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跌12.61% 00979 绿色动力科技集团 报0.201元 (下跌123结构)

admin1 4个月前 (10-09) 阅读数 35 #港股

10月9日,绿色动力科技集团(00979)盘中下跌12.61%,截至13:26,报0.201元/股,成交122.52万元。

绿色动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关键在香港从事生物清洁物料贸易、修建废料贸易及提供废料处置服务以及生物柴油消费和贸易的投资控股公司。该公司的中心业务涵盖了环保动力范围的多个环节,包括废料处置和生物动力的消费与销售。

截至2023年年报,绿色动力科技集团营业总支出6481.85万元、净利润-1306.41万元。


除权白话文中什么意思

除权:白话词义:削除权利。

除权:

除权报价的股票赋予出售者保管分享公司新发股票的权益。 除权是由于公司股本参与,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业实践价值(每股净资产)有所增加,要求在出现该理想之后从股票市场多少钱中剔除这部分要素,而构成的剔除行为。 上市公司以股票股利分配给股东,也就是公司的盈余转为增资时,或启动配股时,就要对股价启动除权。 上市公司将盈余以现金分配给股东,股价就要除息。 除权或除息的发生系由于投资人在除权或除息日之前与今天购置者,两者买到的是同一家公司的股票,但是内含的权益不同,显然相当不公允。 因此,必需在除权或除息日今天向下调整股价,成为除权或除息参考价。

详细解释

除权日:除权日是指转赠或许配送股以后,市场可流通总股数参与,原来的市场多少钱必需启动除权处置的日期。 否则,对后来买股票的投资者就不太公允了:一样的总市值,股数参与了,多少钱却没有降低。

除权报价的发生:除权报价的发生是由上市公司送配股行为惹起,由证券买卖所在该种股票的除权交 易日收盘发布的参考多少钱,用以提示买卖市场该股票因发行股本参与,其内在价值已被摊薄。

除权报价的计算:除权报价的计算是依照上市公司增资配股(或送配股)公告中的配股(或送配股)比例为依据的:

配股除权报价XR(Ex-rights)=(除权前日收盘价+配股多少钱*配股率)/(1+配股率)

送配股除权报价XR(Ex-rights)=(除权前日收盘价+配股多少钱*配股率)/(1+送股率+ 配股率)

关于A种股票出现尚未上市流通的国度和法人持股部分向已上市流通股持有人有偿转让的所谓转配疑问,因其只惹起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此消彼长,并不触及该股票股份总量的变化,经多方讯问意见,从即日起在除权报价的计算中,对转配将不予思索.但思索到转配存在对股票多少钱动摇的特殊影响,统计部仍将采用撤权和复权 的方法对上证指数启动必要的修正:

所谓撤权,即在含转配的股票除权买卖起始日,上证指数的样本股票中将该股票剔除;所谓复权,即在该股票配股部分上市流通后第十一个买卖日起,再进入样本股票的范围。

除权环节:当一家上市公司宣布送股或配股时,在红股尚未分配,配股尚未实施之前,该股票被称为含权股票。 要操持除权手续的股份公司先要报主管机关核定,在准予除权后,该公司即可确定股权注销基准日和除权基准日。 凡在股权注销日拥有该股票的股东,就享有支付或认购股权的权益,即可参与分红或配股。 除权日(普通为股权注销日的次买卖日)确定后,在除权今天,上海证券买卖所会依据分红的不同在股票简称上启动提示,在股票称号前加XR为除权,XD为除息,DR为权息同除。 除权今天会出现除权报价,除权报价的计算会因分红或有偿配股而不同,其片面的公式如下:

a. 送股除权报价=股权注销日收盘价/(1+每股送股比例)

b. 配股除权报价=(股权注销日收盘价+配股价×配股比例)/(1+每股配股比例)

c. 送股与配股同时启动时的除权报价=(股权注销日收盘价+配股价×配股比例)/(1+每股送股比例+每股配股比例)

除权日的收盘价不一定等于除权价,除权价仅是除权日收盘价的一个参考多少钱。 当实践收盘价高于这一通常多少钱时,就称为填权,在册股东即可获利;反之实践收盘价低于这一通常多少钱时,就称为贴权,填权和贴权是股票除权后的两种或许,它与整个市场的状况、上市公司的运营状况、送配的比例等多种要素有关,并没有确定的规律可循,但普通来说,上市公司股票经过送配以后除权,其单位多少钱降低,流动性进一步增强,上升的空间也相对参与。 不过,这并不能让上市公司恣意送配,它也要依据企业自身的运营状况和国度有关法规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详细计算方法

计算除息价:

除息价=股息注销日的收盘价-每股所分红利现金额

例如:某股票股息注销日的收盘价是4.17元,每股送红利现金0.03元,则其次日收盘参考价为

4.17-0.03=4.14(元)

计算除权价:

送红股后的除权价=股权注销日的收盘价÷(1+每股送红股数)

例如: 某股票股权注销日的收盘价是24.75元,每10股送3股,,即每股送红股数为0.3,则次日收盘参考价为

24.75÷(1+0.3)=19.04(元)

配股后的除权价=(股权注销日的收盘价+配股价×每股配股数)÷

(1+每股配股数)

例如: 某股票股权注销日的收盘价为18.00元,10股配3股,即每股配股数为0.3,配股价为每股6.00元,则次日收盘参考价为

(18.00+6.00×0.3)÷(1+0.3)=15.23(元)

计算除权除息价:

除权除息价=(股权注销日的收盘价-每股所分红利现金额+配股价×每股配股数)

÷(1+每股送红股数+每股配股数)

例如: 某股票股权注销日的收盘价为20.35元,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00元,送1股,配2股,配股价为5.50元/股,即每股分红0.4元,送0.1股,配0.2股,则次日除权除息价为

(20.35-0.4+5.50×0.2)÷(1+0.1+0.2)=16.19(元)。

知道了如何计算除权除息后的股票多少钱,下一步就是如何买卖股权股息。

在股权股息注销日之后,分红的公司要经过资讯媒介发布支付红利的起止日期,时限普通是周围左右,这在上海证券买卖所称为红利挂牌时期。 上交所参与分红的投资者必需在该股的红利挂牌时期在自己开户的营业厅将红利权卖出,才可以将红利划归自己的帐户,详细方法象卖股票一样,在计算机自助终端输入该股票红利的代码、多少钱、数量,卖出后计算机就智能将红利款转入其资金帐户。 在深圳证券买卖所则不需投资者出卖红利权,而由证券公司直接将红利转到股东名下。

在上交所红利挂牌时期因故未能将红利权卖出的投资者,可以持身份证、股东卡及资金帐户去外地证券注销公司支付红利,交纳一定数量的手续费。

享有某种股票配股权的投资者,无论上交所还是深交所,都只需在规则期限内象购置普通股票一样在计算机自助终端输入该股票的代码、多少钱、配股数等信息,就可成交买入配股。

经过一段时期即可上市买卖的配股,叫做直接配股。 还有一种支持上市日期未定的配股叫转配股。 这时持该股票的国度或法人不情愿参与配股,而把国度股和法人股的配股权转让给社会投资者。 购置转配股,除了交配股款外,还要交转配股手续费,如0.1或0.2元。 有些上市公司的配股同时包括直接配股和转配股,投资者可自行择定二者的比例。 由于转配股的支持上市日期不定,所以有不少人丢弃这种配股权。

上市公司所送红股则在股权注销日后直接划入股东帐户。

除权对股价的影响

由于公司股本参与或许向股东分配红利,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业实践价值(每股净资产)有所送还增加,要求在出现该理想之后从股票市场多少钱中剔除这部分要素。 因股本参与而构成的剔除行为称为除权,因红利分配惹起的剔除行为称为除息。

例如,公司原来股本为1亿股,每股市价为10元,现公司每股送一股的比例实施,则该理想成功后企业实践价值没有出现任何变化,但总股本参与到2亿股,也就是说转增股本后的两股相当于此前的一股所代表的企业价值,每股盈利变为0.5元,其市价应相应除权,调整为5元。 这样,除权前后企业的市价总值不变,都为10亿元。 假设企业不是选择转增股本,而是选择将每股盈利1元全部作为红利派发,那么实施送红利之后,每股实践价值将增加1元,应当对其市价除息,相应调整为9元。

上市公司在送股、派息或配股时,要求确定股权注销日,在股权注销日及此前持有或买进股票的股东享用送股、派息或配股权益,是含权(含息)股。 股权注销日的次买卖日即除权除息日,此时再买进股票已不享用上述权益。 因此普通而言,除权除息日的股价要低于股权注销日的股价。

除权(除息)股与含权(含息)股的差异就在于能否能够享用股利、股息,这也选择了两者市场价值之间存在差异。除权日今天开市前要依据除权除息详细状况计算得出一个剔除除权除息影响后的多少钱作为收盘指点价,这也称为除权(除息)基准价,其计算方法是:

(1)除息基准价的计算方法为:

除息基准价=股权注销日收盘价-每股所派现金

(2)除权基准价计算分为送股股权和配股股权:

送股除权基准价=股权注销日收盘价 /(1+每股送股比例)

配股除权基准价=(股权注销日收盘价+配股价×配股比例)/(1+每股配股比例)

(3)有送红利、派息、配股的除权基准价计算方法为:

除权基准价=(收盘价+配股比例×配股价-每股所派现金)/(1+送股比例+配股比例)

在除权除息后的一段时期里,假设少数人对该股看好,该只股票买卖市价高于除权(除息)基准价,即股价比除权除息前有所下跌,这种行情称为填权。 倘若股价下跌到除权除息前的多少钱水平,变称为充沛填权。 相反,假设少数人不看好该股,买卖市价低于除权(除息)基准价,即股价比除权除息前有所降低,则为贴权。 股票能否走出填权行情,普通与市场环境、发行公司的行业前景、公司获利才干和企业笼统有关。

除权价与收盘价的相关

送红派息股的除权价的计算公式是:

除权价=(收盘价-股息)/(1+送股比例)

例如:苏常柴1995年度送红方案为10送5派0.4元,股权注销日收盘价为18.95元,则其除权价=(18.95-0.04)/(1+0.5)=12.61元。 而除权当日收盘价为13.18元,这是由于收盘价不完全等于除权价。

除权价只能作为除权日今天个股收盘的参考价,而收盘价是经过集合竞价发生的,假设大部分人对该股分歧看好,委托价相对除权价高填,经集合竞价发生出的收盘价高于除权价,则为填权;反之,则为贴权。

假设出现大少数以委买委卖对除权价均认可的多少钱,则发生与除权价相等的收盘价。

600822前期走势如何

最近半个月走势弱于指数-0.95%;从当日盘面来看,明天将下跌或低位调整。近几日下跌力度加大,持币张望;该股近期的主力本钱为13.38元,股价已露拉升态势,强势特征清楚;周线为下跌趋向,如不跌破“12.61元”不能确认趋向改动;长线看空,现金适当回笼

山西地表改动的状况

摘 要:山西省地下水位灵活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延续降低,其外形有深埋稳如泰山型、农业灌溉开采动摇型、浅埋渗入动摇型、超采降低型等4种类型。 1981~2004年,地下水超采等,使全省地下水平均深埋由8.69 m加大至12.61 m,泉水增加甚至断流,多座城市构成地下水下降漏斗并形成空中沉降。 � 关键词:地下水;水资源;山西省 山西省地表水资源匮乏,保证率低。 据2005年出版的《山西省水资源评价》,全省河川径流总量(1956~2000年系列,下同)为86.77亿m3,其中可应用量为51.87亿m3;地下水资源总量为86.35亿m3,其中可开采量为50.03亿m3。 2000年、2001年、2002年全省总供水量区分为56.85亿、57.58亿、57.50亿m�3,其中地下水供水量区分为35.64亿、36.16亿、36.17亿m3,所占的比重区分到达了62.7%、62.8%、62.9%。 运城市及太原市地下水供水量所占的比重更高,区分到达75%及80%。 全省各大城市的居民生活用水全部由地下水供应。 � 山西省的地下水灵活观测任务始于1976年,至今已有30年历史。 时期地下水位观测井网几经变迁,目前有基本井780眼,分逐日、5日、10日观测及智能监测等方式。 另有统测井2 500眼。 1980年以来的观测资料比拟完整,可用来剖析地下水灵活特性和计算地下水资源量。 1 地下水灵活特性剖析 选取1980~2000年共21年全省近21万眼(次)观测基本井数据,并参考15年统测井观测资料,剖析全省地下水灵活基本特性。 1.1地下水位灵活的分类 影响地下水灵活的要素可分为自然要素和人为要素两大类。 自然要素关键为周期性变化,在短期内却以偶然性变化为主;而人为要素则以偶然性为主,且其影响可累加。 依据地下水观测资料综合剖析,山西省地下水位灵活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延续降低,其影响要素关键有以下几种: (1)降水。 降水是影响地下水灵活的关键要素。 雨季来临,降水入渗补给量参与,地下水位随之升高;雨季下渗补给量增加,地下水位急剧降低。 普通状况下,降水量大水位上升也大;同时,水位上升值与降水强度、降水量大小、降水前土壤墒情、地下水埋藏深度、包气带土质和厚度等要素有关。 � (2)人为要素。 随着国民经济的开展,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灵活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工农业开采应用,特别是采煤破坏地下水贮存条件,都是惹起地下水位降低的关键要素。 各类灌区渠系渗漏和田间灌溉入渗补给,会惹起地下水位上升。 (3)地质要素。 在相反的气候要素作用下,含水层岩性和地形条件不同时,可使得在同一气候区中地下水灵活出现清楚差异。 在地形陡峭和含水层透水性弱时,潜水灵活表现出清楚的时节性变化;相反,切割剧烈地形和含水层透水性强时,潜水灵活的时节性变化就小。 � 在上述各类要素的综协作用下,构成了不同的地下水位环节线,其外形分类如下: � (1)深埋稳如泰山型。 关键散布在各盆地边山丘陵区和洪积扇中上部。 这些地域地下水埋深较大(普通大于20 m),人为搅扰要素较少,基本属于自然灵活类型。 年内,地下水位动摇范围较小,年变幅为0.2~0.5 m,水位环节线呈直线型。 这些地域地下水补给来源关键是大气降水,无蒸发排泄,只要经过径流排泄到低洼地域。 � (2)农业灌溉开采动摇型。 关键散布在倾斜平原的纯井灌区或井渠双灌区中地下水开采强度较大的地域,如在昌源河、洪山、潇河、文峪河等灌区和太谷、祁县、汾阳、介休等县的纯井灌区。 地下水开采量大时,水位的变化受开采影响就十分清楚。 开采期普通在3~10月份,地下水位大幅度降低,即使雨季前半期失掉降水渗入补给,也只能相对减小降幅,很少能使地下水位上升;到12月份以后才干出现一年中的高水位期,因此时节性的开采地下水和降水对地下水灵活起控制造用。 � (3)浅埋渗入动摇型。 关键散布在冲积平原或洪积扇前缘的河灌区和井渠双灌区中地下水开采较少的地域。 在运城涑水河盆地、大同盆地及汾河下游的新绛、河津、稷山县普遍散布,在临汾、太原、忻定、长治盆地呈块状散布。 � 这种类型的地域,空中较平整,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聚集和排泄区。 地下水补给来源有大气降水和灌溉水入渗,以及周围地下水流补给;排泄途径关键是蒸发和人工开采。 所以地下水位的升降与降水及灌溉用水量的时节性变化相关亲密,最高水位出如今雨季前期或灌溉用水量较小的时期,最低水位出如今农作物少量需水的六七月份。 � (4)超采降低型。 散布于城镇左近、工农业用水集中地域或距工业开采应用深层水的井孔较近地域。 由于开采孔未封锁潜水含水层,因此工业及城镇生活用水少量开采深层承压水,造成周围潜水位的降低。 这类井水位延续降低,年末差(1年内水位降低)大于1 m,年变幅简直等于年末差,即一年中的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区分是年终和年末,其环节线外形呈斜线状降低。 深层地下水超负荷开采,使得周围潜水位大幅降低,构成漏斗或终身性漏斗。 � 1.2地下水基本流向 (1)盆地。 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黄河支流盘绕省境西、南边缘,东边界为太行山脉,北部为长城。 除了省境北部有大批河道自内蒙古自治区流入外,其他地表水系均向西、南、东部发散,或汇入黄河支流,或注入华北平原。 受地形的影响,地下水流向基本上与地表水流向相反。 山西省境内自北至南陈列有天阳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晋中)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其走向大致成NE—SW向,在省内西北部另有长治盆地。 各盆地的地下水流向在近期无基本的变化,都是由盆地周围向盆地中心聚集,由抢先向下游排泄。 值得指出的是,近20年来继续大幅度超采各盆地地下水,使得各盆地中均出现地下水下降漏斗,从而改动了部分地域的地下水流向,即由地下水下降漏斗的周围向中心聚集。 随着这种下降漏斗范围的扩展,中心水位埋深加大,地下水流受影响的范围也在逐渐扩展,但这并未改动上述地下水流运动的小气向。 � (2)山丘区。 山西省山丘区地下水流向基本受控于地形及地质结构,其运动方向可归结为:一是侧向补给各盆地及山区河道,二是潜流汇入黄河支流,三是向各大岩溶泉口聚集。 据统计,全省各碳酸盐岩类出出面积为3.1万km�2 ,占全省总面积的19.8%;19处大岩溶泉的泉域面积为64 396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41.1%,可见各大岩溶泉域的补给面积并非全部是碳酸盐岩出露区,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其他岩层掩盖区。 2 地下水开发应用形成的次生环境地质疑问 2.1 地下水位继续降低� 1981~2004年,山西省各大盆地的地下水位继续降低,时期虽偶有升高,但并不能改动总的降低趋向,地下水埋深继续加大。 在全省范围内,地下水的平均埋深由1981年的8.69 m加大至2004年的12.61 m,地下水位共降低了3.92 m,平均每年降低0.16� m。 其中太原盆地1981年地下水埋深10.25 m,2004年埋深19.12 m,地下水位平均每年降低0.37 m,为全省最大降低区。 在大城市周围已构成地下水下降漏斗,以太原市坊山府、介休市宋古、运城市下降漏斗最为严重。 至2000年底,全省地下水下降漏斗总面积已超越10 000 km2。 2.2超采状况严重 随着山西省国民经济的开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逐年参与,地下水的开采量也日趋上升。 在全省总供水量中,地下水供水量比重已从1980年的41.4%上升到2002年的62.9%。 目前,全省地下水开发应用水平(地下水开采量与地下水可开采量的比)已达72.42%,其中黄河流域为89.49%,已到达难以接受的水平。 2.3空中沉降严重 全省以地下水为关键供水水源的城市,如太原、大同、运城、晋中等均已出现水平不同的空中沉降。 如太原市吴家堡村1981~1990年10年间空中沉降1 300 mm,年沉降量达130 mm;太原市城区范围中原面已普遍下沉400 mm以上。 2.4 泉水增加甚至断流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开展,很多泉域范围内都树立或扩展了水源地,甚至在岩溶泉域的补给区及径流带打井取水,使原有的泉水水量剧减。 加之近年来山西省降水量普遍偏小,直接影响岩溶水的补给,致使省内各大岩溶泉的水量均处于继续降低的趋向之中。 太原市内著名的兰村泉和晋祠泉已区分于1988年、1994年断流。 2.5地下水水质污染加剧 延续高强度超采地下水,致使地表水向地下水体的渗漏量加大。 全省的污水排放量从1980年的5.5亿m3上升至2000年的9.45亿m3 ,其中入河排污量为6.89亿m3。 地下水中检测出13种污染物,区分为氨氮、硫酸盐、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锰、高锰酸盐指数、铁、氟化物、挥发酚、总硬度、矿化度、六价铬、氯化物,其中以氨氮、硫酸盐、总硬度的污染最为普遍。 2000年对全省28处重点水源地启动了检测,结果:达标水质12处,达标率43%;超标16处,超标率57%。 其中14处岩溶泉水水源地中有3处超标。 3 结 语� 经过地下水灵活的观测任务,不只能掌握地下水水位、埋深及运动状况,而且还能经过灵活剖析进一步研讨区域地下水灵活的规律(包括数量及质量),预测地下水未来开展的趋向,指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应用,最大或许地防止因开发应用不当而形成的主动局面。 � 作者简介:吴林娜(1957—),女,山西太原人,工程师,关键从事水文水资源研讨任务。 来源:《人民黄河》 2007年5月6日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