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Q3财报喜忧参半 全靠动力业务支撑 汽车业务低迷 (特斯拉Q3财报前瞻)
特斯拉今天清晨发布了喜忧参半的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但由于投资者对盈利增长、毛利率上升,以及特斯拉更廉价的电动汽车明年有望投产的信息表示欢迎,特斯拉股价在盘后买卖中大涨。
第三季度,特斯拉营收为251.8亿美元,低于剖析师预期的254亿美元,高于第二季度的250.5亿美元,也逾越了去年同期的234.0亿美元。调整后的每股收益为0.72美元,高于剖析师预期的0.60美元。备受关注的毛利率为19.8%,远高于预期的16.8%。
特斯拉第三季度利润超出了华尔街预期,这有些令人惊讶。在此之前,该公司曾经延续几个季度未抵达利润预期。受此影响,特斯拉股价在周三盘后买卖中一度下跌12%。
第三季度业绩喜忧参半
让我们深化讨论特斯拉第三季度业绩报告的细节。在此之前,特斯拉曾经发布了第三季度的汽车交付数据。虽然如此,剖析师还是高估了特斯拉的创收才干。之前,特斯拉不时坚持较高的一位数涨幅,这一次性性剖析师估量特斯拉营收同比将增长约10%,而通常增长8%。
1)汽车业务低迷
特斯拉的支出增长十分不平衡,中心汽车业务的支出仅增长了2%。思索到目前通货收缩率仍在2%以上,特斯拉迄今为止最大的业务部门并没有出现任何通常增长,这不是一个好兆头。
往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增长速度并不微弱。这在肯定水平上是由于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疲软,但特斯拉汽车业务没有任何通常支出增长,这依然有些令人绝望。毕竟,特斯拉的定价基本不像一家“一般”汽车公司。关于一家市盈率约为100倍的公司来说,最大的业务部门应该在名义和通常价值上都能成功可观的增长。
与去年同期相比,汽车销量增长了6%,而汽车支出仅增长了2%,这也是一个疑问。虽然推出了低价的Cybertruck皮卡车,但平均售价显然正在降低,这或许引发汽车业务未来的利润率疑问。需求似乎也相对疲软,虽然多少钱降低,但销量增长相对缓慢。另外,不时增长的库存水平也指向了相同的方向。
2)库存上升
全球库存水平上升至19天的供应量,高于一年前的16天供应量,增长了约20%。假定需求十分微弱,亏存水平应该会降低,尤其是在特斯拉不时降价的状况下。但假定库存水平在多少钱处分下继续攀升,那么需求显然不会很微弱。当然,微观不确定性或许是一个负面影响,但来自中国电动汽车企业的竞争加剧也或许是一个要素。最后,CEO埃隆·马斯克的亲共和党立场或许也疏远了一些潜在客户。
3)动力业务微弱
值得庆幸的是,动力业务的微弱表现部分抵消了汽车业务的疲软。第三季度,特斯拉动力业务支出同比增长了52%,动力业务的毛利率也扩展到30%左右,环比增长了600个基点。动力业务的微弱增长关键得益于其储能业务的出色表现。第三季度,特斯拉在Powerwall部署方面创下历史新高,部署的总存储量上升到6.9GWh,同比增长了75%。
但是,动力业务或许相当不稳如泰山,因此无法保证该业务部门在第四季度及以后的表现相同微弱。但至少在第三季度,动力业务在业务增长和财务方面都表现良好,销售量很有吸引力,利润率也很高。
4)利润率提高
在整个公司范围内,特斯拉的利润率与一年前相比有所增长,这关键是由于动力业务的良好表现,以及较高的碳积分支出。碳积分支出的利润率十分高,因此这一目的的增长会对特斯拉的盈利才干出现很大影响。就碳积分销售而言,第三季度的表现为历史第二好,这也是特斯拉第三季度利润超预期预期的要素之一。
第三季度,特斯拉的运营利润率上升至10.8%,比过去几个季度的表现要好,虽然与其他汽车公司相比仍不算太高。例如,宝马去年也成功了10.8%的利润率,而丰田汽车同期成功了12%的利润率。因此,特斯拉看起来很稳健,但从目前的利润率来看远非壮观。
特斯拉的每股收益同比增长9%,涨幅在营收增长和利润率增长之间,从0.66美元介入到0.72美元。依照目前的水平,特斯拉的年每股收益应该略低于2.50美元。看涨的投资者似乎以为,这保证了起股价远超200美元,虽然其他人或许不赞同这一点。
5)自在现金流有余
近期,特斯拉现金流的出现不时是一个疑问,往年上半年自在现金流为负。但第三季度,这种状况出现了转变:在运营资产和负债变化的协助下,运营现金流介入了16亿美元,抵达60多亿美元。
自在现金流在30亿美元左右,与上半年相比有清楚改善。虽然如此,特斯拉往年到目前为止仅出现了15亿美元的累计自在现金流,折分解年率约为20亿美元。关于一家价值约7000亿美元的公司来说,这并不多,由于这意味着自在现金流收益率仅在0.3%左右。
当然,特斯拉的流动性并不令人担忧,由于其资产负债表相当微弱,现金头寸为340亿美元。因此,特斯拉有充足的贮藏投资于其智能驾驶出租车、动力业务等。
马斯克的承诺
1)交付量增长
特斯拉CEO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估量往年的汽车交付量将成功“小幅增长”,而明年有或许增长20%至30%。第三季度,特斯拉交付了46.3万辆汽车,同比增长6.4%,为往年首个季度的销量同比增长,也创下了历年第三季度的交付纪录。
2)智能驾驶出租车
在第三季度业绩发布之前,投资者和剖析师都在等候有关Cybercab智能驾驶出租车和Model 2廉价电动汽车的更多信息。马斯克今天在电话会议上表示,Cybercab将于2026年成功批量消费,目的是每年消费200万辆Cybercab。
目前,特斯拉正在旧金山地域面向员工测试智能驾驶出租车服务。马斯克说:“经过App,你可以开放乘车,它会带你去湾区的任何中央。”马斯克同时指出,这些员工试驾装备了安保驾驶员。
到目前为止,群众对特斯拉的这项服务还知之甚少。今天,马斯克和其他高管与投资者分享了时期表,包括方案明年某个时辰末尾在加州和得州启动付费乘车。马斯克在电话会议上说:“我们以为,明年某个时辰,我们将能够让智能驾驶的特斯拉启动付费乘坐。”
晨星公司(Morningstar)剖析师Seth Goldstein对此表示,他置信特斯拉明年可以“小规模”部署付费智能驾驶出租车服务,但规模应该不会很大。
Goldstein说:“马斯克之前也给出了绝望的时期表,但在我们看到有形产品之前,这些时期表被屡次推延了好几年。当然,关于特斯拉来说,也没有什么是无法能的。”
3)廉价车型
马斯克还补充说,特斯拉仍有望在明年上半年消费新车,其中或许包括更廉价的Model 2电动汽车。马斯克称,加上处分措施,电动汽车的多少钱将低于3万美元,这是一个关键门槛。
马斯克还讨论了全智能驾驶性能FSD的进度。他说,特斯拉外部估量,到明年第二季度FSD将比人类驾驶员更安保。他说:“无需等候Robotaxi成功完全智能驾驶,我们估量明年就能经过现有车型成功这一目的。”
5)人形
马斯克称,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正在取得进度。他说,特斯拉拥有最先进的人形机器人,遥遥抢先于其他同类产品,由于特斯拉兼具AI和制造才干,这是竞争对手所不具有的。马斯克还称:“Optimus很有或许成为有史以来最具价值的产品。”
特斯拉还是一项好的投资吗?
特斯拉第三季度的表现好于预期,并显示出几个积极要素:利润有所改善,利润率在肯定水平上有所恢复,现金流表现也比上半年的蹩脚数字好很多。
话虽如此,特斯拉也依然存在疑问:虽然低价Cybertruck皮卡车带来了增长,但平均售价仍在继续降低,特斯拉的汽车业务表现不佳,没有通常(经通胀调整后)支出增长,库存水平也在上升。
特斯拉在未来的智能驾驶出租车市场具有潜力,但与Waymo同等行不同,它还没有任何产品上路。很难说特斯拉能否能够赶上目前的市场指点者。
特斯拉的年化自在现金流收益率目前仅为0.3%。特斯拉的市盈率约为100倍,远高于竞争对手,因此特斯拉股票或许太贵了,风险也很大。即使特斯拉的股价下跌20%或30%,也相同不廉价。
特斯拉目前的汽车业务增长相对疲软,因此在经济衰退或经济低迷时期,它或许会遭受严重损失。行业剖析师Jonathan Weber称,总体而言,他依然看跌特斯拉,关键由于其较高的估值,以及电动汽车和智能驾驶出租车市场的剧烈竞争。
周三,特斯拉股价收于每股213.65美元,下跌1.98%。财报发布后,特斯拉在盘后买卖中一度下跌12%,抵达每股239.50美元。往年到目前为止,特斯拉股价累计下跌了14.02%。
8大汽车经销商年报:盈利普遍下滑、最高盈余16.28亿
文|祁六金
欢迎供稿 |
近日,中升集团、永达汽车、新丰泰集团、美东汽车、广汇宝信、谐和汽车、百得利控股和正通汽车,相继发布了2022年度财报。
8家上市汽车经销商集团目前都是以运营奢侈品牌为主,从2022年全体的运营状况来看,8家经销商集团中,仅有正通汽车一家净利润盈余同比收窄,其他经销商集团净利润或收缩,或由盈转亏。
汽车服务全球梳理了8家经销商集团财报中发布的中心数据,浅析2022年上市经销商的运营状况。
营收盈利普遍下滑最高盈余16.28亿
关于汽车经销商行业而言,2022年疫情重复突袭,造成部分地域经销商门店闭店、产品供应节拍紊乱,消费端疲软也使得销售放缓,经销商面临高库存、低流转、毛利下跌、资金占用等多重不利局面。
反映到运营数据上,最直接的就是经销商不赚钱了,或许说,没有之前那么赚钱了。 这里我们可以参考年报里的两组中心数据。
数据一、营收与净利润
营业支出代表企业的业务才干,净利润代表企业的赚钱才干。
营收规模上,2022年中升控股以1798.5亿元的支出位居榜首,其他7家经销商营收规模均在百万亿级别,规模效应清楚。 8大经销商中,中升控股、永达汽车入围2022年中国汽车经销商百强榜单。
从营收同比来看,有人欢欣有人愁,8家经销商中4家营收同比增长,另外4家则同比下滑。
其中营收增长幅度最高的为美东汽车,到达21.5%,高端品牌车销售继续向好,是美东汽车支出来源提高的中心要素。 营收下滑幅度最高的为广汇宝信,到达15.7%,年报称关键是新车销售支出降低。
从净利润来看,仅有正通汽车一家成功了同比“增长”。 虽然从相对值过去说并未成功盈利,但较去年盈余37.8亿元大幅收窄92%至盈余2.97亿元,其年报表示:收益上升关键源于新车销售上升,且售后服务本钱失掉控制。
值得留意的是,除去正通汽车,其他3家营收同比增长的经销商,净利润均出现了较大水平的收缩,中升控股、美东汽车、百得利控股3家净利润同比区分下滑20.7%、57.1%、62.5%,其中美东汽车和百得利控股净利润腰斩,显示出增收不增利的特点。
虽然增收不增利,但好在仍是盈利形态,表现不太失望的是广汇宝信、谐和汽车,净利润由盈转亏,盈余区分达6.98亿、16.28亿,同比下滑区分达226.4%、341.9%。
这是广汇宝信自2011年上市的初次盈余。 关于巨额盈余,广汇汽车表示,零星、分发性疫情的重复冲击和各地域不同封控政策的影响,对公司4S门店的正常运营发生了阶段性的较大冲击,部分店面在第四季度基本没有客流,对正常的运营发生了极大的影响。
总体来看,2022年8家上市经销商喜忧参半,营收下滑的不说,即使是营收报涨,净利润却大幅降低甚至腰斩。
以往豪车销售内行业是公认的“利润奶牛”,但目前奢侈车经销商尚且如此,行业在2022年的困难水平可见一斑。
数据二、毛利与毛利率
净利润是权衡企业运营效益的关键目的,而毛利和毛利率,则可以看出企业的盈利水平。
8家经销商中,除正通汽车毛利率增长外,其他7家经销商集团毛利率均有不同水平的降低。 其中降低幅度最大的为广汇宝信,从去年的6.1%降低至1.5%,成为2022年毛利率最低的经销商集团。
值得留意的是,2022年8大经销商毛利率均在10%以下,最高的是中升控股8.9%,去年同期为10.5%。 除去最高值与最低值,经销商毛利率普遍降低在6.6%-8.8%之间,盈利水平下滑是共同点。
相较去年而言,经销商之间的综合毛利率差距在增加,或许一定水平说明部分经销商本钱优势不再清楚。
关键板块业务营收毛利双双下滑
第一段我们从全体营收和利润角度,了解了8家经销商在2022年的基本盈利状况,上方就从详细板块来看是哪些业务拖了后腿。
经销商的关键业务板块是汽车销售与售后服务两大块,先来看这两大板块的营收。
总体来看,汽车经销商的售后业务支出普遍降低,其中一部分要素是疫情封控政策下,车主用车频次下滑、高毛利事故车占比降低,造成售后业务支出同比下滑。
8家经销商中,仅有2家经销商在新车销售支出和售后业务支出上,均成功了同比增长,区分是中升控股和美东汽车。 其中表现最亮眼的莫过于美东汽车,区分同比增长21.4%、22.32%。
对此美东汽车表示:高端品牌销售照旧为公司中心收益来源,支出占比超87%。 又由于服务基数继续扩展,售后服务在疫情影响下也仍维持高增长。
其次是中升控股,销售与售后业务区分同比增长2.1%、0.42%。 中升控股是国际梅赛德斯—奔驰的第二大经销商,同时也是雷克萨斯的最大经销商。 其年报表示:虽然业内全年遭受屡次运营终止,但奢侈品牌汽车的需求稳如泰山,销量坚持颠簸。
新车营收下滑的经销商中,有永达汽车、广汇宝信、谐和汽车、新丰泰集团4家。 其中广汇宝信降低幅度最高,到达15.4%。 关键是宝马、捷豹路虎、英菲尼迪等品牌在华销量大幅降低,给广汇宝信的新车销售业绩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对照新车销量数据来看,除了广汇宝信未披露数据外,永达、谐和、新丰泰3家经销商不出异常地新车销量都出现了降低。
对此谐和汽车称,在全年消费决计受挫的背景下,奢侈品牌增换购需求均有所削弱。 还有经销商表示由于疫情封管控措施,形成消费者出行增加,进而带来的购车需求削弱。
从销量增长的经销商来看,美东汽车增长率到达10.2%,在3家成功销量增长的经销商集团中最高,其次是正通汽车与百得利集团,区分取得增长9.4%、7.0%的效果。
营收与销量的增长,往往并不意味着毛利率的增长。 下图是8家经销商新车销售与售后服务板块的毛利率,可以看出关键运营项目的盈利水平。
从白色标注能够看出,8家经销商新车销售毛利率全军覆没,均出现同比下滑。 唯逐一家新车销量毛利率为正数的是广汇宝信,但在其2021年毛利率基数较低的状况下,转正为负也可以了解。
售后毛利率方面,全体也是下滑形态。 比拟有意思的是正通汽车,2021年正通汽车在8家经销商中新车销售毛利率最高、售后毛利率最低。 而在2022年,状况出现了反转,其新车销售毛利率下滑幅度最高,到达9.56%,直接成了经销商中的倒数第三名。 而售后毛利率却是8家经销商中独一成功增长的一家,且增长幅度高达10.18%。 一增一降,似乎说明正通汽车捉襟见肘,在增强售后服务运营的同时,却在新车销售业务上任失前蹄。
毛利率的降低,与多方面的要素有关。
从本钱角度来说,中升控股本年度的本钱上升清楚,而且是唯逐一家新车销售和售后服务本钱同时出现下跌的经销商。
年报显示:2022年中升汽车新车销售业务本钱1414.8亿元,同比增长3.8%。 售后业务本钱13.2亿元,同比增长2.4%。 这也是造车中升控股2022年度净利润大幅下跌的元凶之一。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经销商库存周期清楚参与,带来的影响是参与企业运营本钱。
8家经销商中,仅有永达汽车一家库存周转天数增加1天,其他经销商的增长天数区间在0.3-16.9天。 关于库存周转天数的参与,经销商普遍表示,受疫情影响,门店的运营遭到不同水平的影响,这是影响库存周期的一个关键要素。
顺应行业开展趋向 积极规划新动力业务
在年报中,几家汽车经销商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在新动力上的规划。先来看看各自的公告:
中升控股:2022年,本集团新动力汽车销量同比增长69.4%,这归功于本集团中心品牌新动力车型的弱小经销网络。
永达汽车:减速规划新动力汽车业务,新动力汽车销量达台,同比增长54.5%,占全体销量12.9%。 其中独立新动力品牌销量达9591台,同比增长221.2%,包括新动力厂方直销车辆代理销售数量3861台。 在新增新动力品牌授权的基础上,同步开启了多维度的业务探求和落地,努力打造新动力汽车用户全生态服务产业链。 与smart、小鹏、比亚迪等多个国际头部新动力品牌车企展开全方位战略协作,于2022年已成功开展36家新动力销售服务网点。
谐和汽车:在电动化方面,谐和汽车于少数年前战略投资的铛铛新动力定位涵盖电动车销售及售后服务的综合性电动车服务商,目前已取得理想汽车、蔚来集团、小鹏汽车、广汽埃安新动力汽车有限公司、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等主流电动车品牌的授权。
广汇宝信:关于未来的展望,广汇宝信将以愈加开放及容纳的心态来面对汽车消费市场的开展和革新,在传承传统奢侈品牌新动力车型的营销和服务的同时,继续探求新动力服务产业链未来的业务开展时机,并紧抓各奢侈品牌主机厂推出的重点新动力汽车车型,不时增强我们在新动力汽车方面的销售占比和服务才干,以顺应未来汽车行业新的开展趋向,并打造新动力用户全生态服务产业链。
新丰泰:2022年本集团在新动力汽车范围上区分取得了北京小鹏、渭南AITO汽车品牌授权网点,将在北京设置小鹏汽车品牌体验中心、交付和售后服务中心,完善集团在北京市场的品牌结构。 成功2022年新动力车型销量同比增长40.0%,占总新车销售量5.0% ,同比上升了1.5个百分点。 随着各大汽车消费商以零排放、碳中和、电动化作为未来开展方向,本集团将掌握这产业更新过渡阶段,配合各大协作同伴落实其片面电动化的时期表,亦为我们的客户群提供新动力汽车产品和服务。
正通汽车:2022年新增广州合创4S店、宜昌和襄阳的蔚来维修中心及揭阳特斯拉钣喷中心等新动力品牌授权,呼市哈弗4S店、北京亦庄坦克4S店等新兴品牌授权,其中广州合创新动力4S店、揭阳特斯拉授权钣喷中心顺利经过厂商验收并投入运营。 公司成立新兴业务小组,继续拓展新动力范围产业规划,紧抓在手与储藏项目推进并积极探求、开掘新动力市场范围的合资协作、项目并购时机。
百得利:将进一步扩展我们的新动力汽车业务,以顺应并掌握不时增长的新动力汽车市场。
8家经销商在新动力汽车战略上的规划,关键是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拿到新动力品牌授权,规划新动力汽车销售网点、钣喷中心,如永达汽车、谐和汽车、正通汽车等;
第二种是树立商超展厅、品牌体验中心、交付和售后服务中心等,如新丰泰集团;
第三种是积极抓紧原有品牌主机厂推出的重点新动力汽车车型,如广汇宝信。
可以看到,以后的汽车经销行业面临着新动力、新技术、新形式的猛烈变化,各大经销商集团也在顺应行业趋向开展,积极抓住新动力汽车高速增长机遇期,放慢融入新动力汽车产业链规划,并从中寻觅适宜自身资源禀赋的形式与项目。
写在最后:
近日《2022-2023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开展报告》正式发布。
《报告》内容显示,2022全年退网4S经销商店1757家,换句话说,在2022年,平均每天有4家经销商退网。
在退网品牌中,自主品牌占比拟大。 奢侈品牌中,分开的关键是讴歌、英菲尼迪等品牌的经销商。
相对来说,8家奢侈汽车经销商网点并未遭到退网影响,关键是广汇宝信增加了4家网点,这与其优化品牌结构有关。
广汇汽车在年报中表示,品牌优化与投资相关的损失或费用参与了约6-7亿元,其中就包括对资产收益率较低或已破产的主机厂品牌,例如“广汽菲克”等店面启动“关停并转”。
往年一季度,汽车行业的末尾并不失望。 高盛指出,年终至今中国汽车行业出现定价竞争及库存压力,估量相关影响将对整个汽车供应链形成利润率压力。 但由于高端品牌经销商拥有较好的定价才干及多少钱调整灵敏性,或许表现会较好。
与此同时,新动力汽车的加快崛起,也是奢侈传统燃油车经销商面临的一大应战。
一方面,未来传统燃油汽车内行业里的位置如何,还是未知数;另一方面,虽然各大经销商都提到规划新动力汽车,但实践执行效果及进度如何,目前很难判定。
关于2022年增收不增利的汽车经销商来说,如何在2023年成功营收增长的同时提高利润,才是首要目的。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