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秀 首日均涨近2.7倍 6只 这一板块仍较多退场 年内上市股大幅缩小 月内上市 (新秀首秀得分记录)
本月以来,累计共有6只新股登陆A股市场。从首日体现上看,其平均下跌近273.5%,其中,首日大涨近752.95%,位居年内新股首日涨幅榜首位,、、3股首日也迎来区分大涨。
注:本月上市新股首日体现(截至6月28日数据)
多只新股首日暴跌,上市后多调整回落
据悉,汇成真空主营真空镀膜设施以及配套服务,公司于6月初登陆守业板,其发行多少钱12.2元,发行中位数16.31倍,低于行业市盈率27.32倍。以中一签500股计算,其首日盈利可达4.6万元。不过,汇成真空随后股价便继续走低,截至6月28日收盘,其股价回落至60.8元,上市以来涨幅也收窄至398.4%,若中签后持有至今,单签盈利规模降至2.4万元。
除汇成真空外,其他在月内上市的新股也在首日大涨后有不同水平的回落。以最新收盘价较首日收盘价对比,利安科技、中仑新材、永臻股份、爱迪特、达梦数据区分回调近45%、35%、19%、8%、6%。不过,这些新股目前均大幅高于发行价,其中,利安科技、中仑新材、达梦数据股价较之发行价仍翻倍。此外,中仑新材、达梦数据2股目前总市值仍在100亿元以上。
年内新股一并梳理,电子板块上市最多
目前,A股上半年行情曾经收官,截至6月28日数据,累计共有44只新股上市,较之去年同期(173股)上市新股缩小129股,降幅近75%。在这44只新股中,守业板股数量居首,占比近34%,北交所、沪市主板、科创板、深市主板散布占比近23%、18%、16%、9%。分行业来看,年内上市新股中,电子股数量最多,其次为机械设施、电力设施、基础化工、计算机股。
注:近年来每月上市新股数量(截至6月28日数据)
注:年内上市新股行业散布(截至6月28日数据)
从年内上市的这些新股的发行数据上看,其平均发行价近25.43元,发行价市盈率均值近22.87倍。若不计算北交所新股,其平均发行价近30元,发行市盈率近24.7倍。其中,发行价达126.9元,为年内惟逐一只百元新股,不过,其首日体现仍较好,涨幅近202..6%。此外,达梦数据、、、发行价也相对较高,其均在50元以上。
二股东减持难阻“妖王”,中通客车14交易日暴涨2.7倍
6月1日,中通客车盘中再度涨停,自5月13日以来录得第14个涨停板,尽管收盘未能封板,其阶段涨幅仍高达2.68倍,堪称近期最强“妖股”。 前一日晚间,公司公告,第二大股东山东国投拟减持1.99%的公司股份,但这一消息仍未能阻止中通客车继续大涨。
38台核酸检测车撬动14个涨停
△中通客车6月1日龙虎榜 据同花顺ifind
2000年就上市的客车生产企业中通客车,从5月13日开始急速“蹿红”,开始连板之旅。 促成其这轮大涨的,首先是“核酸采样亭概念”。 随着全国多地陆续宣布进行常态化核酸检测,核酸采样亭、核酸采样车等生产厂商5月中旬开始大涨。
从5月9日开始,中通客车就多次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表示,公司实现批量销售的产品有12米、13米两款核酸检测车,全部达到P2 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搭载医疗专用空气调节系统,配备高效新风过滤系统、医疗给排水系统,全自动PCR分析系统,5G信号传输等,具备随采、随检、随上报的功能。 还有消息称,五一假期期间,中通客车一次性交付18台核酸检测车,助力全国疫情防控。
随着公司股价连续涨停,中通客车多次披露异动公告,但均表示“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补充之处”“未发现近期公共媒体报道了可能或已经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未公开重大信息”。
5月27日,深交所向中通客车下发关注函,直接要求其披露核酸检测车产量、收入金额、占比、在手订单情况等,并说明核酸检测车有关业务规模及对公司业务发展及盈利能力的影响。
5月31日晚间,公司回复深交所表示,1-4月份累计销售核酸检测车20台,收入6170.97万,该产品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5.39%;以销定产,无库存。 截至5月30日,核酸检测车在手订单18台,预计收入4578万元。 “核酸检测车业务不足以对公司业务发展及盈利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
此前,中通客车2021年净亏损2.2亿元,上市以来首度亏损。 但其扣非净利润实际上已连亏三年,业绩不容乐观。 今年一季度,公司继续亏损3529万元,当季实现营收8.6亿元。
中通客车官方公众号显示,其2020年11月就已推出P2 核酸检测车。 今年2月,其发文称,2022春节前夕,中通P2 核酸检测车批量交付四川、甘肃、吉林、山东等地,助力各地疫情防控,守护健康虎年。
5月6日公告显示,1-4月,中通客车产销各类客车分别为2141辆和2257辆,核酸检测车业务确实微不足道。 不过,从销售收入来看,核酸检测车也并非全无存在感。 按照20台收入6179.97万元计算,其单台销售价格达到308.55万元。 而公司大型客车销售平均单价仅有75.63万元。
二股东减持,机构游资激烈博弈
△中通客车近期走势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单纯的核酸检测车概念并不足以给中通客车带来如此疯狂的行情,此前的核酸采样亭概念股大部分在数个交易日后即偃旗息鼓。 而中通客车得以大涨,可能还沾上了国企改革和汽车行业“逆境反转”的题材。
近日汽车行业接连迎来利好,财政部、税务总局宣布对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工信部等四部门宣布组织开展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汽车整车板块近期连续大涨,安凯客车、海马汽车、东风汽车等也已连续大涨。
国企改革题材则来自于山东重工集团潜在的内部业务整合预期。 2018 年 8 月,中通客车实际控制人山东交通工业集团全部股权被划转给山东重工集团,后者成为公司新的实际控制人。 此后,去年6月,中通客车控股股东中通集团49%的股权,由聊城市政府划转给山东交通工业集团。 当时有传闻称,山东重工集团有意将中通客车从山东交通工业集团剥离,而与山东重工旗下亚星、豪沃等客车企业进行整合。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随着目标时间渐近,A股国企上市公司股权重组案例增多,国企资产整合再提速。 近期同样沾上国企改革概念的中成股份,11个交易日内收出10个涨停板。
5月31日晚间,中通客车披露,持股18.96%的第二大股东山东国投,拟减持公司1.99%的股份。 以最新收盘价计,山东国投约可套现1.89亿元。 不过,股东减持依然难阻其股价继续上涨。
龙虎榜显示,5月25日之前,主要是各路游资参与中通客车的炒作。 而5月26日之后,多家机构出现在买入榜上。 5月27日,一家机构席位以5957.52万元的买入金额高居三日买入榜榜首,同样出现在买入榜上的还有知名“涨停俱乐部”光大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营业部。 5月31日,又有两家机构席位出现在买入榜上,分别买入3084万元和2379万元。
6月1日,两家机构分别卖出669万元和2314万元,被称为“妖股制造机”的东方财富拉萨东环路第一、第二营业部,东方财富拉萨团结路第一、第二营业部则包揽了买入榜中的四个席位。 当天盘中,中通客车剧烈震荡,收盘仍上涨6.52%。
2023年互联网券商全股通
2023年互联网券商全股通
媒体APP获悉,海通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2023Q1日均股基交易额9633亿元,同比下滑10%。 51家上市券商营业收入同比+49%,净利润同比+85%,自营大幅反弹,轻资产业务承压。 小编带来了互联网券商全股通,希望大家喜欢!
海通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2023Q1权益市场复苏,高基数下交易额小幅下滑。
1)2023Q1市场日均股基交易额为9633亿元,同比下滑10%。 2)截至2023年3月末,融资融券余额为1.61万亿元,同比下滑4%,平均担保比例278%,风险总体可控。 3)IPO发行节奏放缓,平均募资规模大幅下降。 2023Q1平均每月发行数量约22.7家,同比降低21%。 2023Q1共发行68家IPO,募资规模达651亿元,同比-64%。 2023年平均每家募资规模9.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0.9亿元下降54%。 4)权益市场上涨带动再融资发行。 2023Q1再融资规模上升。 2023Q1增发募集资金2493亿元,同比大幅上升107%。 5)债券发行规模同比上升。 2023Q1券商参与的债券发行规模为2.7万亿元,同比上升8.51%。 6)权益市场显著复苏。 2023Q1万得全A指数累计上涨6.47%;中债总全价指数2023Q1下跌0.15%。
51家上市券商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9%,净利润同比增长85%。
2023年一季度51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449亿元,同比增长49%,实现归母净利润46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5%。 51家上市券商中,西南证券()(+1796%)、天风证券()(+283%)、财通证券()(+174%)增幅靠前,仅有8家公司营业收入下滑。 净利润方面,11家券商同比实现扭亏为盈,18家券商增速超过100%,其中长江证券()(+1513%)、太平洋()(+1511%)、国投资本()(1260%)增幅较高;仅有3家券商净利润出现下滑,其中锦龙股份()出现亏损。
自营大幅反弹,轻资产业务承压。
1)经纪收入下滑17%,降幅高于股基交易额。 2023年一季度46家披露经纪业务数据的上市券商经纪业务收入合计254亿元,同比下滑17%,下滑幅度大于一季度市场日均股基交易额的-10%,该行认为主要原因为交易佣金率持续下滑。
2)IPO发行放缓影响券商投行收入,投行集中度维持高位。 2023年一季度46家上市券商实现投行收入106亿元,同比下滑25%。 该行认为,一季度IPO发行数量下滑21%,发行规模下滑64%是拖累投行收入的主要因素。 从2023Q1年完成承销项目金额来看,上市券商集中度仍维持高位,前五大券商行业占比58%,与2023年一季度相比提升7pct。
3)基金发行规模仍在底部,资管收入小幅下滑。 2023年一季度46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资管收入111亿元,同比下滑2%。 经历了2023年的大幅下滑后,2023年一季度公募基金新发行份额为2734亿份,同比增加+1%,仍在底部。 4)2023年一季度权益市场回暖,券商自营业务收入大幅增加。 一季度权益市场表现回暖,万得全A累计上涨6.5%,去年同期下跌13.92%。 在此背景下,券商自营业务大幅提升,2023年一季度上市券商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517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34亿元,自营收入的大幅提升较大地拉动了券商的整体业绩。
中性假设下预计行业净利润同比+46%。 中性假设下,该行预计2023年行业净利润将同比+46%,预计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投行业务同比增长7%,资本中介业务收入增长6%,资管同比增长15%,自营同比增长70%。
估值较低,预计未来α和β行情并存。 目前(2023年4月28日)券商行业平均估值1.5x2023EP/B,中信券商II指数PB为1.3倍,估值较低。 考虑到行业发展政策积极,该行认为大型券商优势仍显著,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
互联网券商概念龙头上市公司有哪些?
东方财富:互联网券商龙头
东方财富2023年第三季度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32.53亿,同比增长-15.62%;净利润21.5亿,同比增长-14.24%;每股收益为0.17元。
国内互联网券商龙头,也是国内线上最大的综合金融平台之一,其业绩增速位于券商行业前列,是互联网金融行业内少数拥有全部牌照的企业。
4月12日开盘最新消息,东方财富今年来涨幅上涨13.08%,截至15点收盘,该股涨1.88%报22.170元。
4月12日该股主力净流入3.31亿元,超大单净流入1.13亿元,大单净流入2.18亿元,中单净流出1.12亿元,散户净流出2.2亿元。
看好互联网券商和大财富管理两大主线机会
复盘:经济复苏预期阶段,大财富管理和互联网券商标的领涨。 大金融板块龙头标的自2023年11月1日开始出现明显上涨,至2023年1月31日核心标的普涨约40%,其背后驱动力是地产、防疫等稳增长政策发力下的经济复苏预期。 截止2023年1月31日,券商板块上涨19%,板块内部分化明显,领涨标的以大财富管理和互联网券商标的为主。
经济复苏背景下,我们依然看好大财富管理和互联网券商两大投资主线,主要原因:(1)居民财富向权益型、净值型资产迁移的长逻辑未变。 个人养老金、全面注册制和房住不炒政策基调延续。 大财富线基金公司利润贡献较高,2C、轻资本且行业集中度提升、具有规模效应等特征带来赛道成长性,市场机构对PE估值和分拆估值接受度逐步提升。 需要强调的是,周期因素对核心标的盈利和估值影响仍较明显。 (2)经济复苏下居民超额储蓄有望加速回流,利好互联网券商和大财富管理主线标的盈利和估值同步扩张。 (3)边际上看,市场对证券和基金降费担忧持续缓解,而传统券商再融资事件频繁发生,市场更加偏好轻资本主线。
政策主基调延续,利好资本市场扩容和居民财富迁移。 报告明确房住不炒,个人养老金和全面注册制先后落地,财富管理长逻辑得到强化。 (1)2023年2月1日全面注册制改革启动,利于资本市场扩容,证券行业受益于制度改革红利。 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试点以来,市场换手率并未明显下降,换手率整体保持稳健,本次改革规定主板新股上市首日即可纳入两融标的,利于提升市场交投活跃度。 全面注册制是资本市场扩容的重要基础制度,后续发行、交易、衍生品及长期资金引入等配套政策均有望向好。
(2)个人养老金业务稳步推进,利好长期资金入市。 2023年11月25日个人养老金正式开闸启动,先行城市覆盖31个省级行政区。 人社部养老保险司副司长亓涛在人社部2023年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2023年底,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1954万人,缴费人数613万人,总缴费金额142亿元。
汽车股普遍上涨,龙头市值仍不及新势力
汽车成涨幅第四板块
即新势力股价大涨之后,传统车企受益于旗下新能源板块股价明显上涨。 11月30日当天,汽车股主力净流入8.1152亿元,成交额475.12亿,164只股票中,50只股价上涨,111只下跌,股价微跌0.58%。 虽然本月最后一天股价有所下跌,但在11月期间,汽车股仍从.71涨至.27。
据不完全统计,最近10日,小康股份股价上涨超过75%,截止发稿,收盘于19元。 长安汽车近一个月股价上涨超50%,从16.72涨至25.26元。 长城、广汽、上汽10月以来股价涨幅累计接近20%,截止发稿分别收盘于27.89、13.66、26.51元。 上半年走势平平的汽车股,进入三季度后走高,在2020年表现靠前,涨幅排名仅次于电气设备、休闲服务、食品饮料,排名第四。
和造车新势力股价上涨原因相似,传统车企亦是因旗下新能源业务有明确进展,受到市场追捧。 11月14日,长安汽车宣布,将携手宁德时代和华为联合打造一个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消息公布后第二个交易日,公司股价涨停。 11月27日,上汽集团公布,将与张江智能园区、阿里巴巴联合成立新能源汽车公司,名为智已汽车。 1日后,上汽股价涨幅达到8.54%。
本就在业内体量较小的小康股份,成了近期涨幅最大的汽车股,该公司旗下亦有“塞力斯”新能源业务,累计对其投入100亿元。 长城、广汽则都有欧拉、埃安业内较为畅销新能源品牌。
全球新能源汽车龙头特斯拉,今年股价上涨超过7倍,海外上市的蔚来今年股价上涨19.6倍,小鹏汽车自8月28日在美上市后股价涨幅也达到2.7倍,二车企市值超过菲亚特克莱斯勒、日产等国际汽车集团。 由此可见,这波新能源概念热属全球现象。 而中国的新能源市场在全球举足轻重,今年第三季度,中国电动车销量占全球比重约40%。
涨幅虽明显PB仍较低
各国政策推动一定程度上促成新能源概念热。 今年10下旬,国务院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当中提出,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占比达总量20%的目标,2020年随之成为新能源汽车元年。
华西证券认为,汽车行业从2.0时代迈入3.0时代。 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从政策驱动向供给端驱动转变的关键时刻。 近期被投资人看好的上汽、长城、广汽等自主品牌,以及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不断提供新车型,丰富了新能源市场供应。
东莞证券亦在研报中表示:电动智能互联大势所趋,是未来10年黄金投资赛道。 汽车进入明显的创新周期,不亚于智能手机替代传统手机。 新势力+合资+传统车企+互联网巨头发力,加速行业发展。
受益于新能源业务,虽说近期股价涨幅明显,汽车股因蓝筹股相对集中,过去数年股价涨幅较为平缓。 在反映投资价值的平均市净率这一指标上,汽车股仍普遍处于低位。 当前申万汽车行业PB为2.38倍,处于近10年中位数(2.1倍)的上方,但距离历史高点仍有较大差距。
相比之下,电动车企业股价涨幅远高于传统车企。 即便股价近来明显上涨,国内汽车界龙头上汽,当前市值仍比蔚来低近1700亿元,后者当前市值近4800亿人民币。 而蔚来10月销量不足上汽百分之一。 体量更小的小鹏市值甚至超过吉利、广汽、长安,后三者中市值最高的吉利截止发稿市值近2488亿人民币,小鹏却达到约3049亿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新势力品牌,传统车企的优势在于背后强大研发团队及雄厚资金实力,所分化的新能源品牌仍具备技术优势。 今年来股价涨幅远不及蔚来的北汽新能源,2019年10月年累计申请专利626个,蔚来同期为496,不仅数量不及前者,其中多项为涉及外观方面的非技术性专利。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