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超500亿港元收的高鑫批发要卖了高瓴资本被传是买家 两年减员3万多 (阿里超级补贴频道中包含哪些活动)

关于大润发的再次“卖身”,阿里仍未与意向买家达成共识。

停牌超半个月后,连锁超市品牌大润发母公司高鑫批发(06808.HK)在10月15日晚间公布公告称,于9月27日接获一名无意要约人收回的接触函,称其无意就公司一切已发行股份提出附先决条件的自愿有条件要约。

目前,高鑫批发控股股东阿里巴巴方面与无意要约人的讨论正在启动中。阿里巴巴集团也正在与若干其他人士启动讨论。

9月27日起,高鑫批发在港交所耐久停牌,最新公告指出,公司于10月16日恢复买卖。高鑫批发并未在公告中走漏意向要约人的任何信息,仅表示无意要约人与公司及公司任何关连人士概有关连,这也扫除了阿里系的相关主体。

往年3月曾有媒体报道称,中粮集团要斥资百亿收买大润发。随后,大润发方面对收买事项予以否认。而此次市场传言的买方则指向高瓴资本、润泰集团和KKR集团,其中高瓴资本独自出手的或许性被以为最高。据悉,早在阿里入股前,高瓴资本开创人张磊就曾集团持有高鑫批发5%的股份。

2011年,大润发与欧尚集团兼并成立高鑫批发,成功赴港上市,高峰时期市值超千亿港元。近两年,传统大卖场业态衰退,包括、永辉、人人乐等中央超市龙头相继易主。

10月16日收盘,高鑫批发高开超20%,截至午间收盘,涨幅回落至约14%左右。关于上述要约收买事项能否会影响公司战略等,高鑫批发方面回应称“一切以公告为准”。

“第二次输给时代”

“我赢了一切对手,却输给了时代。”2017年,高鑫批发被阿里巴巴收买,大润发开创人黄明端辞任行动董事一职时曾如此慨叹。

彼时,大润发正处于由盛及衰的转机点。一方面,集团门店的同店销售增速自2014年起就由正转负,其试水的独立电商平台飞牛网也不时处于盈余;另一方面,2016和2017财年,高鑫批发营收延续两年打破千亿元,是中国中原市场批发业冠军。

也因此,高鑫批发最终卖出了超500亿港元的多少钱。其中,2017年11月,阿里投入约28.8亿美元(约224亿港币),算计持有高鑫批发36.16%的股份,2020年10月,阿里增资280亿港元,股权比例增至72%,该买卖规模远远逾越2015年入股。

截至最新公告日,阿里巴巴集团经过其全资附属公司吉鑫控股有限公司及淘宝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直接持有高鑫批发已发行股本约73.66%,另有5.04%则由与阿里巴巴集团关联亲密的投资公司持有。

理想上,进入阿里体系的高鑫批发,末尾扮演前者新批发试炼场的角色,包括将盒马方式运转于大润发,并打通双方的供应链。

2018年6月2日,盒小马第一家门店试运营,项目由彼时的大润发新批发COO袁彬掌舵;高鑫批发也曾在财报中提及,集团运营的首家盒马鲜生门店于2018年9月28日开门。2018年8月起,高鑫批发还将门店的家电部门交由阿里持股的苏宁易购启动代销,门店则向苏宁收取佣金费用,这也形成其销售货品支出参与。同年,阿里着手对大润发门店启动改造,为大卖场接入线上客户和B2B客户。

在阿里的介入下,高鑫批发还减速了数字化转型。2018年2月5日,飞牛网片面改版为“大润发优鲜”,为面向c端、主打一小时送达的生鲜电商超市;同时,大润发接入淘鲜达、饿了么与天猫超市,阿里也给足了其流量。

但阿里的新批发改造没能改动传统大卖场的颓势,大润发也无法承载其新批发转型者的份量,公司业绩继续下滑。

自2018年起,高鑫批发已有超5年录得营收下滑,2022财年年中,高鑫批发初次出现盈余;2024财年,高鑫批发支出725.67亿元,同比下滑13.3%;年内归母净利盈余16.68亿元,为上市以来最大盈余。

阿里在往年2月公布的季报中就指出,高鑫批发支出降低、规模参与、有形资产减值。随后的财报电话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直言,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依然有一些传统的实体批发业务,他们不是中心的聚焦业务,公司分开也是合理的。

从阿里的旗子沦为弃子,大润发第二次败给时代。

在资深批发业专家王国平看来,高鑫批发被阿里收买后,基本失去了自主权,更多是在配合阿里集团的战略。如今,阿里战略转舵,市场和消费趋向也已改动,它的处境就比拟为难。“对超市而言,只需做好内容树立,才干发扬渠道的价值,但过去十余年,国际的传统商超大多都走在规模化和新批发的路途上。”

关于此次要约收买,王国平也指出,大润发和阿里的融合曾经很深了,新买家能否要将两者的业务切割,如何切割,买卖多少钱如何厘定等,都是个复杂的博弈环节,也介入了买卖的难度。

大润发有一场翻身仗要打

传统商超大溃退,阿里的新批发战略也未能真正跑通,崛起的则是以抖快为代表的直播电商,以及美团等即时批发平台。

为应对业绩下滑,过去几年大润发更多是经过关店、参与支出等方式降本增效。财报显示,2022财年(截至2022年3月31日)-2024财年(截至2024年3月31日),高鑫批发的雇员人数由12.2万名缩减至8.62万名,两年内减员近30%。2023和2024财年,高鑫批发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区分同比参与了9.1%、6.4%;行政费用的同比减幅则是7.1%和10.9%。

不过,往年3月林小海卸任高鑫批发首席行动官,大润发元老级人物沈辉临危授命,被外界看作是积极信号。上任后,沈辉将革新方向更多放在了商品多少钱上。在此前接受采访时,沈辉就强调,大卖场就是要薄利多销。

往年以来,大润发重启了大拇指系列自有品牌,定位国标以上质量市场最低的多少钱,1.9元的洗洁精、2.7元的护手霜、5.2元的洗面奶等低价产品末尾出如今超市货架上。

沈辉走漏,目前大润发来客数曾经稳如泰山,同店销售额增长,4-7月利润为正,“关于批发行业旺季而言,是一个不错的结果,这样的利润是逾越我们预期的。”M会员店方面,往年8月31日,大润发M会员店全国第五店在嘉兴开门,据沈辉引见,接上去,M会员店会以长三角为重点深耕区域,抢占县级市等下沉市场。

反映在数据上,依据高鑫批发10月15日公布的业绩预告,截止2025年9月30日的前6个月,公司成功税后溢利约1.5亿元至2.0亿元(未经审计),去年同期则录得税后盈余额为3.78亿元。高鑫批发将预期税后溢利改善归功于同店来客数企稳,同店销售额成功正增长;以及降本增效加快推进,成效显着。

进入中国中原市场27年,大润发经验了超市大卖场的鼎盛时期,一度成为中原超市行业霸主,但被电商新批发冲击后,逐渐堕入衰退。如今,批发赛道正在经验新的渠道革新,仓储会员店、量贩零食等都在瓜分线下份额,有望迎来新买家的大润发能否追回错过的时期?


2月13日,高瓴资本在美国证监会SEC发布2020年四季度美股持仓状况。 其中最大的变化是清仓了阿里巴巴,一股没留。 同时阿里巴巴的对手拼多多,成了高瓴资本第一重仓股。 在不少股民意中,高瓴资本是“神”普通的存在。 2019年高瓴入主格力电器,格力事先大涨50%;2020年买入光伏的两大龙头隆基股份和通威股份,出现了引领行情般的大涨。 那,清仓阿里巴巴,又传递了什么信号? 值得留意的是,2020年四季度阿里的股价在创新高后迅速闪崩。 在10月底触及319美元的高点后迅速回落,一度跌至211美元,最大跌幅超33%。 阿里巴巴究竟怎样了? 2021年2月2日阿里巴巴发布了2021财年第三季度报告,也就是2020年的第四季度的财务报告。 季度营收2210.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运营利润490.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 关于这样大体量的互联网巨头,这个增长率应该是蛮亮眼的效果,但业绩一经发布,阿里巴巴股票今天下跌3%。 股票炒的是未来,我想高瓴资本也相同关心的是阿里巴巴的未来。 我们细细拆解一下这个三季度财报: 从中可以看出有几点疑问: 1、阿里巴巴的基本盘淘宝天猫板块的业绩反响在“中国批发业务客户控制”板块增速是20%,并不亮眼。 拼多多最新财报还没出来,上季度的增长是89%。 2、增长最快的是“中国批发业务其他”板块,这部分包括高鑫批发、盒马、银泰、天猫超市。 增长快的要素是由于并表了高鑫批发的业务支出,要知道的是批发的利润率是无法和互联网服务相提并论的。 而且由于并表阿里巴巴员工人数从上季度末的人参与到人,人数参与了一倍,这团体力本钱参与的可是杠杠的。 3、饿了吗和口碑板块业务75亿元人民币营收,增长10%。 美团2020年三季度营收354亿元人民币,增长28.8%,基本被碾压。 4、作为电商直播的开创者,淘宝直播业务2020年GMV是4000亿,并没有成功年终5000亿的目的。 而竞争对手快手2020年前11个月电商业务GMV为3326亿元人民币,招股说明书里的数据还是牢靠的。 5、报告中最大的亮点是云计算和菜鸟驿站物流项目,均成功了50%以上的增长。 6、数字媒体及 文娱 业务(优酷、UC阅读器、大麦、阿里音乐、阿里影业、阿里文学)仅仅增长1%。 这些还不是最关键的,作为互联网的中心资源的用户数量,增长的天花板曾经近在天涯。 经过双11大促,用户仅仅增长了2100万,而且距离中国网民数量9.89亿(中国互联网络开展状况统计报告)的天花板越来越近。 另外,2020年,阿里巴巴最有价值的业务板块蚂蚁金服(阿里持股33%)上市受挫,在新的金融监管政策下,“小甜甜”秒变“牛夫人”。 看到这里,各位看官应该能够明白高瓴资本清仓阿里巴巴的要素了吧。 曾经打着望远镜也看不到对手的阿里巴巴,如今强敌环伺,开展瓶颈曾经隐现。 当然马教员是高手,我们且看他如何破局。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