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国49条河流出现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 较2022年多22条 (去年我国417名民辅警牺牲)
水利部发布的《2023中国水文年报》显示,2023年,全国共有49条河流出现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年报》显示,2023年,全国共出现35次强降水环节,有29个省份708条河流出现超警以上洪水,其中129条河流出现超保洪水、49条河流出现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海河出现流域性特大洪水。
造成洪水的原因?
洪水的成因? 答案 洪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灾害系统,因为它的诱发因素极为广泛,水系氾滥、风暴、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等都可以引发洪水,甚至人为的也可以造成洪水氾滥。 洪水总是发生在人口稠密、农业垦殖度高、江河湖泊集中、降雨充沛的地方,如北半球暖温带、亚热带。 中国、孟加拉国是世界上水灾最频繁、肆虐的地方,美国、日本、印度和欧洲也较严重。 中国的地理位置造成了我国洪水多发。 其它国家也有严重的,只是没有多注意而已。 洪水可分为河流洪水、湖泊洪水和风暴洪水等。 其中河流洪水依照成因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暴雨洪水、山洪、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和溃坝洪水。 影响最大、最常见的洪水是河流洪水,尤其是流域内长时间暴雨造成河流水位居高不下而引发堤坝决口,对地区发展损害最大,甚至会造成大量人口死亡。 你所说的温室效应不是造成我国今年洪水的主因,温室效应主要形成融雪洪水、冰凌洪水等。 至于是天灾还是人祸的问题,我认为有人的一方面,人的滥砍滥伐使水土流失、基础设施不过关等;另一方面,我国今年处于洪水周期中(一般洪水:重现期小于10年。 ;较大洪水:重现期10~20年。 ;大洪水:重现期20~50年。 ;特大洪水:重现期超过50年。 ) 几方面综合起来造成了今年的大洪水。 主要是河流的自身原因和人为原因造成的,以下是关于洪水的一些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十年一遇是指某河流在某个过流断面出现的最大洪水流量的平均概率为每十年一次,但并不是只有每十年才会出现这一流量的洪水,比如去年某地某个河流出现一次洪水其流量和洪峰被定为十年一遇,今年这一河流又出现洪水其流量与去年基本相等也是十年一遇,那么下次这条河流出现同一流量的洪水的时间可能就会为二十年以后甚至更长。 但也可能某个河流连续几年每年都出现洪水,那么这几年过后很可能相当长时间都将会是枯水。 2、越是洪水的流量大其出现的频率也就会越小,可分为百年一遇大洪水,千年一遇特大洪水,或者是万年一遇罕见洪水。 比如98年的长江全流域大洪水就为百年一遇,下次出现九八年那么大的洪水可能就会在一百年后,但也可能这几年连续出现一次五年一遇小洪水和十年一遇或又是百年一遇的洪水了,但今后就可能相当长的时间不出现百年一遇的大洪水了,上推长江前次出现如九八年的洪水是在一九三四年。 三峡工程的设计防洪标准是:能够抵御九八年那样的百年一遇洪水,当洪水到来时能够拦蓄住洪水,而不用启用下游的分洪区分洪;其大坝设计行洪能力是在千年一遇特大洪水到来时在下游荆江分洪区配合下能够确保武汉及下游平原土地不被淹:当万年一遇罕见大洪水到来时确保不溃坝,也就是水利专业上常说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其设计为:千年设防,万年校荷。 再如黄河有二十多年没有发生洪水,所以出现十年一遇或百年一遇的洪水的机率也越来越大,这也就是人常说的:久旱必大涝什么会引起洪水? 一.自然原因 1.河流本身的流量和流域大,而且处于温暖溼润的气候区,降水多. 2.气候的反常,如出现厄尔尼诺现象,降暴雨或雨天连绵不断. 3.河流的流向与所处的气候区.如在一些北方地区(黄河,俄罗斯的叶尼塞和,勒拿河等),这些河的流向是从较温暖的地区流向较寒冷的地区,也就是说上游的水是液体的,下游的水结冰了,那样也会造成洪水. 4.与河流的形状有关.如我国长江的荆江段,有九曲回肠的说法,原因就是这里的河道实在是弯曲的不行了,河岸对河水的约束力降低,河水容易冲出河道. 5.与河流的含沙量有关.如黄河,由于水中的沙子过多的沉积于河底,使河床擡高. 二 人为原因 1.植被破坏.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叫常见,由于缺少了植被的保护,土壤容易被雨水冲蚀,流如河中,森林的蓄水能力大大降低,大部分地下水变成地表水流如河里. 三、目前的自然灾害每年都在增加,看看《冰河时代2》自然环境正在逐渐的被人类社会所破坏,而且还没有得到全世界的重视,就是那《京都议定书》限制排放二氧化碳气体的,美帝国主义那样的发达和有钱,就是不签字。 导致世界范围的全球变暖!这两年的禽流感、非典等等都是对环境的破坏,又没有及时地进行保护而造成的结果。 所以我们在社会高速发展进步的同时,我们应当关心和爱护我们的环境!洪灾多发的主要原因和预防措施有哪一些 洪灾多发的主要原因有: 乱砍滥伐、过渡放牧、垦荒,破坏植被覆盖,造成水土流失,形成洪灾。 预防措施:禁止乱砍滥伐、过渡放牧、垦荒,保护森林,退耕还林,植树种草,减少水土流失。 造成长江洪灾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中游洪涝灾害较严重,人为原因是围湖造田,上游滥砍滥伐,不注重水土保持 . 长江中下游易发生洪灾跟当地的纬度有关系,每年的6、7月份,由于准静止锋的影响,会在此地区形成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即“梅雨”天气.降水量大是形成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洪水灾害的原因 98特大洪水 - 起因赤道东太平洋附近水温异常升高现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厄尔尼诺现象,使得中国的北方和长江一带形成了两个大的降雨区。 欧亚高原和青藏高原上的积雪较多。 1998年7月中旬开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突然南退,位置偏南偏西,这是十分不正常的,造成了长江上游一带暴雨现象发生极为频繁。 1998年6月到8月,乌拉尔山、贝加尔湖和鄂霍茨克海三个地区出现阻塞高压形势,造成西伯利亚的冷空气较易南下,这也是长江一带多雨的原因之一。 编辑本段 回目录 98特大洪水 - 过程长江 1998年,长江上游一共出现了8次洪峰,中下游也爆发洪水,最终成为全流域大洪水。 6月12日至6月27日,因为下雨,鄱阳湖水系爆发洪水,抚河、昌江、信江水位超高(超过历史最高水位)。 洞庭湖水系也发生了洪水。 这两个湖的洪水流入了长江,24日起,长江水位超过警戒水位。 6月28日至7月20日,长江上游大量降雨,上游出现超过历史最高水位现象。 而鄱阳湖和洞庭湖水系洪水量减少,长江中下游水位曾回落。 7月21日至7月31日,长江中游开始大量降雨,武汉市以及周边地区下暴雨。 洞庭湖水系洪水增大。 8月,长江水位居高不下。 16日,1998年长江最大的第六次洪峰在宜昌出现了,流量每秒立方米。 随后宜昌又出现了两次洪峰,但是都没有第六次洪峰大。 松花江 6月底至7月初,第一次洪水出现了,主要来自嫩江上游和诺敏河、甘河。 7月底至8月初,第二次洪水来临,主要是嫩江中下游汇来的水造成。 8月上旬,第三次洪水发生,嫩江全流域大洪水。 西江、闽江 6月,西江(珠江流域)发生洪水,原因是上游干流、支流来水和流域内降雨。 6月中、下旬,闽江支流流域发生暴雨,造成闽江干流水位上升,出现洪水。 编辑本段 回目录 98特大洪水 - 降水量长江流域 长江流域面平均降雨量为670mm(1998年6月到8月),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偏多37.5% 松花江流域 松花江上游的嫩江流域面平均降雨量577mm(1998年6月到8月),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偏多79.2%。 编辑本段 回目录 98特大洪水 - 灾情这场洪水范围比较广,持续的时间也很长。 中国人民 *** 的战士和群众奋勇救灾;一些水利工程也起到了分洪作用。 最终损失情况如下: 涉及省、市、自治区、直辖市29个。 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内蒙古、吉林等受灾最重。 农田受灾22,290,000公顷。 成灾面积13,780,000公顷。 死亡4150人。 直接经济损失2551亿元人民币。 导致1998年长江洪水氾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长江发生1998年大洪水主要是气候异常、暴雨过大、河湖调蓄能力下降、削峰作用降低及水位擡高等原因造成的。 1998年长江中下游洪水位大大超过了1954年的实测水位,高洪水位形成的主要原因:①1998年分蓄洪量与1954年相比大量减小,1954年长江中下游分洪溃口总量达1023亿立方米,而1998年只有100亿立方米;②湖泊调蓄能力降低,建国以来,长江中下游通江湖泊面积减少约1万平方公里,洞庭湖、鄱阳湖因淤积围垦减少容积180亿立方米以上。
2022年我国自然灾害主要以什么为主
2022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干旱、风雹、地震和地质灾害为主,台风、低温冷冻和雪灾、沙尘暴、森林草原火灾和海洋灾害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与近5年均值相比,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30.8%、63.3%和25.3%。 2022年全国自然灾害呈八特点:全国自然灾害时空分布不均,夏秋季多发、中西部受灾重。
进入夏秋季后华南、江南等地和辽河流域发生严重暴雨洪涝灾害,长江流域出现罕见夏秋冬连旱,四川、黑龙江、甘肃、青海等局地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 洪涝灾害“南北重、中间轻”,局地山洪灾害频发重发。
全年我国共发生38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全国28个省份626条河流发生超警戒以上洪水,大江大河共发生10次编号洪水。 其中,北江出现1915年以来最大洪水,辽河发生1995年以来最大洪水。 长江流域发生历史罕见夏秋冬连旱,影响范围广、造成损失重。 总体上,风雹灾害较常年偏轻。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
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自然灾害孕育于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地球表面环境中。 无时无地不在发生,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
因为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包括以劳动为媒介的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灾害都是消极的或破坏的作用。 所以说,自然灾害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是人类过去、现在、将来所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黄河之忧
一、关于黄河防洪问题防御黄河洪水无论过去或现在,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都是黄河问题中第一位的问题。 黄河洪水灾害主要是在下游。 70余万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几乎全部集中于黄河的中上游,而下游是一条上宽下窄、绵延八百公里的“悬河”,这种河流形态恐怕是中国乃至世界大江大河中仅有的。 洪水在短时间内大流量、强冲力、长距离由平原地区“悬河”入海,十余万平方公里范围内数千万人口面临可能的灭顶之灾,其防洪难度及任务的艰巨性是不言而喻的。 携带大量泥沙的黄河洪水,泛滥造成的毁灭性破坏也是其他河流洪水不可比拟的。 1938年花园口扒决形成的黄泛区,至今仍是中国贫困的地区之一。 对黄河洪水灾害的评估,要用历史的、发展的和系统的思维方式加以认识,如对人文环境、社会进步、政权建设和国家发展战略影响的研究等。 单纯以经济的、区域的观点进行分析和判断是很不够的。 黄河下游防洪存在的问题较多,最现实的问题首先是要对中常洪水进行再认识。 所谓中常洪水,是一个从预见期上界定的概念,表现为流量特征上区别于大洪水和中小洪水。 中常洪水对黄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输沙入海、冲蚀河道和稳定河槽;二是下游补源,满足环境和生态用水需求。 从历史上来看,黄河下游每一个大的河道演变周期,都是一个河道逐渐淤高、河口抬高延伸的过程,也是纵向比降趋缓而横向比降增大的过程。 正是这一过程孕育了非常洪水发生河道变迁、中常洪水三年二决泛滥的结果。 现行河道维持100多年后,长时期安澜的今天,1996年8月中常洪水情况下出现的下游异常高水位和行洪过程,提醒人们应当对中常洪水进行重新认识。 中常不常现象的出现,意味着仅仅以预见期和流量界定、区别和认识黄河可能发生的洪水是不客观的,相对而言水位有了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游荡性河道内洪水小流量、高水位漫滩可能无序性演进,河道工程功能大大减弱,进而出现河势急剧变化危及堤防安全。 因此,对黄河洪水尤其是中常洪水不能只进行一般意义的水文分析。 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建立起高效、精确的监控体系,对河道形态时空变化、洪水演进等实施即时监测和控制,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其次是通过对中常洪水的再认识,应当清醒地意识到对黄河下游构成威胁的已经主要不是大洪水而是高水位。 因此,对非常洪水和中常洪水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小浪底水库防洪效益与运用方式等相关问题,也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再认识。 特别是中常洪水可能出现的问题,使我们对小浪底水库建成后防御非常洪水以往的概念和意义,显然需要有新的理解和评价。 三是分滞洪的问题。 分滞洪区的出现,体现了人类在与洪水抗争中的能动性和策略性,并已为防洪实践所证明是成功的。 人类与洪水的斗争也是人与自然争夺生存空间的斗争。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黄河分滞洪区(包括滩区)日益稳定的社会经济结构,愈来愈让人不得不思考这一能动的策略性防洪措施的合理性和现实性。 小浪底水库建成后防御千年一遇洪水仍将运用分滞洪区。 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牺牲某一区域长远的、整体和根本的利益,与长治久安的概念是越来越不相称的,发展地看不应是首选的策略。 因而积极谋求新的策略和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二、关于黄河下游改道问题河道稳定是实现长治久安的前提,也是实施治黄策略的先决条件。 伴随着洪水泛滥下游发生改道的可能性,是谋求长治久安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 比较乐观和一致的看法是现行河道还可以维持几十年时间,如果考虑到中游水库的拦淤调控运用,尤其是进行科学的调水调沙实践,现行河道稳定百年似乎是可能的。 人民治黄半个多世纪以来社会进步、政治稳定,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的发展。 特别是战胜1958年和1982年实测大洪水的成功实践和目前较完备的工程体系,以及可依赖的国家相当长时期的稳定发展,使人们有理由相信下游河道可以维持百年稳定的观点是成立的。 考虑到黄河下游河道“悬河”善徙、上宽下窄以及比降和输沙能力不平衡等河道变迁自然因素,短时期内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加之滩区人类活动等因素,现行河道维持百年稳定无疑将是一个十分艰巨的工程。 而脆弱的百年稳定与长治久安也未必是同一层次的问题。 对黄河下游改道问题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但有一点应当是共识:即黄河下游改道指的是下游河道某一基点开始,长时间较为稳定的流路变迁,并对相关区域的地理社会环境产生显著影响。 由此我们想到河口三角洲的流路问题,它是针对黄河入海问题而提出的。 黄河与其他入海河流不同,多沙特性决定了河道在三角洲地区因淤积抬高周期性地变化频繁。 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和河道长度在增加,河道变化的起点也极可能上延。 河口抬高是河道变迁的主要诱因之一,河口地区的河道演变是整个下游河道变化的反射,并对下游河道整体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 长时期或历史地看,黄河河口地区存在着极大的不稳定性。 这与目前本地区的环境、资源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的矛盾,决定了黄河河口问题已经不是一个流路概念所能容纳了的。 对河口的治理,不能只从河口流路这一专业层面去认识。 若把河口流路问题上升为下游改道层次加以认识,由此得出黄河下游潜在着较大改道可能性的看法是可以理解的。 对黄河下游改道可能性的分析,令我们至少应增强治黄的紧迫感,并表现出更大的能动性。 三、关于黄河泥沙问题黄河为害的根本症结是泥沙问题。 异常的泥沙含量和淤积、冲蚀,不仅给防洪带来极大的困难,大大加重了洪水灾害后果,长期的河道淤积又构成了下游改道的可能性。 同时也给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许多问题。 目前黄河泥沙的处理主要的还是依靠河水(主要是洪水)携沙入海,这显然是以浪费大量可贵的水资源为代价的。 已付诸实施的工程和技术措施,包括水库拦沙、放淤改土、淤筑堤背和挖沙疏浚等,只能是延缓泥沙的河道淤积。 泥沙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或控制,长治久安也就无从谈起。 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治理,是一项恢宏而艰巨的国土整治、生态环境工程,因其直接减少泥沙入黄而成为治黄体系中的治本部分,受到现代治黄的高度重视。 水土保持的工程、生物和农业等措施是相辅相成的,但工程措施有着更直接现实的、基础性的意义。 遍布黄土高原的大小水库和坝系等,不仅直接拦蓄泥沙、改变微观地貌,而且直接改善微观生态环境,保证生物和农业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在强烈的重力侵蚀状态下,非工程措施显得更为苍白无力;粗沙多沙来源区因人口和环境因素,水土保持治理更有赖于工程措施。 可见无论是从国土整治生态建设出发,还是从水土保持减少入黄泥沙来看,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都应是第一位的。 这并不否认生物等措施的最终根本性的作用和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经济效益对水土保持的反作用会越来越显著。 特别是我国进入WTO后农业的变化对水土保持的影响,应进行专题研究。 尽管水土保持工作经过数十年的实践取得一定的成效,入黄泥沙也有明显的减少,然而水土保持巨大的经济和科技投入,特别是缓慢的时效性、复杂的历史社会、人文背景因素,不能不令人感受到黄河问题的复杂与深沉。 黄河不可能变清,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开始于地质时期,黄河演变的背后是自然的演变过程;黄河不需要变清,通过水土保持配合水沙调节实现有效的控制,对黄河而言也许就是治本的唯一途径。 黄河水少沙多的观点,开始是从输沙减淤的角度分析得出的。 进而又提出了外流域调水输沙和调水调沙的设想,目的是控制处理泥沙,消除或延缓泥沙在下游河道的淤积。 长远考虑,通过南水北调增加黄河水量,更加有利于调水调沙提高黄河干流输沙能力。 目前从外流域调水,显然没有利用黄河自身调节解决输沙问题更为现实和经济。 调水调沙应当有广义和狭义的不同内容。 广义上讲,人为径流变化形成的河道良性水沙运动过程都属于调水调沙的范畴。 即将实施的调水调沙应当是狭义的概念,即为调沙而调水,是对水沙运动规律直接能动的反映。 这一是要以牺牲相当量的宝贵的黄河水资源为代价;二是对下游河道整治工程有很大的依赖性。 综合分析,调水调沙要做到四个同时:一是调水调沙要同时兼顾到下游及河口生态和社会用水等,为调沙而调水不应是一个孤立的实践过程。 二是调水调沙要与河道整治工程规划和调整同时进行。 调水调沙河床与水沙演变规律应在一定的河道整治工程作用范围内呈现,否则,调沙只能是简单的输沙尝试过程。 三是调水调沙要与下游特别是河口地区的主动疏浚导流同时进行。 下游的疏浚特别是河口的疏浚,对调水调沙实践有可能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四是远期南水北调参与黄河下游调水调沙实践的方式和有关技术问题,要同时提前进行研究。 调水调沙不是解决黄河泥沙问题的唯一的手段。 我们需要的应是:宏观上目的性很强、微观上多目标的、综合有效的调水调沙措施,亦即科学化、系统化的调水调沙实践。 四、关于黄河与南水北调的关系问题前边已经谈到,最早设想从外流域调水解决黄河水少沙多问题,首先考虑的就是从长江上游调水入黄河,即相当于现在的西线南水北调。 目前的南水北调已经成为国家调整南北方水资源不平衡,解决北方地区缺水状况的一个长期战略性规划。 试想,如果黄河的年径流总量能够增加一倍(相当于长江的十分之一),即由现在的500多亿立方米增加到1000亿立方米以上,那么南水北调规划也许就要变成一个历史名词了。 从这一点上来看,现在南水北调的前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黄河水资源的供应不足,也意味着南水到达黄河也就完成了北调,事实上西线南水北调正是这样一个概念。 承认黄河与南水北调以上的关系,就不能把黄河与南水北调的关系,仅仅局限于一些技术层面上的问题加以理解。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直接入黄,而东、中线工程也不是“穿黄”而是“会黄”。 首先是南水北调与黄河的互相调节和补位。 目前承担黄河下游调洪任务的天然的东平湖,以及与东平湖有联系的其他湖泊和运河水系等,本身就是东线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干流及其水利枢纽体系,更是在西线南水北调工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而中游干支流已建和将建的水利枢纽工程,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调节能力和调水效率,也应起到巨大的支持和保证作用。 其次是黄河下游大规模的调水、供水和灌排系统的潜力,应当承担北调水资源再分配和利用的任务。 同时,外流域调水也形成了黄河下游调水调沙实践的有利态势。 可见规划中的南水北调工程无论是西线、中线和东线,都与黄河有着直接的甚至是依赖的关系,也可以讲黄河是南水北调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从水资源层面上来看,黄河与南水北调应当是叠加和补位的关系;从黄河的治理层面上来看,南水北调开辟了解决黄河问题的新途径。 五、关于黄河水资源利用问题水资源短缺和洪水并存,亦即水量时空分布不平衡是黄河流域的重要特点之一。 历史地看,黄河流域的水旱灾害无论是数量、频率还是灾害程度,都是等量齐观的,一些旱灾的影响和损失还远大于洪灾。 只是由于洪水灾害的直接性和为害的直观性,人们往往不把洪灾与旱灾相提并论。 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的黄河下游断流问题,只是这一特点新的呈现形式。 黄河断流意味着泥沙输送海洋的停止,无疑将加大河道的淤积;更为现实的是下游地下水补源中断、湿地减退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而资源性供水还在其次。 考虑到黄淮海地区对黄河水资源长期的依赖性,仅仅维持一种不断流的状态(实践证明是可以实现的),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也是与黄河的地位不相称的。 之所以黄河断流在各方面产生了不亚于一次罕见洪水的影响,原因也正在于此。 黄河水资源的调配利用与解决黄河断流不是一个层次的问题。 解决断流的工作目标应是维持生态用水最低径流量;只有在大于生态用水最小径流状态下才能谈水资源的利用问题。 黄河水资源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经济、法律和行政等综合手段与措施。 黄河的治理开发是一个持续的系统工程,对水资源匮乏带来的问题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解决水资源问题要与黄河治理的其他方面同时考虑。 从地质年代上看黄河曾经是一个内陆河流,流域本身应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环境系统。 今天的黄河是历史黄河的发展,维持生态环境系统本身就是黄河稳定的重要标志。 黄河造就了华北平原,也造就了华北平原的生态环境,今天黄河河口及下游湿地生态就是这一生态环境的自然表现。 而宁蒙河套地区之所以能够与沙漠抗争维持至今日,与黄河的存在和不懈的滋润有着直接的关系。 这让人不能不思考宁蒙地区持续了2000余年的引黄灌溉方式,是否有着更为重要的环境生态意义。 目前黄河水资源的调配利用过程中,对黄河生态系统的考虑至少是不够的。 而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又必须以可靠的水资源保护为前提。 从目前黄河水资源污染状况和发展趋势看,未来水质污染极有可能超过水资源浪费,成为与洪水并存的两大水资源损失之一。 如果说防御洪水主要是人与自然的抗争,那么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主要是体现人类战胜自身的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可能更难于前者。 现在实施的黄河水资源调配,主要是借助于中上游水利枢纽工程对水资源在时间与空间上进行调节,同时对干流引水进行节制。 黄河上最大的水资源损失是丰水入海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即保证下游与河口生态用水前提下,资源性用水以外的入海径流资源。 目前只是从排沙和泄洪出发,并未把这部分水资源视为可利用的丰水资源。 随着黄淮海地区水资源危机的日益严重和科技的进步,应从经济、技术和实践上积极寻求黄河下游这部分水资源的利用途径,作为上中游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配合和补充,进一步提高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 联想到黄河历史上经常性的夺海、淮入海,在调水调沙的同时,可否分流、分沙、利用黄河下游的丰水,有必要进行一些可行性的研究。 事实上目前黄河下游两岸已建和拟建的大量平原水库,正起着分流、分沙、利用黄河丰水的作用。 如果把黄淮海地区持续的水资源需求和地下水补源等因素,与引黄济卫、引黄济津、南水北调等工程和措施相联系,可设想在黄河下游沟通黄淮海水系,并与中、东线南水北调工程体系相结合,实现对黄河下游丰水的分流、分沙与利用。 此设想如能实现,长期地看南水北调黄淮海用水截流可能会大大减少;黄、淮、海水系径流丰枯可能会得到一种有效地平衡;黄河下游调水调沙与分水分沙等措施并行,必要时亦可为分沙而分水。 使水沙得到长时期稳定有效的调节,进而形成稳定的河道。 黄河的泥沙,因上拦(水土保持、水库拦蓄)和下排(调水调沙、分水分沙等)而得到有效控制;黄河丰水资源又较为充分地在黄、淮、海地区加以利用。 使黄河形成内陆河向海洋部分输沙和生态供水、非常洪水排泄入海的局面,这既是愿望,也有希望。 黄河的现实问题决定了长治久安有着新的内涵。 防御洪水和解决流域水资源与生态危机,是黄河长治久安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长治久安的标志。 长治久安是一个可持续的过程,只有做到长治才有可能得到久安。 防御洪水、稳定和改良下游河道,以及水资源保护利用和流域生态建设的过程,既是长治久安的过程,也是长治久安的途径。 调水调沙实践和“数字黄河”等工程的建设,将体现现代治黄的最新水平。 目前调水调沙还只是即将进入实验阶段,由实验到真正意义的实践阶段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小浪底工程的建成总体上给我们提供了探索时间,我们有理由相信,新实践成果、经验的积累,将标志着在黄河的长治久安上迈出了重大的一步。 主要参考资料: 1、《黄河水利史述要》 水利电力出版社1982年第一版 作者: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史述要》编写组2、《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月12月第一版 作者:水利电力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治黄研究组3、《当代治黄论坛》 科学出版社1990年10月第一版 作者:黄河水利委员会《当代治黄论坛》编辑组 4、《黄河河防典》 黄河水利出版社1995年11月第一版 作者: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编(主编:岳崇诚) 5、《黄河三百问》 黄河水利出版社1998年6月第一版 主编:朱兰琴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