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赎回潮趋缓!银行理财规模回落2000亿 最新平均收益率超3% (理财赎回是利好还是利空)

admin1 4个月前 (10-16) 阅读数 18 #银行

上周,理财市场存续规模回落约2000亿元,这预示着近期的理财赎回潮或许正在趋缓。随着债市企稳和股市降温,投资者对理财富品和股票资产的选择偏好逐渐回到一个相对平衡点。

本轮理财赎回潮始于9月末,关键由风险偏好逆转、股市走强和债市调整引发。受季末回表、债市坚定等影响,近期银行理财面临较大赎回压力,部分银行暂停了现金控制类理财富品的加快赎回和消费支付服务。

据统计,9月最后一周,银行理财规模至少缩减8000亿元。但是,上周的数据显示,赎回规模已清楚收窄至约2000亿元。这一变化标明,投资者心境正逐渐趋于稳如泰山,理财市场正在重新找到平衡。

理财赎回与破净率相关亲密。剖析人士在指出,5%或许是出现较大赎回压力的关键参考位置。近期债市调整,但理财业绩并未大幅“跳水”,这与历史上理财赎回潮的状况有较大差异。

据iFind数据显示,10月份以来,银行理财市场共有1831只产品单位净值小于1,占全市场的5.17%。其中兴银理财破净产品数量最多,为247只,贝莱德建信理财破净产品占比最高,为22.47%。9月最后一周,全市场共有1362只产品破净,占比3.76%,兴银理财破净产品数量最多,为223只,贝莱德建信理财破净产品占比最高,为12.93%。以后理财富品的破净率虽较前值上升,但仍处于相对低位。

收益率方面, 10月份前两周,全市场理财富品平均收益水平区分为3.02%和3.08%,呈稍微上升趋向。而10月15日全市场理财平均收益率更是上升至3.20%,较前一日优化0.23个百分点。

关于此轮赎回潮,首席经济学家刘郁以为是由于信誉种类收益率加快上传,理财净值出现回撤,部分风险偏好较小的投资者出于“止损”目的,末尾赎回理财。此外,不同于过去几轮赎回潮,部分投资者或出于“追涨”股市的需求,卖出理财富品将资金投向权利市场。

中国研讨员娄飞鹏也表示,9月底股市转牛,投资者风险偏好优化,资金流入股市较多,在股债跷跷板效应作用下,债券投资热度降低,债券收益率上升。银行理财关键投向债券范围,随着债券收益率上升,理财收益率降低。

招银理财称,短期看,本轮债市调整尚未完毕,但也不宜过度失望。本轮财富效应带动的居民风险偏好抬升在短期内或有肯定继续性,全体市场买卖心境对债市或许构成肯定压力。但剔除市场心境原因后,以后资金利率、经济节拍、政策取向等层面大约率不指向债券市场大幅调整。

而随着近期债市企稳上升的迹象,股票市场也有较大回调,星图金融研讨院研讨员黄大智以为,这是银行理财规模止跌上升的契机。终年来看,银行理财规模仍会坚持稳如泰山增长的态势。

面对市场坚定,理财机构要求采取愈加灵敏和多元化的投资战略。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孔祥倡议,理财机构应研发多资产战略,介入与债券相关性较低的资产,如权利、商品和结构化产品等。这不只可以分散风险,还能提高产品的全体收益水平。


中国工商银行概略

中国工商银行简介 2006年是中国工商银行开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工商银行)首开先河,A+H同步发行上市成功,创下了全球资本市场有史以来发行规模最大等多项纪录,被国际媒体和金融业誉为“世纪招股”。 地下发行上市标志着中国工商银行成功了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到股份制商业银行,再到国际群众持股公司的历史性跨越。 本次A+H初次地下发行的总规模为556.5亿股(包括代财政部和汇金公司出售国有股权81.4亿股),占扩展后总股本的16.7%;募集资金总额到达人民币1,732.3亿元(包括代收财政部和汇金公司出售国有股权的应得资金净额人民币246.7亿元),是全球有史以来融资规模最大的初次地下发行,其中H股发行规模1,249.5亿港币,A股发行规模466.4亿元人民币,区分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H股和A股发行项目。 地下发行上市后,中国工商银行共有A股250,962,348,064股,H股83,056,501,962股,总股本334,018,850,026股。 经过发行上市,中国工商银行的资本实力和国际市场笼统失掉了清楚优化,至2006年末,资本净额到达5,308.05亿元,中心资本净额到达4,620.19亿元,资本充足率和中心资本充足率区分到达14.05%和12.23%;总市值超越2500亿美元,成为A股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与亚洲最大的上市银行,并跻身全球排名前三位的上市银行。 一、概略2006年,中国工商银行经过16,997家境内机构,98家境外分支机构和普及全球的1,326家代理行,向超越241万公司银行客户和1.7亿团体客户提供普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发行上市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工商银行的运营战略转型和各项业务的创新开展,全行盈利才干、风险控制才干和可继续开展才干清楚增强。 2006年集团税后利润在延续三年坚持高增长的状况下,同比增长30.3%,到达493.36亿元(按国际财务报告准绳税后利润498.80亿元,同比增长31.2%)。 关键要素是营业净支出参与165.11亿元,增长10.2%。 所得税费用降低11.3%,重组及上市相关税收活动降低了银行的实践税率。 由于税后利润的微弱增长,在股本募集数额较大的状况下,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到达15.16%,平均总资产报答率为0.71%,较上年上升0.05个百分点。 本钱支出比坚持在36.0%的较好水平。 2006年末,总资产余额75,091.18亿元,比上年末参与10,518.79亿元,增长16.3%。 从结构上看,各项存款净额占总资产的比重47.1%,继续降低2.5个百分点,证券投资净额占比38.1%,上升2.4个百分点,其他资产占比14.8%。 2006年末,各项存款余额36,311.71亿元,比上年末参与3,416.18亿元,增长10.4%,增长颠簸;不良存款余额和比率继续坚持双降态势,其中不良存款1,377.45亿元,不良存款率3.79%,降低0.9个百分点;存款损失预备余额971.93亿元,拨备掩盖率为70.56%,上升16.36个百分点。 证券投资净额28,620.60亿元,同比参与5,547.26亿元,增长24.0%,关键来源于债务工具投资净额的参与。 其中央行票据参与2,557.59亿元,增长50.6%,政策性银行债券投资参与747.62亿元,增长24.4%。 年末,总负债余额70,376.85亿元,比上年末参与8,414.30亿元,增长13.6%。 其中,存款参与6,145.57亿元,占负债新增额的73.0%,依然是资金来源的关键组成部分。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入和拆入款项参与1,674.08亿元,增长71.9%,增幅较大关键受年底新股发行影响。 二、公司银行业务2006年,为进一步优化公司银行业务的竞争力,中国工商银行依据客户分类营销与树立流程银行的要求,调整总行部门设置以增强前台营销才干,放慢分行组织扁平化,构建分层营销体制。 放慢实施公司银行业务综合化营销战略,在安全公司存存款业务市场抢先位置的同时,鼎力开展投资银行、现金控制、公司理财、企业年金、金融衍消费品等新兴高端公司银行业务。 实施积极稳健的公司存款增长战略,在坚持中国最大公司信贷银行位置的同时,进一步优化行业结构、区域结构、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 针对市场需求推出了国际贸易融资等系列产品。 截至2006年末,境内公司类存款余额25,307.32亿元,占各项存款余额的69.7%,同比参与2,533.36亿元。 其中小企业存款参与597亿元,银团存款参与249.99亿元。 境内公司存款28,381.85亿元,增长14.3%;占存款余额的44.7%。 继续增强在代理保险、资产托管、现金控制、电子商务等方面的银保协作,与国际外22家保险公司签署了片面协作协议,首家推出“网上保险”服务。 稳步推进银证、银期在融资、结算、代理、存管等方面的业务和产品创新,与129家证券公司、162家期货公司展开门务协作。 优化银行同业协作水平,与国际60家银行机构正式树立了代理行相关,支付结算代理业务和代理清算业务规模继续扩展。 拓展银政协作空间,“银财通”、“银关通”、“网上银财通”和“银税通”业务已成为市场优势品牌。 继续坚持在人民币清算结算和现金控制业务上的抢先优势。 2006年末,拥有现金控制客户31,408家,增长78%,其中包括入围2006年《财富》五百强的15家中国大陆企业(不含银行)中的11家。 荣获《亚洲货币》“2006年中国最佳人民币现金控制银行”。 年末,对公人民币结算金额为26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0%。 中国工商银行为公司银行客户提供包括信誉证业务、外汇汇款、外汇托收等多元化的外汇服务。 2006年积极展开国际结算特性化创新与衍生服务创新,整合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产品,设计出10项产品组合运行方案。 国际结算业务处置成功全程电子化操作和控制,并在总行设立国际结算单证中心,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 2006年操持国际结算业务3,996亿美元,增长36.5%,其中境内机构操持国际结算业务2,902亿美元,增长29%。 积极探求投资银行与传统银行业务的互动开展,稳步开展企业理财咨询和资信服务等基础类业务,重点开拓以重组并购、结构化融资、银团存款布置承销、直接银团、企业上市顾问等为代表的品牌类业务,积极开展短期融资券、资产证券化等新兴业务。 2006年,作为短期融资券主承销商,为19家企业发行了23期、总额为463.40亿元的融资券。 终年财务顾问业务控制系统投入经常使用,业务控制效率不时提高。 中国工商银行担任财务顾问的宝钢集团收买八一钢铁项目被《当代经理人》杂志评为“2006年十大战略并购事情”。 继续坚持国际托管市场抢先位置。 截至2006年末,托管资产总额4,634亿元,增长117.3%;其中,托管证券投资基金资产2,684亿元,托管基金份额市场占比32.13%;托管保险公司、企业年金等委托资产1,847亿元。 托管合资历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4家,新增1家;率先提出合资历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业务托管运作方案,成功托管运作基金公司类、银行类、保险公司类首只QDII产品,并成为国际最大的QDII托管银行。 2006年,蝉联《全球托管》杂志“中国最佳托管银行”,荣获香港《财资》杂志“中国最佳托管银行”。 贵金属业务稳步开展。 2006年,新推出黄金质押存款业务和代客黄金夜市买卖业务。 截至年末,代理上海黄金买卖所清算量632亿元,市场份额为50.8%,在中国商业银行中排名第一。 企业年金业务加快增长。 截至年末,正式签约年金客户新增303家,控制团体账户新增121万户,托管年金基金新增43亿元。 三、团体银行业务中国工商银行拥有中国最大的团体银行客户基础,关键业务在国际坚持抢先位置。 依据人民银行的数据,截至2006年末,团体存款和存款余额均列中国商业银行之首,市场份额区分为15.0%和19.7%。 年末,团体存款余额33,143.50亿元,参与2,080.52亿元,增长6.7%。 由于团体理财业务开展和资本市场生动对存款的分流,团体存款增幅趋缓。 片面实施“团体信贷业务营销规范化工程”;推出直贷式团体住房存款等新产品;推出优化团体信贷业务服务十项措施;积极稳健开展团体运营存款,成为团体存款业务新的增长点。 截至年末,境内团体存款余额5,761.09亿元,参与610.67亿元,增长11.9%。 2006年在团体理财业务的带动下,团体两边业务加快增长,成功团体净手续费及佣金支出94.89亿元,比上年增长58.3%。 2006年发行各类本外币团体理财富品算计754.9亿元,增长2.98倍,成为首家正式向境内居民推出代客境外理财服务的中国商业银行;全年合计代理销售团体理财类产品3,207亿元,增长98.3%,关键包括代理政府债券和开放式基金产品的发行与买卖以及银行保险代理业务。 代理销售凭证式国债市场占比31.2%,为最大分销行,试点代理出售储蓄(电子式)国债市场占比42.18%;代理销售开放式基金总量1,973亿元,增长2.8倍,并在国际率先推出“基金定投”业务和首只外币基金;在国际率先成功集中式银保协作形式,全年代销的银行保险产品保费总计459亿元,增长46%。 理财金账户服务片面更新,截至年末,拥有理财金账户客户236万户,增长25.5%;客户经理中拥有2,078名金融理财师,居国际同业抢先位置。 改良汇款业务性能,推出遨游汇款、异地外币汇款等新性能,2006年成功团体结算业务量8.52万亿元,增长19.3%。 2006年,银行卡消费额、跨行买卖量同业占比继续坚持市场第一。 年发卡量18,863万张,增长29.9%;年消费额3,700亿元,增长53.5%。 其中,信誉卡发卡量1,047万张,年消费额1,050亿元,为国际最大的信誉卡发卡行。 全年成功银行卡两边业务支出32.28亿元,增长37.6%。 相继推出2006全球杯主题卡、欧元信誉卡、牡丹运通商务卡、牡丹银联卡等新产品,成为国际信誉卡品牌最完全的发卡行之一。 四、资金业务2006年中国工商银行境内机构累计融出人民币资金43,256亿元,累计融入人民币资金4,542亿元,受微观调控及新股申购等多方面要素影响,市场利率在相对较高水平上坎坷。 外币方面,货币市场买卖量达6,050亿美元。 2006年中国工商银行人民币债券买卖账户共成功买卖量1.44万亿元,增长6.7倍,增长迅速。 人民币银行账户债券投资余额26,171.83亿元,参与4,414.52亿元,无不良资产。 其中中短期债券继续坚持主体位置,种类结构基本稳如泰山。 外币债券投资余额277.93亿美元,参与146.19亿美元。 2006年新推出人民币利率互换业务。 全年代客外汇资金买卖业务额1,954亿美元,增长36.5%,其中,结售汇业务量1,462亿美元,市场占比12%,位居第二。 人民币记账式柜台债券买卖量20亿元,市场占比47%,排名第一。 五、分销渠道中国工商银行不时优化网点资源性能,截至2006年末,在境内拥有16,997家机构,包括总行、30个一级分行、5个直属分行、383个二级分行、29个一级分行营业部、3,068个一级支行、13,412个基层营业网点以及69个其他机构。 其中基层营业网点包括3000多个理财中心。 在境外拥有98家分行、子银行、代表处和网点。 中国工商银行经过互联网、电话或移动电话、智能柜员机和自助银行中心,为公司和团体客户提供多元化的电子银行服务。 2006年末,电子银行客户数达4,984万户,增长42%;业务笔数占全行业务总笔数的30.1%,提高了4.2个百分点;买卖量45.2万亿,增长50.6%;业务支出6.93亿元,增长64.6%。 截止2006年末,团体网上银行客户数和企业网上银行客户数区分增长56.5%和86.2%,到达2,325万户和60万户,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年买卖额195亿元,增长67.5%,网上银行荣获《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网络运行创新奖”、《全球金融》杂志“亚洲最佳投资控制企业网上银行”称号,第四次蝉联该杂志评选的“中国最佳团体网上银行”称号;电话银行业务推出了电话在线支付(BTOC)、代客买卖等新产品,境内分行一体化电话银行系统扩展到33家;自助银行中心和智能柜员机总数区分到达2,704家和19,922部,区分增长了84%和9%。 六、境外业务中国工商银行业务普及全球关键金融中心。 在香港、澳门、新加坡、东京、首尔、釜山、法兰克福和卢森堡设有分行;在香港、伦敦、卢森堡和阿拉木图设有控股机构;在纽约、莫斯科和悉尼设有代表处。 截至2006年末,境外机构达98家,与117个国度及地域的1,266家境外银行树立了代理行相关;境外分行和控股机构的资产总额达26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26%。 2006年12月30日,与印尼Bank Halim Indonesia股东签署了收买协议,将收买该行90%的股份。 本次收买是中国工商银行成功的初次跨国银行收买,也是第一次性以收买方式进入国外市场。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工银亚洲”)是中国工商银行目前最大的境外业务主体,提供片面的批发及团体理财服务、片面的商业和企业银行服务,在银团存款和结构性存款方面扮演着香港市场领跑者的角色,并基本树立起了掩盖全港关键商业地段和潜力地段的分行网络体系。 截至2006年末,工银亚洲总资产达1,463.92亿港元,在其自身或其母公司在香港联交所地下上市的香港注册银行之中,工银亚洲的总资产排名第六,净资产110.85亿港元,2006年股东应占盈利为12.46亿港元。 七、信息科技中国工商银行的信息科技体系进一步完善,运行产品不时丰厚,控制信息化树立不时推进,信息系统运转安保稳如泰山。 2006年取得《银行家》“全球银行网络运行创新奖”,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开展研讨院和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评选的“2006中国信息化树立年度优秀企业”。 依照业务线对中心运行系统启动重构,降低数据集中后的运转风险,同时放慢了产品的研发速度。 全年共成功运行类新项目开发173个,对原有项目性能优化365个。 2006年向国度知识产权局提交专利开放22项,其中2项专利开放取得适用新型专利授权,“对网上银行数据启动加密、认证方法”取得了发明专利授权。 截至年末,拥有的专利数量到达58项。 团体信贷控制、会计风险监控等系统在全行推行完善,运营控制水平和风险控制水平不时提高。 成功了海外数据集中系统的异地灾备工程,海外分行初次实施业务级灾难恢复应急演练。 八、公司控制(一)公司控制结构。 中国工商银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树立了由本行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初级控制层组成的控制架构,构成了权利机构、决策机构、监视机构和初级控制层之间各司其职、相互协调、有效制衡的任务机制。 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与薪酬委员会、风险控制委员会、关联买卖控制委员会等五个专门委员会;监事会下设监视委员会。 为进一步完善公司控制结构,制定了股东大会对董事会授权方案和董事会对行长授权方案,调整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的职责和成员结构,实行首席风险官制度,补选职工监事,制定了股票增值权方案以树立健全公司奖励机制,积极探求与境内外投资者增强沟通和战略协作的途径,不时提高公司控制水平。 (二)人力资源控制。 深化人力资源控制和奖励约束机制革新,构建以岗位为基础的现代人力资源控制体制。 引入经济参与值(EVA)和收益分享比例(GSR)理念,树立绩效工资分配机制;继续完善差异化薪酬体系;片面树立企业年金制度。 2006年全行举行各级各类培训班4万期,194万人次,人均受训9.43天。 展开了指导力培训、金融风险控制师(FRM)人才培训等项目,试行员工岗前培训制度,投产开放了外网远程教育系统。 推进总行、分行机构革新,自上而下地启动了全行部分关键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结构调整任务,重组了总行公司银行业务、资金业务、风险控制、财务控制等职能部门。 九、风险控制2006年中国工商银行实施组织机构革新和风险控制流程再造,明晰分别了前、中、后台职能,设立了首席风险官,着力于构建相对集中和独立的风险控制体系。 (一)信誉风险控制。 深化推进信贷业务集约化运营控制,提高授信审批决策层次,构建独立集中的信贷业务风险控制体系。 继续完善公司法人客户信贷政策,从区域、行业、客户、产品等方面实施差异化的信贷政策。 积极推进小企业信贷产品创新和控制创新,实施差异化的小企业信贷政策。 完善团体信贷控制系统,启动“团体信贷审批系统项目”,进一步强化团体信贷资产质量五级分类制度。 对公司存款资产质量实施12级分类控制,成功计算机系统智能初分。 (二)流动性风险控制。 将二级及以下分行的资金集中到一级分行启动全额集中性能控制,经过外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引导分行调整资产负债期限结构。 运行一系列参数每日监控流动性头寸、全行现金、寄存央行和其他银行的现金以及其他生息资产的金额和结构,监控流动性比率以契合法规及外部要求。 (三)市场风险控制。 分别中台对市场风险敞口的监控性能与资金业务的前台买卖。 采用一系列利率风险控制的中心目的、利率敏感度缺口剖析规范以及利率风险控制指引,树立顺应市场化进程的利率风险控制信息系统。 (四)操作风险与外部控制。 不时完善操作风险控制架构、制度平台和技术手腕,在全行推行实施《操作风险控制手册》,2006年全行发案率及涉案金额控制在历史最低水平。

一万元买国债一年能赚多少钱

国债普通被称为“无风险收益率”,目前三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8%左右,五年期国债收益率大约为3%。 国债安保性很高,流动性与收益率偏弱。 所以1万元本金1年的收益大约280元左右。

活期存款:存款享用存款保险保证制度,即50万以内100%赔付。 目前银行三年期活期存款基准利率为2.75%,中小型银行利率上浮后可在3.2%-3.5%左右。

银行理财:依据资管新规要求,理财富品均不能承诺保本保息,包括银行理财富品。 当然不承诺保本保息并不意味着理财富品就有很大的“风险”了,关键还是看产品的风险等级。 普通状况下不能提早赎回,目前收益率大约在3.5%-4%左右。

也可以关注一下中小型银行的“智能银行存款”,享用存款保险保证(依据《存款保险条律》规则:团体在单个银行的普通存款享用50万以内100%赔付),“利率”在4%-5.5%左右,具有流动性高(可提早支取)、利率高于普通存款的优势。

详细您可以在运行市场搜索“度小满理财APP(原网络理财)下载链接”或许关注“度小满科技服务号(duxiaomanlicai)”了解详细产品信息。投资有风险,理财需慎重哦!

目前商业银行5年存款利率5.2%,可以作为养老理财吗?

无法以,靠存款利息来养老,一点都不靠谱。 假设你是有存款几百万,那别说5.2%的利率,就是1.2%的利率,也能让你晚年过的衣食无忧。 假设你就只要几十万的存款,靠着5.2%的高息,才干勉强够生活,那退休生活一点保证都没有。 靠存款利息养老,会面临三个比拟严重的疑问。

第一个,银行存款的利息在逐年降低

我刚进银行任务的时刻,一年期活期利息都有3.75%。 但是如今,国有银行三年期活期,利息只要3.15%。 五年期活期存款产品,只要一些小银行才有。 但是利息也不会很高,普通都是在4.0%左右。 假定,你如今存款的利息,每个月有1500块钱,刚好可以满足你的生活。 但是,未来利息降了怎样办?等五年以后,别说利息5.2%,年化利率4.2%都或许会找不到。 到时刻,你平均每个月拿到的利息,或许就只要一千来块钱,曾经很难满足你的生活开支。

第二个,物价在下跌,生活本钱会越来越大

如今的1万块钱,等过个十年事先,或许购置力就只剩下一半了。 你如今一个月生活开支,只要求1500块钱。 等再过个几年,物价下跌以后,就要求2000块钱。 十年以后,估量3000块钱都未必够。 一方面是银行存款利息在降低,拿到手的利息是越来越少。 另一方面,生活本钱在提高,每个月花的钱越来越多。 你必要求动用本金。 本金增加,利息就更少。 那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你的存款本金假设就只要几十万块钱,或许要不了多久,就会被消耗洁净。

第三个,一场异常或许重病,都或许让你的财富清零

人老了退休以后,最怕的是什么?就是生病或许是出现什么异常。 一个小病,就要花好几百块钱。 稍微严重点,住个院,或许就要大几千。 假设再严重点,动个手术,或许几万块钱都不一定够。 假设你没有买医保,那你就是属于裸奔形态。 只需一个大的异常,或许是大的疾病,都能让你的财富清零。

靠存款利息养老,远没有购置社保靠谱

假设你有几百万,次要利息,本金就够你花一辈子了。 假设金额不大,存款利息勉强够开支,那风险就太大了。 要不了几年时期,你必要求动用本金。 想要晚年衣食无忧,最好的方法还是交社保医保。 社保养老金,每年都在下跌,你过得年龄越大,每个月拿到的钱就越多。 基本就不用去担忧,以后没钱可花的疑问。 有医保在,生病住院大部分的开支,都能报销。 即使生了啥大病,也不会让你倾家荡产。 到了退休的时刻,有一份养老金,再加一点银行存款,基本上就能保证你晚年衣食无忧了。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