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esforce股东投票拒绝高管薪酬方案 (salesforce公司简介)

admin1 5个月前 (07-02) 阅读数 18 #美股

Salesforce的股东投票推戴该公司的高管薪酬方案,此前股东咨询集团对该公司向CEO马克·贝尼奥夫(Marc Benioff)发放的股权处罚示意担心。

依据周一提交给监管机构的文件,在上周四举办的年度大会上,同意高管薪酬的决议以3.393亿票赞成,4.048亿票推戴的投票结果未能经过。

董事会曾督促股东提早投票赞成该决议。但两家股东咨询公司Glass Lewis和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 Services(ISS)都倡导投资者投票否决该措施。

依据薪酬方案,贝尼奥夫在截至往年1月底的2024财年的薪酬总额为3960万美元,高于前一年的2990万美元。依据委托书,只管贝尼奥夫的基本年薪坚持在155万美元不变,但他取得了额外的股票和期权处罚,以及非股权处罚方案薪酬。最近的一笔款项还包含之前未向该公司开具发票的安保费用。

股东大会的投票不具备解放力。Salesforce董事会在委托书中示意:“咱们担任设计和治理高管薪酬方案的薪酬委员会注重股东表白的意见,并将在未来做出高管薪酬选择时思考这次投票的结果。”


马斯克赢了!4000亿工资到账,正秘密开发三款新车

现场激情乱舞”

作者|王磊 秦章勇

刚刚,特斯拉结束了2024股东大会,马斯克大获全胜。

不仅拿到了560亿美元薪酬,还支持公司注册地从特拉华州迁至得克萨斯州,这也让马斯克在股东大会现场,再现名场面——激情尬舞。

“我太激动了,太爱你们了!”

当然,除了达成自己的核心诉求,马斯克也在大会上透露了很多关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他是这么形容这次股东大会的:

今天的特斯拉不是开启了一个新的篇章,而是开启了一本“新书”。

维权讨薪成功

作为这次股东开场的第一个环节,投票决定了包括马斯克56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060亿元)股票期权奖励的确认、公司注册地搬到得克萨斯州等在内的12项决议。

12项决议中,通过了包括选举两名II类董事、批准高管薪酬、批准特斯拉迁至得克萨斯州、确认埃隆·马斯克的股票期权奖励和确认普华永道为独立会计师事务所等全部5项公司提案以及2项董事会提案。

其实在股东大会召开的前几个小时,马斯克就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宣布:“特斯拉的两项股东决议均正以较大优势获得通过。”

如今靴子落地,多年来一毛钱工资都没有的马斯克终于讨薪成功,也标志着汽车行业历史里最高工资正式诞生。

当投票结果公布时,直接将现场的气氛推到了顶点,不仅会场里的股东们集体起立鼓掌,马斯克还在会场上先跳了段舞,然后接着感谢了股东,“太爱你们了。”

然后强调,“我是能够交付成绩的人。 (I do deliver!)”他还说,薪酬计划不允许他半路撂挑子不干,“这也不是我想做的。 ”

当初在2018年,特斯拉批准了一项马斯克10年长期薪酬方案,从2018年开始,公司不会向马斯克支付任何工资或现金奖励,只会按照上市公司市值,以及营收/EBITDA授予期权。

如果马斯克能够实现12组市值和经营目标,将累计获得特斯拉12%的股票期权作为奖励,按照当时的价值来算约560亿美元,这也是当时美国公司历史上最大的激励方案。

如果按照目前特斯拉最新的收盘价来计算,这些期权价值约512亿美元。

其实在当时看来,马斯克当初要实现12项目标并不容易,因为目标高达6500亿美元,而当时特斯拉的市值才590亿美元。 就在这份长期薪酬方案公布后不久,特斯拉就像坐了“火箭”。 市值一度突破1万亿美元。

特斯拉也曾公开说过,马斯克的薪酬方案获批后的六年内,他为公司股东创造了超过7350亿美元的价值。

不过在2022年,特斯拉的部分股东将马斯克告上了法庭,称他将大部分精力花在SpaceX等其他公司上,同时利用对公司及董事会的控制敲定了长期薪酬计划,因此股东希望将计划废除。

在今年1月,特拉华州法官因特斯拉公司董事会未能证明“薪酬计划是公平的”裁定薪酬方案无效,之后特斯拉决定进行第二次股东投票——这是特拉华州公司法中规定的一种方法,旨在弥补小的 “程序缺陷”。

对此,马斯克称要将特斯拉公司的注册地从特拉华州迁至得克萨斯州,而这也是除了马斯克的薪酬方案外,特斯拉的股东们在本次股东大会上将要投票决定的另一件大事。

将特斯拉总部迁至得州,也是马斯克因为薪酬计划被判撤销而进行的小小“报复”。 不同的州之间有不同的法律,在得州,马斯克不仅有更有利于恢复薪酬的法律环境,也是其美国最大工厂的所在地。

当时,他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了一项投票,询问特斯拉是否应该将其注册地迁移至得克萨斯州,并表示“永远不要在特拉华州注册公司”。

现在的两件事全部如了马斯克的心思,怪不得在这次大会上从头笑到尾。

秘密开发三款新车

维权成功后的马斯克,倒没忘这次股东大会的主旨,向到场的股东们公布特斯拉的最新进展和规划。

首先是现有产品,马斯克表示,特斯拉目前已经生产了600万辆车,到今年年底将超过700万辆。 弗里蒙特工厂目前是北美订单量最高的工厂,打破了之前的生产纪录。

并且对重新设计的Model 3给予高度评价,称其为“一辆非常棒的车”,并重申Model Y已成为全球最畅销车型,还预测其将在2024年会再次成为最畅销的产品。

接着谈到了Cybertruck,“很多人会说Cybertruck是假的,它永远不会生产出来,但现在我们运送了很多Cybertruck,创下了1300辆的周纪录。 ”并计划在2024年底前提升至每周2500辆。

马斯克认为其是特斯拉最好的产品,还特意提到了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也是Cybertruck的粉丝,“他会突然打电话给我” ,并补充说,特朗普的许多朋友都开特斯拉。“他是Cybertruck的超级粉丝,”

还提到了中国,其表示特斯拉需要针对中国和欧盟生产不同版本的Cybertruck。

另外在Semi方面,特斯拉正在小批量生产特斯拉半挂卡车Semi。 马斯克表示:“上周我刚批准了Semi的量产计划,它的经济效益会比柴油卡车好,如果你是一家运输公司,与特斯拉的电动半挂卡车相比,运输公司运营柴油车会亏损。 ”

与此同时,还提到了他们在秘密开发新品,并剧透了特斯拉可能要发布的多款新车。

马斯克展示了一张幻灯片,其中有三个车辆被篷布隐藏起来。 除了已知要发布的特斯拉Robotaxi外,一个应该是打算在2025年推出的低价特斯拉,另一个从形态上看可能是商用车或小型卡车。

最后马斯克留了个悬念:什么时候揭开这些产品的面纱?等着看吧。

Robotaxi将成为利润奶牛

对于万众期待的机器人出租车模式,马斯克表示,部分车辆将由特斯拉直接拥有并运营,而另一部分则归属于特斯拉客户。

这种模式就像优步+爱彼迎的结合体,这两者都是共享经济中的佼佼者。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训练不再受算力的限制,目前的限制因素主要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找出哪个版本比另一个版本更好,因为每个版本需要人工干预的距离都太长,在两次干预之间可能行驶了数千或者上万英里,而普通人一年大约也只行驶英里。

按照特斯拉的说法,客户车辆在加入运营队列后,他们每月赚取的收益将大于每月的花销。 车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地选择加入或者退出Robotaxi车队。 只需在特斯拉App上点击一下,车辆就会加入车队,在车主离开的时候开始自己赚钱。

官方称,加入Robotaxi车队的车辆,与其每周仅使用10个小时相比,这些车辆可以实现每周50到60个小时的高效利用。 给车主带来收益的同时,一辆电动车使用频率增加五倍也意味着碳排放将进一步减少。

对于特斯拉机器人出租车服务(Robotaxi),目前外界褒贬不一。

“木头姐”凯茜·伍德(Cathie Wood)所创立并领导的Ark Investment Management周三发布了关于特斯拉()的新开源模型。

ARK Invest预计,到了2029年,特斯拉企业价值和盈利的近90%将归功于Robotaxi。 而卖车这门生意,虽然占据特斯拉总销量的四分之一,但仅占特斯拉盈利潜力的10%。 相比之下,Robotaxi的利润率要高得多。

而且在ARK Invest看来,特斯拉Robotaxi的收益率为40-60%,高于优步约20-30%的收益率。

和ARK Invest相比,摩根大通分析师就比较悲观了,分析师Ryan Brinkman在给客户的报告中写道,特斯拉的Robotaxi业务很难在短期实现盈利,可能会让该公司的一些投资者失望。 “我们预计未来几年不太可能产生实质性的收入。 ”

对于Robotaxi的前景,马斯克坦然承认,自己可能过于乐观,但他也补充,“如果我缺乏这种乐观精神,恐怕特斯拉早就不复存在了。”

而且马斯克对ARK Invest的预测表示认同,称这是对特斯拉未来潜力有着最准确的预测。

机器人前景也形势大好

马斯克对人形机器人的前景也非常看好。

在他看来,人形机器人将步入我们的生活。 它可以是家庭的得力助手,比如照顾孩子、成为教育下一代的智能老师,还能胜任工厂中的各种工作。

人形机器人也将成为工业主力,数量有望超越人类,预计达到100-200亿。

在股东大会现场,马斯克展示了Optimus机器人工作的视频,称弗里蒙特工厂有两台Optimus机器人,执行从生产线尽头取出电池并放在集装箱的任务。

马斯克预测,明年可能会有数千台Optimus机器人在特斯拉工厂工作。

按计划,特斯拉目标年产10亿台,占据市场10%以上份额。 其成本控制在1万美元左右,售价预计2万美元,这将为特斯拉带来25-30万亿的市场。

除了机器人,马斯克也透露了AI方面的进展,称特斯拉已经完成了其HW5的设计,称之为“AI 5”。

他强调,目前消费者所见的仅仅是特斯拉的HW3,而这还远未触及其性能极限,“充分发挥HW3的潜力,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HW4在性能上较HW3提升了3至8倍,而HW5预计将在2025年底正式推出。

马斯克还分享了一系列硬件更新信息,表示今年晚些时候,将发布一款为得克萨斯超级工厂培训的HW4专用模型,而HW5在峰值负载下可以达到700或800瓦,其性能比HW4提升10倍。

显然,HW5的性能很强,应用潜力也很大。

ARK Invest认为,特斯拉发布的全自动驾驶V12版本也为其增阔了上升空间,该版本中,特斯拉过渡到了神经网络,通过神经网络可从视频数据中学习并直接控制车辆,从而免去了30多万行人工代码。 ARK Invest表示,其研究表明,特斯拉积累数据的速度是谷歌旗下Waymo的110倍。

展望未来五年,ARK Invest称,人形机器人将带来约24万亿美元的全球规模收入机会,如果特斯拉选择对外销售Optimus,将有可能在万亿美元市场中占据重要份额。

附马斯克观点提要:

1、人形机器人将步入我们的生活。 它可以是家庭的得力助手,比如照顾孩子、成为教育下一代的智能老师,还能胜任工厂中的各种工作。 下一代Optimus人形机器人甚至可以弹钢琴。

2、人形机器人将成为工业主力,数量有望超越人类,预计达到100-200亿。 特斯拉目标年产10亿台,占据市场10%以上份额。 其成本控制在1万美元左右,售价预计2万美元,这将为特斯拉带来25-30万亿的市场。

如何成为一位优秀的创业CEO

在 2003 年创立了 iContact,并任 CEO。 做创业公司的 CEO 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有挑战性的事情之一。 你得让客户喜欢你的产品,得组建团队,还要想办法从客户、合作者和投资者那里拿到资金;并且要指导整个工作流程的优化。 在我看来,要扮演好创业公司 CEO 这个角色,最重要的有三点: 1、你所做的产品一定要能解决客户某个实际的需求(然后说服客户为它买单)。 2、要确保用户和客户对你的产品有着十分积极的情感体验。 3、组建一个强大的团队来开发产品。 没错,你现在正忙着公司的组建、忙着给公司选址、培养企业文化、招第一批员工、去银行开户、网站上线、找首轮投资,甚至是清理垃圾等等。 在公司的初始阶段,CEO 对于你来说并不是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首席执行官,而是 Chief Everything Officer 首席打杂官了。 但是如果你的产品不够有价值,或者是你不能说服别人来购买你的产品以达到互惠双赢,那么以上你所在忙的各种杂事也都失去了意义。 在创业初期,最关键的是要确定产品的价值定位,也就是说你的产品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一旦你能够将产品的核心价值定位与市场需求对接,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容易多了。 以下是我在 iContact 学到的关于如何做好创业公司 CEO 的一些经验。 在你招到员工之前 决定初始股权分配 最开始创业的时候,你需要决定每个人在公司占有的股份。 在归档公司文件的时候你就得把公司的初始所有权确定下来。 如果没有别人,那么你理所当然地占有了公司 100% 的股份。 如果有其他人介入的话,你得协商一下什么样的分配比例能够让你和他们都接受。 公司组建时,要决定谁占有多少股份,有以下几点可以考虑: 1、一旦公司建立起来,每个人在其中属于什么角色? 2、接下来每个人将会投入多少工夫? 3、公司创建时每个人投入了多少资金? 4、每个人有多少商业和创业经验? 5、会有人把现有知识产权贡献给这个新的公司吗? 如果涉及到多个主体,最好是在几年之后再决定股权的分配,这样就能防止 6 个月后他们可能会带着他们的所有股份一走了之。 最常见的股权分配时间是在公司创办 4 年之后,在头一年如果离开的话什么也得不到,第二年离开的话能得到 25%,第三年离开的话能得到 50%,诸如此类。 就我自己的观点而言,我更愿意把头一年的时间缩短到 3 个月,但是分配股权的时间延长到 6 年,这样就可以用更低的现时公平市值来分配股权,而不是等到 4 年之后用更高的价格再次分配资金了。 如果你是和一个有经验的创业者或工程师合作,他们有过多次的成功经验,拥有广泛的人脉资源,并且会把自身的大笔资金投入到新公司,也愿意与你一起冒着风险全职工作,那么你就要考虑给他更多的股份了。 这与你跟一个新手合作是不一样的,后者并无多少商业经验,也只会每周拿出 20 小时来工作。 我建议不要把一个公司的股份 5-5 分成,因为这样将会造成双方的僵持。 某一方拥有 50% 以上的股份会有利于公司决策的制定。 而这一方到底应该是谁,尚待协商。 需要的话,你可以请律师通过股东投票的差异来决定股权的分配,而不是从经济利益上分出不同类型的股票。 注册公司 注册公司非常重要,你将在这几个方面获益: 1、你会更谨慎的考虑公司前景、供应商、潜在员工和潜在的投资者。 2、你能去银行开一个企业账户,为公司建立信用。 3、你可以避免一些个人责任。 4、税收更少。 作为个人的话你要为你所有的收入交税,而以企业的身份的话,你只需要为净利润交税就好了。 你可以通过当地的律师事务所注册公司(大概需要 2000 美金)或者是用类似于 、 的服务器在网上注册公司,这大概需要 350 美金。 对于很多想要筹集外部投资的公司而言,通常情况下是在特拉华州注册一家 C 类公司,因为特拉华州的法律使得当地无论是商业环境还是投资者氛围都是相当友好。 如果你不是在你的公司所在地注册,你得为注册机构每年额外支付 150 美元。 我建议可以咨询一下律师再来决定是成立有限责任公司,还是 S 类或 C 类公司,决定你的公司最好注册在什么地点。 尽可能的减少开支 比起开发产品或服务,你更急切的可能是资金。 我强烈建议筹集到可供第一代产品或服务面市的资金足矣。 要学会变得灵活一些,发放公司的所有权,以激励早期员工能够积极工作,或者是保证在法律、账务方面的要紧事务能办的更稳妥;也可以请求延期付钱,这样就可以在有能力的时候偿还。 尽量减少开支,直到你的月收入开始增长。 如果实在是需要钱的话,你可以做一些合同咨询的兼职工作赚钱。 如果你需要一些关键的配套技术,不要去付钱招人来做,你可以找一个商业合作伙伴,他将可以获得公司部分股份,但股份多少会随着时日推移逐渐授予,他还愿意在日后拿很少的薪水。 如果你在做软件开发,你可以去 ,, 或者 这些网站,找那些愿意低价合作开发软件的人。 当Aaron 和我 2002 年开始在 iContact 工作的时候,我们三年都没有领工资,直到 2005 年我们拿到 100 万美元的年薪。 我们就是靠着减少公司和个人开支、兼职做点咨询工作来维系生存的。 第一年夏天我搬到办公室住,拉面成了我的家常便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个月的消费控制在 1000 美元以下,除此之外我们别无选择。 如果你是一个有经验的创业者,曾经以多于 2500 万美元的价格将公司转手,那么为你的新公司筹集资金就简单的多了。 但是你得意识到,有时候拥有资金并不见得是件好事,因为这样你就没有很大的压力去让客户购买你的产品。 如果你是一个创业新手,筹集外部资金会特别困难,除非你能证明你的东西卖的出去。 举债融资也是不靠谱的,除非你的公司能够每月盈利,或者你的个人或公司财产能保证还清贷款。 明白创业者的角色 我从小在佛罗里达长大,对创业和商业并不是很了解,但我在十六七岁的时候就开始进入公司工作,在 18 岁创办了 iContact,那时候我才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 实际上,有一个充满无限生机和财富的领地在等着你去发掘。 这个世界对你敞开着大门,但首先,你需要确认它是存在的,然后你才能努力为别人创造价值。 创业让你有很多方式去积累财富。 你可以拿年薪、有利润分成(红利),也可以通过在类似于 Second Market 的私募市场上卖掉公司股份,或者通过 IPO 公开售卖。 成功的创业者能建立强大的团队,能为众多的客户带来巨大的价值,他也能够因为改变一个行业带来千万乃至几亿美元的收入。 创业者的角色就是要把必需的人员和资源整合起来,建立自己的产品和公司。 创业者要主动性高,执行力强,能有效收集反馈信息,能承受高压的工作,坚忍不拔。 创业者也要有决断力、勇气,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创业者通常比较富于创造力,学习能力强,意志顽强;能先苦后甜,有达成目标的内在动力,能够制定计划、建立团队并激励和领导员工,能优化工作进程。 类似“我只需要 25 万美元的创业启动资金”的抱怨言语 有些创业新人会说:“我只要 25 万美元启动资金,只要我一筹到这个钱,我就能立马起步”,每次听到这个我都会为他们感到担忧。 他们可能会花掉接下来九个月的时间去筹钱,最终仅仅发现这一切都不可行。 当然有一点例外,除非他们家里有人特别有钱,而且还愿意下大赌注。 不要想着筹完 25 万美元再启动创业,要试着先从自己和亲近的朋友那里筹到 1 万美元,你就可以展开行动了: 1、注册公司。 2、说服别人以低廉的收入为你工作(日后可能获得股份分成和额外的薪资)。 3、做出有市场的产品或者服务。 4、销售。 5、用你赚到的钱进一步改善产品。 6、你一旦每个月能赚到 美元,就可以去找一些种子资金来扩大产品规模了。 辨别出空谈者和实干家 要做到每个月通过销售赚到 美元,大概需要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这没关系。 在没有外部资金的情况下自主盈利确实是件很难的事情,这都是意料之中。 上百万的人都有好的商业点子,但是只有 2-3% 的人能把这些点子转化成人们会一而再的付费购买的东西。 这就需要你去辨别空谈者和实干家。 大多数的人都只会空谈。 投资者明白,相比起那些只有商业点子、还等着投钱才能启动的创业者,懂得如何白手起家做产品(或者是解决某种需求的方案)的创业者的投资回报率更大。 前者要学会变聪明一点,要知道怎样群策群力做出客户愿意买单的初始产品,或者至少是能证明有市场需求的产品模型。 从0 到1 “从 0 到 1”的行动不能仅仅是纸上谈兵。 这才是创业者施展工夫的时候,从选址、人员、资金等各方面的资源整合,到做出比投入价值更高的产品、并向市场销售。 假如你已经做到连续月收入 美元以上,要筹到资金就变得容易多了。 不要一直等着和投资者建立关系,要在你跟他们要钱之前就能自主盈利。 这样你会得到更多的投资,也能防止控制权和所有权的过多流失。 像 Instagram 那样能在没有盈利的情况下还可以卖到十亿美元是非常少见的,而且很不幸的是这反而成了很多公司的模范,促使他们在无法挣钱的产品上投入时间和精力。 我的意思不是说你要在盈利之前拒绝外部投资,我是指,在大多数情况下,作为创业新手,如果你还没有竭尽全力去为你的事业打拼,那你在盈利之前很难拿到投资。 着手创办一个真正的公司,有乐意买单的客户,有一路见涨的收入,会比做一个没有盈利模式的 app 要好的多,你更能入大于出,让公司走的更远。 持续的资金流为你赢得了时间,避免了不必要的精力浪费。 时间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而更重要的是资金流。 正如人们所说,现金流为王。 带领1-5 人的团队 一旦有了员工,你就不再是首席打杂官 Chief Everything Officer,而是首席能量官 Chief Energy Officer。 这时候你不用再把所有大事小事一并揽了,而要依靠大家的力量把每件事处理好。 你所要做的是在团队内部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与大家同生存,共荣辱。 在你招到第一名员工的时候,你的生活已经起了很大变化。 突然间你就得为另一个人的生活担起责任,而且你还得管理他们。 如果你已经有了孩子,就没什么需要担心的了。 管员工比起管孩子要容易多了。 但是如果你还没有为人父母,那你可得小心了。 CEO 的身份让你的生活永远的发生了变化,你的世界不再只有你和你的父母了。 要管理好团队,以下几点是你必须要注意的:你所招的人,一定要在本职工作上做的比你好。 他得具有积极的心态和强烈的职业道德,能与别人有效的沟通。 他的内在驱动力在于公司所致力达成的目标(当然你得在公司网站和招聘过程中清晰、公开的表明公司目标。 最好的员工不是为了钱而工作,是了自己的目标和影响力。 )形成团队有效的沟通机制。 事先建立一个目标体系,按照预设目标对员工的表现进行跟踪考核。 相信你的员工能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要事无巨细。 如果你发现有人懈怠工作,立即解雇他。 不要让这种人多待一个月,因为他会拖团队的后退,降低团队的质量,这对日后的招聘都是非常不利的。 你的第一批员工必然会在公司的长久发展中发挥关键的作用。 但是你也得明白,不管你怎么做都不可能尽善尽美。 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你招到的员工在最开始能够完成基本的工作任务,能够代替你去处理工作上的事情,这样你就能专注于公司的成长。 否则,你的工作意义仅仅在于工作本身,而不是一个完整的事业。 第一批员工的重要性 我想用一个简短的故事说明这一点。 14 岁的时候,我在 Florida 的 Bradenton,那时我给一个名叫 Lois 的女士建了个网站,她是西北航空的空中服务员,每个月会去一次中国。 她从那里带回珍珠项链、吊坠、戒指和耳环,卖给她的朋友们。 这些东西在美国大受欢迎,订单源源不断的涌来。 我在1998 年春天见到 Lois,她问我能不能帮她建个名为 的网站。 注册之后,我们开通了企业账户、购物车和网店,在当时的主流搜索引擎 Yahoo,Lycos,Dogpile 和 Northern Lights 上进行排名推广。 短短六个月的时间,她的公司就达到了月销售额 5 万美元的业绩,净利润 1500 美元。 她开始斟酌,是接着自己一个人做,还是雇点人去做客户服务、采购产品呢? Lois 还是觉得雇人成本过高,于是决定自己继续一个人做下去。 交易量不断上涨,到第九个月的时候月销售额达到了 美元,净利润 2000 美元。 但之后她遇到一系列的家庭问题,导致她最终决定放弃这些生意,每个月为了挣这 2000 美元,还不够她麻烦的。 毫无疑问这个决定让 Lois 丧失了百万美元的商机,她没有雇佣员工、继而扩大生意规模实在是个很不明智的抉择。 这件事让 14 岁的我上到了关键的一堂课。 一旦你有能力去负担员工的成本,就不要让自己一个人作战。 员工帮你分担工作以后,你才能专注于提升企业的实力,这种投入必不可少。 开始雇人吧 2003 年夏天我开始了 iContact 的工作,我通常是在办公室打地铺,下午 2、3 点醒了以后,就爬起来打字干活。 然后一直工作到早上 7 点,在麦当劳吃了“晚饭”再去睡觉。 只有在我当时的女朋友 Erin 来了之后我的日程才会有点变动。 在一开始的日子里,除了偶尔能得到一些朋友的帮助,实际上只有我和 Aaron 在为 iContact 工作。 2003 年 9 月我们招了第一名员工 Josh Carlton,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作息应该正常点。 我在附近买了间公寓,上午 11 点就早早的回去,比我生物钟的时间点早多了。 我们在 UNC 的凯南 - 弗拉格勒商学院张贴海报,招聘实习生来这家位于 Chapel Hill 的软件创业公司上班。 于是 Josh 就成为了我们的实习生,负责接听客户电话,我们任命他为“客服 VP”。 一个月后,我们给他开出了 1000 美元的月薪,并给他 7% 的公司股份,让他留下来继续负责公司的客户服务和市场推广工作。 (这种待遇有点高,但幸运的是我们当时协议的是 4 年后兑现。 )八个月后 Josh 的未婚妻从财会学院毕业,他们要去 Texas 继续攻读广告学硕士,Josh 的任职也到此为止。 Josh 当时负责的一项工作是给当地的报社发新闻稿,介绍我们公司的情况。 *Chapel Hill Herald* 发表了我们的文章,这让我们招到了第二名员工 David Roth。 56 岁的 David 来自 Brooklyn,在会计工作和巧克力销售方面经验丰富。 他以“业务拓展 VP”的身份加入了我们的团队,拿 美元的年薪,协议分得公司 15% 的股份。 David 经验丰富,为人成熟,他在 BD 部门兢兢业业工作了 6 年,对公司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于 2010 年离开。 之后的两名员工分别是 2004 年 2 月 David Rasch 任职开发部门主管,以及同年 5 月 Brad Gurley 接替 Josh,任业务支持主管。 我们在 LinkedIn,Craigslist,Monster,和 CareerBuilder 这些网站上找到的他们。 所以到 2004 年 5 月,包括我和 Aaron,iContact 有了五名全职员工。 这个由 4 名 20 岁出头的小孩和一个 56 岁大叔组成的团队,夜以继日的为公司奋战。 把工作变成事业 招聘第一批员工的时候,你正在逐步的把工作变成事业,这是个令人振奋的过程。 如果在你睡觉的时候还不能挣到钱,如果你离开两个月之后发现公司的事务比起你离开的时候好不到哪去,那你做的还只是一份工作,谈不上事业。 第一批员工的组建是把你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的第一步,之后你的任务是发展事业,而不是应付工作了。 在这个阶段,竭尽所能让公司存活下来。 你应该负责产品开发或销售方面的工作,或者两者兼顾。 降低开支,专注于产品开发和销售。 “sell,sell,sell”应该成为你的座右铭,其次是“listen,listen,listen”,意味着你必须要多接受客户的反馈,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销售。 建立顾问委员会 多和那些资历丰厚的人打交道,他们经历了你正在经历的事情,跟他们交流能让你有快速的提升。 我强烈建议你花些工夫去辨别出这些能帮你提升经验的人,比如说跟他们去喝杯咖啡,吃个午餐。 10 个人里大概会有 2 个人愿意赴约,如果你们有共同认识的人可以作为交流的话题,那这个几率就能更大了。 请这些潜在的导师吃顿饭,简洁的向他们表明你正在做的事情,并向他们请教。 不要抱着心思去利用他们,或者想让他们来投资等等。 首次见面之后,你要真诚的告诉他们你很珍惜这样的聚会,并且希望两三个月之后一旦事情取得进展,彼此还能有机会再聚。 如果你当面这样说的话他们一般不会拒绝,因为他们知道很多人只是客套的这么说说而已。 两个月以后,再安排一次与你的未来导师共进午餐或者咖啡。 通常在向我咨询意见的人里面,只有 5% 的人能做到这一步,所以如果你能做到的话你已经相当不错了。 这次你可以问问他们是否愿意每个季度和你见个面。 或者进一步的,问问他们是否同意进入你的非正式顾问委员会,这样你就可以把他的名字放在网站上或者投资库。 这时候他们就成为了你的资源,只要你长期谨慎的与他们维持关系,那他们就会是你永远的导师了。 很多人错在第一次简短交流过后就邀请他们正式加入委员会。 事实上他们都很忙,没有多余的精力再去承担其他的义务,除非你是认识多年的朋友。 所以准备好打持久战吧,先建立好关系再邀请他们成为非正式的成员。 等到他们了解了你和你的公司,知道你绝非纸上谈兵(只有 2% 能踏踏实实的做到言行一致),这样他们就会更加愿意帮助你。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势必会得到回馈,甚至会像别人吹嘘他们正在做一些很有前景的事情。 优秀CEO 的特征 要做好 CEO,你得让自己变得更加完善,以下几点你得注意到: 1. 你能够理解客户的需求 2. 你的产品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 3. 要有自信心 4. 要有谦卑之心 5. 要有当众演说的魄力 6. 能够清晰传达你的愿景 7. 能够真正的关心员工和客户 8. 有努力工作的欲求 给公司选址 有了员工之后,你就要选个合适的办公地点。 以前你还可以在自己房子或者车库里干活,但团队成员超过 5 过以后,就得去专门租地方了。 你可以咨询一下房产经纪人(通常是房主付钱),让他帮你找个合适的办公场所。 创业早期,尽可能的减少开支,租房合同也尽量时间短一些。 不要事无巨细 在我还年轻的时候,犯过事无巨细的错误。 我指示不清晰,之后第二天又在细节上吹毛求疵,例如调整字体大小之类。 那些日子让我特别有挫败感。 后来我才明白,你招到的人,一定要在这个方面做的比你好。 你跟他们一起设定目标,让他们对这个目标负起责任,但不是告诉他们怎么完成工作。 我和 Aaron 从此学到,一个企业要发展壮大,关键在于员工的质量。 建立账务系统 雇一个会计员来给你做收支账户的跟踪记录和分类(如果你负担不起的话,就学会自己做)。 他们会每月给你发送收入报告,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转表。 如果你不懂的话就要学着去看这些财务报告,这样你就可以决定报告是现金制还是权责发生制。 很多像 QuickBooks、Peachtree 的会计软件包(或者类似于 Xero、Kashoo、Legerble 的在线记账工具),都能做出现金制和权责发生制的报告。 你需要建立一个账务系统,让你日后方便筹集资金。 工资表外包出去 除非你是天生的受虐狂,否则根本不需要亲自去做工资表。 让 Paychex、ADP 或者是 Intuit 在线工资表去做这些。 他们会管理好所有的税款计算和预扣,以及政府规定。 ADP 和 Paychex 还能帮你建立一个 401(k) 计划。 现金为王 在创业早期,现金为王。 你在银行里的存款最重要,其次是未兑现支票的数额。 你的任务就是要通过一切努力来避免公司负债。 还只有 2-5 个员工的时候,你还不需要为流程和沟通担忧,特别是当你们工作时只有咫尺之遥的时候。 你们要做的就只是让自己存活下来,制作产品卖给市场,然后再逐步改进。 把赚到的每一分钱都花在人员、产品、技术、销售和市场上。 召开第一次董事会议 你需要做一些事情来确保公司的地位。 首先,最重要的是确信你的公司有一个专门的银行账号,与你们的个人费用所独立开来。 其次是至少每年召开一次董事会议,利用好会议的每分每秒。 一开始的时候,董事会成员可能只有你和你的合伙人。 没关系,你可以在筹集资金的时候加入其它的人。 把每次的参会者和会议决策记下来,归好档。 律师事务所能为你提供相关的记录表。 长此以往,你将能建立一个专业的董事会,能在公司遇到新的麻烦时给予指导和意见。 执行实时报表制度 我们在 iContact 做过的最有价值的事情之一是把实时可视化报表落实到位。 你可以使用类似于 GeckoBoard 或者 KissMetrics 的工具,或者是更复杂一点的 ,我们在 iContact 主要设立了以下几种报表: 1. CEO 图形报表(依托于 制定) 2. CEO 数据报表(定制) 3. 邮件往来报表 4. 呼叫中心报表 我们利用 的 CRM 工具建立了 30 多个报表,从市场营销报表到志愿活动跟踪报表等等。 至少你得在办公室里安上一个平板电脑来做报表演示,这样你就能方便了解到客户数量、月销售量、以及每月新增的客户数。 客户数和每月新增客户数都是你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数据。 即使是在像花店、餐馆这样的传统实体企业,都应该对每个月的新老客户了然于心。 iContact 在 2012 年 4 月从 Rick Reich 那里购买了活动营销工具 ,我立即让 Rick 给我制作一个改进版的报表,这样我就能一眼看出公司目前的运行状况。 我发现那些有实时或者近实时可视化数据展示的公司,一般能够成功进入行业 500 强,能再筹得外部投资。 在你的公司还小的时候就建立报表系统,这样随着公司的壮大就能有效的进行管理。 团队成员达到 6-25 人 恭喜你,你现在有 6 名员工了。 你开始从事一项真正的事业,月收入快要达到 美元了(你最好能达到这么多,否则带着这帮人不是无所事事吗?!)。 这时候即便你没在公司待着,事务也能运转如常。 此时你要做的是: 1. 建立一些基本的系统和工具,自动处理公司的事务。 2. 了解客户的单位经济效益,进而决定是否应该对外筹款以扩大客户规模。 3. 在收入允许的前提下: · 招一位市场营销精英 · 招一位客户服务精英 · 招一位销售精英 · 招一位产品研发精英 · 招一位内部会计员或者财务主管去做账 · 招一位优秀的行政秘书,能促使你的工作效率最大化。 你不妨扪心自问,你的特别之处在哪里?你擅长于什么领域?很多早期的 CEO 要么是擅长于销售、营销、产品包装,要么是精通于技术和研发。 你要招的人,要弥补你的短板,在你不擅长的领域有一技之长。 不要让你的报告多于 7 份。 一旦超过的话你就得构建管理层了。 管理层一般按照职能进行划分,例如业务支持代表向支持总监报告,技术开发人员向 CTO 报告,销售代表向销售主管报告等等,然后所有主管向你报告。 很多人都是把第一批管理人员任命为各种 VP,但我建议在最初几年不要这样做。 如果员工还不到 25 名,把管理层头衔定为主管或者经理即可。 当主管人数多于 7 名的时候,你这才需要一个 VP。 这种架构会帮你省掉一些麻烦,比如日后公司规模扩大,你可能需要把一些早期的 VP 降职为主管。 组织架构图标示例 建立定期会议制度 当你的办公场所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独的房间时,建立基本的会议架构会很有必要。 iContact 的员工在 6-25 人的时候,我们每周定期在公司开一次全体会议。 每周我们会回顾公司的周报(包括销售、试验、转换),跟踪季度重点工作进程,总结每个项目的进展状态。 最后我们会用 KPI 和其他一些定量方法来对成就进行评估,例如根据表现将 KPI 标记成红、黄、绿和翠绿色。 我们的评估结果尽量做到客观,事先分配好每个人负责的指标会让之后的评估省很多力气。 我们每半年会举行一次名为“iContact Day”的全公司休假式会议,就公司战略和产业前景进行探讨。 公司员工增加到 300 名的时候,我们的会议设置的更加复杂,包括高管团队周会、运营委员会周会、全公司月度大会、全公司季度大会,以及高管团队季度站外会议等,讨论团队素质、运营以及战略等方面的问题。 至此,我们周会已经包括了 8 位高管的团队(CEO、CTO、CFO、CMO、SVP Sales、SVP Support、SVP HR)和运营委员会的其他 8 位成员。 周会主要围绕以下几点进行:季度重要项目回顾:让运营委员会就每个季度的重点项目作进展汇报KPI 回顾:对四色评估结果进行回顾,细化到 8 个整体指标和 60 个部门指标,通过 Google Doc 进行每周跟踪开放性讨论: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议题进行讨论 定位公司的价值观 2006 年我们对公司的价值观进行了定位,连续 3 年来总共列举出了十来条价值观,并把它们打印在一张很大的卡片纸上,每个 iContact Day 就会让大家在卡片背后签名。 只有一个问题,就是没人能记得住这么多。 有一次我试着凭记忆回想,发现我最多只能想的起来 4 条。 价值观需要重设,要独一无二,还得简单好记。 2009 年 12 月的某个周四,我们的高管团队在 Chapel Hill 开了为期两天的会议,模仿 The Rockefeller Habits 书中的格式起草了第一份一页战略计划(OPSP),OPSP 的左侧有块很明显的区域,你可以把你想到的价值观写进去。 我们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来重新定义公司价值观。 指导者 Patrick Thean 让我们写下最能描述公司文化的 5 个词,然后汇总了 30 个呈现在挂图上。 他找出一些近似的地方,最终筛选出 8 个,让我们每人投票选出 3 个。 Patrick 手上的统计结果清楚的显示了我们的最高价值观。 排名第 5 和第 6 的词不相上下,我们为选哪一个争了将近一个小时。 最终我们选定第 5 个,“Have Fun and Be Wacky”。 最后还需要创建一个缩略词来概况我们的价值观,方便公司同事记忆。 我们想了很多: “Wow th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