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巨亏92亿!渤海人寿股权打折拍卖 近七成股权被质押 (连亏六年后)

admin1 3个月前 (10-24) 阅读数 252 #保险

又一家险企股权被摆上“货架”。

10月23日,《国际金融报》记者留意到,渤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渤海人寿”)0.62%股权及孳息将于2024年11月21日10时在阿里司法拍卖平台启动第一次性性拍卖,起拍价4280.528万元。

评价报告显示,此次拍卖的转让方是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山东如意科技”)。截至评价基准日(2023年9月30日),该笔股权及孳息评价值为5350.66万元。也就是说,起拍价在评价价的基础上打了八折。

渤海人寿回应称,公司作为独立运营的保险法人主体,外部运营和业务展开坚持失常,不会遭到此次事情的直接影响。

近七成股权被质押

从渤海人寿最新一期偿付才干报告(2023年四季度)来看,如意科技是其持股比例最小的股东,0.62%为所持一切股权,且该笔股权处于质押、解冻外形。

“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我司0.62%的股份,股权占比拟低。股东资产解冻等相关被行动事项,也将严峻在‘法治化、市场化’的要求下按程序稳步推进。”渤海人寿表示。

理想上,这并非个例。依据评价报告,渤海人寿现有的17家股东中,除如意科技外,还有10家股东的部分或一切所持股权被质押,算计88.58亿股,占一切股权的68.14%。持股5%以上的股东中,仅有两家股权处于失常外形。

其中,第一大股东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渤海人寿20%股权,持股数量26亿股,目前25.92亿股已出质。

《银行保险机构大股东行为监管方法(试行)》明白指出,银行保险机构大股东质押银行保险机构股权数量逾越其所持股权数量的50%时,大股东及其所提名董事不得行使在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上的表决权。

与此同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佰龙置业有限公司区分持有的渤海人寿5亿股、1.6亿股股权一切被解冻,杭州迎盛企业控制有限公司所持渤海人寿股权也被部分解冻。

有业内人士通知记者,股权质押是股东融资的经常出现手段之一,可以在较短的时期内取得大批流动资金,以缓解公司在资金方面的缺口;股权解冻则是司法机关在保全、行动环节中依据债务人开放采取的司法强迫措施,是股东与他人存在纠纷所致。

“这两者关于保险公司的运营控制,普通不会出现直接影响。但是假定保险公司股权被大批质押、解冻,就要求提高警觉。”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这一方面会向外界传递公司运营不善的信号,在肯定水平上惹起舆情危机,以致担忧心境在消费者中蔓延;另一方面,一旦股东股权出现疑问,形成股东权益被限制行使,或许会对保险公司的运营控制出现肯定影响。

六年累亏92亿元

地下资料显示,渤海人寿成立于2014年12月,是首家总部落户天津自贸区的人身险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30亿元。

人身险行业素有“七平八盈”一说,即开门后第七年打平,第八年进入盈利周期。渤海人寿则在成立后的第二年就成功了0.81亿元的盈利,在竞争剧烈的保险市场中迅速崭露头角。

随后两年间,渤海人寿业绩表现照旧亮眼。2016年至2017年,该公司区分红功保险业务支出67.42亿元、89.57亿元,净利润区分为0.68亿元和2.21亿元。

但是好景不长,2018年渤海人寿迎来初次盈余,当期保险业务支出回落至80.47亿元,净利润为-7.68亿元。

这样的颓势不时延续至今,渤海人寿不时未能摆脱盈余困境。2019年至2023年,该公司区分红功保险业务支出78.53亿元、89.95亿元、88.78亿元、100.21亿元、95.65亿元,净利润区分为-13.95亿元、-27.44亿元、-0.50亿元、-12.02亿元、-31.05亿元。

也就是说,六年间,渤海人寿累计盈余达92.64亿元,特地是2023年盈余金额创下新高。

继续盈余的外形下,海保人寿偿付才干也不时下滑。自2021年一季度起,渤海人寿的风险综合评级延续12个季度被监管机构评定为C类,关键风险来自于公司控制等方面。

此外,截至2023年四季度,该公司中心偿付才干充足率为58.09%,较上季度末降低18.24个百分点,关键是由于运营盈余及投资资产市值降低;综合偿付才干充足率为104.80%,较上季度末降低1.65个百分点,关键受股票、基金、债务方案等资产持仓介入等原因影响,最低资本介入幅度高于通常资本。

进入2024年,渤海人寿已延续两个季度未披露偿付才干报告,外界难以从地下渠道窥见其业绩表现。对此,渤海人寿方面走漏,该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公司控制权向天津国资转移的股权优化任务,目前总体运营状况颠簸有序,控制体系正在进一步健全。


苦干10年坠入行业倒数,渤海人寿何时咸鱼翻身?

苦干十载,渤海人寿何以沉沦行业之底?

在保险业的江湖中,渤海人寿这家曾经的黑马,用近十年的时期书写了一段令人唏嘘的故事。 据统计,截至2023年第四季度,62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的偿付才干报告揭晓,其中的喜乐与忧虑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席之地,盈利神话破灭

新华养老和泰康人寿的业绩亮丽,偿付才干超群,泰康人寿净利润更是到达了137亿。 但是,渤海人寿的表现却让人跌破眼镜。 综合偿付才干和盈利才干都位居非上市人身险公司的倒数,盈余幅度惊心动魄。 媒体报道的数据显示,渤海人寿2023年全年盈余高达31亿元,垫底非上市人身险公司的盈余排行榜,偿付才干充足率和风险评级均令人堪忧。

辉煌终点与骤变之路

渤海人寿,2014年成立之初曾延续盈利,营收迅速打破百亿大关,但好景不长。 自2018年起,利润大幅下滑,六年累计盈余近90亿。 其业务过度依赖银保渠道,这既成就了其早期的加快扩张,也带来了高额渠道本钱。 同时,投资端的乏力,尤其是在市场低迷和利率走低的背景下,投资报答率大幅下滑,进一步拖累其盈利状况。

偿付压力下的挣扎

偿付才干目的的下滑提醒了渤海人寿面临的严峻应战。 从2020年到2023年,其中心偿付才干从281%一路下滑至58%,风险综合评级延续11个季度被评为C级。 这不只影响了业务拓展,还或许造成多项业务限制。 渤海人寿在努力优化偿付才干的同时,面临互联网保险业务的暂停,以及公司控制结构的质疑。

股权困境与诉讼风险

公司的外部疑问也日益显现。 股权质押比例过高,第一大股东渤海租赁的表决权受限,或许影响公司决策。 此外,触及的严重诉讼案件和潜在损失预示着公司要求处置的风险累积。 虽然渤海人寿在法律诉讼中取得了一些进度,但常年存在的疑问仍需处置。

转机点与未来展望

面对这些困境,渤海人寿要求从公司控制、风险控制等中心范围启动深化革新。 虽然资产总额有所增长,但化解风险和优化盈利才干的路还很长。 《天下财道》将继续关注这家寿险巨头如何走出低谷,能否成功咸鱼翻身,让我们拭目以待。

结语

渤海人寿的故事提示我们,保险业的辉煌与曲折往往在一瞬间。 唯有稳健运营、改善内控和灵敏应变,才干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新的出路。 让我们共同等候渤海人寿的未来转型与重生。

保险研讨〡渤海人寿6年盈余高达92亿元,成也海航、败也海航

渤海人寿的财务状况自2018年起逐渐好转,直至2023年净盈余超越30亿元,延续六年盈余。 公司偿付才干充足率和中心偿付充足率降低,仅一步之遥就触及监管警戒线,财务安康和风险抵御才干危如累卵。 作为股东之一的海航集团,曾因在航空业的辉煌成就而决计满满,但其在保险市场的入局,似乎成了渤海人寿的“诅咒”。 自2008年与台湾新光人寿协作成立新光海航人寿,因对金融市场的无知与协作同伴难以磨合,新光海航人寿命运多舛。 海航集团的增资承诺屡屡成一诺千金,最终监管层对新光海航人寿启动严峻制裁,造成公司业务自愿暂停。 尔后,海航黯然分开,新光海航人寿更名为鼎诚人寿。 海航集团对寿险市场的执着并未减退,反而转战渤海人寿。 但是,海航在寿险范围的屡次资本举措,暴露了其对风险控制的无视,以及对寿险资金的极度渴求。 时期对海航的这种冒险行为做出了评判。 业务萎缩与退保潮是渤海人寿面临的双重困境。 2022年,退保金额急剧上升,尤其是福鑫双足年金保险(C款)和福慧双足年金保险(D款)的退保金额区分到达24.03亿元和11.78亿元。 这种大规模的退保现象对公司的现金流和盈利才干构成了严重冲击。 为应对危机,渤海人寿的产品战略关键以分红险和一次性性趸缴保费为主,但是这种侧重一次性性缴费的结构在短期内虽能迅速积聚资金,处置了流动性疑问,但面临着高额的利差损风险。 在盈利方面,渤海人寿自2018年起便步入下行通道,累计盈余额高达92.59亿元。 特别是2023年,盈余额刷新纪录至31亿元。 渤海人寿的财务状况遭到海航集团关联投资的严重影响。 自开门以来,公司似乎成了海航系的“提款机”,频繁地向海航系保送资金。 随着海航流动性危机的迸发,渤海人寿的业绩遭到直接影响,信誉风险加剧,资产减值损失占绝大少数。 截至2022年底,历史累计资产减值损失高达54.73亿元。 渤海人寿的投资曲折不只体如今关联方,对外非关联方投资相同面临严峻的信誉风险。 公司多笔投资不得不计提坏账预备。 同时,渤海人寿正深陷三起严重诉讼案件,触及标的金额总计约26亿元,与房地产行业关联公司相关,加剧了公司的风险敞口。 渤海人寿面临偿付才干危殆、股东自顾不暇等疑问。 延续11个季度被评为C类风险综合评级,中心偿付才干充足率下滑至55.48%,综合偿付才干充足率仅102.35%,财务安康和风险抵御才干面临严峻考验。 在股东中,仅有4位股东的股份未受限制,而大少数股份被质押或解冻,占总股本的68.14%处于非流动性形态。 渤海人寿控制层要求正视运营困境,优化专业水平和控制才干,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应战。 经过优化业务流程、增强风险控制、推进产品创新和服务更新,优化运营效率,渤海人寿有或许在未来成功业务逆转和继续增长。 控制层要求展现出真正的指导力和战略目光,引领公司走向稳如泰山和兴盛的开展路途。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