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品牌欲借燃油车回暖之势冲四季度反弹 西风本田延续三个月跌超五成

媒体10月12日讯(记者 张屹鹏)10月12日,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9月,乘用车国外销量206.8万辆,环比增长18.6%,同比降低1.8%;乘用车出口45.7万辆,环比增长4.5%,同比增长20%。其中,传统燃料乘用车国外销量94万辆,比上年同期增加40.2万辆,环比增长18.3%,同比降低30%。

燃油车市场延续两个月成功环比回暖后,日系品牌欲在2024年收官阶段成功触底反弹。

据日产中国发布的最新销量,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9月销量为61,395辆,环比下跌24.78%,同比下滑3.80%。其中西风日产(包括日产、启辰和英菲尼迪品牌)销量为57,741辆,环比下跌24.23%,同比降低5.81%。1-9月,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累计销量为496,998辆,同比下滑9.10%。

不时扮演日系合资领头羊角色的广汽丰田,9月销量70,567辆,环比下跌11.96%,同比降低15.07%。详细到单一车型,赛那、凯美瑞、汉兰达销量区分为9,308辆、16,644辆及6,988辆,其中赛那创下单月销量新高。

本田中国销量亦发生环比回暖。9月,本田在中国的终端汽车累计销量为62,586辆,环比下跌9.88%,同比下滑42.93%;1-9月本田在中国的终端汽车累计销量为588,018辆,同比降低29.27%。

详细到本田在华合资公司,、西风集团最新产销公告显示,广汽本田9月销量35,130辆,同比降低42.82%,1-9月累计销量309,169辆,同比降低29.06%;西风本田9月销量31,316辆,同比降低56.26%,1-9月累计销量307,231辆,同比降低25.5%。值得留意的是,这已是西风本田延续三个月同比跌幅逾越五成。

本田在华销量片面承压,除市场竞争原因外,两大合资公司产能向新动力转型、调整亦是主因之一。10月11日,本田全球首个新动力工厂——西风本田新动力工厂投产,该工厂将构成年产12万辆新动力乘用车的消费才干,初期投产车型为灵悉L、烨S7等纯电车型。依据方案,广汽本田新动力工厂将于11月投产。

截至发稿,一汽丰田暂未发布9月销量数据。

10月12日,乘联分会最新数据显示,9月支流合资品牌批发53万辆,同比降低22%,环比增长10%。其中日系品牌批发份额12.6%,同比降低4.0个百分点。

“政策抚慰对高端车市场有较大的推进作用,我们也等候车市能够取得更为片面性的增长,尤其是燃油车市场的回暖,从而成功‘油电同强’的特征,这样才干使消费市场的规模盘子更大。”展望“银十”及四季度,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给出了绝望的预测,“往年‘金九’效果很突出,‘银十’销量更值得等候。随着天气转冷和秋收成功,乡村地域的购车热情会逐渐开释,新动力车和中低端燃油车市场也会逐渐升温。”


27家车企1月销量一览:自主品牌渐回暖,新动力车企继续走跌

截至2月16日晚,一汽集团、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以及日产、沃尔沃、马自达等车企陆续发布了其各自2020年1月份产销数据。 从数据来看,即使深受春节、疫情影响,全体产销数据并不失望,但这其中仍有闪光点的存在,如一汽、上汽、广汽及长安汽车等品牌自主乘用车销量回暖清楚,增幅成功为正。 但同时,新动力汽车普遍下滑的态势依然不容无视,比亚迪新动力、北汽新动力以及江淮新动力均继续下滑。 详细状况如下:

一、上汽集团:合资仍下滑,自主品牌渐向暖

日前,上汽集团发布了1月产销报告。 数据显示,1月,该企业1月份共消费汽车41.9万辆,同比下滑32.7%;售出汽车40万辆,同比下滑34.6%。 由于2020年春节提早,1月实践任务日较2019年1月同期少了5天,因此产销量的下滑并非无法了解。 不过,据乘联会所发布数据显示,1月我国乘用车市场产销量区分同比下滑29%、21.5%,上汽集团的销量表现低于市场全体表现。

详细来看,合资车企上汽群众、上汽通用在1月份跌幅区分到达了40.5%、30.5%,不过就两者接上去的规划来看,2020年都将是其各自的产品大年,虽然末尾不利,但置信在接上去的产品攻势下,或逐渐改动形势。

上汽通用五菱1月销量为7.8万辆,同比下滑51.1%,成为上汽集团外部销量下滑幅度最大的企业。 虽然销量表现不佳,上汽通用五菱却经过援产口罩继续霸屏,据了解,日前该企业已取得医疗器械运营容许并经过专业检验,其援产的第一批口罩曾经下线。

相比起合资企业,上汽乘用车表现可谓优秀,1月共售出新车6万辆,与去年同期持平,在春节提早,任务日增加的背景下取得如此效果殊为不易。

二、广汽集团:广汽乘用车同比增长5.3%

日前,广汽集团发布了1月产销报告。 数据显示,1月,广汽集团受春节、疫情影响,产销量区分达下滑24.3%、15.9%,至13.8万辆、17.6万辆,全体表现略优于全体市场表现。

不过,该集团旗下包括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菲克等合资品牌,均表现比拟疲软。 详细数据来看,广汽菲克1月份销量仅为0.2万辆,同比降低77.6%;广汽三菱销量为0.8万辆,同比降低31.6%;广汽本田销量为6.2万辆,同比增加16.1%;广汽丰田销量6.8万辆,同比降低15.2%。 而广汽乘用车则是该集团下独一坚持正增长的企业,1月销量为3.6万辆,成功同比增长5.3%。

三、长安汽车:长安福特回暖清楚,1月销量同比增长4.2%

2月14日晚,长安汽车官方发布1月产销数据。 数据显示,2020年1月,长安汽车产量为12.4万辆,同比降低13.7%;销量为13.5万辆,同比降低4.6%,全体表现略优于全体市场表现。

虽然应战重重,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依然交出了10.4万辆的效果。 当中,乘用车销量8万辆,逆势增长1.8%。 而长安第二乘用品牌欧尚在1月相同取得了优秀的效果,单月销售1.9万辆,同比增长48.4%。

合资品牌方面,此次长安福特的表现可圈可点。 得益于2019年系列积极调整后,长安福特从去年12月末尾出现回暖迹象,1月成功销售1.5万辆新车,较去年同期增长4.2%。 不过,另一合资品牌马自达的表现却依然不甚理想,1月销量0.9万辆,同比下滑27.8%。

四、长城汽车:1月销8.03万辆,同比降28.16%

2月12日,长城汽车发布1月份产销快报。 总体来看全线品牌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仅出口市场出现了增长。 详细数据显示,长城汽车1月份的产销量区分到达了7.7万辆、8万辆,同比区分降低31.8%、28.2%。 此外,长城汽车1月出口0.4万辆,同比增长18.4%。

详细来看,哈弗品牌1月份的销量为5.9万辆,同比下滑31.8%。 作为长城汽车的高端品牌,WEY品牌1月销量为0.6万辆,较去年同期的1万辆出现了37.1%的下滑。 而作为长城汽车的新动力汽车品牌,欧拉R1和iQ两款车型1月销量总计为0.1万辆,同比下滑了65.7%。

五、吉利汽车:1月销量同比下滑29%,但市占率再增高

2月13日,吉利汽车发布其2020年1月销量数据。 数据显示,吉利汽车1月销量达11.2万辆,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9%,环比去年12月份增加约14%,已成功吉利汽车2020年销量目的141万辆的8%。

详细来看,吉利汽车SUV、轿车、MPV等全品类车型均有稳如泰山表现,其中SUV产品1月共销售6.9万辆,在当月总销量中占比62%,而博越、帝豪、帝豪GS、缤越4款车依然坚持月销万辆的市场表现;轿车方面,轿车产品1月共销售4.2万辆,占当月总销量37%;吉利新动力及电气化则共销售0.5万辆;另,对外出口0.2万辆,同比去年同期下滑67.7%。

领克方面,其1月累计销售0.9万辆新车,至此,领克产品投放市场两年来累计销量已达25.7万辆。

六、比亚迪:新动力乘用车销量同比下滑74.9%

2月10日晚,比亚迪官方发布最新销量效果,数据显示,比亚迪1月销量合计2.5万辆,较去年同期的4.4万辆同比降低42.7%。

详细来看,比亚迪1月份在燃油车范围表现较好,销量1.8万辆,较去年的1.5万辆同比增长18.3%;其中,轿车和SUV销量区分为0.4万辆和1.2万辆,区分同比下跌3.6%和108.1%。

而新动力汽车的销量却下滑清楚,直接影响了比亚迪1月份的总效果。 数据显示,比亚迪1月份的新动力汽车销量0.7万辆,较去年的2.9万辆同比降低75.1%;其中在乘用车范围,纯电动汽车销量0.5万辆,同比降低68.3%;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0.2万辆,同比下滑84.1%。

七、北汽新动力:1月销量同比下滑55.5%

受春节、疫情影响,车市全体向下,而新动力汽车方面,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1月新动力汽车乘用车的全体销量为3.9万辆,同比降低54.5%。

其中,据北汽蓝谷日前发布的2020年1月产销量公告来看,北汽新动力1月产量为0.2万辆,同比增长1028.2%,但是终端销售仅为0.2万辆,和去年同期相比下滑55.5%,市场表现略低于新动力汽车全体市场表现。

八、江淮汽车:1月轿车销量逆势增长26.8%

2月13日晚间,江淮汽车发布1月产销快报。 数据显示,1月份其产量为3.8万辆,同比下滑31.1%;成功销量3.7万辆,同比降低30.2%。 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仅为0.2万辆,同比降低64.1%。

乘用车方面,全体板块共成功销售1.3万辆,同比下滑40.5%。 其中SUV车型销量降低幅度最为清楚,1月销量为0.4万辆,同比降低70.4%;MPV车型1月销量为0.4万辆,同比降低21.1%;轿车1月销量为0.5万辆,同比下跌26.8%。

九、一汽集团:1月销35.2万辆新车,同比增长18.2%

从一汽集团官方得知,往年1月,一汽集团全体销量为35.3万辆,同比增长18.2%。

详细来看,一汽奔腾官方数据显示,截止1月22日销售1.39万辆,同比增长60.4%。 依据规划,奔腾2020年将放慢规划S和E系列两大产品线,继2019年成功11.4万辆的销量后,2020年将应战年销20万辆的目的;红旗品牌则在过去一个月中成功销售1.3万辆新车,同比增长142.7%,成功其20万辆年销目的的6%。

合资品牌方面,全体消费新车20万辆,销售新车26.1万辆。 其中,一汽-群众消费新车14万辆,销售新车18.5万辆;一汽丰田消费新车6万辆,销售新车7.6万辆。

此外,据盖世汽车了解,一汽集团已于2月10日停工复产,其表示,将在一季度努力参与产能,力争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十、沃尔沃:中国市场同比下滑16.2%

2月4日,沃尔沃汽车发布了其1月份全球新车销量。 数据显示,在过去1个月中,沃尔沃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共售出4.6万辆新车,同比下跌约9.7%。 虽然1月销量出现了下跌,但是沃尔沃汽车关于2020全年销量依然有决计成功增长。

在中国市场,沃尔沃汽车的月度销量同比下滑16.2%,为1万辆。 2019年,中国新车销量再次下滑,但是沃尔沃汽车的销量依然成功了逆市增长。 不曾预想,2020年车市却以一场战“疫”末尾。

为减轻疫情对经销商带来的压力,沃尔沃汽车宣布放宽业绩考核,也不设定2月销售目的,成为第一家为经销商提供补贴的企业。 此外,沃尔沃汽车还将直接为经销商任务人员提供超千万人民币的人员补贴,最小化疫情对经销商人员支出的影响。 与此同时,沃尔沃汽车还为车主提供上门保养、维修等服务,并对契合条件的车主延伸享用延伸保修权益至2020年4月30日。

十一、日产汽车:奢侈品牌英菲尼迪逆势涨4.3%

近日,日产汽车正式对外发布1月份在华销量。 统计显示,在春节假期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日产往年1月份共售出新车11.8万辆,同比下滑11.8%。

西风日产、西风启辰、西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郑州日产的销量在阅历延续四个月的反弹后,均在冰冷的理想面前末尾出现不同水平的下滑。

详细而言,西风汽车有限旗下乘用车事业板块(包括西风日产和西风启辰)1月的销量为10.1万辆,同比降低10.9%。 其中,西风日产销量(包括出口车型在内的日产品牌车型)为9.2万辆,同比降低8.1%;西风启辰则由于市场基盘较单薄加上正处于战略深度调整的当口,因此仅取得了0.9万辆的效果,同比下滑了32.1%。

而旗下奢侈品牌西风英菲尼迪1月销量0.3万辆,同比取得4.3%的增长。 目前英菲尼迪在售的国产车型有奢侈中型轿车Q50L和奢侈中型SUV全新QX50,两款车型也占到品牌在华销量的近90%,虽然单车销量基数仍不大,但市场表现正逐渐回暖,关于英菲尼迪来讲是一个良好的信号。

十二、马自达:一汽马自达1月销量同比增长7.5%

2月5日,马自达(中国)发布了2020年1月马自达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业绩(批发)。 数据显示,在过去一个月中,马自达共销售2.1万辆新车,同比下滑8.2%。 其中,两大合资车企一汽马自达、长安马自达区分成功销售0.8万辆、1.3万辆,同比增长7.5%、-15.2%。

关于接上去的规划来看,长安马自达将国产全新车型CX-30,作为长安马自达2020年的全新重磅车型,上市后有望提振长安马自达全体销量。

十三、蔚来汽车:全体交付1598辆日均交付同比增22%

2月10日,蔚来汽车正式发布2020年1月交付数据。 受春节假期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蔚来汽车1月全体交付1598辆,同比下跌11.5%,环比下跌近半。 当中,ES6交付1493辆,ES8交付105辆。 截止目前,蔚来汽车已累计交付辆。

关于1月的销量表现,蔚来汽车表示,受假期和疫情影响,往年1月相比去年同期增加5天。 以此来看,1月蔚来的日均交付量接近100辆,相比去年同期的82辆优化22%。 另据泄漏,截至2020年1月31日,蔚来已在全国开设83家门店,其中包括22家蔚来中心和61家蔚来空间,销售网络曾经掩盖全国59座城市。

奢侈品牌的燃油车,还有买的必要吗?

“从开年到如今,中国汽车市场最大的输家是谁?”

关于这个疑问,人们的答案很或许是分歧的:合资品牌。 往年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在中国市场的累计销量占比到达了50%,比2022年参与了4.2%,第一次性与合资品牌平分春色。

相比之下,以往在中国市场呼风唤雨的德系、日系和美系品牌已然风景不再。 在德系方面,往年1-6月,南北群众曾经失去了全国销量第一的宝座。 理想上,两家合资公司加在一同的总和,只是超越了比亚迪21.6万辆,不到后者一个月的销量。

而在美系和日系方面,上汽通用跌幅超越2位数排名第7,一汽和广汽丰田直接跌出了半年销量榜的前五,同比跌幅最高的日产吊在第9名的“车尾”摇摇欲坠。 而此前中国汽车市场的关键玩家:西风本田和广汽本田,干脆就跌出了中国汽车市场前十名开外。

不过,虽然主流合资企业哀鸿遍野,但奢侈品牌,尤其是以奔驰为代表的一线德系奢侈品牌,看起来照旧坚硬。 依据奔驰7月11日发布的上半年销售数据显示,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37.46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7%。 而详细到奔驰在华销量的基本盘——中型奢侈SUV市场,2023款的奔驰GLC近来的表现也算得上稳如泰山。 在往年6月,这款车成功了超越9700辆的销量,比平均售价更低的理想L8还要高一些。

但是,言论关于这款车,显然曾经没有了往年的关注度。 理想上随着理想L7、腾势N7、新一代ES6等新车的上市,曾经有不少人末尾对奔驰GLC、宝马X3和奥迪Q5L等奢侈中型SUV三剑客提早唱衰。

因此有不少人提出了一个疑问:奔驰GLC为代表的传统奢侈燃油SUV,还有买的必要吗?

纯靠“极简”,做不出奢侈感

在智能汽车时代,简直一切内饰设计师都在思索一个疑问:当大屏成为内饰的中心后,如何树立起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言语?

坦率来说,大屏幕的出现一定水平上减轻了内饰设计的难度。 毕竟,当动辄尺寸超越10英寸的屏幕放置在中控位置后,设计师的“任务量”就清楚增加了。 而当诸多实体按键又被屏幕用虚拟按钮的方式“支出囊中”,内饰件的装备工艺也随之降低。

这也就是为什么,以理想、蔚来为代表的高端造车新权利们,纷繁选择了主打“繁复”的内饰设计言语:车内材质种类尽或许简化,圆润而颜色单一的掩盖件,大幅增加的实体按键……

理想L7

蔚来ES6

但笔者却以为,这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一定水平上表现了新权利们在“内饰设计”这件事上在“抄近路”。 毕竟,奢侈感的塑造很大水平上离不开“朴实”和“精致”。 经过精妙的设计思绪和言语将复杂华美的各类材质与元素在车内成功无机的结合,自身就是奢侈品牌的中心才干,以及其品牌溢价的构成部分。 而这项才干,没有充足的阅历积聚、通常与试错,一个汽车品牌很难凭空树立起来。

比起做减法,难的其实是做加法。

在前两天,笔者在苏州体验了2023款的奔驰GLC。 在这款累计在中国销售超越90万辆的奢侈中型SUV身上,奔驰关于“如何捏奢侈感”,给出了来自老晚辈的标杆性答案。

在内饰中,奔驰的设计师采用了木质、皮革以及丰厚的金属材质,对GLC的座舱启动塑造。 一坐上驾驶位,中控台上占据了最大面积且带有弧度的木饰板就首先吸引了笔者的留意力。 这块饰板采用了名为“星弦”的设计,在笔者看来十分大胆。 其上的每根“弦”都是经过实木与铝箔嵌合的工艺,经过激光切割的方式先留出条纹沟槽,之后再将铝箔沁入其中。 摸上去后,笔者能感遭到相似钞票防伪条那样的细腻触感。

这一设计不由让人想起了经典的条纹西装,在优雅之余可谓“霸气外露”。

寒战2中郭富城饰演的刘杰辉,在升任处长后才镇得住这件西装

而在屏幕层面,奔驰在2023款GLC上最大的改动便是终于采用了奔驰S级的设计,全系标配了12.3英寸的LCD数字仪表屏和11.9英寸的中央触摸屏。 由于采用了LCD的材质,屏幕在强光之下显示效果十分好。 但也许受制于天气的要素,屏幕发热有些严重,手指在其上逗留时期过长就会有被“烫”到的觉得。

中控台经常使用了少量金属感的装饰件,这与新权利们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同时,为了简易驾驶员的经常使用,2023款奔驰GLC的中控屏向驾驶员稍微倾斜了6度,以便操作车机性能,这让车辆中控屏的AR导航性能关于司机而言愈加易用。

与S级相似,这块屏幕相同采用了第二代MBUX智能人机交互系统的零层级界面。 气候菜单(空调)、音频播放等常用性能以卡片的方式集中显示在屏幕下半部分区域。 而在内容生态方面,奔驰还接入了包括B站、凤凰资讯和欢乐斗地主在内的诸多我国外乡的APP。

在其它细节方面,奔驰GLC还针对中国客户的温馨性和奢侈需求提供了许多优化。 比如,第一排、第二排座椅(2023款奔驰GLC还提供7座的车型)装备了源于迈巴赫的软质头枕。 第二排中央扶手装备了皮质扶手盖、出入空间、2个Type C接口以及杯架和手机支架。 与海外车型相比,国产GLC 5座车型的后排坐垫延长了35毫米并加厚了10毫米,优化了乘坐温馨性。

在静态体验中,奔驰GLC在同级别产品中显然能给到消费者满满的奢侈体验。 但在笔者看来,作为中型奢侈燃油车的标杆,奔驰GLC的灵活体验更值得一说。

油车,比电车好开?

奢侈车,最不能少的显然是过硬的性能。 在去年试驾奔驰的中大型纯电动车EQS SUV时,奔驰曾经通知笔者,他们关于这款车的定位是“全场景”SUV。 理想上在后续的活动中,奔驰还布置了包括雪地荒原穿越的项目,为媒体展现了这辆车在复杂路途环境下的驾驶才干。

当然,那款车确实很棒,但高达91万元的指点价确实也让包括笔者在内的大部分人“看得见摸不着”。 但在GLC上,奔驰作为奢侈品牌,照旧为车辆装备了足够的越野才干。

在试驾活动现场,奔驰的团队经过交叉轴、钢制铁桥以及水池,让笔者体验到了这款车的越野才干。 在2023款GLC上,奔驰全系标配了越野型悬挂,底盘抬升了20毫米,提供高达210毫米的离地间隙,接近角、离地角最大可达23和24度。

同时,奔驰还为GLC初次为其搭载越野形式。 系统可将动力输入和ESP智能设定为越野取向,协助车辆经过复杂路段。 在切换形式后,中控屏、数字仪表屏和HUD会实时显示车辆目前路面坡度、地形海拔、天文坐标和指南针等信息。

其中,笔者觉得最适用的就是“实施越野路面影像”性能。 在该性能下,车辆前方的途径可以被明晰地显示在屏幕上。 在上下坡时,车辆能够直观地通知用户,这个坡究竟能不能上得去。

而在日常驾驶时,2023款奔驰GLC也展现了足够的实力。 其中,笔者试驾的GLC 300车型搭载了ISG智能电机的2.0T发起机,输入功率为190kW,扭矩400N·米,在搭配9AT变速箱后可成功0-100公里/小时6.5秒的百公里减速。

虽然和电动车比还是略胜一筹,但智能电机带来的性能增益,极大增加了发起机在启动瞬间的噪音。 结合车辆装备的中国市场“声学包”,即在全车多处空腔参与声学泡沫,前风挡及前排侧窗采用双层隔音玻璃,后风挡及后排侧窗玻璃加厚,这都为整车静谧性带来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当然,相比拟电动车而言,发起机的噪音纵然无法防止,但横竖比增程器的声响难听多了。

更关键的是,奔驰GLC作为燃油车,比同级别的电动车在质量方面天生就轻了300公斤左右,这关于驾驶乐趣带来的优化显而易见。 也许正是和日常驾驶的蔚来EC6有了鲜明的对比,笔者真心觉得这辆车在经过沟沟坎坎时有着更温馨冷静的灵活表现。 当然,这和奔驰多年积聚的底盘调校才干也密无法分。

最后在智能驾驶层面,全新的奔驰GLC还标配了智能领航、主动车道坚持、智能跟车、制动辅佐等性能。 在选配了驾驶辅佐增强版套件后,车辆还能启动主动式的车道变卦、车辆居中等性能。 在体验环节中,这项性能确实可以缓解司机在长途驾驶中的疲劳感。

写在最后:

写到这里,让我们回归最末尾提出的疑问:奔驰GLC这样的奢侈品牌中型燃油SUV,还有购置的必要吗?

从笔者的角度看,假设你喜欢奔驰品牌,关于审美拥有较高要求,并且不会受限于目的要求,且预算充足,那么这款车相对不会孤负你的等候。

但话说回来,谁不想在预算范围内,拥有一辆性价比足够高的车呢?

在过去,奢侈品牌与“性价比”三个字,简直没有直接的相关。 但随着理想、蔚来乃至<a href=【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暗信号,版权归作者一切,任何方式转载请咨询作者。 内容仅代表作者观念,与易车有关】

日系再下滑,奢侈品牌抗跌,3月SUV销量榜解读,看点很多

众所周知,SUV是国际消费者十分喜欢的一种车型。

喜欢到什么水平呢?

2023年3月份SUV销量榜前15名的车型,全部月销过万。

这些车型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合资,有国产,有新动力,有纯燃油,有普通车型也有奢侈车型。

假设你近期想买一款SUV,估量会有一种挑花眼的觉得。

新动力车型显露獠牙

都说新动力车型会取代传统燃油车,这个趋向在SUV市场内表现得相当清楚。

3月份SUV销量榜前15名中,新动力车型共有5款,而且全部位居前8。

表现最好的是季度末狂刷销量的特斯拉Model Y,单月销量辆,同比增长38.3%。 大幅降价加上季度末集中交付的布置,让这款车成功逾越比亚迪宋家族,成为3月份SUV销量冠军。

紧随其后的是比亚迪双雄,其中宋月销量为辆,元PLUS月销量为辆,表现相当抢眼。 比亚迪另一款SUV唐也拿下了辆的效果,同比增长31.6%,稳居月销万辆俱乐部之内。

除此之外,广汽埃安AION Y月销量为辆,也成功杀入前10名,同比增长39.6%,前景一片大好。

国产燃油版SUV表现下滑

燃油版SUV曾经是国产车的强项,但这两年遭到新动力车型火爆以及合资SUV降价的影响,出现了清楚下滑。

3月份销量最高的国产燃油版SUV为长安CS 75,月销量为辆,但同比下滑26.4%;紧随其后的是哈弗H6,月销量为辆,同比下滑23.1%。

另外两款上榜的国产燃油版SUV是红旗HS5和吉利博越L,前者月销量为辆,后者月销量则到达了辆,勉强留在了月销万辆俱乐部之内,都具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

合资燃油版SUV共有6款

在国产燃油版SUV销量下滑的同时,合资燃油版SUV中却仰仗不时降价赢回了一部分市场,3月份销量榜前15名中,合资燃油版SUV占了6款。

奢侈品牌SUV在3月份销量不错,宝马X3月销量为辆,宝马X1月销量为辆,奥迪Q5L月销量为辆,这些车型都有比拟大的降价幅度,再加下品牌影响力较强,所以拿出了不错的效果单。

群众探岳月销量为辆,同比增长69.9%,表现相当不错,不过这也是群众唯逐一款上榜的车型。

日系车中丰田RAV4月销量为辆,本田CR-V月销量为辆,均成功了月销过万,但同比均出现了大幅下滑。

完毕语

新动力车型的崛起,曾经改写国际SUV市场的格式,整个市场将减速向新动力转型。 不过这依然要求一定的时期,因此喜欢燃油车的消费者,选择余地还是比拟大的。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