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交控累计上海拿地136亿元 2023年营收增5%至683亿元 (安徽交控集团)
媒体房地产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但安徽省交通控股团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交控”)却仍逆势扩张。
近日,上海2024年第二批次土拍成交了4宗地块。其中,安徽交控旗下地产平台安徽高速地产团体(简称“安徽高速地产”)及安徽安联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简称“安徽安联高速”)联手耗资54.64亿元夺得闵行区梅陇社区地块,溢价率10%。
实践上,早在往年5月8日,安徽交控就在官方颁布了上述地块的设计招标通告,颇有志在必得的掌握。
据官方引见,安徽交控成立于2014年底,由原高速团体和原交投团体兼偏重组成立。其领有交通运输、投资与资产治理、房地产和修建三大主业。
而天眼查显示,安徽交控目前的注册资本为160亿元,法人代表为项小龙,公司由安徽省国有资产监视委员会100%持股。
业绩方面,2023年,安徽交控成功营业总支出为682.63亿元,同比增长4.64%;净利润为68.66亿元,同比增长5.65%。2024年一季度,其成功营业总支出为139.06亿元,净利润为17.56亿元。截至2024年3月底,安徽交控资产总计4196.52亿元。
作为安徽交控旗下重要的地产平台,安徽高速地产与安徽安联高速在沪已屡次获地。据地下信息披露,早在2013年7月31日,安徽高速地产就曾以11.5亿元竞得嘉定区马陆镇42-05地块,楼面价12600元/平米,溢价率110%,创下该年上海土地市场溢价的最高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从2021年至今,两家企业联手曾经在上海浦东新区、青浦区以及闵行区接连落下4子,累计斥资超136亿元。
从开售排名上看,克而瑞数据显示,2023年,安徽交控以85.37亿元的开售业绩位列上海区域房企开售榜第32位;往年一季度,安徽交控在上海区域的排名更是冲到了TOP10,权力开售额到达32.34亿元,位列榜单第7名。
今年以来终止家数增至59家!科创板IPO“折戟”原因几何?
科创板又迎来一家终止企业!8月9日晚间,资本邦了解到,广州熵能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熵能新材”)科创板IPO终止审核。 截至目前,2021年以来科创板IPO终止审核家数增至59家。 从撤回原因来看,包含直接撤回申请,或者经过问询撤回;上会前夕撤回上市申请IPO终止审核;通过审核后因某种原因撤回上市申请科创板终止审核;当然也有因会上被否终止审核。 熵能新材撤回上市申请,新三板转战科创板“失败”图片来源:上交所官网上交所于2021年6月29日依法受理了熵能新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文件,并按照规定进行了审核。 2021年8月9日,公司和保荐人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向上交所提交了《广州熵能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2021证03号)和《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回广州熵能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民生证字〔2021〕467号),申请撤回申请文件。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七条的有关规定,上交所决定终止对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审核。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高分子材料助剂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科技驱动型企业,自主研发并生产的产品包括增韧剂、抗滴落剂和聚合物加工助剂等产品,主要应用于工程塑料、通用塑料等行业。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18年、2019年、2020年营收分别为1.50亿元、2.03亿元、2.65亿元;同期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765.02万元、2,591.15万元、5,498.71万元。 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4.74%、4.32%、3.71%,均不足5%。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二十二条,发行人选择的具体上市标准为“(一)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 本次拟募资用于熵能珠海功能聚合物新材料制造基地二期、创新研发中心、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熵能新材原是新三板挂牌公司,2014年10月9日挂牌新三板,自2017年9月11日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终止挂牌。 值得关注的是,熵能新材今年7月22日进入问询状态,尚未进行回复就选择撤回上市申请,其中原因为何耐人寻味。 科创板IPO终止原因几何?今年终止审核的59家企业,从原因来看,49家企业属于直接撤回或者经过问询后撤回。 其它10家企业原因不一,有上会前夕选择撤回;因IPO审核未获通过而被迫终止;还有通过审核后选择撤回的企业。 科创板IPO被否“终止派”资本邦统计发现,今年科创板IPO被否终止审核的企业有四家企业。 康鹏科技在今年3月17日召开的2021年第18次审议会议上被否,也成为2021年科创板IPO被否的首单企业。 康鹏科技主要从事显示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及电子化学品、功能性材料及其他特殊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研发高技术、高附加值、自主创新的含氟精细化工产品,积极拓展产品应用领域与行业前沿技术。 上会稿财务数据显示,康鹏科技2018年、2019年、2020年营收分别为7.08亿元、6.87亿元、6.29亿元;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3.23亿元、1.41亿元、9027.67万元。 资本邦注意到,本次IPO被否的康鹏科技实控人控制的同一企业因污染环境罪及公司在在审期间发生多起安全事故和环保违法事项等导致的业绩下滑等被关注。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赛赫智能,首次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再度闯关科创板IPO被否而终止审核!7月22日晚间,科创板上市委2021年第49次审议会议结果显示,赛赫智能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首发不予通过。 赛赫智能属于智能制造装备行业,主营业务为汽车车身成型系统、总装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车身成型系统、车轮装配与检测系统、其他整车总装与整车下线检测系统等三大主要产品。 此外公司业务逐步拓展到航空航天、实验室试验设备等行业,此外赛赫智能还是一只新三板退市企业,公司于2016年5月13日挂牌新三板,2017年12月1日摘牌。 2018年至2020年,赛赫智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52亿元、6.67亿元、6.07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766.15万元、-580.15万元、-1.01亿元。 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审核中心在审核问询中重点关注了以下事项:一是发行人的偿债能力和偿债风险,发行人主要资产均已被质押和抵押;二是发行人研发投入中研发领料和研发人工工时核算的准确性。 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审议认为:发行人存在重大偿债风险和重大担保风险,对发行人持续经营构成重大不利影响,不符合《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第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同时,发行人有关研发投入核算的信息披露不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二十八条的规定。 结合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审议意见,上交所决定对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予以终止审核。 “若公司如不服本决定,可在收到本决定后五个工作日内,向上交所申请复审。 ”同样因被否科创板IPO终止审核的还有珈创生物。 4月29日晚间,武汉珈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上会审核未获通过。 珈创生物的主营业务为生物制品细胞质量检测及生物安全评估。 公司是一家为生物制品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提供细胞建库与保藏、细胞检定、生产工艺病毒去除/灭活验证及相应生物安全评估第三方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服务的客户范围涵盖生物制品临床前研究、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新药上市申请(NDA),细胞治疗、基因治疗技术的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备案等生物制药行业全产业链的企业及机构。 2018年至2020年,珈创生物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910.22万元、6,811.07万元、7992.44万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469.06万元、2808.44万、3859.25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据其受理披露的2019年归母净利润显示数据为3397.68万元,如此看来与最新注册稿盈利差值为589.24万元。 会上,珈创生物持续经营能力、创新能力、是否存在将非研发费用纳入研发费用等相关问题被关注。 除了上述两家企业,汇川物联颇受关注,因其2021年1月21日上会遭暂缓审议,同年3月18日上会未获通过,科创板IPO终止审核。 据了解,汇川物联是一家通过自主研发的软、硬件技术,专业为行业质量安全生产远程视频智能监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物联网科技企业。 汇川物联的物联网定位问题一直被市场所关注。 首次上会,科创板上市委要求汇川物联代表说明公司业务实质与物联网定位是否相符,公司名称使用物联网字样是否会对投资人造成误导。 通过审核“撤回派”除了IPO被否“被否”终止审核企业,还有吉利汽车、微众信科、尚沃医疗三家企业在通过审核后选择撤回,科创板IPO终止审核。 据了解,吉利汽车的科创板IPO申请于9月1日受理,9月6日获上交所问询,公司仅回复一轮问询后即迎来上会(2020年9月28日)并成功通过上会审核。 尽管首轮问询后即上会通过审核,2021年6月25日,公司和保荐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等申请撤回申请文件。 科创板IPO审核通过后撤回的还有微众信科。 微众信科在2020年12月7日科创板IPO审核获通过。 2021年4月15日,公司保荐人中信证券提交撤回申请文件,上交所决定终止对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审核。 不过,微众信科科创板IPO之路“折戟”并不是没有征兆,其今年2月因实控人违法行为科创板IPO处于“中止”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据上交所披露,2021年2月1日,微众信科因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涉嫌、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或者涉嫌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或其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公众健康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被立案调查或者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尚未结案。 根据《审核规则》第六十四条(一)的规定,上交所中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同样境遇的还有尚沃医疗,尚沃医疗的科创板IPO申请于2020年4月24日获上交所受理,5月21日获问询,同年9月29日,尚沃医疗的科创板IPO申请成功过会。 2021年2月26日,公司选择撤回申请,IPO终止审核。 据此前报道,2021年1月27日,上交所曾因在IPO申请过程中存在的信息披露不规范情形,对尚沃医疗及其保荐代表人予以监管警示。 上会前夕“退缩派”中科英泰、森泰股份、鸿铭股份三家企业则在上会前夕选择撤回,三家同样颇为一致的是,在撤回不久后均选择接受辅导再战A股IPO,不过尚未将目的地明确定位为科创板。 中科英泰则是在上会前夕选择撤回,科创板IPO终止审核。 中科英泰原定于6月25日科创板IPO上会接受审核。 上交所称,因青岛中科英泰商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根据相关规则规定,上海证券交易所已终止青岛中科英泰商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上市审核。 本次上市委审议会议取消审议青岛中科英泰商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上市申请。 中科英泰是一家以嵌入式系统技术为核心,集智能商用终端设备和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凭借在商业信息化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服务经验,公司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终端开发平台,包括智能终端硬件开发平台、应用系统开发平台和智能终端管理平台。 公司主营产品为各类POS机。 值得关注的是,中科英泰于2021年7月22日在青岛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登记,宣布再战A股IPO。 据悉,中科英泰于2014年12月16日挂牌新三板,于2019年8月19日摘牌,证券代码。 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中科英泰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97亿元、2.79亿元、3.8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4,244.20万元、3,751.74万元、5,579.38万元。 据了解,森泰股份科创板IPO于2020年9月14日获上交所受理,原定于2021年2月25日上会接受审核,但是其于2021年2月23日和保荐人民生证券向上交所提交撤回申请,上交所决定终止对森泰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审核。 同样的,今年3月森泰股份宣布接受辅导再战A股IPO。 公司递交的辅导备案申请报告显示,森泰股份的主营业务为高性能木塑复合材料、新型石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品和应用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 森泰股份此前披露的招股书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森泰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08亿元、4.41亿元、5.34亿元、2.82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583.24万元、2,115.66万元、5,141.83万元、4,168.54万元。 鸿铭股份同样也是在上会前夕撤回科创板终止审核,时隔不久再辅导出发。 因广东鸿铭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撤回发行上市申请、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撤销保荐,根据相关规则规定,上海证券交易所已终止广东鸿铭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上市审核。 本次上市委审议会议取消审议广东鸿铭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上市申请。 广东鸿铭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已于2021年03月01日在广东证监局办理了辅导备案登记。 本文源自资本邦
2024年,马斯克又得睡在工厂了
再夸中国车企
作者|王磊 楚门
马斯克又得睡工厂了,七年来利润首降。
2023年财报显示,特斯拉自2017年以来,首次出现年度利润下降,第四季利润更是大降40%,营收和每股收益都不及预期,股价盘后一度大跌5%。
2023年,特斯拉经调整后利息、税收、折旧和摊销前盈利(EBITDA)为166亿美元,较2022年的192亿美元下降了13%。
尽管在盈利上特斯拉略显疲软,但营收和销量还是创下了历史新高,2023年总营收967.73亿美元,同比增加19%。 全年共交付180.8万辆新车,同比增长38%,其中Model Y更是在全球大卖超120万辆,成为全球最畅销车型。
不过特斯拉并没有给出2024年交付目标,仅表示今年销量增长将放缓,此前特斯拉一直将年平均交付量增速设定在50%。
多项数据低于预期
直接来看财报的具体数据。
2023年特斯拉全年总营收达967.73亿美元(约69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79%。 按照这个增长速度,不出意外今年特斯拉的营收就会超过千亿美元。
特斯拉的核心业务,汽车板块的营收为824.19亿美元,占总营收的85%,同比增长15%。
销售太阳能发电和储能系统的特斯拉能源部门,2023年收入增长54%,贡献了60.4亿美元的营收,服务和其他收入同比增长37%,达到83.2亿美元。
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特斯拉的储能装机总量达到了14.7吉瓦时,是2022年的两倍以上。 能源发电与存储业务的利润在2023年几乎翻了四倍,服务和其他业务的毛利则从2019年的负5亿美元增加到2023年的5亿美元。
单季度来看,2023年第四季度特斯拉的总营收为251.67亿美元,同比增加3%,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58.7亿美元,汽车业务的营收为215.63亿美元,同比仅微增1%,增长明显乏力。
特斯拉为刺激销量,在最后一个季度开启了一系列降价活动,也使得第四季的毛利率仅为17.6%,创下了201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样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8.1%,同比下降6.12个百分点。
2023年四个季度,特斯拉的毛利率持续走低,从一季度的19.3%、二季度的18.2%、三季度17.9%,一路降到了年末的17.6%。 毛利率降低,最大的原因还是去年不断降价促销量,特斯拉还表示与其他研发项目推动的运营开支的增加有关。
不过特斯拉的现金储备还是很丰厚的,2023年度营运现金流为133亿美元,2023年度自由现金流为44亿美元。 其中,第四季度营运现金流为44亿美元,第四季度自由现金流为21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特斯拉的研发费用达到了历史最高值,全年研发费用高达39.69亿美元(约283.9亿元人民币),据特斯拉官方称,284亿人民币超过多家造车新势力研发费用之和。
高研发带来的是高产出,2023年,特斯拉总交付量为180万辆,同比增长38%,其中第四季度创下了48.45万辆的交付纪录,单车成本在第四季度继续下降,财报显示现在平均每辆车的销售成本已降至3.6万美元(约人民币25万)左右。
而Model Y 也成为了不区分品类、动力形式、没有任何定语形式的全球最畅销车型,全年累计交付超120万辆。
但是对于2024年的销量预期,特斯拉在财报中表示,增速“可能明显低于2023年”,给出的理由则是,忙于推出下一代车型。
此外,特斯拉也没有公布2024年的具体交付目标,有分析师预测,特斯拉今年的销量或将达到220万辆,同比增长约20%。
财报发布后,特斯拉美股跌超5%,每股报价不到200美元,市值6607亿美元。
增长点在下一代车型
虽然没有提供有关这款车或其时间安排的细节,还表示特斯拉不会在业绩电话会议上讨论产品发布,但还是透露了不少有关下一代车型的信息。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目前的目标是在2025年末推出下一代电动汽车,其中包括一款更低价的车型。 售价会定于2.5万美元,以进一步开拓市场。
这款车将使用特斯拉独创的采用“开箱工艺”(Unboxed Assembly Process),按照马斯克的说法,这套装配系统将更快、更高效、还能降低50%成本。
“我对这款汽车及其革命性的制造系统感到非常兴奋 ,该系统将比其他同类系统更加先进。”
这个工艺,此前在特斯拉2023年的投资者日上,特斯拉就曾提到过这种新的汽车制造系统——“开箱工艺”,号称能开创汽车制造业的第三次改革。
另外,提升产量可能会比较困难,将在奥斯汀和墨西哥尚未建成的工厂和北美之外的第三个工厂进行生产,马斯克表示,为了这款产品“我们几乎要睡在工厂里了”。
值得说明的是,马斯克表示这次并非是产品预告,也就是说,对“2025年末”的时间节点仍持保留态度,还有可能计划在2025年中期投产。
马斯克评论称:“这将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提产过程。 ”、“一旦投产,该车型将远远领先于世界上任何其他的制造技术,它代表了更高一阶的水平。 ”
有意思的是,就在特斯拉召开财报会的前一天,媒体曝光了特斯拉下一代汽车的代号为“Redwood”。 并且有望在2025年年中开始生产,这款车型被描述为“紧凑型跨界车”。
根据报道,特斯拉去年就向供应商发出了Redwood车型的“报价请求”或招标邀请,并预计每周产量将达到1万辆,预计将于2025年6月开始生产。
虽然特斯拉中国相关的人员回应表示从来没听过这类消息,不过不难看出,马斯克口中这款成本更低的车型大概率就是代号名为“Redwood”的紧凑型跨界车。
而这款车型也被视为特斯拉接下来增长的关键,按照马斯克目前公开表态来看,新车将更注重“可负担性”,也就是让更多人买的起。
特斯拉还提前打了个预防针,因为要致力于推出“下一代汽车”的研发,2024年的汽车销量增长“可能会明显低于”去年的增长率。 并且在2024年,储能业务的部署和营收增速应该会超过汽车业务。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特斯拉也做出了解释,“目前正处于两个主要增长浪潮之间”,第一个浪潮开始于Model 3/Y车型的全球扩张,下一个增长浪潮将由下一代汽车平台的全球扩张发起。
言外之意,2024年的特斯拉要处于低谷期了。不过特斯拉长期以来一直将年交付量的平均年增长率定在50%,
所以来自Morningstar Research的分析师Seth Goldstein警告称:“特斯拉发出的信号表示,同比增长50%甚至30%-40%的情况不会在2024年发生。”
FSD将对外授权
在这次的财报电话会中,马斯克还谈到了关于 AI、FSD、Cybertruck 以及 Optimus 机器人等一系列的话题。
此前马斯克曾表示,如果无法保证25%的投票权,他对特斯拉在人工智能(AI)及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发展前景保持担忧。
所以,在这次的财报会上明确说明了自己正在寻求对特斯拉的格外控制权,这样他就可以在公司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处理上有更大的影响力,而且他还强调,自己不是想控制整个公司,而是目前自己对公司的影响力太小,导致可能会“被某个随机的股东咨询公司投票否决”。
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不久,马斯克大概率要回购一些股权,以保持自己在特斯拉的决定性地位。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做,马斯克表示,他想要加强控制是基于对人工智能变得过于强大的危险的担忧,以及激进投资者可能会对潜在危险技术的决策产生不当影响。
谈及FSD自动驾驶,马斯克称特斯拉是 AI 应用效率全球最高的公司。 他表示,新的汽车制造系统将被用在奥斯汀超级工厂制造的下一代车型上,然后将其推广到墨西哥新工厂以及其他超级工厂。
发布财报前不久,特斯拉向北美车主推送了最新的FSD Beta V12.1.2,虽然这一版的FSD还是没能使特斯拉实现全自动行驶,但从公布的演示视频来看,已经可以应对绝对大多数场景。
马斯克还提到了FSD对外授权的可能性,他认为一些车企可能仍然不相信FSD会成为现实,但是他们正在进行“一些试探性的对话”。
马斯克也坦言,目前没有明显的机会与中国的OEM厂商合作,尽管特斯拉愿意在FSD许可方面提供帮助。 这或许意味着FSD推进入华还是要再等等。
关于在Q4开始交付的电动皮卡Cybertruck,特斯拉则表示,考虑到其制造的复杂性,预计Cybertruck的生产爬坡过程将“比其他车型更长”。
据悉,Cybertruck目前的产能可以达到每年超过12.5万辆,马斯克曾在去年10月称,Cybertruck可能在一年到一年半内都无法产生显著的现金流。
此外,马斯克还提到了中国的车企,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其表示中国的车企是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这取决于采用了什么样的关税政策和是否有贸易壁垒。 如果没有贸易壁垒,中国车企能干掉其他世界上大部分车企。
还顺便感谢了一波来自国内的供应商们,称它们是非常好的合作伙伴,其中就包括了宁德时代和比亚迪。
最后,被问及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生产时间规划时,特斯拉是一点消息也没透露,不过马斯克表示 Optimus 最终可能成为公司最大的业务,其将Optimus描述为“有潜力远远超过特斯拉其他所有产品价值总和的产品”。
毕竟在马斯克的眼里,特斯拉可是要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
重磅出炉!建筑装饰上市企业2023年半年度报告
重磅出炉!建筑装饰上市企业2023年半年度报告
24家建筑装饰企业2023年上半年营收总和共计亿元同比增长%
根据24家建筑装饰上市企业2023年上半年年报显示,营业收入总和共计亿元,同比增长%;营收前五名分别为亿元、江河集团亿元、维业股份亿元、亚厦股份亿元、德才股份亿元。 图表来源:股市通 上半年实现盈利的企业共15家,占全部建筑装饰上市企业的63%;净利润由高到低分别为、江河集团、亚厦股份、德才股份、名雕股份、恒尚节能、中天精装、全筑股份、建艺集团、柯利达、豪尔赛、郑中设计、维业股份、美芝股份、创兴资源。 奇信股份于7月5日,弘高创意于8月21日分别被深交所摘牌,不在此次统计范围内。 具体数据如下: :2023上半年营收亿元,净利润亿元 近日,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在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亿元。 成立于1993年,是综合建筑装饰工程承建商,主要从事建筑装饰工程的设计、施工,具备室内装饰、幕墙、景观、软装、家具、机电设备安装等全产业链设计施工服务能力。 江河集团: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为亿元 同比增长% 江河集团8月29日发布2023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为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建筑装饰板块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医疗健康板块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亿元,同比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为亿元,同比增长%。 维业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 维业股份公布半年度报告,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净利润万元,同比下降%,扣非净利润万元,同比下降%。 亚厦股份:2023年半年度净利润约亿元 同比增加% 亚厦股份8月31日发布半年度业绩报告称,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亿元,同比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亿元,同比增加%;基本每股收益元,同比增加%。 2023年1至6月份,亚厦股份的营业收入构成为:建筑装饰业占比%,制造业占比%。 德才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 德才股份8月18日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归属母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 建艺集团: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 建艺集团披露2023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万元,同比增长%;基本每股收益元。 营收变动主要系2022年底收购控股公司建星集团,2023年利润表纳入合并范围所致。 海南发展:上半年净亏损4453万元 同比减少% 8月24日,海南发展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上半年海南发展营业收入为亿元,同比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万元,同比减少%。 海南发展2007年在深交所上市,主营业务涉及幕墙与内装工程、光伏玻璃、特种玻璃深加工等三大领域。 宝鹰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亿元 同比下降% 8月29日晚,宝鹰股份发布2023年半年报:2023上半年,宝鹰股份实现营业收入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亿元,同比亏损扩大,主要是毛利率下降、计提的减值准备增加等综合因素影响所致。 中装建设:上半年营业收入亿元 同比下降% 中装建设近日披露半年报: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下降%;净利润亿元,由盈转亏。 其中,物业管理及服务业务表现亮眼,实现营收亿元,同比增加%;装饰、园林工程业务实现营收亿元,同比下降%;设计及其他业务实现营收亿元,同比下降%。 截至报告期末,中装建设装修装饰业务累计已签约未完工订单金额近90亿元,其中公装项目订单达亿元。 今年二季度新签订单金额为亿元,已中标尚未签约订单金额为亿元;而物业管理业务作为公司未来业务发展的重要补充,目前正处于快速成长期。 东易日盛: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亿元 同比增长% 东易日盛近日发布半年度业绩报告:东易日盛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亿元,同比收窄%。 其中,家装收入亿元,同比增长超四成。 作为家装行业的领军企业,东易日盛在今年的上半年,公司所展现的业务水平,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态势,成为公司整体业绩稳步增长的一大推力。 具体到业绩数据,2023年上半年东易日盛家装业务实现收入亿元,同比增加%,占总营收的比例为%。 公装业绩表现也较为亮眼,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万元,同比增加%,为东易日盛第二大收入来源。 柯利达:2023上半年营收亿元,同比下降4% 柯利达近日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上半年,柯利达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下降%;新中标项目亿元, 其中装饰工程 亿元,幕墙工程 亿元,新中标设计业务 亿元,装配式装修业务 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万元,同比增加%,扭亏为盈。 恒尚节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 恒尚节能8月1日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年上半年,恒尚节能实现营业收入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恒尚节能主要定位于中高端公共建筑的幕墙装饰领域,业务覆盖幕墙和门窗的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加工制作、安装施工、售后服务等环节,项目类型涵盖高档写字楼、商业综合体、高科技产业园区和住宅楼等各类建筑的幕墙与门窗工程。 瑞和股份:2023上半年净亏损882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瑞和股份近日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公告显示,瑞和股份2023年1-6月的营业收入为亿元,同比下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万元,同比下降%,由盈转亏。 全筑股份:2023上半年营收亿元,同比降% 全筑近日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年上半年,全筑股份营业收入亿元,同比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万元,同比增%。 全筑股份成立于1998年,逐步形成设计、建造、制造、家居、科技五大事业群,拥有市场、设计、建造、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 郑中设计:2023上半年净利润848万元,同比降27% 近日,郑中设计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上半年,郑中设计营业收入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 广田: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亿元,同比下降% 广田8月31日披露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亿元,同比下降%;归母净利润亏损亿元,上年同期亏损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亿元,上年同期亏损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万元,上年同期为亿元。 中天精装:上半年营业收入亿,同比减少% 中天精装8月29日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上半年,中天精装营业收入亿,较上年同期减少%。 净利润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净利润率为%,较上年同期上升个百分点。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美芝股份:2023上半年净利润万元,同比降% 近日,美芝股份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年上半年,美芝股份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科新发展:2023年上半年净利万亏损增长%
美芝股份是一家集建筑装饰、建筑幕墙、建筑机电、电子与智能化、机电设备安装、消防设施、环保工程等专业化为一体的建筑装饰设计施工企业。 洪涛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约亿元,同比减少% 洪涛股份8月30日晚间发布半年度业绩报告称,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亿元,同比减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元。 2022年同期营业收入约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亿元。 2022年1至12月份,洪涛股份的营业收入构成为:建筑装饰业占比%,酒店运营占比%,职业教育占比%。 名雕股份:上半年净利润万元,同比增长% 8月25日,名雕股份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 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同比下降%,净利润同比增长%。 半年报显示,名雕股份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分产品来看,装饰施工收入为亿元,同比下降%,装饰设计收入为万元,同比下降%。 豪尔赛:上半年营业收入约亿元 同比增加% 豪尔赛8月18日晚间发布半年度业绩报告称,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亿元,同比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164万元。 2022年同期营业收入约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5820万元。 创兴资源:2023年半年度净利润约223万元,同比下降% 创兴资源8月29日发布半年度业绩报告称,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7615万元,同比减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23万元,同比减少%。 2022年1至12月份,创兴资源的营业收入构成为:建筑装饰占比%。 名家汇:2023年上半年净利万 亏损增长% 名家汇近日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万元,同比减少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674,元,亏损增长%。 科新发展:2023年上半年净利万 亏损增长% 科新发展近日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万元,同比减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万元,亏损增长%。 科新发展的主要业务为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业务和写字楼出租业务。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就能免费领取哦~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