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 国君 海通兼并前面临人事调整 经纪员工过剩了吗 (2021国君海通证券合并)
周末,一则裁员的风闻在证券业内普遍传达,牵动着从业人员的神经。这则风闻所指向的,正是近日宣布重组的两大券商巨头-和。
图片为网络传言截图
9月6日,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拟重组的公告一经公布,立刻在资本市场掀起轩然大波。次日,券商板块群体走强,、双双涨停,、、等亦纷繁上扬。但是,在这炽热的现象之下,海通证券和国泰君安外部员工的心境或许是最为复杂和忐忑的。
关于这两家公司而言,兼并意味着作为一个全体,其综合实力将进一步壮大、行业影响力将清楚优化。兼并后的新公司总资产规模有望跨越券商行业龙头,跃居行业首位。
但是,硬币总有两面。两家同业公司的兼并,必需会形成部分业务和岗位的堆叠与冗余。而兼并要想出现实质性的协同效应,优化运营效率简直是必需选择,这就意味着精简机构、扩大人员、调整薪酬结构等措施或许难以防止。
历数大券商重组面前的人员增减
理想上,"裁员"、"降薪"等词汇在往年的证券业出现频率异常之高,致使于许多人对此曾经出现了一种麻木的觉得。依据Choice终端数据,截至9月8日,券商从业人员数量是34.1万,较去年底增加1.1万人。
就在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兼并信息公布的第二天,一则"鬼故事"在社交媒体上广为传达。故事讲述了一位德邦证券的年轻员工刚预备末尾路演,却突然接到公司电话原告知解雇,随即翻开电脑黯然离场,不由让人感到一阵唏嘘。
另一位网友分享了他好友的经验:该好友原本预备第二天介入公司会议,却在今天被通知裁员。更挖苦的是,在裁员今天,他还被要求介入会议并做记载。这些场景无不反映出行业改造中群体命运的无常。
而此次引发裁员担忧的关键是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的重组。为了更好地了解并购重组或许带来的人事变化,从历史案例中寻觅答案或是个不错的选择。
2016年11月,宣布以167亿元收买中投证券,这一战略性举措旨在成功优点互补,以及增强公司的综合实力。收买成功后,中投证券成为中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并于2019年8月更名为中金财富,标志着整合进程的深化推进。
在这次大规模整合中,中金公司采取了一系列关键举措。中金将原有的财富控制业务一切并入中投证券,同时将中投证券的投行、自营投资、资管等业务战略性地整合至中金相关业务线。
据界面资讯报道,中投外部人士走漏:"在被收买后,中金对中投启动了片面整合,尤其是投行部门经验了清楚的改造",另一名知情人士表示:"这通常上相当于变相裁员,业内人士对此都心知肚明。"
从数据来看,依据相关年报,2016年中投证券和中金公司的员工总数为6,668人(中投证券4,031人,中金公司2,637人),而2017年兼并后,中金公司全体员工数达6,914人,略高于前一年的总和。当然,在这个环节中必需有人离去,有人出去。
从更长时期维度来看,在经验深度整合后,无论是中金财富这一子公司,还是中金公司全体,都成功了清楚的人员扩张。截至2023年,中金公司员工总数已攀升至15,327人,其中中金财富为6,920人,充沛表现了公司的加快展开和市场位置的优化。
这次战略性收买和随后的深度整合不只优化了业务结构,补足了其偏科投行的短板,还为中金公司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
2019年,中信证券启动了对广州证券的收买,并于2020年3月正式成功,收买总金额约为134.60亿元。成功收买后,广州证券更名为中信证券华南股份有限公司。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信证券的员工数量为15,842人,而广州证券的员工数为2,745人,算计为18,587人。至2020年收买成功后,中信证券的员工总数抵达了19,012人,相比兼并前亦有所介入。
但是,国泰君安兼并海通证券的状况比以上案例愈加复杂,行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造水平愈加猛烈。
以投行业务为例,依据Wind数据,2023年A股市场股权融资金额为11,344亿元,基本回到了2018年12,023亿元的水平。而依据Choice终端的数据,2018年底中证协注销的保荐人数量为3,678人,截至2024年9月7日,这一数字已增至8,741人。保荐人的数量大幅收缩,但市场规模有限,必需形成人员精简。
在这场证券业的并购重组盛宴中,曾经叱咤风云的投行精英和深耕一线的券商经纪人,或将面临着不小的职业危机。这两个岗位,恰如现代社会中的贵族与门客,内行业改造中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环。
衰落的贵族、锐减的门客
若说中金公司是券业贵族,那么投行人便曾是从业人员中的贵族。但是,在这场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的兼并大事情中,这个曾经的"贵族"或将经验一场严酷的洗牌。
据风闻,兼并后海通证券的员工职级将普遍下调一级。同时,海通证券投行目前1500人,国泰君安投行则有800人,但兼并之后只保管1000人,这意味着逾越一半的人将失去现有岗位。因此,有业内人士甚至倡议,与其关注兼并和行业排名,不如尽快更新简历寻觅新的任务机遇。
这种大规模裁员并非空穴来风。近年来,股权融资市场规模增长有限,而保荐代表人数量却在短短几年内翻了一番多。供需失衡形成人均创收降低,投行业务利润率一直被紧缩。
曾几何时,投行精英们出入高档写字楼,穿越于各大路演现场,享用着令人羡慕的高薪与社会位置。现在,他们中的许多人或许不得不面对降薪、转岗,甚至离任的困境。这些"衰落的贵族"正在经验着从神坛跌落凡尘的环节,不得不重新思索自己的职业定位和人生规划。但他们不曾丢弃,有的成功考公上岸,有的去往非洲“挖矿”,有的走向董秘、财经新媒体等相关岗位。
假定说投行人员是华尔街的"贵族",那么券商经纪人则堪比现代社会中的"门客"。他们是衔接券商与普通投资者的关键纽带,仰仗专业知识和人际相关网络为客户提供服务,同时为券商发明收益。
但是,在这次并购浪潮中,传统券商经纪人的角色正在被逐渐弱化。一方面,人工自动技术的兴起使得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可以选择经过线上渠道料理业务,传统的线下服务需求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两家大型券商的兼并必需带来营业网点的整合,经纪人面临着被优化的风险。
更为关键的是,未来券商的盈利方式正在从单纯的买卖佣金向财富控制转型。这要求经纪人们从方便的拉人开户、卖基金转变为以买方需求为导向的财富控制顾问。但是,并非一切人都能顺应这一转型。那些无法加快优化专业才干、拓展服务范围的经纪人,很或许会在这场改造中被淘汰出局。
从数据来看,年终至今增加的1.1万从业人员中,证券经纪人就有7,075人,普通从业人员6,374人,而剖析师、投资顾问则区分介入729人、1513人。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的兼并,折射出整个证券行业正在经验深化改造。在这场改造中,无论是"贵族"还是"门客",都面临着严厉的考验。他们要求在坚持专业优点的同时,积极拓展新的技艺,顺应行业的新趋向。
关于投行人员而言,或许要求更多地关注服务新质消费力、国度战略新兴产业等增长点,以及思索向股权投资、并购等相关范围转型。而关于券商经纪人来说,优化财富控制才干、培育综合金融服务技艺将成为立足之本。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争中,能够加快调整心态、主动拥抱变化的人,才干在新的行业格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那些猛攻过去、不愿改动的人,无论曾经多么辉煌,都或许被时代的浪潮无情淘汰。
毕竟,从更微观的视角来看,证券行业的并购重组如长江大河,势无法挡。无论是日本、美国等国际资本市场的展开历程,还是中国境内过去屡次的并购浪潮,都充沛说明这是行业展开的必经之路,也是打破行业困局的关键手段。
证券业的这场并购重组,不只仅是对公司架构的重塑,更是对整个行业人才生态的重构。在这个环节中,我们看到了"贵族"的衰落,见证了"门客"的部分消逝,但同时也在等候着新型金融人才的崛起。这场改造,终将为中国资本市场注入新的生机,推启动业向更上层次展开。
虽然并购重组或许带来阵痛,但从久远来看,这是证券行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关于员工而言,与其主动等候,不如主动顺应变化,在改造中寻觅新的机遇。这次重组不只仅是两家公司的整合,更是整个行业转型更新的缩影。那些能够加快顺应变化,一直优化自我的员工,将更有或许在这场改造中崭露头角,在新的格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