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战略难掩颓势 老字号沦为新笑柄 天佑德酒 (多元化战略问题)
,这个有着近650年历史的"老字号"品牌,现在却沦为了资本市场上的笑柄。自2011年上市以来,公司在多元化展开的路途上步步踩坑,不只未能成功预期的业绩增长,反而堕入了继续盈余的泥潭。
公司高管们似乎患上了"并购狂热症",2013年以1500万美元收买美国纳帕葡萄酒酒庄,2015年又斥资130万美元收买Maxville Lake Winery,似乎这些海外资产能为公司带来有限荣光。但是,理想证明这些收买不过是一场昂贵的空中楼阁。OG公司自2017年至2023年七年共盈余1.02亿元,简直是在用美元消费盈余。
电商业务更是一个无底洞。2015年花1.44亿元收买中酒网90.56%的股权,本想借此西风驶入互联网快车道,结果却是从2016年到2023年累计盈余1.31亿元。往年上半年,电商平台业务营收9735.48万元,营业本钱高达9406.31万元,简直是在做有利可图的买卖。这种"高投入、低报答"的商业方式,不由让人怀疑公司高管能否具有基本的商业头脑。
更让投资者啼笑皆非的是,公司在2021年经过定增募资4.06亿元,宣称要用于"1.73万吨优质青稞原酒陈化老熟技改项目"等。但是两年过去了,项目树立进度仅为29.16%,这种龟速行进的效率,恐怕连乌龟都要甘拜上风。
与此同时,公司现有产能却难以充沛运行。2023年产能为3万吨,通常产量仅1.57万吨,产能运行率仅为52%。往年上半年更是低至47%,这种资源糜费的水平,简直令人张口结舌。
面对种种质疑,公司高管们照旧故作镇定,宣称"从久远看,公司白酒业务要国际化,拓宽营销渠道"。这种不实践践的长吁短叹,与其说是战略规划,不如说是掩耳盗铃的障眼法。
白酒专家肖竹青指出,目前白酒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动销降低的困境,高库存风险照旧存在。在全国性酒企的强势挤压下,区域名酒如天佑德更是难以招架。公司尽管试图经过反向红包、买赠等促销手段来抚慰销售,但这种深谋远虑的做法,恐怕只会进一步腐蚀品牌价值。
天佑德酒的未来,恐怕难言绝望。作为一个区域性品牌,它既缺乏与全国性大牌抗衡的实力,又在多元化路途上屡屡受挫。假定不能及时调整战略,聚焦中心业务,恐怕这个"老字号"终将沦为市场的弃儿。关于投资者而言,这样一个命运多舛的公司,或许只配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非值得终年持有的优质标的。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