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一降再降 钱潮涌向香港 (利息一降再降,我们农民工怎么存钱)
香港的特产是什么——港卡。
社交媒体上的这一则调侃正是理想状况的生动反映。往年以来,中原居民赴港开户热度继续未减,恒生银行中报提到,上半年中原客户的新开户数据按年介入166%,而该行去年非香港居民新开账户猛增了342%;南向理财通规模加快飙升,仅仅在3月至6月,就有逾越530亿元资金经过跨境理财通渠道南下投资,是去年同期的26倍缺乏。
赴港买保险的传统依然继续,而随同着“优才”、“高才”们纷繁当起保险代理人,香港保险市场清楚“卷了起来”,同时客户关注的重心逐渐从2019年以前的重疾险,转向储蓄型保险。
当中原资金涌向香港,“能不能保本”依然是投资者最关心的议题。
降息在望,开户依然排长龙
8月29日上午8点50分,家住深圳的陈小姐到来位于香港九龙塘的中银香港又一城分行取号开户,此时她曾经排位15号。
之所以没有延迟预定,是由于“预定曾经满了”。陈小姐说,“原以为9月美元降息预期基本确定,来开户的人应该会少一些,但似乎并非如此。”
而在远离香港城市中心的元朗区,中银香港元朗青山道分行内的开户客户相同曾经排起长队,该行的集团银行经理通知媒体App,该分行设置了4位同事专门担任开户事项,“简直每位同事都连轴转,各自每天要求成功大约10位客户的开户审核,8月以来美元降息预期明白,香港各家银行的利率也在走低,但从2023年以来至今,每日开户人数变化不大。”
而在一街之隔的汇丰银行元朗分行,该行的大堂引导台简直曾经成为“开户台”,两位客户经理流水线式的亲身为客户操作手机开户——除了不时要求客户设置密码。该行的客户经理表示,“大约一天要成功60多位开户。”
开户热潮在业绩中也得以表现。
恒生银行中报提到,上半年,中原客户的新开户数据按年介入166%,而该行去年非居民新开账户猛增了342%。
汇丰银行则在中报中提到,汇丰香港2024 年上半年新增银行客户 345000 名,较 2023 年上半年增长 77%。往年一季度,汇丰新增13万名对私客户,其中60%为非香港居民,汇丰官方称,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原。
中银香港也不遑多让,2023年,中银香港新增20万跨境客户,按年介入近4倍,与2019年相比介入近1.3倍。中银香港有关人士走漏,往年首5个月中原居港客户新开立账户数目按年上升近三成。
东亚银行联席行政总裁李民桥表示,该行跨境业务在往年首季展开迅速,首季显卓公家理财客户数目同比增长3成,中原跨境客户数目同比增长近5成,带动相关客户资产规模同比增长逾越6成。
一些银行的开户难度在更新。比如,花旗银行自去年11月便规则,非港客户开户门槛从1万港元提高到150万港元。香港分行,将香港一卡通账户的开户门槛提高了100倍至800万港币。
而汇丰银行和中银香港的客户经理则向媒体App表示,该行的开户难度理想上在降低,目前两家银行的开户资金只要要意味性的100港币和1000港币,认证资料的审核规范也在降低。比如在笔者的开户环节中,汇丰银行并不要求提交地址证明文件。
几家银行的客户经理均表示,中原客户关键关注活期存款以锁定较高的利率。
这关键由于两天时率水位存在清楚差距。在过去一年多里,港元市场由于与美元挂钩而不时坚持高息外形;与此同时,中原的存款利率继续降低,年利率抵达3%以上的大额存单和活期存款简直消逝。
融360数字科技研讨院监测的中原银行整存整取存款平均利率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7月,银行整存整取存款三个月期平均利率为1.481%,六个月1.689%,一年期1.817%,两年期1.94%,三年期2.339%,五年期2.295%。
大额存单的利率也在一路走低,年利率3%以上的活期存款近乎绝迹。2024年7月,发行的大额存单三个月期平均利率为1.663%,六个月期1.87%,一年期2.01%,两年期2.187%,三年期2.576%,五年期2.478%。
不过,随着美元降息预期强化,香港银行也曾经跟随降息。
8月26日,香港多家银行宣布调整港元活期存款利率。大新银行官方信息显示,3个月港元高息活期存款利率已降至3.4%。中银香港官方亦于8月22日发布公告,3个月港元新资金特优活期存款年利率相同为3.4%。
一位原本方案近期赴港开户的某互联网公司员工则向媒体App表示,中原存款利率一跌再跌,让她也一度思索美元存款,但是最近的汇率风险较大,纠结事前还是选择去抢购某互联网银行的年化利率2.99%的大额存单,“不用定比如今5%的美元存款差。”
“南向通”一度延续4个月飙涨,绝大部分是定存
跨境理财通是中原资金赴港的新途径。
2021年10月,跨境理财通正式开启,事前仅限于为大湾区9个城市的居民或外地征税或社保满五年的人提供服务。
往年2月,跨境理财通政策更新,降低了介入门槛、提高了集团投资者额度。将介入“南向通”业务的中原投资者要求延续交纳社保或集团所得税“满5年”的要求降低到只要要“满2年”,同时,介入“近3年自己年均支出不低于40万元”作为家庭金融资产准入的可选条件。集团投资额度也从100万提高到了300万人民币——相比之下,跨境理财通的投资额度要清楚高于每年每人5万美元的换汇限额。
中原居民经过“南向通”,可以在香港协作银行的“货架”上挑选理财富品——包括基金、债券、人民币、港元及外币存款等。要求留意的是,该产品虽然资金可以投向香港市场,但最终肯定回流至投资者在中原的银行账户,因此不算真正意义上的资金出境。
往年以来, 经过“南向通”赴港投资的资金阅历了一轮暴跌。人行广东分行的数据显示,往年1至6月,南向通跨境汇划金额区分为9.89亿元、14.83亿元、131.06亿元、223.35亿元、83.38亿元和94.81亿元。仅仅在3月至6月,就有逾越530亿元资金经过跨境理财通渠道南下投资,是去年同期的26倍缺乏。
彼时,多家银行为了吸引新客,开出了利率高至6%的人民币定存,而美元定存甚至开出了10%的利率。
业内人士普遍以为,南下资金大部分投向了存款,据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披露的数据,截至2024年3月末,南向通中原集团投资者持有港澳投资产品市值余额为162.4亿元,包括投资基金2.24亿元、债券0.25亿元、存款159.91亿元,其中存款占比98.47%。
截至目前,官方尚未更新详细的产品持仓状况数据。
高才涌入港险圈,内资喜爱储蓄险
作为中原资金涌向香港的另一大传统渠道,来自中原的钱潮与人潮在同时涌入保险业。
2023年,中原访客的新造保单保费飙升至589.72亿港元,同比增长2754.4%,约占总额的32.6%,仅次于2016年。往年以来,在去年高基数的状况下,中原居民赴香港投保的需求依然旺盛。香港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香港保险市场源自中原访客的新造保单保费为156亿港元,同比上升62.6%,占集团业务总新造保单保费24%,较2023年一季度的96.13亿港元增长62.6%。
友邦保险中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录得的新业务价值8.58亿美元,上升26%。其中,中国中原访客带来的新业务价值区分增长24%。
人才也在涌入,2023年,香港政府调整人才引进政策,大批中原人才涌入。香港出境处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收到逾越22.4万宗各项《人才出境方案开放》,约13.5万宗获准来港,同比2022年获批上升255%。往年上半年,经过“高才通”“优才方案”“输入中原人才方案”等人才出境方案抵港的人士共有4万人,他们同时带来了4.3万名配偶、子女等受养人。
港府2月发布的考察结果显示,政府地曾在2023年11月访问约5000名抵港逾6个月的“高才通”签证开放人及其家眷,考察发现仅有54%的人士在港成功务工,而金融是最关键行业之一。
一位香港保险代理人向媒体App表示,曾经有大批“优才”、“高才”介入了保险行业,甚至有的团队全员都是“优才”、“高才”。据其引见,这一波进入香港保险市场的中原人才出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优良者仰仗优质的人脉和资源、丰厚的职场阅历、极强的执行力,出效果特地快;但也有部分人只是取得身份之后,亟要求找一份任务来协助未来续签,保险只是一个跳板。”
另一位代理人则提到,随同着“优才”、“高才”们的涌入,香港保险市场清楚“卷了起来”,“最近曾经有客户直接来问‘能提供多少返佣’,这在以往是十分少见的。”
在产品类型选择上,2023年中原访客保单中,储蓄型保险占比60%,保证型保险占比40%,而此前两者的比例区分为40%和60%。
多位香港保险代理人也表示,客户关注的重心曾经逐渐从2019年以前的重疾险,转向储蓄型保险,“客户并不太在意收益率终究是7%还是5%,最关心的是能不能保本。”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