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二代 夫妻携卡罗特登陆港交所主板 港股十月首日收盘!浙江
十月港股开市第一天,三大指数连续涨势、群体高开,恒生指数涨0.74%,恒生科技指数涨1.86%,国企指数涨0.92%。中国厨具品牌卡罗特(02549.HK)今天起正式于联交所主板买卖,收盘即抵达了每股9.5港元,涨幅64.36%。收盘仅半小时,成交量就抵达了4760万股,总市值靠近52亿。
10月2日,由招银国际及法国巴黎银行联席保荐的全球厨具品牌卡罗特(商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罗特”)于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富途证券、老虎证券、利弗莫尔证券、TradeGo Markets均为其承销商。近日,港交所公布卡罗特最终出售价及配发结果公告。公告显示,卡罗特全球出售约1.299亿股,于香港地下出售获1347.27倍认购,国际出售获7.91倍认购,最终出售价每股5.78港元,全球出售净筹6.93亿港元。
本年3月,卡罗特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不到半年时期就经过了聆讯,其上市进程在资本市场中显得尤为迅速。卡罗特能上市成功,离不开章国栋、吕伊俐这对85后“创二代”夫妇关于其父辈衣钵的良好传承。据招股书中显示,截至2023年末,卡罗特全体收益约为15.83亿元,较2022年同比增长106%,品牌业务收益中近八成来自海外。但是近年来,卡罗特在海外销量占比逐年介入的同时,在中国中原销量占比也在逐年增加。值得留意的是,凤凰网财经《IPO观察哨》在社交互动平台上发现了不少关于卡罗特的揭露。
“创二代”率领浙江厨具品牌出海
卡罗特的前身是1992年的永康市特牌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牌电器”),其开创人为章之慧和李惠平,也就是卡罗特现任董事会主席兼CEO章国栋的父亲和行动董事兼首席产品官吕伊俐的母亲。成立之初,特牌电器如一众国际传统工厂一样主作不粘锅具消费与制造。直到2007年,章之慧和李惠平将之前的消费协作阅历启动更新,共同成立了浙江卡罗特工贸有限公司,关键为海外品牌提供代加工服务。
2011年,随着章之慧和李惠平步入中年,二十出头的章国栋和吕伊俐共同从海外留学归来正式介入了卡罗特。两年后,章国栋和吕伊俐逐渐看法到市场需求已不再是原来的样子,转而专注于展开原始设计制造业务,为国际品牌一切者及批发商设计、开发及制造定制化厨具产品。
招股书显示,仰仗原始设计制造业务取得的专业知识及抵消费者偏好的关键见地,卡罗特于2016年战略性地进军在线批发范围,推出自有厨具产品品牌“卡罗特(CAROTE)”。而彼时的电商平台已被各大厨具品牌占领,线上批发市场竞争相当猛烈,“我们错过了登上淘宝的机遇” 章国栋曾遗憾直言。但是,卡罗特并未灰心,立刻调转船头,选择出海。这一举措,里程碑式的使卡罗特迅速成为展开迅猛的厨具产品品牌。
亚马逊占据品牌业务销量半壁江山
2017年,卡罗特经过全球跨境电商亚马逊末尾在北美销售。与众多炊具品牌相比,卡罗特具有先发优点,物美价廉的产品、及时的客户反响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使得卡罗特的厨具能常居亚马逊滞销榜。在美国站稳脚跟后,2018年,卡罗特又成功经过西北亚地域最大的跨境电商平台Shopee虾皮成功翻开西北亚市场。紧接着后一年,又经过乐天及Qoo10进军日本市场。2022年,卡罗特末尾与沃尔玛协作,其产品深受沃尔玛客户欢迎,在美收益又迎来大幅介入。去年,卡罗特失掉了在西欧销售的机遇。
依据招股说明书,卡罗特总收益于2021年、2022年、2023年区分为6.75亿元、7.69亿元、15.83亿元。其中,经过电商平台面向集团销售所得收益于2021年、2022年、2023年区分为2.51亿元、5.03亿元、13.63亿元,区分占到总收益的37.2%、65.5%、86.1%。
截至2023年末,从全平台品牌业务销量来看,亚马逊客户置办力最为微弱,占据半壁江山。排在第二的天猫与亚马逊相差甚远,仅占销量的20.7%。值得一提的是,刚上线产品不到两年的沃尔玛,在2023年末已占据了全体销量的17.8%,2024年前三个月更是反超天猫成为了卡罗特品牌业务销量第二大平台。其他国际平台如抖音、京东均占比拟小,区分仅占1.4%和1.3%。
成功规划海外,卡罗特在中国中原市场的表现却引发了不少争议。据招股书显示,卡罗特品牌业务收益在中国中原占比已由2021年的57.7%降至2023年的23.4%,比重腰斩。近年来,卡罗特不时推出各类时兴高颜值网红厨具吸引消费者的置办愿望,但中国中原消费者关于其产质量量却诟病颇多。
产质量量引争议,中国中原市场表现不佳?
“杯口掉漆”、“锅爆炸了,把冰箱炸出两个坑”、“买回来没几天就黑了”、“涂层很容易划坏,排骨都不敢做了”等均为卡罗特厨具消费者在社交互动平台的吐槽,更有消费者戏称“不粘锅只需煮开水不粘”、“颜值仅在没经常经常使用之前”,不少消费者曾呼吁避雷卡罗特。
不只如此,中国中原市场还是卡罗特品牌业务毛利率最低的市场。招股书显示,自2022年以来,中国中原市场品牌业务毛利率就不时垫底。截至2023年末,中国中原市场毛利率更是由2022年的41.7%降至35.4%,而日本最高,抵达48.3%。截至2024年3月底,卡罗特品牌业务在西欧毛利率更是抵达52.4%。
中国中原市场关于卡罗特至关关键,但从销量、盈利才干和品牌影响力来看,卡罗特在中国中原市场的表现并不及海外市场。上市之后,卡罗特是将进一步拓宽海外市场还是调整战略、加码优化中国中原市场业绩?凤凰网财经《IPO观察哨》将继续关注。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