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人打1星 749局 上海堡垒 陆川 冲我来 评分直逼 票房高开低走! (三万人什么概念)
“国庆看完这片子比上两个小时班还舒适。”电影散场后,有观众收回这样的慨叹。不只如此,记者发现,电影放映不到一半便有观众陆续离场。
国庆档时期,被寄予厚望的《749局》在上映一天后口碑两级分化,有网友称特效看着很过瘾,但也有逾越4万人打出1星、2星评价,风评直逼《上海堡垒》。
口碑陷争议,票房高开低走
《749局》被吐槽为“上海堡垒2.0”
10月1日,由陆川执导,王俊凯、苗苗、郑恺等人主演的国产科幻电影《749局》正式上映。 该片灵感源于导演陆川军校毕业后在749部队任务的一段经验。 故事出现在2030年,讲述了749局第三小队战士们应对微小灾难时展现的少年生长故事 。
作为国庆档惟逐一部科幻片,融合了科幻故事、超天然现象、怪兽大战等多种元素的《749局》在上映前便被寄予厚望。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10月1日今天《749局》单日票房超1.7亿元,力压《志愿军:存亡之战》夺得国庆档首日票房冠军。
但是好景不长,国庆档第二日该片票房便迎来断崖式下滑,当日上午便被《志愿军:存亡之战》反超。
截至发稿,《749局》票房为2.69亿,平台预测最终票房为9.8亿。
口碑方面,《749局》豆瓣开分仅为5分,尚未及格,其中10万人给出评价,逾越5万人打出1星、2星,评论区内差评如潮。
不少观众评价该片叙事混乱、缺乏逻辑,科幻元素东拼西凑,吐槽其为2.0版《上海堡垒》(豆瓣评分2.9)。
媒体记者在观影时也发现,不少观众收回相似的慨叹,更有人在 电影放映不到一半时陆续离场。
一时期《749局》被骂上热搜,导演陆川连发三条微博回应差评。
他先援用片中王俊凯的台词“冲我来,别碰我叔和我婶”,直言“冲我来,别碰我的演员和主创,他们是最好的,有什么事冲我来。”随后又表示,感谢观众严峻的批判。
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作为国庆档惟逐一部科幻电影,《749局》在上映前的宣传可谓是卖点十足。
首先是题材选择,近年来超天然题材的科幻电影并不多见,且该片以生命迷信研讨中心的749局为背景,怪兽、外星生物等多种元素的融合也为电影的盖上了一层微妙面纱。
其次是影片的拍摄周期和特效制造。据陆川此前发文,《749局》拍摄历时8年,往年4月才彻底杀青,时期经验了停滞、补拍、资金充足等种种曲折。
特效方面,陆川请来代表作有《沙丘》《阿凡达》《普罗米修斯》等经典大片的Dneg(Double Negative 英国著名视效公司),为《749局》做了近1000颗镜头。
一部8年磨一剑的科幻巨作能出现怎样的效果?这一卖点相同给观众拉满了等候值。
最后是演员阵容,作为当红顶流小生,王俊凯近年来逐渐向演员转型,接连出演了《解忧杂货铺》《万里归途》《断桥》《蛟龙执行》《野孩子》等多部影片,在《749局》中王俊凯无疑是扛起票房大旗的关键人物,预售超3000万,首日票房冠军的效果足以表现顶流小生粉丝的置办力。
重新鲜优质的题材到多年的打磨再到朴素的演员阵容,就拍摄环节来看《749局》并不是一部主动摆烂的科幻片,只不过陆川手握一副好牌最后打得稀烂。
影评人乐书对媒体资讯记者表示, 作为一部历时多年打磨的作品,《749局》无论是特效还是剧情都没有做到一部优质科幻片应有的规范。
首先特效方面,影片中观众可以看到异形、阿凡达、克苏鲁、沙丘等多种经典国外科幻元素的影子,但作为一部国产科幻电影却鲜有看到外乡科幻元素,这也就形成影片出现出一种东拼西凑的廉价缝合感。
比特效更致命的是剧情,主创团队想要出现的东西过多,形成全片剧情拖沓混乱,缺乏逻辑,人物塑造僵硬为难,强行煽情。影片以749局为卖点,披着重工业特效怪兽片的外衣,但除了巨鸟外,其他怪兽只是走个过场,内核照旧是英雄援救全球的老套剧情。
此外,影片想经过翅膀等元历来试图引发观众对英雄与巨人之间更深层次的思辨,但这类表现手法太过浮于外表。一些人与天然谐和共生的场景表现更是剽窃了《阿凡达》等影片。
上述种种要素形成一部本应可以媲美《漂泊地球》的科幻影片最终沦落至口碑直逼《上海堡垒》。
资本角逐下的两种极端
理想上,观众乐于将《749局》与《上海堡垒》对比并非毫无依据。
2016年《749局》末尾预备,2018年11月正式开机。彼时,市场对科幻题材的需求日益增长,受此影响,资本一直入局,试图在风口上押注,等候能押中一部爆款影片。
《上海堡垒》和《漂泊地球》也正是在那几年里开拍的项目,其面前有中影、、腾讯、阿里影业等一众资本的加持。
和上述两部作品一样,《749局》的面前资本相同朴素,出品方包括北京猿动力、、北京文明、上海腾讯企鹅影视文明等。只不过三部影片最终区分走向了两个不同的极端。
8年前的那段时期里,国际电影市场总票房加快增长,热钱一直涌入,天价制造费用的影片不在少数,很多电影电视剧在宣传时,便打出了“大投资大制造”等噱头,拔高了受众对影片的等候度,但是资本的涌入加上高昂的制形本钱未必能失掉预期的报答。后续热钱退去后,市场只会留下一地鸡毛。
理想证明,观众对大制造+流量明星的方式已然免疫,国产科幻电影也早已过了砸钱就能收获高票房的时代。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