续兑现下,市场二次探底,陈果认为当前战略性底部已确立。 但随着国内外环境的边际优化,结构修复行情更加明确,但短期仍具不确定性。 “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发布,市场对于防疫政策优化的期待得到兑现,政策优化将有利于减轻当前疫情对经济活动的干扰。 但我们也想提示,国内疫情再次反复,广州疫情发展迅速,“优化措施”并非意味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对于后续疫情实际形势的演化路径仍需保持谨慎。

长江证券策略团队对比海外与国内放开异同,参考海外放开后,主要影响在生产及消费板块上。

在生产上,放开后过高的确诊病例影响短期到岗率,但PMI可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在消费上,海外放开后,消费持续恢复,稳定性增强,但进度较慢。 放开后,欧美国家服装、娱乐用品等可选消费零售额增长较多,东南亚国家则生存型消费零售额增长较多,如机动车相关等。

东北证券邓利军则更乐观,参考国外疫情推演,指出防疫优化和地产放松使得分子端盈利改善预期持续,海外紧缩压力缓解,电话会中他指出A股短期反攻延续,普涨来临。

从美国、泰国和中国台湾防疫放松后的情况来看,首先,疫情自身角度,防疫放松分为疫情爆发期放松和疫情平息期放松两种,防疫放松后均可能面临疫情再次上升的冲击。 其次,经济修复角度,防疫放松后服务业弹性强于制造业,非耐用品消费韧性强于耐用品,出行消费短期难修复至疫情前水平;新一轮疫情爆发对经济冲击的影响减弱。 最后,股市角度,消费受放松影响表现最强,具备供给优势的制造业也有较好表现。

在当前来看,首先,疫情防控上,防疫优化主要在于纠正层层加码,疫情再次大规模爆发的可能性较低。 其次,经济修复上,消费修复确定性最强,具备供给优势的制造业如新能源等行业也可能受益。 最后,股市方面,防疫优化后消费存在阶段性修复行情,医药景气也可能上行。

哪些板块值得配置?

招商证券张夏认为,当前A股已经类似2012年底和2018年底见底回升,进入中期反转的结构性上行周期。 根据当前事件驱动的特征非常明显,同时临近年底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如何稳增长成为下一个阶段的关注要点。

影响当前A股走势的因素接连缓解,一是防控政策重磅调整,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成为下一步的重点。 从中期角度来看,有助于经济恢复;二是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失业率反弹、CPI超预期回落,美联储加息预期进一步降低,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加速下行。 人民币兑美元大幅反弹,外资重回流入;三是地产政策边际进一步改善,进一步推进房地产健康发展,地产对于经济的拖累后续有望改善,同时衍生金融风险进一步降低。

后续能否打开更进一步的指数空间,天风证券明指出,这取决于市场能不能预期到一个比较清晰的经济复苏路径。 考虑到疫情和地产问题的复杂性、也考虑到中美库存周期仍处高位的状态,经济磨底的状态可能会维持比较久,隧道仍然很长。

板块启动上,天风证券明则认为首先情绪修复的是9-10月过渡演绎长期悲观预期的港股、大消费、大金融,这也有利于稳住大盘指数,避免系统性风险,搭住市场和经济的台子。 随后,在中国经济复苏路径清晰之前,市场主线大概率回到内需且与总量经济关系不大的方向,包括:大安全、海风大储、工业互联网、动保、电力、医疗服务。

配置建议上,包承超指出,疫情对海外市场整体走势逐渐减弱,结构上可关注确定性较强的必选消费,以及劳动密集程度更低、同时需求向上的高端制造业。

近期策略观点普遍乐观

根据盘后持续发出的策略观点来看,卖方乐观派的阵营仍在不断壮大,不过相比较而言,部分析师也提示,需不断关注防控政策的推进节奏。

展望后市,方正证券燕翔坚定信心、反转看多。 并指出目前反转行情有三大利好因素,一是10月PPI同比、出口同比增速已经降至0以下,当前已经进入到本轮盈利下行周期的中后期,而“市场底”通常会先于“基本面底”出现。 二是美国CPI同比增速出现边际回落,海外加息幅度有望减缓,预计到2023年下半年,美联储货币政策有可能出现转向。 三是我国政策密集出台助力经济发展,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持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依然稳固。

财通证券策略分析师李美岑也同样乐观,看好防控政策调整下收益的行业修复行情。 例如景区等文旅标的,目前文旅标的核心修复逻辑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标的部分业务已处于底部位置,具备较大恢复空间,如出境游、旅行社、景区、演艺等,另一类标的部分业务由于此前疫情扰动推迟,业绩有望在疫后得到确认,短期提供增量,如会展业务。 修复逻辑后建议关注个股增量逻辑,核心逻辑为个股疫情前后储备的项目有望在疫后发挥增量。

西部证券同时提到,国内动态防控政策的推进节奏仍然需要密切关注。 短期仍需面对波动。 但中期来看,市场大级别底部正在临近,未来市场中枢提升将更加确定,但是对于投资而言,需要调整对长期经济和资产定价锚,短期过快的预期修正将带来市场波动的加大。

灰犀牛是什么意思啊?

“灰犀牛”究竟是什么意思?最近,“灰犀牛”一词因高层对房地产行业重磅发声,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 有朋友可能不理解什么是“灰犀牛”,那么今天小财迷就给大家简单解释一下。 这里的“灰犀牛”可不是字面意思:灰色的犀牛。 实际上,“灰犀牛”与“黑天鹅”意思相对。 “灰犀牛”一词出自米歇尔沃克在2017年出版的一部金融著作《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 因此,在介绍“灰犀牛”之前要先介绍一下“黑天鹅”,以便抛砖引玉,引出今天的话题。 “黑天鹅”一词想必大家已经见过很多次了。 “黑天鹅”说的是发生概率极低,可一旦发生就危害巨大的风险。 比如上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与今年的新冠疫情。 相对来说,“灰犀牛”指的是发生概率很大同时危害很大的潜在风险。 比如美国次贷危机与欧债危机。 虽然“灰犀牛”与“黑天鹅”危害都很大,但好的是“灰犀牛”看得见,可以提前预防,不像“黑天鹅”那样让人措手不及。 这么说“灰犀牛”风险一定可以消除?那倒不一定。 因为如果有人真的看到一头灰犀牛朝自己冲过来,他有三个选择:第一,做正确的事规避伤害;第二,做错误的事没啥效果;第三,什么也不做等着灰犀牛掀翻自己。 很明显,只有采取正确的选择才能规避伤害,保全自己,而其他的选择于事无补。 那么如何做正确的事,或者如何才能规避“灰犀牛”的伤害呢?应对之道有以下五种:第一种,坦然面对,积极应对潜在的风险。 比如全球气候变暖,如果有公司能积极面对,做出低碳环保的产品,大家肯定更乐意选择。 这样该公司就能化危为机,弯道超车。 第二种,防微杜渐,避免量变引起质变。 比如小时候大家都听说过一句话:小时偷针,长大偷金。 说的正是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坏习惯,可能酿成大错。 第三种,谨小慎微,小心驶得万年船。 这点玩过游戏的朋友肯定都知道一句话:稳住别浪,要不然再大优势也会被翻盘。 第四种,切断联系,避免多米诺骨牌式传递。 比如最近信用债市场天雷滚滚,导致信用债市场出现信任危机。 如果第一家公司债券违约时,相关方能承诺一定100%还本付息,信用债市场也不至于那么难。 这点山西国资委的做法值得学习借鉴。 第五种,勇于创新,谨防故步自封。 这个就得说说曾经的功能机王者—诺基亚。 当以苹果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引领时代时,诺基亚也应该跟上脚步,拿出自己的产品。 而不是最后诺基亚被收购时,老总无奈地说了句: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 说白了,应对“灰犀牛”的关键之道在于事先行动,而不是事后诸葛亮。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说亡羊补牢,已经晚了。 当然,比“亡羊补牢”更糟糕的是不长记性,反复在一件事上吃亏。 最后,如果真有一头灰犀牛朝自己冲过来,一动不动是最愚蠢的行为。 哪怕你稍微动一下说不定也能干扰到灰犀牛,从而改变其运动轨迹,让自身免于伤害。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