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学会绿金委主任马骏 上市公司对低碳转型要有紧迫感 大企业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

媒体9月28日讯(记者 梁柯志)随着五篇大文章越来遭到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注重,在今天举行的2024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年会上,多位来自监管和学术界人士呼吁,关于低碳转型,企业应增强紧迫感,提高执行力。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香港绿色金融协会主席马骏表示,关于低碳绿色转型,大型企业、上市公司要增强紧迫感,不能不时处于模糊概念的外形。

马骏从三个方面来剖析,首先,未来国际监管部门会强迫要求披露双碳转型状况,港交所曾经强迫要求上市公司可继续信息披露,包括碳排放、向低碳转型;其次出口企业将会遭到欧洲、美国等地的低碳产品要求影响,假定不改良将会失去市场份额;第三来说,资本投资者也会优先选择低碳转型的企业,将会成为日渐清楚趋向。

同一场所,中国人民银行研讨局局长王信表示,可继续金融的展开任重道远,中国人民银行将自始自终地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可继续金融改造展开,等候粤港澳大湾区构成更多可复制可推行的创新效果。

央行数据显示绿色金融增速较快,截至往年二季度末,绿色存款余额是34.76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8.5%,其中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撬动了碳减排存款逾越了1.1万亿元;绿色债券余额1.99万亿元,累计发行逾越了3.7万亿元。

大湾区外部逐渐构成绿金协同展开态势

从大会走漏信息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关键城市曾经逐渐构成从各自优点范围动身的绿金展开特征。

广州市政府副市长、中共广州市委金融工委书记赖志鸿走漏,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广州绿色存款余额1.23万亿元,占全市各类存款比重逾越15%;累计在境内外发行各类绿色债券折合人民币近2000亿元。

此外,在创新种类方面,赖志鸿表示,广州期货买卖所上市工业硅、碳酸锂期货和期权,截至2024年8月末,总成交1.8亿手、累计成交额12.9万亿元,同时继续推进碳期货种类研讨;广州碳排放权买卖中心碳配额现货成交量逾越3亿吨,成交额72.57亿元。

而深圳比拟注重体系化树立,深圳市中央金融控制局副局长朱江表示,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深圳绿色信贷余额1.06万亿元,同比增长28.4%。接上去,深圳将在空虚《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配套政策规范工具包、推进金融机构强迫环境信息披露及中小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展开企业碳账户体系树立及配套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完善绿色金融展开保证机制等范围先行先试、引领示范。

而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金融控制局助理总裁(外事)许怀志在现场表示,香港的资本市场拥有良好的流动性、基础设备和专业服务,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绿色金融枢纽,可为大湾区内低碳、可继续项目融通资金。未来,香港金融控制局将不时优化“绿色和可继续金融资助方案”,并进一步完善分类目录,促进绿色及可继续金融,尤其是转型金融,在大湾区的展开。

最后,马骏心愿借助大湾区的非凡优点,与相关机构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国际外绿色金融先行先试的样板。

考核五篇大文章前提应是分歧的规范和数据

8月初,中央金融委相关担任人曾表示,下一步要“健全完善金融五篇大文章等重点范围的统计口径和考核评价制度,发扬好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引导金融更好服务虚体经济”。

在现场,马骏对媒体记者表示,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为了推进绿色金融展开都在尝试考核处分机制,但前提是要求明白界定规范,而且要有统计数据,列入绿色银行评价体系。比如,央行曾经在做转型金融的规范,置信未来会先试点再推行。

媒体记者留意到,央行副行长陆磊在9月5日曾表示,往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展开的指点意见》,从优化规范体系、强化信息披露、促进产品和市场展开等方面明白了任务目的和详细举措。另一方面,用好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产品,发扬碳减排支持工具作用,为绿色产业展开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