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付看近海

admin1 10个月前 (06-28) 阅读数 18 #财经

近日,厦门近海景色一期顺利实现600余套住宅的集中交付,独具文明底蕴的产品实景呈如今客户背地,被誉为“屏保般”的交付。

同安首个新中式楼盘开售长期位居区域前列

近海景色位于同安主城区的外围位置,交通便利、周边配套完全,名目总修建面积约20万㎡,作为同安首个新中式楼盘,吸引了少量区域内和周边客户前来置业,开售长期位居区域前列。

新中式+修建·肥壮将历史文明底蕴融入产品

名目秉承新中式设计理念和近海“修建·肥壮”产品理念,以三进四院的闽南古厝风韵设计,打造独具诗意的新中式住宅。全体修建规划以“上层+洋房”构筑起天际线,南低北高、构成富裕档次的修建空间外形。

全龄景观园林恢复中国传统庭院文明

近海景色一期约7000㎡的新中式园林,嵌入儒家斯文的闽南阮厝,恢复中国传统庭院文明,精美规划“一街、两厝、六境、八苑”景观结构,叠石水景、山水雅亭、风雨连廊、石阶步道……散步其间,似乎步入一幅唯美浪漫的山水画卷。


维克兰特号提前说好的盛大服役仪式呢

维克兰特号提前说好的盛大服役仪式呢

南亚国家不仅大肆宣传维克兰特号的盛大交付仪式,甚至提前举行公开典礼,国家最高领导人也出席!还有可能邀请外国重要人物观礼。 这典礼规格可谓最高级别。

既然已经提前向全球公开通告,自然引起了众多人的期待,包括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在内。 然而,实际情况是,据互联网显示,距离所说的盛大交付典礼已经过去两天,但并没有任何关于维克兰特号正式交付的现场图片、音频或视频等公开发布。

维克兰特号的服役情况成为了一个谜团。 无论是国际渠道还是该国内部,都没有找到相关信息。 这是非常不正常的。 服役仪式曾经公开进行过,而且该国最高级别的C也出席了,所以绝对不可能没有任何报导。 而现在没有任何报道,只有一个可能:事先宣布的盛大服役仪式根本就没有举行。

简而言之,关于维克兰特号的服役仪式,是公然耍弄全球的把戏!根本没有举行这个航母的服役仪式,那么维克兰特号到底是否正式交付给该国海军呢?

居然发现了一个非起眼的消息,该国海军官员Y以前简单发布了一则声明,声称维克兰特号已经在科钦造船厂正式交付给海军,成为正式服役。 除了这个简单的声明外,没有任何高层出席服役仪式的现场场景,更没有该国最高指挥官的出席。 经合理推测,维克兰特号可能取消了之前全球宣布的盛大服役仪式,低调处理了。

也就是极有可能把大型服役仪式干脆彻底取消了,而提前所谓正式交付,恐怕根本就没有什么正式的和公开的仪式;只是简单的对外声明了一下就算对付过去了。

在维克兰特号上连最简单的彩旗彩带之类的都没有布置,静悄悄地就算正式服役了!问题是作为该国所谓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而且维克兰特号的公开服役意味着,该国海军有了双航母的“强大”阵容;即使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值得大大的公开炫耀一番的。

为何真正事到临头,却完全弱化处理了呢?难道是最近该国经J下行,连搞一个大型公开典礼的预算也要全面节省?完全不至于嘛。 该国不是自认为已经是准超级大国,岂能拿不出这点经费。

再说了,人遇喜事精神爽;气可鼓不可泄是全球通理。 可以借助航母服役这种事情,为其全民打气,如此操作,岂不美哉?而实际结果却公开跳票,只能说是有相当的难言之隐不可公开讲。 实际上也没有什么特别不能讲的。

维克兰特号的服役过程突然变低调,只能说是有相当多的技术原因不好意思对外展示而已。 首先一点,就是维克兰特号在工程上并没有真正彻底地搞完。 很多子系统仍然处于严重缺项状态。 4面相控阵雷达只有空壳而没有实质设备; 近程防空系统也是完全的空白状态。 以上这些方面也许可以对外糊弄过去。

公开进行服役仪式,那么像维克兰特号的全部飞行甲板连防滑耐热涂层都没有的这种“家丑”,自然就很难对外掩饰。 马虎就急急忙忙地进行交付,不但不能对外产生威慑效应;而且还会在全球再次引发一阵嘲讽浪潮。

比甲板涂层不具备更尴尬的是,所谓正式交付的航母甲板上,可能连一架固定翼舰载机都无法对外展示,甚至连飞机模型都没有一架。 这是因为维克兰特号上的拦阻系统从来没有进行过实际拦阻试验;这个系统能不能正常操作都是一个大问题。

这艘4.2万吨级的新航母仅仅在近海遛了3圈就对外说要服役。 实际上很可能完全没有放飞和回收任何固定翼舰载机的能力。

该国海军现有的30多架米格29K舰载机,是完全不可以通过正常拦阻降落的方式最终出现在维克兰特号的甲板上和机库之内。 一定要在服役仪式上有多架固定翼舰载机摆放在这艘航母的飞行甲板上“以壮军威”,那么只能采取最笨的办法;也就是把多架固定翼舰载机用吊车吊到航母上面去。

连这个吊车吊飞机的模式也无法实现,维克兰特号所在的科钦造船厂,距离米格29K的陆地固定基地有上千公里的距离。 两者根本无法实现最终的上舰衔接。 这一点都实现不了,再对全球直B服役仪式,岂不是自找难看?提前说好的待遇与实际情况差距如此之大,让可怜的维克兰特号到哪里说理去!

2022年交付2艘075两攻

2022年交付2艘075两攻!

海军在整个2021年里接收的军舰创下历史的记录,由1艘075两栖攻击舰领衔、3艘055+5艘052D共8艘盾舰打破了美国在1995创下的6艘“盾舰”交付记录。 而且海军破天荒首次公开新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服役。

我们对作为两栖作战力量的075两栖攻击舰的需求十分急迫,首批3艘的建造进度十分快,首制舰和三号舰下水时间前后间隔只有16个月。 31“海南”舰已在2021年4月交付海军使用,2022年接收剩下的2艘,配置基本是东海1艘南海2艘。

与8艘071型两栖船坞登陆舰共同组成中国版的“两栖戒备大队”和“两栖打击大队”。 至于052D和055型导弹驱逐舰,这两型驱逐舰的订购总数分别是25艘和8艘。

剩余5艘052D在2022年全部交付海军,而4艘055型中有1-2艘在2022年交付,其余的也在2023年全部交付。

所以可以看到,中国的第一波“饺子”基本已经结束,从2014年开始至2022年结束,作为主力的054A、052D和055都已经完成首轮建造。 也就是说我们会出现新舰交付的空窗期,只有少量恢复生产后的054A会以每年几艘的速度交付海军,再就是等003的交付了。

应该说这一波首先帮助海军完成新老舰艇的更新换代,将技术水平严重落后于时代的051型驱逐舰和大部分053型护卫舰淘汰,少量仍在服役的053退居二线,一直饱受“养老院”诟病的驱逐舰10支队也由全051变成全052D。

但是从海军的发展趋势以及对航空母舰的需求来看,不管是护卫舰还是驱逐舰的数量都是远远不够的,服役密集代表中期维护也会出现密集期。 而新航母的不断发展也需要更多的驱逐舰和护卫舰,随着22艘056移交海警,近海反潜也需要反潜能力更强的护卫舰来接替。

这就产生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未来的新舰是什么样子?是发展全新的通用驱逐舰还是继续维持已有的型号建造?

呼声比较高的是发展一种全新的吨位在8000-9000吨的驱逐舰,以及应用全新技术的054B护卫舰。 但从实际来看,海军的需求是短期快速的,054A小幅度改进后继续恢复生产就能侧面印证出来,所以基本还是会维持在已有型号继续建造。

海军一批舰艇订单包括8艘改进型055型导弹驱逐舰和12艘改进型052DL型导弹驱逐舰,这样将055的规模增加至16艘,052D型规模增加至37艘,盾舰总数为59艘,基本满足至少4个航母战斗群护卫和其他远洋任务。

海军发展的脚步是不会停止的,有走就有来,老舰退役新舰服役,以前欠下的账也需要补,当装备好了的时候就需要提升训练水平培养海军人才。

23000箱,全球最大LNG动力集装箱船在沪交付,有多厉害?

(观察者网 讯)9月22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研发设计,沪东中华(造船)有限公司为法国达飞集团建造的箱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船中的首制船“达飞雅克·萨德”号在上海长兴岛造船基地顺利命名交付。 它也成为全球最大的以液化天然气(LNG)为动力的集装箱船。

这艘中国船舶集团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集装箱船有多厉害?

它是名副其实的海上“巨无霸”,比目前世界最大航母还要长60多米,可承载22万吨货物;它还使用了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全球最大功率的双燃料动力主机,以液化天然气(LNG)为主燃料,在全球是首创。 在这背后,离不开设计团队和造船厂的“技术攻关”。

全球首艘箱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船“达飞雅克·萨德”号 中国船舶七O八所公众号图

据中国船舶七O八所介绍,全球首艘箱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总长399.9米,型宽61.3米,货舱深度33.5米。 长度比目前世界最大航母还要长60多米 ;甲板面积达平方米,相当于3.5个标准足球场。

集装箱货运轮的长度长于世界最大航母 中国船舶七O八所公众号图

这艘船一次能装下只标准集装箱,可承载22万吨货物。 为了满足巨大的装箱量,船的货物绑扎系统进行了前期优化设计,最终应用了当今集装箱船领域先进的绑扎桥形式, 货仓加甲板堆箱层数达24层,相当于22层大楼的高度。

货仓加甲板堆箱层数达24层,相当于22层大楼的高度 中国船舶七O八所公众号图

箱系列集装箱船的核心设备—— 主机采用的是中国船舶集团全资WinGD公司研制的发动机,配置了目前全球装机功率最大的WinGD低速双燃料发动机W12X92DF ,既能使用燃气又兼顾燃油,无论远海航行还是近海航道航行,均可依靠天然气来提供动力。

长期以来,集装箱船是航运业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 知名航运咨询机构克拉克森研究(Clarksons Research)去年11月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在各种类型的航运船舶中,集装箱船由于船速较高,每年产生碳排放量为1.82亿吨,占航运碳排放总量的22%;散货船碳排放量为1.58亿吨,占总量的19%;油轮碳排放量为1.14亿吨,占总量的14%。

为满足双燃料动力,“达飞雅克·萨德”号特别安装了一个立方米的MARK Ⅲ型薄膜式燃料舱,用以装载LNG(液化天然气),为船舶提供 “绿色动力”。 与同型燃油集装箱船相比,这艘船单航次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约20%,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近85%,颗粒物、硫氧化物排放量减少99%。

船外涂装有“LNG POWERED”字样,代表这艘船以液化天然气为动力 达飞集团图

设计这样一座堪称“超级工程”的MARK Ⅲ型薄膜式燃料舱,技术难度非常大。

由于这艘船采用薄膜式燃料舱,舱内无法像常规燃料舱一样做结构加强,液化天然气舱注满后舱壁变形会引起相邻货仓的集装箱吊装困难。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团队经过多轮讨论,最终创新设计了新型的集装箱导轨,保证任何装载情况下的集装箱正常吊装。

集装箱船货舱火灾事件时有发生,目前常规的灭火方式有时并不能有效控制火情,在各方充分探讨下,设计团队在原有常规的CO2和喷淋灭火方式基础上,开发出了新型货舱灌水灭火系统,新增一套灭火系统,为船舶的正常营运保驾护航。

建造过程中的技术难度也非常大。 MARK Ⅲ型薄膜式燃料舱围护系统不锈钢波纹板的焊接长度达9公里,焊接中不能有一个漏点。 在该型围护系统次屏蔽密性试验中,沪东中华做到了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零漏点”,建造质量受到船东方高度赞誉。

航行中,安全可靠的燃气供给系统全面工作,将液化天然气输出、气化、调压,提供给主机和发电机燃烧获得充沛动能。 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转化为动力,可确保箱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航行多海里,轻松覆盖一次欧洲到远东的往返航程。

达飞海运集团是一家法国集装箱承运公司,由黎巴嫩裔法国人雅克·萨德(Jacques R. Saadé)于1978年所成立,是世界上第三大集装箱运输公司,往来于150个国家的400多个港口的170航线上,总部位于法国马赛。 达飞集团此次选择以创始人雅克·萨德先生命名这艘新旗舰,极具象征意义。

2017年9月19日,中国船舶集团与法国达飞轮船签署9艘箱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船超大型集装箱船建造合同。 “达飞雅克·萨德”号是该项目首制船,还有8艘姊妹船分别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沪东中华和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建。

“达飞雅克·萨德”号及其8艘2.3万标准箱姊妹船将在法国国际注册处(FIR)注册。 它们将以法国首都巴黎地标性建筑和其他著名场所和机构的名称(香榭丽舍大道、皇家宫殿、卢浮宫、里沃利大街、蒙马特高地、协和广场、特罗加德罗花园和索邦大学)命名。

“达飞雅克·萨德”号将于9月23日在亚欧航线(FAL)上开启首航,这是达飞集团在亚洲和北欧之间的标志性航线。 它将先后开往各大标志性港口:韩国釜山;中国天津、宁波、上海和盐田;新加坡;欧洲的南安普敦、敦刻尔克、汉堡、鹿特丹、阿尔赫西拉斯;马来西亚的巴生港。 该航线每周提供一次服务,在84天的航程中停靠13次。 这艘船投入运营后将部署在亚欧航线,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

就在7天前,韩国也交付了一条“超大型天然气集装箱船”。 韩联社9月16日报道称,现代三湖重工业交付给新加坡EPS集团的船长366米、宽51米、深29.9米,配备双燃料发动机、超大型液化天然气燃料箱和天然气供应设备。 但这艘船搭载的标准箱只有1.48万箱,比“达飞雅克·萨德”号少了近1万箱。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