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53 下跌5.07% 微创医疗 报5.39元
9月24日,微创医疗(00853)盘中下跌5.07%,截至13:17,报5.39元/股,成交3822.33万元。
微创医疗迷信有限公司关键从事高端医疗器械的研发、消费和销售,业务包括心血管、脑血管神经调控、大血管生命支持与外周、电生理及心律控制、医疗、妇科泌尿科消化科、关节脊柱创伤运动医学、眼科呼吸道、癌症治疗、内分泌诊断、再生医学、整容塑形等多个范围。该公司的产品已运转于全球100多个国度的两万家医院中,平均每5秒便有一个微创的产品用于援救或延伸生命、优化生命质量。
截至2024年中报,微创医疗营业总支出39.82亿元、净利润-6.9亿元。
中国的手术机器人产业的前景会怎样
骨科手术触及人体运动系统中复杂的骨骼和肌肉组织。 骨科手术机器人关键运用于脊柱、膝关节和髋关节等假体置换和修复手术。 骨科手术机器人由精准定位系统和操作系统组成,能有效克制传统手术中遇到的高风险、低精准度、术中辐射和创伤面积大等疑问。 同时,骨科手术机器人的高精准假体植入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发生的疼痛感,以及延伸植入假体的经常使用寿命。 骨科手术机器人的中心技术包括机械系统、影像系统和计算机系统。 其中,机械系统的手术机械臂关键用于辅佐医生成功精细的手术操作;影像系统为手术医生提供高清同步的影像图,以确保导航定位准确;计算机系统辅佐医生设计手术方案和控制手术设备。
全球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总体剖析
依据恒州博智研讨中心数据,全球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过去五年增长迅速,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234台增长到2020年的586台,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5.80%,同年美国市场规模为334台,美国约占全球市场的56.98%,就区域而言,骨科手术机器人消费的最大市场就是美国。 紧随其后的是欧洲地域,约占全球市场的23.34%。
2020年,全球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到达了611.14百万美元,估量2027年将到达2097.59百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8.08%。 受2020年度新冠疫情影响,各医疗机构将关键精神集中于新冠疫情的防控,骨科手术机器人的推销招标、装机和经常使用都遭到影响,市场推行活动也遭到一定限制,造成骨科手术机器人销售数量较上年同期降低。 目前全球关键厂商包括Stryker (MAKO Surgical)、Zimmer Biomet (Medtech)、Medtronic (Mazor Robotics)、Globus Medical、北京天智航医疗和Smith & Nephew等,2020年Top8关键厂商份额占比超越98%,估量未来几年行业竞争将愈加剧烈,尤其在中国市场。 关于骨科手术机器人未来的畅想有很多。 医用机器人将会变得更微创、更智能、更精细。 5G通讯、3D打印、智能资料、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增强理想等新技术将不时整合进医疗机器人的技术体系中,促进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开展。 智能化、特性化医疗技术成为开展趋向。 从产品与技术层面,辅佐骨科手术机器人的技术会逐渐精进,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开展会变得越来越好。 2020年11月,中国医科大学远程医学中心,借助5G技术,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佐下,成功为百公里外的一名患者实施了远程操控脊柱微创手术。 5G通讯技术具有高速率,低延迟的特点,配合骨科手术机器人成功了远程规划、远程操作。 2021年1月,智塑安康首款3D打印颈椎融合器取得美国食品药监局(FDA)的510(k)上市容许,成为中国首家3D打印骨科植入物产品取得FDA认证的科技公司。 从整个行业层面,目前医疗机器人经过三十多年的开展,曾经渡过了踉跄学步的婴儿期,步入生机勃勃的少年期。 产业雏形已现,但也存在很多变数。 未来要求上下游相关产业链与配套环境的不时成熟和细分,才干构成一个生气盎然的医疗机器人创新产业生态。
骨科手术机器人产业链剖析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