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双失 落伍 的英特尔已是 (名利双失是什么意思)
外地时期 8 月 1 日,英特尔发布了 2024 年第二季度财报以落第三季度指引。财报显示,英特尔在第二季度的表现远低于市场预期,且估量第三季度将继续低于剖析师预期,同时还宣布了年内约1.5万人规模的大裁员方案。
此财报一出,今天公司股价下跌5.5%至29.05美元/股,次日股价更是暴跌 26% 至 21.48 美元,公司市值正式跌破千亿美元,抵达 2013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曾经的全球芯片巨头,终究怎样了?
芯片巨头,稀有解体
往年3月5日,英特尔破费超3亿美元的巨资,收买了ASML的全球首台新一代高NA EUV光刻机,作为2nm以下先进制程芯片量产的必备“武器”。
英特尔的这一举动,向全球流露了赶超全球“代工之王”台积电的野心,但也为多个季度的延续盈余埋下了伏笔。
据英特尔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英特尔的营收为128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1%;毛利率为35.4%,上年同期为35.8%;净支出暴跌则85%,仅为8300万美元;盈余更是抵达了16.1亿美元,远高于上季度盈余的4.37亿美元。
图源:英特尔财报
细心看财报,不难发现本季度的盈余简直都来自“英特尔代工”(Intel Foundry),PC和主机业务是坚持盈利的。
往年终,英特尔宣布正式分拆旗下的芯片设计与制造业务,担任芯片制造业务的晶圆代工事业部将彻底独立,财务独自核算统计,自傲盈亏。
据公司4月份提交给美国证券买卖委员会(SEC)的一份文件披露,独立后的芯片制造部门“英特尔代工”(Intel Foundry)2022年盈余52亿美元,2023年盈余70亿美元,本季度则盈余了28亿美元。
而盈余的关键要素,是英特尔为了翻开店务展开空间,不时加码的代工基础设备树立。
要知道相比于其他Fabless(无工厂芯片供应商)方式的芯片厂商,英特尔选择的是IDM方式,也就是集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装和测试等多个产业链环节于一身。但晶圆厂建置本钱极高。
依据机构预算,建造一座月产量在5万片晶圆的2nm工厂要求的本钱约为2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98.44亿元),相同产能的3nm工厂的本钱约为2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27.46亿元)。
据悉,2023年以来,英特尔相继发布了在美国、欧洲和以色列兴修半导体制造工厂的方案。在各地政府的纷繁补助下,总投资金额高达千亿美元。而这些投资的报答,在短期内应该是很难在财报上表现了。
当然,被英特尔寄予厚望的不止代工业务,还有AI。
详细来说,英特尔业务支出关键包括六大部门:客户端计算事业部(CCG)、数据中心和人工自动事业部(DCAI)、网络和边缘事业部(NEX)、英特尔代工(Intel Foundry)、拆分后的Altera、自动驾驶业务Mobileye和其他。
而在2024年二季度,DCAI的营收为30.5亿美元,不只低于预期,还同比下跌了3.5%。要知道,AI不时是这段时期相关芯片公司的增长引擎,它的下跌宣告着公司的增长有望。
“我们的支出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增长,而且我们尚未从 AI 等弱小趋向中充沛受益。我们的本钱太高,利润率太低。我们要求采取更大胆的执行来处置这两方面——特地是思索到我们2024年下半年的财务业绩和前景,这比之前预期的要困难。”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在致员工信中如此表示。
更为致命的是,英特尔宣布从第四季度末尾,将暂停派发股息,以优先投资业务并成功更继续的盈利才干。
这是英特尔近32年来初次暂停派息,不只反映了公司担忧自己的现金流,也会让市场质疑英特尔未来的赚钱才干。在这个背景之下,公司即使大幅增添本钱,恐怕也难以优化投资者关于公司未来的决计。
果不其然,蹩脚的业绩表现和英特尔的失望预期,让股价一天内暴跌 26%至 21.48 美元。这是该公司股价有史以来第二蹩脚的一天,仅次于1974 年7月31% 的跌幅,足以见市场对英特尔的绝望和决计有余。
但其实早在财报发布之前,业务、口碑被双重打击的英特尔就曾经有些“焦头烂额”了。
多事之秋,名利双失
抛开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的营收数据不谈,光是近几个月出现的异常就够英特尔头痛一阵子了。
自1月19日,英特尔发布全新酷睿14代处置器后,过去的半年里,蓝屏、解体的阴影就在许多游戏玩家的生活中挥之不去。往年5月,面对越来越多质疑,英特尔官刚才在压力之下“甩锅”称,解体要素或许是主板制造商所设置的功耗方式过于极端,形成CPU“不堪重负”。但在英特尔发布了全新的BIOS和固件更新后,上述疑问仍未失掉处置。
直到7月份,一位在YouTube 频道拥有逾越200万粉丝的知名游戏测评博主 Gamers Nexus ,结合自己拿到的一些外部资料,猜想这些缺陷或许来自消费环节中的原子层堆积(ALD)工艺。也就是说,担任克制芯片外部氧化的涂层没有涂装到位,形成CPU外部的铜通孔随着时期被氧化了。
也就是说,这或许是英特尔CPU的工艺缺陷疑问。假定这一猜想成立,全球数千万台电脑中的英特尔CPU随时或许会“与世长辞”。于是,信息一出,全球游戏厂商、意见首领和玩家们立刻展开了对英特尔的口诛笔伐。
据外媒报道,知名游戏《泰坦之路》的开发商Alderon Games不久前宣布,他们将把旗下一切游戏主机的CPU从英特尔换成AMD。并表示,过去三四个月里频繁的解体异常,他们观察到,受影响的CPU缺陷率靠近100%。也就是说,这些英特尔CPU缺陷不是“会不会坏”,而是“什么时辰会坏”。
7月23日,英特尔地下声明称,经过普遍剖析退回的处置器,他们发现缺陷是由于错误的微代码,他们方案在8月中旬发布更新补丁。关于Gamers Nexus提到的工艺缺陷疑问,英特尔否认了这一说法,说那是2023年7nm工艺的疑问,曾经修改了。
惋惜的是,无论英特尔能否供认这是工艺缺陷,言论的风暴曾经让他们的品牌笼统在消费者心中大打折扣。
“后院起火”尚未摆平,外部市场也末尾出现缩减。
往年5月8日,英特尔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买卖委员会(SEC)的一份文件中指出,美商务部“撤销了向中国客户出口消费者相关产品的某些容许证,立刻失效。
尽管英特尔在上述文件中并未指明“中国客户”是谁,不过拜登政府此行进一步收紧了对中国通讯公司华为的出口限制,撤销了美国芯片公司高通和英特尔向华为出售半导体的容许证。因此,这个“中国客户”多半是华为了。
而美国《巴伦周刊》曾指出,证券文件显示,2023年,中国市场占英特尔总营收的27%。美国政府此次对华为出口限制不只或许会影响英特尔营收的6个百分点,也会对其市场声誉和研发投入构成了影响。为了补偿失去的市场份额,英特尔不得不加大在其他市场的投入,但这种调整要求时期和资源,短期内难以奏效。
于是我们看到,在上述提交给SEC的文件地下后,英特尔股价在8日午盘买卖中下跌2.5%至29.91美元每股,在8日美股收盘时,英特尔股价继续下跌,跌幅抵达2.22%,收盘价为30美元每股,创下了自2023年6月5日以来的收盘新低。
双线回击,难解困局
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中供认,第二季度的财务表现「令人绝望」,但同时提到,公司将经过一系列武断措施来提高运营和资本效率,同时减速IDM 2.0战略的推进。
将时期拨回到2021年3月,帕特·基辛格对英特尔原有的IDM方式启动了一筹莫展的改造,并提出了IDM2.0战略,使得英特尔一改此前被唱衰的颓势。据了解,IDM 2.0 战略是英特尔旨在经过外部制造和外部代工相结合的方式,优化其市场竞争力的中心举措,也是帕特·基辛格上前后试图改动英特尔态势的中心战略。
但是,三年过去了,市场关于 IDM 2.0 战略能否奏效,更多还是持张望态度。
要知道,财报只是一时的业绩总结,英特尔将要面临的是更为持久的困局。
首先,良率疑问未处置,新品依赖友商。
据悉,英特尔第一代Core Ultra CPU(代号Meteor Lake)产量遇到瓶颈,似乎也遇到了良率方面的疑问。暂时还不清楚这些疑问能否和第13代、第14代台式机处置器普遍出现的解体和不稳如泰山状况有关。
而新一代面向笔记本电脑的Lunar Lake 迟迟还未上市,只能坐看高通骁龙 X 系列和 AMD 锐龙 AI 300 系列在 OEM 市场不时攻城略地。更为为难的是,Lunar Lake芯片要求依托台积电消费,英特尔还要求另外再置办每个芯片上的内存,由于Lunar Lake笔记本电脑没有独自的内存条。
并且,原方案 2024 年下半年的 20A(2nm)芯片量产,又估量要跳票到 2025 年下半年,18A 的量产方案天然也受其影响。
其次,代工尚在起步,盈余还会继续。
随着以GPU为主的AI芯片需求加快收缩,芯片产能瓶颈日益凸显,比如英伟达关键经过台积电代工,但受台积电CoWoS先进封装产能限制,2023年下半年,英伟达就出现了高性能计算卡交货周期普遍延伸至12-16个月的状况。
在这一背景下,英特尔规划芯片代工,在未来市场确实能大有作为。英特尔也心愿这个部门到2030年底,能够成功60%的毛利率、40%的运营利润率。
但抛开对代工基础设备树立的巨额投入不谈,组成英特尔代工(Intel Foundry)的原芯片制造相关部门,终年服务于外部订单,并不要求独立承当盈亏,这也形成其在服务外部客户、开拓更大市场上,要求肯定顺应期。这也意味着,英特尔代工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仍会是比拟烧钱的业务。
此外,AI PC 有搞头,但有余以翻身。
人工自动时代,不搞AI或许是等死,但搞AI也或许会被卷死。
要知道,与英伟达数据中心支出(第季)同比增长超 400%、AMD 数据中心支出(第二季度)同比增长 115%相比,第二季度的英特尔数据中心和AI(DCAI)业务支出不增反降,真实不是个好兆头。
在公司财报会议上,帕特·基辛格就直接表示,公司的AI PC芯片Lunar Lake并有余以在短时期内改动局面。而在主机芯片方面,英特尔肯定努力从其他AI芯片制造商那里争夺市场,这就意味着,英特尔的AI芯片业务要求在性能、功耗和生态系统树立方面成功片面打破。
这显然不是一件易事,更何况是处于微小转型阶段的英特尔。
最后,英特尔决计有余,投资者也没耐烦。
此前,投资者拥抱AI热潮,大举押注科技股,但科技公司在AI范围疯狂“烧钱”并未带来相应报答,市场对AI投资的报答担忧日益加剧。
而过去两年里,英特尔不时在盈余和盈利之间摇晃,这更让华尔街失去了决计。于是,第二季度业绩一出,全球各大投行迅速调低了对英特尔的预期:
德意志银行将英特尔目的价从38美元下调至27美元;
摩根士丹利将英特尔公司目的价从36美元下调至25美元;
汇丰剖析师Frank Lee将英特尔评级由持有下调至减持,目的价19.8美元,即下跌32%;
简言之,英特尔在第二季度的表现不只仅是一次性性方便的业绩不佳,而是反映了这家芯片巨头在多个业务范围面临的困境。同时,英特尔能否经过其新战略和产品组合在未来改动局面,也是很多人都关心的一件事。
不过,值得留意的是,英特尔在美国被寄予厚望,是美国政府用真金白银重点扶持的芯片企业,心愿其能成功外乡制造芯片的梦想,在芯片供应链上摆脱过于依赖亚洲的现状。
据了解,英特尔是美国《芯片法案》最大的受益者,取得了 85 亿美元的直接赠款和110亿美元的存款,以及价值15亿至35亿美元的国防与安保赠款。
图源:EETOP
英特尔自己也推出了既不要求稀释公司价值,又能吸引股权投资者的半导体结合投资方案 (SCIP)。该方案触及与金融公司树立战略协作同伴相关,共同投资英特尔的半导体制造设备。这有助于英特尔控制其资本支出并在扩展消费才干的同时坚持微弱的资产负债表。
据了解,英特尔已达成两项 SCIP 买卖:与 Apollo 协作收买爱尔兰莱克斯利普的Fab 34,与Brookfield 协作扩建亚利桑那州的 Ocotillo Campus。英特尔仅用了两家工厂所需总投资的约三分之一,就取得了 51% 的一切权和 100% 的控制权。
种种利好,都为英特尔加码晶圆代工提供了难得的驱动力。
眼下,英特尔仍寄心愿于用晶圆代工、AI芯片双阵线夺回市场,除了“节衣缩食”以争取时期,后续会不会寻求更多支援或协作方案也未可知。总之,这家老牌芯片企业还有诸多硬仗要打。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