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集团旗下两大动力子公司赞同兼并 将创立亚洲最大私营动力公司 (sk集团旗下娱乐公司)
韩国SK集团旗下两家动力子公司SK Innovation和SK E&S的股东周二以压倒性少数经过了两家公司的兼并提议,这将降生亚太地域最大的私营动力公司。
两公司兼并后的实体将于11月1日正式成立,兼并后的公司总资产将抵达100万亿韩元(约合753亿美元),年销售额将抵达88万亿韩元。
SK Innovatio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新实体的成立将发明亚太地域最大的私营动力公司。”并补充说,拟议的兼并取得了与会股东85.75%的赞同率。
剖析人士说,拟议中的兼并是SK集团重组努力的一部分,目的是精简旗下子公司,并支持其盈余的电池子公司SK On 。
SK Innovation社长Park Sang-kyu表示:“此次兼并将成为公司终年稳如泰山和展开的基础,我们将尽最大致力确保顺利启动。兼并成功后,将积极研讨并实施各种股东友好型政策。”
十大品牌锂电池是哪些动力锂电池前十企业产品清点
1. 宁德时代成立于2011年,延续六年登顶动力电池企业全球第一。 2022年6月23日,宁德时代发布麒麟电池(第三代CTP技术)。 麒麟电池在两块电芯的两边加水冷钣,使相邻两块电芯的热传导降低,不会出现热失控;其二,可满足高压快充,4C充电不是难事,明年即可在市场上看到;第三,可极大提高电池寿命,由于水冷钣具有缓冲作用;第四,比能量提高,麒麟电池可提高应用空间,磷酸铁锂系统能量密度 160wh/kg,三元高镍可达 250wh/kg,较 4680 电池多装 30% 的电量。 此电池打破性能边界,打造三效合一的多性能弹性夹层,并首创电芯倒置方案,使电池包体积应用率打破72%。 麒麟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达255Wh/kg。 在相反化学体系、同等电池包尺寸下,其电量相比4680系统可优化13%。 同时,宁德时代首创电芯大面冷却技术,使麒麟电池换热面积扩展四倍,控温时期缩短一半,支持5分钟热启动及10分钟快充,并可成功全化学体系的热稳如泰山、热安保优化。 麒麟电池还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22年最佳发明。 2. 比亚迪于1995年成立,2003年生长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消费商,动力电池方面,比亚迪2022年1-11月位列全球第二。 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在零下20摄氏度下,放电才干依然还能维持在90%,高温低SOC状况下,反倒比三元锂表现好。 “刀片电池”不只保管了传统磷酸铁锂电池安保性高、高温性好、寿命长、充放电倍率大、本钱高等优势,同时,其电池体积比能量密度大幅优化,在高温环境中的表现也十分稳如泰山,这样一来,就让磷酸铁锂电池在补足能量密度和抗高温两大短板后的优势十分清楚。 刀片电池还经过了电池安保测试范围的“珠穆朗玛峰”——针刺测试,并成功应战了极端强度测试——46吨重卡碾压测试,具有超级安保、超级强度、超级续航、超级寿命的特点。 3. LG新动力附属于韩国LG集团,2022年1-11月装机量位列全球第三。 LG新动力聚焦市场对高亏竖绝续航里程、高安保新动力车型的需求,内行业中率先成功了升镍降钴的四元锂电池(NCMA)的量产。 参与铝元素的高镍四元锂电池有着高能量密度优势的同时,相比于三元8系资料,将大幅降低放电热流峰值,并且可以提高达峰的温度,因此具有十分优秀的热稳如泰山性。 LG新动力的新一代四元电池技术可以成功1次充电续航650公里。 同时这一技术方案的亮点还在于在能够在300wh/kg以上的高能量密度基础上,经过先进的热控制技术,成功超级快充,充电5分钟行驶280公里,从基本上处置目前新动力用户普遍存在的里程焦虑。 4. 松下是目前日本独一排名前十的动力锂电池企业,2022年1-11月位列第四位,关键客户是特斯拉、群众、丰田、福特等。 松下关键动力电池产品都是圆柱电池,而4680是其最新电池产品。 和传统汽车品牌经常使用的软包式或方形的电池芯不同,圆柱形由于其外形的相关,在模组或电池包内存有空隙,空间效率较为差些。 不过也有很多优势,比如稳如泰山、散热快、本钱高等。 特斯拉的成功亦在某种水平上,得益于圆柱型电池的清楚优势。 4680电池与上一代2170电池相比,电池体积大大参与,单位容量参与5倍,外部还采用了无极耳设计,有助于降低内阻和发热,从而给车辆带来更好的能耗性能和充电性能。 此外,特斯拉还采用了却构化的电池组设计,取消了外部模块,直接由电池组成,带来了更高的空应用率,优化了整个电池组的能量密度。 电池组中会有大约960个电池,与上一代相比大大增加,从而减轻了电池控制系统的担负。 依托全新的4680电池和特斯拉控制的消费工艺,特斯拉车型续航里程将优化54%,每千瓦时电池本钱降低56%,每千瓦时投资本钱降低69%。 参数方面,整车续航里程也将优化16%,比极耳电池的电功率优化6倍。 5. SK On是韩国公司SK Innovation在2021年10月初分拆出来的电池子公司,2022年1-11月全球排名第五,关键客户为现代、起亚、奔驰、北汽等知名汽车厂商。 SK On公司运行了其共同的涂层技术,大大降低了电阻,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电池资料,提高了充电速度。 该公司还运行了一种制造处置方案,最大限制地增加了SBR的经常使用,这是一种在涂层环节中造成发生电池电阻的粘合剂。 关于SF电池来说,其电池寿命并不受快充的影响,循环寿命也可以到达 1000 次,SK On称这是该公司严厉测试后取得的效果。 SK On公司在 2019 年成功了SF电池的开发,2021 年,装备SF电池的电动车型在市场上初次亮相,该公司如今的目的是制造可以在10分钟内加快充电的电池。 6. 三星SDI是韩国三星集团的隶属企业,2022年1-11月位列全球第六,关键客户有特斯拉、三星、福特、宝马、沃尔沃、群众、奥迪、捷豹、菲亚特等。 三星SDI电池的外部为了到达最小包装空间,构成十分理想的棱柱状锂电池外壳。 此外,不要求额外参与冷却模块的结构。 三星SDI的棱柱形锂离子电池,由于棱柱外可以设计坚持外部气压的稳如泰山,阴极 阳极和电解质资料的选择不受任何约束。 因此,棱柱电池为了取得更大的能量密度,可以选择的资料范围也比其它任何方式的电池都要普遍。 三星SDI棱柱锂离子电池,拥有业界最高水平的内置型安保装置,在电池消费中安保是最关键的要素,由于电池依赖一些挥发性化学物质的反响而放电,一些电池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 三星SDI曾经开发和采用了自己共同的安保设备如保险丝、钉安保装置、过载安保装置和安保性能层,保证在最恶劣的条件下也能确保司机的安保。 7. 中创新航2022年1-11月成为全球第七的动力电池厂商。 中创新航开发了One-Stop的高锰铁锂电池,具有更好的安保性,采用了TPP2.0的热电分别的技术,保证了系统安保的鲁棒性;大幅降低了稀有金属的用量,包括了镍钴以及锂的用量,协助大家在相反的条件下取得更低的购置本钱,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到达了180瓦时每公斤,能量密度的坚持率就打破80%里程,支持整车到达700公里。 8. 国轩高科成立于2006 年,于2015年5月上市,2022年排名全球第八。 掌握国轩高科的半固态电池,曾经在固态电池的路途上略占优势。 半固态电池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迷信家研制出的一种新型半固态液流电池。 其是指任一侧电极不含液体电解质,另一侧电极含有液态电解质的电池。 或单体中固体电解质质量或体积占单体中电解质总质量或总体积之比的一半。 与目前的锂离子电池相比,半固态锂电池体积小,愈加稳如泰山安保。 简易来说就是半固态电池本钱仅为现有电动汽车所用电池的三分之一,能量密度却更高,能让电动汽车一次性充电的行驶里程加倍,柔性化的特性也让其更安保。 9. 欣旺达成立于1997年,公司于2011年4月上市,2022年排名全球第九。 欣旺达最后是做锂电池模组的,严厉说就是代工。 SFC480超级快充电池是欣旺达自主研发的首款量产超充电池,在资料、工艺、结构方面均有打破性创新,欣旺达从液冷和电芯工艺两方面着手。 SFC480采用了一种加热和散热效率更高,同时统筹高温充电效率的3D液冷技术。 同时,欣旺达SFC480电芯的无衔接片设计相似于大圆柱电池,取消了极耳转接,全体设计能让电芯的内阻降低3%,相反超充电流下温升降低2.5摄氏度。 10. 亿纬锂能成立于2001年,于2009年在深圳创业板首批上市,2022年排名全球第十。 亿纬锂能关键客户有小鹏、西风、广汽、广汽、大运、现代起亚及戴姆勒、宝马、捷豹路虎、博世等国际外头部车企。 4695大圆柱电池,能量密度到达350Wh/kg,能够成功9min超快充及500-1000km续航,其消费周期小于7天,制造效率优化30%,制形本钱降低50%。 同时,公司发布全新圆柱“π”电池系统。 公司全智能中试线累计产出电池已到达
动力电池产业剧变中,宁德时代拿什么保住“一哥”位置?
继市值上逾越中国石油后,宁德时代就不时处于“风暴眼”中。
昨日,据媒体报道,宁德时代将向现代 汽车 集团专属平台“E-GMP”打造的二款车型供应动力电池,供货时期将于2023年末尾。
对此信息,宁德时代虽然并未做出回应,但其股价却很快出现了变化。 据Wind数据显示,昨日宁德时代收盘股价大涨8.18%至404元/股。
而在6天前,宁德时代连发多个公告表示,“投资不超越120亿元树立四川宜宾动力电池制造基地”、“投资不超越120亿元树立广东肇庆动力及储能项目”和“投资不超越50亿元树立福建宁德一汽动力电池消费线扩建项目”,算计投资总计290亿元。
受此信息利好的影响,自次日收盘高开3%至379元/股后,2月4日收盘股价继续下跌至388.5元/股,涨幅到达1.97%。
早在2月1日,宁德时代就发布了一份“非地下发行股份上市流通提示性公告”,公告表示将解除限售和实践可上市流通的股份,占其目前股本总数的5.25%,而解禁上市流通日为2月4日。
据界面资讯统计,这次宁德时代的解禁市值为4332.89亿元,简直占到其发稿前总市值9555.5亿元的一半。 虽然目前解禁股持有者并未表态能否会减持,但资本市场对此依然表示担忧。
其实,自宁德时代逾越中石油后,其股价就不时演出着“过山车”的走势。 而这面前,或许反映着宁德时代“内忧内乱”的不稳如泰山现状。
宁德时代2020年12月31日-2021年2月9日K线图,截图自Wind
受疫情影响,去年新动力 汽车 的销售受阻,动力电池行业由此遭到动摇,需求和装机量随之下滑。 正因如此,宁德时代2020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表现并不优秀。
此外,在上月接连出现的宁德时代旗下电池工厂的爆炸事情,也让其堕入持久的动乱之中。
而在外部市场方面,随着新动力 汽车 行业的开展,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却逐年加剧, 宁德时代虽依然坐在“一哥”的位置上,但身边的要挟并不少。
先不说比亚迪、国轩高科等国际动力电池厂家的追逐,LG化学及松上等海外电池厂商近几年也末尾逐鹿国际市场、并紧追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市值一度逾越中国石油,外界将此视为新动力 汽车 将逐渐替代燃油车的信号。
在群雄并起的时代里,宁德时代能否能坐稳动力电池“一哥”的位置?
“基本满意。”
十四年前,曾任中国石油董事长的蒋洁敏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这样表示,彼时的中国石油确实能撑得起这个评价。
2007年11月5日,中国石油在A股风景上市,首日收盘价一度被投资者推高到48.6元/股,也用亿元的市值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值公司。
殊不知,这家昔日里全球第一市值的公司,却在十四年后被一家制造动力电池的厂商在市值上所逾越。
据中国动力报报道,就在去年12月21日,宁德时代的股价涨幅超12%,当日收盘股价为325元/股,市值也随即到达了7571亿元。 一周后,在12月30日,宁德时代股价涨幅到达10.39%,收盘股价为340元/股,市值也到达7920亿元,一举逾越中国石油当日7558亿元的市值。
往年开年后,这样的涨势还在继续。 1月4日收盘时股价成功高涨15.09%至404.1元/股,这之后,股价继续飞涨直至到1月7日,收盘股价到达413.23元/股,市值到达9626亿元的新高。
不过,就在宁德时代正向万亿市值冲锋之时,却被踩下了“刹车”。
1月7日,据“宁乡发布”微博称,当日晚间湖南邦普循环 科技 有限公司(简称“湖南邦普”)老厂车间出现爆炸起火事情。 据“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数据显示,该公司属于宁德时代控股的子公司。
作为当事方的宁德时代对此事故虽很快做出了回应,但由于这家公司关键担任宁德时代电池产业中回收部分的业务,受此影响宁德时代次日收盘时股价为404.5元/股,降幅到达2.11%,市值在一天内蒸发203.32亿元。
尔后一周,股价的颓势继续延续。 1月11日股价继续走低,当日收盘价为390元/股,降幅为3.58%;时期虽有小幅反弹,但股价的降幅并没有失掉缓解,在八天后收盘股价降到366.11元/股的低点,当日市值也跌至9000亿元以下。
到了1月20日,宁德时代股价回涨至收盘价391.4元/股,涨幅一度到达了25.29%。 在业内看来,这一回涨与前日其发布的专利有很大相关。
1月19日,宁德时代发布了两项与固态电池相关的发明专利。 据专利文件可以看到,这两项专利都与固态电解质相关,将有利于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的发扬。 自上月初蔚来推出150kWh固态电池包后,宁德时代这一专利成为这一范围又一进度。
宁德时代固态电解质相关专利信息,截图自“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
受此信息的利好影响,尔后几天宁德时代的股价一路走高,于1月22日重回400元股价,当日收盘价为408元/股,市值也重回9100亿元之上。
但很快,宁德时代的股价再次由于爆炸事情而堕入“泥潭”之中。
1月20日晚间,德方纳米控股子公司曲靖市麟铁 科技 有限公司(下称“德方纳米”)发布公告称,当日上午其一个室外尾气吸收塔出现爆炸。 据德方纳米曾披露资料显示,其公司在2014至2016年均为宁德时代的前五大供应商。 此外,据“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数据显示,宁德时代占其公司总股本的40%股权。
这之后,宁德时代虽然对此爆炸事故很快做出回应,并表示只是参股相关,未介入其公司的消费运营, 但也没有挡住股价的下跌。
就在事故出现的下一周,宁德时代的股价再次下跌,自1月25日收盘时的396.95元/股降至1月29日收盘时的354.11元/股,降幅到达了4.27%,这也是宁德时代在上月股价的最低点。
而到了本月初,宁德时代股价继续走低。 2月1日,其股价收盘价为350.33元/股。 但随着宁德时代连发多个扩产公告后,及时将股价的下跌再次止住。 自2月2日发布公告后,宁德时代股价末尾回调,至2月4日收盘时,股价较2月1日股价已回涨38.17元/股。
至此,从宁德时代于去年12月逾越中国石油、股价也随即到达了413.23元/股的高点后, 截至本月5日收盘其股价已演出了屡次坎坷,堪比坐上了“过山车”。
其股价的不稳如泰山,或许也反映着宁德时代颇具应战的现状。
在目前动力电池这个赛道上,已坐到“头把交椅”的宁德时代压力也不小。
去年10月,宁德时代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第三季度成功营收127亿元,同比增长了0.8%;成功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4.24%。 这也是宁德时代去年前三季度初次成功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
虽然宁德时代在第三季度交了一份较为美观的“效果单”,但也无法遮盖住前三季度的颓势。 据财报数据显示,宁德时代2020年前三季度成功营业支出315.22亿元,同比降低4.06%;成功净利润36.82亿元,同比降低2.07%。
关于宁德时代去年前两季度的开展不利,与疫情不无相关。
随着去年年终疫情的迸发,去年上半年新动力 汽车 的产销量大幅降低。 据中国 汽车 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新动力 汽车 产销量区分为39.7万辆和39.3万辆,区分同比降低36.5%和37.4%。
“去年上半年突发疫情及政策影响造成新动力 汽车 销量群体下滑,而动力电池卸车量也随之降低,从而影响电池供应商支出。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曾对北京商报这样表示。
在外界看来,随着疫情逐渐被控制,其营收和净利润应该会失掉上升。 但关于宁德时代而言,事情并不是如此简易,曾作为“立身之本”的技术路途已摇摇欲坠。
早在2011年,宁德时代就在福建宁德市成立,但在彼时的动力电池赛道上,已然慢了许多,它前面已有比亚迪和国轩高科两个已成功“自给自足”的玩家。
作为宁德时代开创人的曾毓群自然也看到了这点,于是在公司创立之初,就另辟蹊径——没有将事先市场普遍认可的磷酸铁锂路途作为主打路途,而是选择了本钱更为高昂的三元锂路途。
就在曾毓群做出这个选择后,政策也帮了他一把。
在宁德时代成立的一年后,中央发布了《节能与新动力 汽车 产业规划(2012-2020年)》,规划提出到2015年,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要到达150Wh/kg以上,而在那时只要三元锂电池能到达这一目的。
于是,在政策红利的“减速”下,宁德时代于2017年借势逾越了比亚迪和国轩高科,一举成为了动力电池行业的“一哥”。 在这之后,宁德时代继续在三元锂电池方面做着研发,并在两年后推出并量产了“811电池”。
宝马iX3搭载的宁德时代811电池,图源宁德时代官微
简而言之,811电池即动力电池正极资料中镍、钴和锰三者配比为8:1:1的三元锂电池,这一电池可以将能量密度优化至170Wh/kg,并有效的优化装载此款电池的新动力 汽车 的续航里程。
811电池虽有诸多优势,但自推出后就不时备受质疑。
首先就是电池的安保性。 据未来 汽车 日报报道,去年国际市场出现了超越20起新动力 汽车 自燃事故,这其中多为装载三元锂电的车型。 而随着去年比亚迪与宁德时代的一场“针刺实验”,更将宁德时代的811电池的安保性送上言论的焦点。
“依照目前的技术,811电池系统做到不起火简直无法能。 假设要做到单体电芯不起火,估量会采用固态/半固态电池,或许较大地牺牲能量密度。 ” 新动力 汽车 行业专家傅复兴对车市物语这样表示。
除了安保性之外,三元锂电池目前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渐被挤压。
据中国 汽车 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去年1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1月,国际三元锂电池合计卸车5.9GWh,同比累计降低8%;磷酸铁锂电池合计卸车4.7GWh,同比累计增长上升13%。 依照这个趋向,2021年磷酸铁锂的装机量大约率会超越三元锂电池。
正如如此,去年业内一度有传言称“宁德时代会丢弃811电池”,宁德时代虽然对此启动造谣, 但三元锂电池的安保性和市场份额受挤压等“内忧”疑问依然存在。
相比于“内忧”的困扰,关于宁德时代而言,“内乱”或许更具有要挟。
其实,宁德时代前几年之所以可以坐到“一哥”位置上、并没有遭到多大的要挟,还要得益于政策的扶持。
2015年,工信部推出动力电池“白名单”,国际新动力车企只要采用“白名单”中企业的电池才干取得补贴,进入“白名单”之中就有宁德时代。
借此,宁德时代在政策的扶持下驶入开展“快车道”。 2019年,包括华晨宝马、宇通客车、中通客车、厦门金旅、北汽、中车集团、吉利在内的各个车企,宁德时代电池的装机比例都在90%以上。
但随着当年工信部取消了“白名单”,挡在外资动力电池企业面前的“墙”被推倒,这些企业就此进入国际市场再不阻碍。 而作为国际动力电池行业“一哥”的宁德时代,首当其冲地迎来了LG化学、SK等外资电池企业的应战。
据SNE Research 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8月,LG化学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占全球市场的15.9%,排名第一,宁德时代以15.5%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 这之后,宁德时代虽夺回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第一的位置,但LG化学和松下依然在其身后紧追。
其实,随着宁德时代在市值上逾越中国石油后,在业内看来一个新的动力时代就随之开启。但对目前的宁德时代而言,除了要面对自身“内忧内乱”的疑问之外,还要思索一个“老疑问”—— 如何继续稳住动力电池行业“一哥”位置?
“关于许多竞争对手而言, 汽车 电池通常只是他们的几个业务范围之一。 但对我们来说,一切都要围着电池转,我们必需成为这个范围的最强者”。
在宁德时代创立不久,在被媒体问到关于公司及未来的思索时,曾毓群曾这样回答道。
但要让宁德时代做到这点,其实并不简易。
这是由于在新动力 汽车 行业自开展以来,就存在着一个惯例—— 鸡蛋不会放在同一个筐里。 简言之,就是任何一家车企并不会只选择一家动力电池厂商作为供应商,而是同时选择几家。
就拿特斯拉为例,就目前其电池供应商就曾经囊括松下、LG化学和宁德时代国际三大电池巨头。 “为保证其电池供应稳如泰山,我们会选择多家电池供应商来供应电池。 ”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曾对媒体这样表示。
而作为国际动力电池行业头部企业的宁德时代,相同并不是车企的独一选择。
群众2020年豪掷11亿欧元入股国轩高科,又选定万向一二三作为供应商;奔驰也投入千万欧元入股孚能 科技 。 就连曾作为宁德时代的“伯乐”——华晨宝马也在去年7月选择了亿纬锂能。
这面前的要素很简易,动力电池企业无法满足众多新动力车企的需求,为了成功消费,车企们不得不选择多家动力电池企业作为供应商。 即使到了2021年,这样供需之间的不平衡依然存在。
“未来5年,锂电产业市场将迎来井喷期,加快进入到TWh时代。”
就在上月召开的中国电动车百人会云论坛上,曾毓群曾给出了这样的判别。 在他看来,2021年末尾全球锂电池行业将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需求会有清楚的优化,但反观供应端,目前全产业链的产能供应增长相对较慢,有效供应缺乏。
换句话说,随着新动力 汽车 行业的加快开展,也让动力电池行业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但行业的基本规则并没有改动—— 满足更多车企的需求,来争夺更多市场。
而从往年终末尾,众多新动力车企关于动力电池的需求就已出现出井喷式增长。
特斯拉国产Model Y强势登陆国际市场,由于超预期降价一度造成官方瘫痪;紧接着,蔚来发布了新车型ET7,据蔚来结合开创人秦力洪对媒体表示,ET7订单量也超越预期。 在之后,智己 汽车 也发布了自己的新车型,并开放预订。
特斯拉国产ModelY和蔚来ET7,图源特斯拉/蔚来官微
除此之外,像小鹏、威马、零跑等国际新动力车企、宝马、奔驰及奥迪等传统燃油车车企也都会在2021年推出旗下的诸多新车型。
从特斯拉、蔚来,再到小鹏、宝马等车企的高速放量,都在增大宁德时代为代表的动力电池厂商的电池供应压力。 据高工锂电机构统计,2021年国际新动力 汽车 销量预期上调至197万辆,同比增速将超越52%,对应动力电池装机量达97GWh。
为了满足更多车企的需求和抢占市场,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企业们纷繁末尾了扩产“运动”。
就在本月初,宁德时代就发布公告称,将在四川宜宾、广东肇庆和福建宁德投资树立动力电池基地及动力储能项目,算计投资总计290亿元。 而在2020年12月底,宁德时代宣布,投资390亿在福建福鼎、四川宜宾、江苏溧阳三地增产扩产。 短短几个月,就大手笔拿出近680亿元扩大产能。
紧接着,比亚迪也发布公告表示,将区分以现金的方式对旗下的子公司启动增资扩产。
除了头部动力电池企业在扩产上启动减速,它们身后的动力电池厂商们也末尾奋力紧追。
上月,中航锂电宣布投资50亿元、规划产能为10GWh的项目行将迎来正式投产,二期项目规划已在启动中。 而在去年,国轩高科柳州10GWh动力电池消费基地也末尾开工;蜂巢动力宣布投资155亿元在欧洲树立24GWh电池工厂。
但是,就在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厂商做着扩产的同时,也末尾觉察仅仅经过原来的扩产方法很难赢得更多市场,由于从去年末尾已有很多新动力车企已不甘被电池厂商“卡住脖子”,末尾亲身下场规划电池业务。
去年9月,马斯克在特斯拉的“电池日”上发布了旗下的新动力方案,并表示在两到三年后,当成功自给自足后,不扫除向外输入电池产品。 再到往年,蔚来、智己 汽车 和广汽新动力均已推出的旗下新电池技术,连线出行曾在《特斯拉、蔚来、广汽的1000公里续航电池,是真技术还是新噱头?》一文中启动了详细论述。
“虽然像蔚来、智己 汽车 等车企及品牌目前在电池方面,还在与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厂商协作,但在这些车企摸透电池消费工艺后,很大约率会真正自研电池,就像特斯拉那样,这样可以让本钱降到更低。 ” 一位动力电池行业从业者对连线出行表示。
正因这样,宁德时代为了在新的时代下,继续稳住动力电池行业的“一哥”位置,不再仅对动力电池业务启动继续规划和研发,也末尾向其他业务末尾拓展。
据北京商报报道,自去年末尾宁德时代投资了包括同类电池厂商,并涉足抢先电池原资料端、证券、 汽车 制造、人工智能及智能驾驶等范围。 而在往年1月,宁德时代还介入了人工智能芯片公司地平线的C+轮融资。
宁德时代投资地平线信息,截图自“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
在业内看来,宁德时代末尾向供应链上下游及新兴 科技 范围投资并不异常,介入投资和规划其他范围业务不只可以稳如泰山供应、平摊风险,也能优化其内行业中的竞争力。
如今来看,随着新动力 汽车 行业的加快开展与普及,可以确定的是,宁德时代市值逾越中国石油并不是开展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终点。 只不过,宁德时代要想在新动力时代下继续稳坐“一哥”位置,就 要求跟着时代变化随时主动反击。
半导体界的人事震荡局 注定不伟大的调整
人事变化一直牵动着半导体产界人士的心。
2019 年是不伟大的一年,众多半导体巨头启动了高管调整,或宣布调整信息。 上方一同回忆 2019 年半导体产业都阅历了哪些严重人事变化。
SK 海力士
2018 年 12 月,SK 海力士发布营运长李锡熙升职 CEO,原 CEO 朴星昱则转任 SK 集团 Supex 追求协议会 ICT 委员长,担任开拓 SK 集团未来技术与新生长动力。
现年 56 岁的李锡熙产学界阅历完整,取得首尔大学无机资料硕士后,1990 年参与 SK 海力士前身现代电子成为研讨员,尔后又到美国求学,取得史丹佛大学资料博士学位,2000 年进入英特尔(Intel)就职。
任职英特尔 10 年时期,屡次获颁最高荣誉的英特尔成就奖,2010 年在韩国迷信技术院(KAIST)担任教授,2013 年重回 SK 海力士担任 DRAM 开发,2017 年升职营运长成为半导体事业担任人。
英特尔
2019 年 1 月 31 日,英特尔宣布任命暂时首席执行官罗伯特 - 斯旺(Robert Swan)为正式 CEO。 这是英特尔 51 年来第七次任命首席执行官。
自 2018 年 6 月,首席执行官布莱恩 - 科再奇(Brian Krzanich)因违犯公司政策与一名员工存在不合理相关而被解职,罗伯特 - 斯旺担任暂时首席执行官至今已有 7 个月,他自 2016 年起担任首席财务官,并获选为公司董事会成员。
现任财务副总裁托德 - 安德伍德(Todd Underwood)将接任暂时 CFO 一职,公司将寻觅一名终身性 CFO。
Swan 拥有布法罗大学工商控制学士学位和宾厄姆顿大学工商控制硕士学位。 他是 eBay 的董事会成员。 1985 年在通用电气公司末尾了他的职业生涯,持有各种初级财务他在那里任务了 15 年。 在其职业生涯早期,斯旺担任电子数据系统公司和 TRW 公司的首席财务官,以及担任 Webvan Group Inc。 首席运营官兼首席执行官的首席财务官。 2006 年参与 eBay Inc。 担任首席财务官,担任 eBay 财务职能的各个方面,包括控制,财务规划和剖析,税务,财务,审计,兼并和收买,和投资者相关。 2015 年参与 General Atlantic 担任运营协作同伴,与公司的全球投资公司亲密协作,共同成功增长目的。 2016 年 10 月起担任英特尔公司的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CFO)。 他担任监视英特尔的全球金融组织,包括财务,会计和报告,税务,财务,外部审计和投资者相关,信息技术;和公司的企业战略办公室。 2018 年 6 月 21 日被任命为英特尔公司的暂时首席执行官。
利扬芯片
2019 年 2 月,张亦锋参与广东利扬芯片测试股份有限公司任公司首席执行官。
张亦锋,在西安电子 科技 大学通讯工程学院运行电子技术专业获学士学位,复旦大学控制学院工商控制专业(MBA)毕业,研讨生学历。 2000 年 7 月至 2013 年 12 月,,任职于上海华虹 NEC 电子有限公司,先后在方案部、Foundry 事业部、业务开展部等部门担任资深主管工程师、主任、科长等职。 2014 年 1 月至 2015 年 8 月任职于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担任产品销售科科长。 2015 年 8 月至 2015 年 12 月任职于武汉力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担任 IC 事业部总监。 2016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任职于珠海博雅 科技 有限公司,担任首席商务官、副总裁,兼任全资子公司四川泓芯 科技 有限公司总经理。
华虹集团
华虹半导体
2019 年 3 月 28 日,华虹集团对旗下制造平台启动了人事调整,宣布上海华力集成总经理唐均君接替王煜担任上市公司华虹半导体总裁一职(5 月 1 日正式接任),希望发扬唐总在 12 英寸消费线的阅历,以便更好的让华虹无锡基地的 12 英寸产线加快产失效益。
上海华力
华虹集团对旗下制造平台启动了人事调整,宣布上海华力微总裁雷海波兼任上海华力集成总裁,作为中国大陆培育的外乡 12 英寸产线领头人,雷总如今要担任两个 12 英寸产线的运营。 华力微在 2018 年成功初次年度盈利。
上海新升
2019 年 5 月 5 日,邱慈云出任上海新升 CEO。
邱慈云生于 1956 年,取得加州伯克利分校电气工程博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初级控制人员工商控制硕士学位。 他早年曾在德国慕尼黑固体技术研讨所 At&t 贝尔实验室和台积电任务。 2001 年曾跟随张汝京兴办中芯国际;2005 年参与华虹 NEC 担任运营副总裁;2007 年参与马来西亚 Silterra 担任 COO;2009 年回到华虹 NEC 担任总裁兼 CEO;2011 年 8 月起,担任中芯国际 CEO,至 2017 年 5 月因团体要素请辞。
瑞萨电子
2019 年 6 月 26 日,瑞萨电子官方发布公告,现任 CEO 吴文精( Bunsei Kure)将于 2019 年 6 月 30 日辞去其代表董事、总裁兼 CEO,柴田英利(Hidetoshi Shibata)将成为为其代表董事,总裁兼 CEO,任命自 2019 年 7 月 1 日起失效。
吴文精上前的要素是瑞萨运营业绩欠佳。
芯思想研讨院以为,瑞萨是日本半导体产业界的一朵奇葩,越整合则越虚弱。
武汉弘芯
2019 年 7 月 17 日,蒋尚义正式出任武汉弘芯总经理。
蒋尚义,1968 年在国立台湾大学获电子工程学学士学位,1970 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电子工程学硕士学位,1974 年在斯坦福大学获电子工程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蒋博士曾在德州仪器和惠普公司任务。 1997 年回到台湾,任职台积电研发副总裁,是台积电掌管单一部门时期最久的人。 2013 年任台积电共同首席执行副总和共同运营官。
在台积电时期,蒋尚义将研发团队从 120 人扩编至 2013 年的 7000 多人,年度研发经费更从 25 亿台币激增至 2013 年的 480 亿台币;曾介入研发 CMOS、NMOS、Bipolar、DMOS、SOS、SOI、GaAs 激光、LED、电子束光刻、矽基太阳能电池等项目;率领台积电自主研发,一路从 0.25 微米、0.18 微米、0.15 微米、0.13 微米、90 纳米、65 纳米走到 40 纳米世代,还介入了 28 纳米 HKMG 高介电金属闸极、16 纳米 FinFET 等关键节点的研发,使台积电的行业位置从技术跟随者开展为技术引领者。
华微电子
2019 年 7 月 9 日,首席执行官(CEO)聂嘉宏先生辞呈。
经公司董事长提名,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审核,公司董事会赞同聘任于胜东先生为首席执行官,任期自董事会经过之日起至本届董事会届满为止。
凯世通
2019 年 8 月,陈克禄接替陈烔(JIONG CHEN)担任凯世通总经理。
陈克禄,原上海浦东 科技 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总监。
2015 年,上海浦东 科技 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科投资”)入主万业企业,并于 2018 年成为其控股股东(持股 28.16%),积极推进其战略转型。
万业企业将转型目的瞄准了集成电路装备及资料产业。 2017 年,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经过,万业企业以 10 亿元自有资金认购上海半导体装备资料产业投资基金首期 20%份额,迈出了转型的第一步。
2018 年 7 月,万业企业启动收买上海凯世通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世通”)100%股权相关事宜,最终以 3.98 亿元的多少钱、以现金收买的方式,成功成功对凯世通 100%股权的收买。 收买凯世通后,万业企业正式切入集成电路中心装备产业之一的离子注入机范围。
长电 科技
2019 年 9 月 9 日,长电 科技 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收到 LEE CHOON HEUNG(李春兴)先生恳求辞去首席执行长(CEO)落第七届董事会董事职务的书面辞职书,经研讨讨论公司董事会赞同李春兴先生辞去首席执行长职务的恳求。 依据《公司章程》,李春兴先生辞去公司董事职务在书面辞职书送达董事会时已失效,其不再担任公司董事。 辞去上述职务后,李春兴先生将继续担任公司首席技术长(CTO)职务,并继续努力于公司的开展。
依据长电 科技 董事长周子学先生提名,经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审核,分歧赞同聘任郑力先生为公司首席执行长,同时提名郑力先生为公司第七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任期自本次董事会聘任经过之日起至本届董事会任期届满。
郑力,男,1967 年 8 月出生,天津大学工业控制工程专业工学士,东京大学金融经济控制硕士。 郑力在美国、日本、欧洲和中国国际的集成电路产业拥有超越 26 年的任务阅历。 曾任曾任恩智浦全球初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中芯国际全球市场初级副总裁,瑞萨电子大中华区 CEO,NEC 电子(后与日立公司和三菱公司的半导体部门兼并为瑞萨电子)大中华区总裁,华虹国际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虹日国际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日本东棉美国公司(现丰田通商美国公司)加州圣荷西分公司总经理,日本东棉公司总部(现日本丰田通商公司)电子信息系统本部担任产品开发经理、集成电路项目控制经理等职务。
安靠
2019 年 6 月,安靠中国区总裁周晓阳正式离任,10 月由曹持论接任。
周晓阳,西安人,1984 年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半导体专业,1984 年至 1987 年在骊山微电子研讨所师从黄敞教员,取得硕士学位;1987 年至 1993 年在西安 771 所任务,时任组合车间副主任;1993 年至 1997 年任职国度半导体上海公司任务;1997 年至 2007 年任职英特尔;2007 年至 2011 年任职星科金朋;2011 年至 2014 年在楼氏电子任务,曾任楼氏电子苏州和北京公司总经理;2014 年参与安靠,任中国区总裁及安靠封装测试(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
安靠中国区在周晓阳的率领下,创下了辉煌的业绩,公司曾经成为中国大陆及安靠全球技术最先进、产能最大、发货量最大的 NAND 封测厂,为很多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保驾护航。
在周晓阳率领下,2014-2018 年间,安靠上海年平均奉献税收约为 1 亿元人民币,并取得浦东“征税突出奉献奖”;进出口额约 224 亿美元,连年取得浦东“贸易奉献奖”;此外,安靠上海名列中国十大封测企业、荣获市外资进出口百强、市外资吸收务工人数百强、市外资双优企业等奖项。
曹持论,2001 年 5 月参与安靠公司,曾担任安靠中国区副总裁及厂长职务。
芯聚能半导体
2019 年 11 月正式参与创业公司芯聚能半导体,接替王颖颖担任法人和总经理。
周晓阳,西安人,1984 年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半导体专业,1984 年至 1987 年在骊山微电子研讨所师从黄敞教员,取得硕士学位;1987 年至 1993 年在西安 771 所任务,时任组合车间副主任;1993 年至 1997 年任职国度半导体上海公司任务;1997 年至 2007 年任职英特尔;2007 年至 2011 年任职星科金朋;2011 年至 2014 年在楼氏电子任务,曾任楼氏电子苏州和北京公司总经理;2014 年参与安靠,任中国区总裁及安靠封装测试(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9 年 6 月分开安靠。
北边华创
10 月 31 日,北边华创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于 2019 年 10 月 31 日收到公司副总经理张国铭先生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张国铭先生由于团体要素开放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辞职后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张国铭先生曾任北边华创 科技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初级副总裁、首席战略官,并兼任北京北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北京七星华创流量计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七星华创集成电路装备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曾任北京建中机器厂总工程师、副厂长,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微电子设备分公司总经理,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国铭先生担任国度 02科技 严重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 科技 部“十三五”重点专项先进制造专家组专家、国度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审核委员会委员、北京电子制造装备行业协会秘书长、国际 SEMI 协会全球董事会董事、SEMI 中国半导体设备及资料委员会主席等多种职务。
据悉,张国铭曾经加盟华海清科。
关注同花顺 财经 微信群众号(ths518),失掉更多 财经 资讯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