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未实行 双录 引来诉讼 投资者558万买基金一年盈余170万 银行因违规销售赔偿159万
银行业每一条看似方便的规则面前,都蕴藏着诸多血淋淋的案例,假定机构和从业者视若罔闻,则付出的代价恐不会小。
日前,中国裁判文书网就上传了这样一个典型案例——60后投资者王某斥资558万,在上海某银行置办一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后盈余约170万,遂起诉银行索赔。近期,法院二审裁定,案涉银行因未落实“双录”要求,被认定违规销售,应承当王某九成损失,本金加利息约159万元人民币。
60后投资者在银行买入高风险证券投资基金后盈余
据相关文书载明,王某,女,1962年出生,住所地上海市虹口区。自2016年末尾,王某即存在股票投资阅历,并自2018年至2022年时期屡次投资银行理财富品。
王某还表示,自己在2022年9月26日赎回基金部分份额为了出借田某的债务,且事先银行员工陆某不让王某一切赎回,后王某向有关部门揭露。
法院认定银行未落实“双录”要求需担责九成
尔后,王某向法院起诉某银行,要求赔偿自己的投资损失,并提供录音证据以证明销售人员曾作出收益承诺。而案涉支行以为,支行已实行了适当性义务,销售人员的不当行为并不影响王某置办案涉基金产品的决策,二者并不具有因果相关,支行不应据此承当赔偿责任。并且,王某已启动风险接受才干评价,评价结果为进取型(C5),与案涉基金产品风险等级(R3)相婚配。
法院一审以为,银行作为专业金融机构,在案涉基金销售环节中存在员工承诺保本保息等违规行为,形成王某投资损失,支行显然存在严重过失,应当承当相应赔偿责任。王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才干的成年人,之前曾投资过理财富品,亦应当对投资风险与收益相当有肯定看法和了解。综合思索,酌情确定某银行虹口支行应对王某的损失承当90%的赔偿责任,王某自行承当10%的责任。
此外,法院认定,王某的本金及利息损失算计1,762,546.95元,由某银行虹口支行依照90%责任比例赔偿王某1,586,292.26元。
往年9月下旬,上海金融法院启动了二审讯决。二审法院以为,依据银保监部门回答书,某银行虹口支行在案涉产品销售环节中,存在“应双录(录音录像)未双录状况等”的违规行为,与一审录音证据相互印证,其违规销售理想可以确认。最终维持一审问决。
值得留意的是,判决书还披露,因该银行外部重组撤并,投资者最后置办产品的天宝支行已于2007年归属虹口支行控制,其对外公章无法经常经常使用,审理中各方均赞同由该行虹口支行作为原告应诉并承今天宝支行相应的法律责任。
年内监管部门也对部分银行未实行“双录”开出罚单
今天,记者查询发现,早在2017年,8月23日,原银监会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销售专区录音录像控制暂行规则》,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销售理财富品时的专区“双录”控制提出明白要求。而专区“双录”,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营业场所销售自有理财富品及代销产品时,应实施专区“双录”控制,即设立销售专区,并在销售专区内装配电子系统,对每笔产品销售环节同步录音录像。
不过,从监管部门发布的罚单来看,虽然“双录”曾经片面推行7年,但依然有一些银行机构没能严峻实行相关规则。往年8月的一张行政罚单就与相关——浙江金融监管局8月1日披露,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行,由于营销推介理财富品时存在未“双录”疑问;在风险接受才干评价环节中误导投资者,形成风险接受才干评价结果失真等疑问,被罚款140万元。这也是迄今为止年内惟逐一张和“双录”违规相关的罚单。
此外,湖北金融监管局近期发文指出,银行机构要落实“三适当”准绳,实践保证消费者金融权利。近年来,消费者与金融机构在销售理财富品环节中的纠纷日益增多,金融机构应做好消费者金融知识教育宣传,充沛保证客户的知情权、受教育权和财富安保权。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