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规模第一 国君海通 影响力有多大 营收利润第二 投行能超中信证券 (全球保险集团资产规模第一)
券商“航母”来了,两家屡传兼并信息的头部券商终于“官宣”,9月6日起停牌。
9月5日晚,(601211.SH;02611.HK)、(600837.SH;06837.HK)均公布关于谋划严重资产重组的停牌公告,因两家券商拟谋划严重资产重组,自9月6日起停牌。
国泰君安公告中表示,公司与海通证券正谋划由公司经过向海通证券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向海通证券全体H股换股股东发行H股股票的形式换股排会兼并海通证券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
关于详细停牌时期,上述公告称,本次重组触及A股和H股,触及事项较多、触及流程较为复杂,同时本次重组有利于打造一流投资银行、促启动业高质量展开,依据上交所相关规则,估量停牌时期不逾越25个买卖日。
两家头部券商“官宣”兼并后备受市场关注。9月6日清晨,两家券商的股吧仍繁华特殊,一向被津津有味的券商兼并新称号也再度被网友剧烈讨论。在国泰君安股吧中,有网友倡议改名“国泰君通”,也有网友称两家券商的兼并为“中国神券”。
老牌头部券商“联姻”
此次国泰君安证券与海通证券的兼并将是载入历史的一页。
这是新“国九条”实施以来,首个头部券商兼侧重组案例。愈加值得关注的是,这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史上规模最大的A+H双边市场排会兼并、上市券商A+H最大的整合案例,触及各类业务牌照及境内外多家上市或非上市子公司的整合,业务范围广且对行业具有划时代意义。
国泰君安由均创设于1992年的国泰证券和君安证券经过新设兼并、增资扩股,于1999年8月组建成立,总部位于上海。2015年6月,国泰君安正式在A股上市,2017年4月在港交所挂牌买卖。
据官方数据,目前,国泰君安设有5家专业子公司,并在境内设有37家分公司、345家证券营业部,营业网点普及全国3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地行政区。
而海通证券的历史更为悠久,其成立于1988年,由(601328.SH)发动设立,总部相同位于上海。海通证券于2007年在A股借壳上市,成为国际首例券商借壳上市案例,后又于2012年4月H股上市,与国泰君安同为A+H上市券商。
目前,海通证券在中国境内拥有341家证券及期货营业部,境外则在全球五大洲15个国度和地域设有分行、子公司或代表处,营业网点掩盖“纽、伦、新、港、沪、东”六大国际金融中心。
此次兼并相同备受关注的还有两家券商均带有上海国资背景,且都是大型综合型老牌券商。
海通证券目前无控股股东且无通常控制人,据海通证券2024年中报,除了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外,其最大的股东为上海市国资委旗下的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国盛(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算计持有海通证券10.38% 的股份。
国泰君安证券的控股股东为上海国有资产运营有限公司,通常控制人是上海市国资委旗下的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9月5日夜间,一名合资券商人士向时代财经表示,“此次兼侧重组必将整合两家公司外部优点资源,有助于打造国际一流投行,提高中国证券行业的国际影响力,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树立,目前这些都是契合政策指引的。”
资产规模将跃居行业第一
两家头部券商的强强结合,或将改动目前券商行业格式。
自去年10月的中央金融任务会议提出要“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以来,券业多单并购相继公告进度。
往年3月,中国证监会公布《关于增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放慢推进树立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明白给出2035年的展开目的——构成2至3家具有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引领力的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4月,国务院公布新“国九条”,再提“支持头部机构经过并购重组、组织创新等形式优化中心竞争力,奖励中小机构差异化展开、特征化运营”。
时代财经依据2024年半年报披露的截至6月末的数据测算,“国泰君安+海通证券”的总资产将达1.62万亿元,而券业相对头部(600030.SH;06030.HK)截至6月末总资产为1.50万亿元;归母净资产也能逾越中信证券列行业第一,抵达3311.24亿元,同期中信证券归母净资产为2792.72亿元。
从2024年半年报数据来看,受海通证券业绩拖累,“国泰君安+海通证券”的营收、归母净利润仍与多年断层第一的中信证券有差距。
2024年上半年,中信证券营业支出为301.83亿元, “国泰君安+海通证券”算计营收为259.35亿元,可位列行业第二,营收差距约42亿元;中信证券归母净利润为105.70亿元,“国泰君安+海通证券”算计归母净利润达59.69亿元,相同列第二,差距约46亿元。
据中信证券研讨所测算,“国泰君安+海通”各项业务虚力均位居行业前三,信誉业务优点清楚;分业务来看,“国泰君安+海通”2024上半年的经纪、投行、资管、利息和投资收益规模为48亿、20亿、28亿、28亿和68亿,区分排名行业第2、第1、第3、第1和第2。投行支出和信誉业务支出均登顶行业。
假定看全年的数据,2023年,“国泰君安+海通证券”的营业支出算计590.94亿元,较中信证券600.68亿元的营收仍有靠近10亿元差距;而归母净利润则仅排第三,为103.83亿元,次于中信证券及(601688.SH),距中信证券的差距约93亿元。
不过,在传统的经纪业务和投行业务方面,“国泰君安+海通证券”有望逾越“老大哥”。时代财经以2023年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支出测算,“国泰君安+海通证券” 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支出算计106.20亿元,中信证券为102.23亿元;“国泰君安+海通证券” 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支出算计71.09亿元,中信证券为62.93亿元。
9月5日,两家券商均收涨。截至收盘,海通证券涨3.79%,为当日A股涨幅最大的上市券商,收于8.77元/股;国泰君安涨1.66%,收于14.70元/股。
3.6早评券商2月业绩中信双料冠军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了2021年证券公司运营业绩排名,对券商资产规模、各项业务支出等38项目的启动了统计排名。 与去年相反,以总资产指数权衡,深刻意义上的前五大券商排名没有变化,依然是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招商证券、申万宏源。 但以营业支出目的权衡,行业前五大券商变成了: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招商证券、海通证券。 对比2020年的运营状况,中信建投跌出前五,海通证券取而代之。 依照净利润指数,行业前五大券商区分是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海通证券、招商证券。 与2020年相比,这次广发证券落在前面,招商证券取而代之。 除了这些总排名中排名靠前的券商的变化,2021年整个经纪业务的分项目的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ROE大起大落:证券投资是一条“捷径”自2018年西方财富成为券商行业净资产收益率(ROE)最高的券商以来,无论大小券商如何努力,这个头把交椅曾经被西方财富牢牢把持了三年。 尤其是小券商,由于各项业务基数小,变化调整灵敏,在计算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等各项比例目的时,更容易以较高的比率走内行业前列。 但是,在刚刚过去的2018-2020年,即使是这样一家灵敏的小券商,也未能逾越西方财富——董事长曾宣称“规模铺开后,简直全部盈利”的互联网券商。 这种表达的面前,是同行难以企及的高ROE。 但是,2021年,来自福建的中小券商华福证券以17.80%的净资产收益率位列券商行业第一,超越西方财富。 华富注册在福建省福州市,第一大股东为福建省动力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大股东为福建省投资开展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总资产540.2亿元,位列券商行业第40位;成功总支出30.94亿元,位列券商行业第34位;净利润19.18亿元,位列券商行业第24位。 从其各项业务数据来看,华福证券并不是排名靠前的券商,那么为什么一年来其净资产收益率能大幅增长呢?理想上,由于过去三年a股的结构性牛市,券商也跟着市场赚了不少钱。 不只理财和大资管业务表现出色,自身投资收益也很突出。 而投资则可以算是券商一切业务中最轻的一项业务,也是很容易提振ROE的一项业务。 所以在这三年的好行情中,大部分券商的ROE都在不时优化,尤其是头部券商。 但是,部分券商却在“倒行逆施”。 例如,依据该协会披露的数据,2019年至2021年,中信建投的净资产收益率区分为10.56%、15.30%、13.88%。 由于2020年ROE增长过快,当年排名仅次于西方财富,位列券商行业第二。 所以2021年ROE水平虽然也比拟高,但是同比有所降低。 从业务细分目的来看,与2021年相比,中信建投的投行、券商、资管、金融综合等业务支出内行业中的占比差距不大,但证券投资支出排名差距较大。 2019年,中信建投证券投资收益全行业排名第十;2020年,中信建投行业排名第二;2021年,中信建投跌回行业第9位。 这种状况说明,至少关于券商来说,加快提高ROE,做好证券投资,或许更直白的说,亲身“炒股”,是一条捷径。 但券商的证券投资才干似乎并不稳如泰山。 在过去几年的良好市场中,证券公司已作出庞大努力来筹集资金,其中关键投资但经过2019年和2020年两年的片面增长,2021年的市场表现愈加结构化和分化。 在这一年,盈余的证券投资公司数量也有所参与。 全行业有8家证券公司出现盈余,区分是:中银国际、网通证券、高盛高华、大通证券、华林证券、银泰证券、中山证券、华融证券。 2019年全行业券商无一盈余。 2020年,只要4家券商盈余。 强者恒强:“证券业航母”初具规模中信证券无疑是券商界的大佬。 2021年券商行业分项目的排名后,这位大哥的位置似乎愈加安全。 最有目共睹的是证券经纪业务。 就这项业务而言,近年来,中信证券和国泰君安不时牢牢占据着行业第一和第二的位置。 2019年,国泰君安证券经纪业务支出也有50.88亿元,持久逾越中信证券49.44亿元的业绩,位居行业第一。 但2020年,中信证券追了回来,重新夺回了行业第一的位置。 中信证券和国泰君安证券经纪业务支出区分为87.76亿元和77.01亿元。 到2021年,中信证券的证券经纪业务支出为109.57亿元,而排名第二的国泰君安只要83.51亿元,差距达26.06亿元。 而上方提到的差额,简直是2021年排名相同靠前的西方证券的证券经纪业务总支出。 2021年,西方证券该业务支出26.48亿元,行业排名第20位。 金融产品销售支出也是如此。 中信证券终年占据该业务首位。 但2017-2019年,中信证券和行业第二券商来自金融产品销售的支出差在几个亿左右,2020年起,差到达十几亿。 2020年,中信证券销售支出为20.00亿元,行业第二的国泰君安为9.34亿元;2021年中信证券销售支出26.76亿元,广发证券11.73亿元。 此外,近年来中信证券的财务杠杆倍数也在不时优化,以失掉更多的资本,将业务做大做强。 2017-2018年,中信证券加财务杠杆还显得较为保守,区分为3.32倍、3.47倍,行业排名区分是14位、11位。 2019年末尾,其财务杠杆优化变得保守了些,延续3年排名行业第二。 2019-2021年,其财务杠杆倍数区分是3.96倍、4.34倍、4.62倍。 在财务杠杆保守的面前,是中信证券业务的片面抢先。 依据国泰君安数据,2021年,中信证券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支出、净利润等20项目的位居行业第1;营收内行业占比8.40%,同比提高0.64%;净利润行业占比10.41%,同比提高1.68%,龙头位置进一步安全。
IPO募资过百亿城市超10个前10大投行抢占近7成IPO市场份额
往年前10月,A股二级市场猛烈调整,上证指数下跌超20%,深指和创业板指数下跌超30%,但A股IPO募资总额打破5000亿元,同比大增22%。
往年A股新上市公司平均每家募资15.3亿,同比去年增长59%。 科创板公司平均募资金额21.36亿;主板公司平均募资19.9亿;创业板公司平均募资12.36亿;北交所公司平均募资1.88亿。 各板块募资TOP10都是谁?
在全国IPO募资地图上,广东、江苏往年募资超700亿元,有10个城市往年A股IPO募资金额超越100亿,苏州表现亮眼。
截至10月31日,苏州A股上市公司总数已达195家,排名全国第五,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排名全国第三,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排名全国第二。 苏州前10月共新增22家上市公司(其中10月新增3家),仅次于上海、深圳、北京,位居全国第四;往年前10月,苏州A股IPO过会企业24家、IPO排队企业58家,均名列全国第四。 10年前没有降生BAT的苏州,正在产业创新的周期里迎来自己的辉煌,正在争赢下一个时代。
最新:往年前10月A股IPO上市榜、募资榜、排队榜、过会榜,前10大投行抢占近7成IPO市场份额。
A股前10月上市331家,募资5055亿同比大增22%
2021年,A股IPO全年募资额初次打破5000亿,达5395.14亿元。
不出异常的话,这一纪录将在往年被打破。 一云投资统计显示,往年前10月,IPO募资总额已达5055.37亿,去年同期仅募资4152.28亿元,募资总额同比增长22%。
去年1-10月A股新增上市公司432家,往年1-10月新增331家上市公司,仅为去年同期77%。 但往年上市的A股公司募资更容易,往年1-10月,A股新增上市公司平均每家募资15.3亿(去年同期为9.61亿),同比增长59.2%。
在往年新增331家上市公司中,创业板123家公司募资1519.9亿元;科创板105家公司募资2242.8亿元;主板61家公司募资1213.6亿元;北交所42家公司募资79亿元。
在募资规模方面,上交所主板上市的中国移动名列第一,首发实践募资金额486.95亿元,超越去年募资第一的中国电信(募资额471亿),上交所主板上市的中国海油排名第二,实践募资280.8亿,也超越了去年排名第二的三峡动力(募资额227.13亿),主板往年61家上市新股平均募资19.9亿。
科创板往年105家上市新股平均募资21.36亿元,募资金额第一的是联影医疗,共募集资金109.88亿,联影医疗在科创板一切股票中募资金额排名第三,仅次于中芯国际和百济神州。 海光信息、晶科动力募集资金也ge;100亿。
创业板往年123家上市新股平均募资12.36亿,募集资金第一的是华宝新能,募资58.3亿。
北交所42家公司平均募资1.88亿,募集资金第一的是华岭股份,共募资5.4亿。
2022年1-10月A股IPO募资TOP30
2022年1-10月沪深主板IPO募资TOP10
2022年1-10月科创板IPO募资TOP10
2022年1-10月创业板IPO募资TOP10
2022年1-10月北交所IPO募资TOP10
1-10月A股IPO上市榜
B1、新增上市公司保荐机构散布排行TOP30
中信、建投、海通、国君、华泰前五
东吴证券排名大幅攀升
一云投资统计显示,A股前10月新增331家上市公司共散布于61家保荐机构,其中中信证券45家排名第一,中信建投30.5家名列第二,海通证券27家名列第三、国泰君安21.5家列第四,华泰结合21家名列第五。
去年底排名19的东吴证券,往年排名迅速攀升,共有8单A股IPO保荐项目,排名第11。
(注:结合保荐按0.5家计算)
B2、新增上市公司城市散布排行TOP30
沪、深、京、苏、宁排名前五
一云投资统计显示,往年前10月A股新增331家上市公司城市排名方面,上海以33家居首,深圳以29家名列第二,北京以28家名列第三,苏州以22家名列第四、南京以13家名列第五。
新增上市公司超越10家的还有成都、广州、杭州、嘉兴。
(注:未包括注册地为境外的中国移动、中国石油、诺诚健华)
B3、新增上市公司省区散布排行
粤、苏、浙前三
在往年前10月331家上市公司省区散布方面,广东以62家位居首位,江苏以58家名列第二、浙江以37家名列第三。
(注:未包括注册地为境外的中国移动、中国石油、诺诚健华)
B4、IPO募资地域排行
广东、江苏募资超700亿
沪、京、深、苏、津城市榜前五
往年1-10月,A股331家首发上市公司共募资5055.3736亿,与往年不同的是,往年两家巨无霸企业中国移动、中国海油的注册地均在香港,而前几年上市的几家巨头企业——邮储银行、京沪高铁、中国电信的注册地均在北京,这使得A股新增公司募资额的地域排名出现了变化。
不思索注册地为境外的中国移动、中国石油、诺诚健华3家公司,上海市IPO募资511.5亿元,高居第一。 北京募资421亿,深圳募资418亿,分列二、三。
苏州募资342亿列第四,天津募资近192亿排名第五。
成都、东莞、南京、嘉兴、上饶等城市,1-10月IPO募资均超越100亿。
因晶科动力募资100亿,江西上饶市初次上榜前10。
2022年1-10月A股城市募资榜TOP30
(单位:亿元,本表未包括注册地为境外的中国移动、中国石油、诺诚健华)
在往年新增A股公司募资省区排行方面,不思索注册地为境外的中国移动、中国石油、诺诚健华3家公司,广东、江苏募资超700亿,分列前二,上海、北京紧随其后。
2022年1-10月A股省区募资榜
(单位:亿元,本表未包括注册地为境外的中国移动、中国石油、诺诚健华)
1-10月IPO过会榜
C1、保荐机构排行(TOP30)
中信、建投、国君、海通、民生前五
一云投资统计显示,2022年1-10月共布置465家企业共482次首发上会,其中419家过会,24家被否,2家暂缓审议,20家上会前撤单,企业过会率为90%。
创业板过会企业最多,达179家,科创板过会88家、沪深主板过会81家、北交所过会71家。
在往年419家过会企业保荐机构散布方面,中信证券以46.5家名列第一,中信建投以41.5家列第二,国泰君安以24家列第三,海通证券、民生证券各有21家,并列第四,国金证券、华泰结合各有20家,并列第六。
(注:结合保荐按0.5家计算)
C2、过会企业城市散布TOP30
深圳、上海、北京、苏州、杭州前五
在419家往年过会企业中,深圳共有42家列第一,上海31家、北京30家、苏州24家、杭州16家,分列前五。 南京、无锡各有12家,并列第六。
C3、过会企业省区散布排行
一云投资统计显示,往年1-10月,419家过会企业中,广东83家列第一,江苏66家、浙江63家,分列二、三。
1-10月IPO排队榜(截至2022年10月31日)
一云投资研讨院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10月31日,A股沪深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及北交所IPO排队项目数到达954家,其中有269家企业已经过发审会(包括已获批文/注册失效暂未上市企业50家)。
D1、954家A股IPO排队企业保荐机构排名TOP30
954家A股最新排队企业散布于73家保荐机构,其中中信证券以总数105.5家位列榜首,中信建投以总数82家位列第二;民生证券以总数57.5家排名第三。
(注:结合保荐按0.5家计算)
D2、954家A股IPO排队企业城市散布排名TOP30
954家A股最新排队企业散布于157个城市,北京以73家位列第一,深圳以70家位列第二,上海以69家位列第三。
D3、954家A股IPO排队企业省区散布排名
954家A股最新排队企业散布于29个省区,其中,广东、浙江和江苏位列前三名。
附件一:苏州强势进入IPO第四城争赢下一个时代
10月31日,隆扬电子(昆山)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买卖所创业板上市,至此,苏州A股上市公司总数到达195家,全国城市排名第五,科创板已上市公司数量排名全国第三、北交所已上市公司数量排名全国第二。
往年,苏州在资本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苏州前10月共新增22家上市公司(其中10月新增3家),仅次于上海、深圳、北京,位居全国第四;往年前10月,苏州A股IPO过会企业24家、IPO排队企业58家,均名列全国第四。
科创板上市公司城市排名TOP10
(截至10月31日)
北交所上市公司城市排名TOP10
(截至10月31日)
近年来,苏州在资本市场的的竞争力和潜力越来越足,成为投资热土。 群众号甲子光年今天报道:在一级市场,2017~2020年苏州每年出现的融资事情在220起左右,到2021年数量突然跃升至352起,创历史新高,而往年前8个月,苏州的投融资事情就有218起,成为往年最抢手的第五大投资城市。 如今,VC到苏州设办公室曾经是常态。 不只要红杉资本、高瓴资本、启明创投、毅达资本、君联资本、中科创星等财务投资机构,还有华为旗下的哈勃投资、字节跳动等产业资本。
如今,苏州市各个区也逐渐构成了自己的特征产业:工业园区的生物医药产业,相城区的智能驾驶产业,吴中区的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高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以及集成电路产业hellip;hellip;
以生物医药范围为例,苏州工业园区生物纳米科技园BioBAY2010年引来了曾走出8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美国冷泉港实验室落户,瞬间优化了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在国际外的知名度,到去年,苏州曾经聚集了超越3000家生物医药企业。
2016年,科创板开板,未盈利的科技企业可以选择国际上市,苏州的硬科技也成为全国VC眼中的香饽饽。 苏州三年多来已在科创板收获47家上市公司,逾越深圳,全国城市排名第三,仅次于上海和北京。
除了生物医药产业,在智能制造、机器人范围,苏州的优势也越发显现。
为更好支持苏州企业用好资本市场,苏州市政府已与上交所、深交所区分签署战略协作协议,省金融监管局、苏州市政府与北交所签署三方战略协作协议;以苏州创投集团、东吴证券、苏州银行、市产业技术研讨院、市融资担保业商会、苏州上市公司协会、市律师协会、市注册会计师协会为首批会员单位的苏州上市公司服务联盟正式启动。
往年9月8日,苏州召开上市公司高质量开展大会,提出了一系列目的:
力争全市企业每年经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超千亿元;
2022年苏州力争新增上市公司30家,到2025年全市新增科技上市公司100家以上;
上市公司总数超300家,打造千亿市值上市公司5家以上hellip;hellip;
10年前没有降生BAT的苏州,正在产业创新的周期里迎来自己的辉煌,正在争赢下一个时代。
附件二:A股全部4974家上市公司(含北交所121家)市值、省区、城市散布排名(截至10月31日)
1、A股4974家上市公司市值散布排名
2、A股4974家上市公司城市散布排名TOP30
3、A股4974家上市公司省区散布排名
中改一云公司是国际抢先的专业投资者相关控制(IRM)服务机构,至今已服务IPO企业和上市公司超300家,服务同伴包括宁德时代等众多行业龙头。 中改一云2021年取得出色资本服务机构荣誉,在业内有钻石质量,有口皆碑的佳誉。
假设想实时了解更多理财资讯,欢迎关注我们。
2022券商运营数据前40强排名
在2022年的第三季度,金融市场的烽烟再起,各家券商的业绩数据犹如一面镜子,映射出市场的兴盛与竞争。 让我们聚焦于那些站在财富控制前沿的巨头们,一同探求他们的营业支出、净利润和投行业务规模的排行榜单。
市值方面,头部券商的排名相同引人关注:
而在资产控制业务上,中信证券以80.83亿元的规模,引领行业潮流,广发证券和华泰证券则仰仗其专业才干占据第二和第三的位置。 这些数据提醒了各家公司在资产控制范围的共同优势和市场影响力。
但是,这些数据的面前,是金融猎头们的继续观察与深度剖析。 作为一名专注金融猎头的唐僧不老,仰仗9年的行业阅历,他一直关注金融科技等范围,为北京等地的企业提供专业服务,洞悉市场的纤细变化。
总结来说,2022年券商的运营数据出现出一幅丰厚多彩的画卷,不只展现了各公司的业绩辉煌,也提醒了市场的生机和行业的开展趋向。 关于投资者和行业观察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份珍贵的参考指南。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