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末我国对外净资产规模29618亿美元 自2022年3月末以来坚持稳固增长 外汇局 (3月至5月,中国向( )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防疫物资)
国度外汇治理局副局长王春英就2024年一季度国际收支和3月末国际投资头寸状况答记者问。2024年3月末,我国国际投资头寸状况坚持持重,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规模均有所参与,储藏资产规模继续位列世界第一。一是我国对外净资产规模继续增长。2024年3月末,我国对外资产规模96643亿美元,较2023年末增长0.9%;对外负债规模67025亿美元,增长0.4%;对外净资产(资产减负债)规模29618亿美元,增长1.8%,自2022年3月末以来坚持稳固增长。二是对外资产和负债结构坚持基本稳固。对外资产中,储藏资产3.5万亿美元,规模继续位列世界首位;非储藏资产规模占比拟2023年末有所上升。对外负债中,超50%为来华间接投资等常年稳固资金,规模3.5万亿美元。
外汇储备如何使用?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充足,为我国对外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那么在外汇储备充足的情况下应该如何使用这些外汇呢?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外汇储备的合理运用情况,希望大家喜欢!
外汇储备的合理运用
妥善管理和运用外储,促进我国对外投资
妥善运用和管理外汇储备、合理配置对外资产,是事关国民福利的大事。 由于保持流动性的需要,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不可能很高。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的对外资产收益率只有3%左右,而对外负债的收益率有6%左右。 超过需要的外汇储备还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 因此,维持过高的外汇储备规模不利于国民财富的增加,应考虑将外汇储备用于支援我国的对外投资,并重新审视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合理性。
随着人民币越来越多地用于国际支付,加之我国已开始实行意愿结售汇,我国的贸易顺差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由居民部门持有的对外资产。 此外,我国的外汇储备也将用于支援我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与并购。 外汇储备用于成立如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多边金融机构和基金,也会使外汇储备余额下降。 当然,这部分资产仍然属于中国 *** 的“弹药库”,或者称为“影子外储”。
尽管外汇储备积累有所放缓,我国的对外资产却在向更有效率的配置方式转变。 正如樊纲所言,外汇储备下降并不意味着美元流出了中国,而是留在了商业银行的账户上,这意味着,中国官方的外汇储备减少了,但中国的商业银行可以用这些美元去投资高收益的债券等其他金融资产。 这一配置方式的转变也有利于改善我国对外资产负债错配严重的问题,使居民部门的资产负债表更加健康。 过去两年来,我国银行业和非金融企业部门经历了资产负债表的调整,短期外债余额大幅下降。 外汇储备规模下降的同时,我国居民部门的对外净资产是增加的,且增加的规模大于外汇储备下降的规模。
最后,关于外汇储备的合意规模,参考国际上通常的标准,支援3~4个月的进口仅需要我国当前外汇储备量的不到五分之一,即不到6000亿美元;从满足短期外债偿还需求的角度,截至2016年底,我国短期外债余额8709亿美元,需要的外汇储备亦不到亿美元;根据IMF评估外汇储备合适水平的框架,对短期外债、其他负债、广义货币和出口规模加权计算,我国合适的外汇储备下限应不低于1.6万亿美元。 因此,我国当前持有的外汇储备远远多于需要。 当然,考虑到我国的国情、产业结构,我国在世界经济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序,我国的外汇储备应该高于这一国际标准,但也不是越多越好。
总之,需要重新审视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合理性,更科学地持有对外资产,更高效地配置国民财富。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情况
我国外汇储备充足
我国外汇储备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初的艰难积累期后,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迅速增长。 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当年外汇储备超过2000亿美元。 在我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中,外汇储备大量增加。 2006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当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高达15.1%,外汇储备达到.4亿美元。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外需疲弱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依然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2009~2014年GDP增速的均值达8.8%。 2009年4月中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2011年3月超过3万亿美元,并于2014年6月达到3.99万亿美元的历史峰值,较五年前***2009年***翻了一番。 自2014年下半年起,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开始下降。 2015年,我国外汇储备减少了5126.56亿美元。 2016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连续数月下降,2017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结束了长达7个月的连续下降。 2017年3月末,外汇储备余额恢复至.9亿美元,环比继续增加39.6亿美元。
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变化,无论是曾经的快速增长,还是近年来的下降,都是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正常现象。 由于外汇储备本质上是国家信用的背书,不断积累外汇储备可以满足进口和稳定金融市场的需要,而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对外汇储备的依赖性还可能进一步下降。
从外汇储备的绝对规模和国际上通常的标准来看,我国外汇储备都是充足的。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世界第一
从外汇储备的规模看,截至2015年底,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是中国、日本、沙乌地 *** 、瑞士和韩国。 作为外汇储备规模最大的国家,我国外汇储备余额约占全球的30%,分别是排名第二位的日本和第三位的沙乌地 *** 的2.8倍和5.4倍,是印度、巴西的近10倍。 而作为目前全球经济体量最大的国家,美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则刚刚超过1000亿美元。
我国长期稳定的经常专案顺差仍然是外汇储备增长的基础。 2016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2429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4852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2423亿美元。 此外,不断增加的对外投资所带来的投资回报在日后也将成为国际收支顺差的新来源。 201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跃居全球第二,创下了1456.7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占全球流量份额的9.9%,同比增长18.3%,金额仅次于美国***2999.6亿美元***,首次位列世界第二***第三位是日本的1286.5亿美元***。 201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增加2112亿美元,较上年多增12%。
外储余额足以满足我国的预防性需求
进口支付能力***Import Cover***和短期外债偿还能力***外汇储备/短期外债余额***是度量外汇储备充足性的两个经典指标。 进口支付能力指标对于资本账户开放度不高的国家来说较为适用。 短期外债偿还能力对于应对危机十分重要,适用于新兴市场国家。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