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抵达9万亿美元 标普上调2024年全球债券发行规模预期 (许家印欠银行1.95万亿)
标普全球表示,往年全球债券发行规模将增长17%至约9万亿美元,较先前预估有所上调,而且第三季度的势头或许会继续。
据标普10月23日的报告,鉴于往年的比拟基数较高且经济增长放缓,2025年包括市政、公司和结构性债券在内的债券发行步伐或许会放缓至4%的增速。
Nick Kraemer等标普信誉研讨剖析师在报告中写道,在经验了央行多年的加快加息以及过去对降息的预期破灭之后,借款人2025年将迎来较低利率,即使降息幅度不大。
研讨结果与往年以来其他显示债市活动微弱的目的分歧。剖析师称,市场介入者曾经就明年降息达成了“相对共识”,这或许也将有助于提高发行量。
标普调整预期很大水平上是受第三季度发行活动微弱推进。机构汇编的数据显示,仅在9月就有逾越1,226家发行人,发行了逾越6,000亿美元的债券,创下20多年以来的单月最高纪录。
标普表示,行将到期的债券、人工自动投资的介入等原因,或许会推进未来几年的全球债券发行。
报告称,2025年预期面临的风险包括全球贸易面临的要挟,或许会影响通胀,并迫使央行放慢或暂停降息。
中国为什么发行美元债券?
中国发行美元债券:优化金融业开放水平。 发行美元主权债券有助于优化海外市场对中国经济和主权信誉的决计,并积聚主权信誉数据,推进国际投资者更好地看法中国、投资中国。 此次发行美元主权债券,将重启国际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为境内外主体参与关键的投资和避险工具,丰厚国际资本市场金融产品,进一步增进与国际资本市场的亲密咨询,优化金融业开放水平。 同时,中国政府以主权信誉融资,有助于为境内主体构成良好示范,引导境内主体合理应用国际金融资源,支持实体经济开展。 主权债券的发行主体是政府。 它是指政府财政部门或其他代理机构为筹集资金,以政府名义发行的债券。 中国政府在国际市场以美元所发行的政府债券,简称为中国美元主权债券。 关键包括国库券和公债两大类:普通国库券是由财政部发行,用以补偿财政收支不平衡;公债是指为筹集树立资金而发行的一种债券。 有时也将两者统称为公债,中央政府发行的称中央主权债券(国度公债),中央政府发行的称中央主权债券(中央公债)。 往年5月下旬,穆迪将中国常年辅币发行人的评级下调了一档,从Aa3降到了A1,这是1989年以来的初次升级;9月中下旬,国际信誉评级机构规范普尔21日将中国主权信誉评级由AA-下调一档至A+,展望由负面调整至稳如泰山。 对此,财政部有关担任人启动了回应:标普调降中国主权信誉评级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近年来,面对经济增长比拟优势与要素禀赋的变化,中国政府着力推进供应侧结构性革新,经济增长基础愈加稳如泰山,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优化,在这样的情势下,标普调降中国主权信誉评级,令人隐晦。 此次中国政府发行美元主权债券,并没有经常使用国际三大评级机构评级,以此调查投资者对中国主权信誉的评价,而不只仅是第三方信誉评级公司的评价,这也是对国际评级公司最好的回应。 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期的表态,中国经济去杠杆环节、管控金融风险等在往年以来都取得关键进度,同时,中国经济的基本面韧性十足,三季度经济增速将或许再度超预期,这将参与中国主权债券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
房企应付账款超3.5万亿 成为规避“三道红线”利器
证券时报记者 罗曼
6月29日,三棵树(,股吧)一则公告称,本应于往年3月31日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简称“商票”)出现逾期,并触及两家上市房企,其中一家逾期票据金额5137.06万元,另一家逾期票据金额148.44万元。 随后逾期金额较大的一家房企向证券时报记者回应,逾期票据已于往年6月初兑付。
本是一则不起眼的公告,却再次扯开了房企经过商票变相融资的口子。 三棵树的公告中有一个细节,公告称以龙头房企为主的一线地产商经常使用票据支付比例优化,从而造成报告期内公司应收票据余额继续增长。
由于票据支付在资产负债表中计入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科目,表现为公司的无息债务,因此房企经过支付票据不只能替代融资,同时在“三道红线”监管下,还能降低红线(净负债率目的以及现金短债比目的)。 于是,一大批房企纷繁经过参与应付账款及票据方式调理负债结构,并扩展对抢先供应商的资金占用。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上市房企的有息债务(包括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常年借款、应付债券)增速同比为24.09%,到2021年一季度,这一增速已降至2.5%,有息债务增速出现清楚下滑趋向。 但是,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却在大规模参与,截至2020年末,上市房企的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规模增至约3.54万亿元。 房企“隐形债务”规模的大幅参与造成房企总负债规模不降反升,甚至是房企的偿债才干或许被高估。
房企应付账款及票据金额的加快上升带来无法无视的风险。 有信息称央行等监管部门曾经出手,将试点房企的商票数据归入监控范围,要求房企将商票数据随“三道红线”监测数据每月上报。
证券时报记者就上述信息向央行相关部门求证,但对方称不作回应。 内行业全体偏紧的外部环境下,应付款“隐形债务”的归还肯定会影响到企业的流动性,并考验房企的偿债才干和项目的周转才干。
房企应用票据变相融资
自2018年以来,面对房地产市场动摇和政策继续调控,尤其是2020年8月20日监管下发的“三道红线”政策,房企纷繁末尾调整债务结构,优化杠杆目的。
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房企商票承兑规模约3667亿元,同比增长36.2%,房企商票承兑规模大幅上升。
某地产商抢先供应商通知记者,“目前近60%房企都经常使用商票启动资料推销、工程款支付等,40%房企不用商票关键由于企业资质太差、流通性低,市场不认。 商票支付贯串整个房地产产业链,包括招标、开发树立、推销、设计、销售等环节。 ”
往年以来,堕入商票到期未兑付风云的房企为数不少,华夏幸福(,股吧)、阳光城(,股吧)、实地地产、中梁控股、荣盛开展(,股吧)等地产商均出现过商票未能按期兑付的状况。
“房企商票推后几个月支付实践上内行业里很正常,只是没有爆出来。 比如我们跟宝能地产协作,有些项目早曾经完工,但是款或许在1年甚至2年后支付,不过最终都是会付。 有些工程款要求我们自己垫付,虽然利润被压得很低,结款周期也很长,但是没有方法,还是要协作的。 ”地产修建资料商老吴通知记者。
三棵树公告中一个细节更是透显露龙头房企在与供应商的协作相关中通常占据主导位置。 公告称,报告期内公司支出增长较大部分来源于工程墙面漆业务支出增长,而公司应收票据结算基原本自工程墙面漆及装饰施工业务。 公司应收票据余额与工程地产相关支出具有一定婚配性,关键系报告期内公司地产工程类客户支出不时参与,且以中国恒大为主的一线地产商经常使用票据支付比例优化。
相比于银行借贷、发行债券,房企依赖票据其实就是一种“赊账”行为,经过挤占抢先供应商资金,缓解自身资金周转压力,实为变相融资。 越强势的房企在与供应商协作中,越容易成功延期付款。
但关于商票而言,票据持有人思索到常年协作,通常不会在地下渠道发声。 当房企资金链紧张,商票的兑付优先级相比金融类机构要低很多,即债务人的权益并没有完全失掉保证。 记者在采访环节中了解到,商票持票人超越2~3个月未收到款也较正常,房企结款时普遍存在拖延。
据记者统计,目前市场仍有少量地产企业采用商票结算,包括万科、绿地、保利地产(,股吧)、碧桂园、融创在内的多达60家上市房企。商票为何如此受欢迎?
中原地产首席剖析师张大伟向记者剖析,相比于银行存款、发债、信托及资管等融资渠道,商票的优势就在于流程简易且方便,无须备案、抵押、中介机构失职审查等冗杂程序,且资金用途灵敏。 其次,商票是一种十分好的“赊账”方式,由于商票不占用其在金融机构的授信额度,不计入有息负债,成为降低房企净负债率以及现金短债比的一个关键方式。 第三,房地产融资政策趋向收紧,从需求端到供应端,银行借款、债券、非标等融资渠道继续收窄,票据便成为各大地产企业的关键融资渠道。
因此,携规模优势,在上下游产业链掌握话语权的头部房企,应付票据金额近年来迅速走高。 上海票据买卖所数据显示,2020年TOP19房企总体商票承兑余额到达3355.74亿元,较2019年增长36.59%,占全国商票承兑总量的9.27%。
“三道红线”压顶 房企大腾挪
2020年8月20日,住房和城乡树立部、人民银行结合发布“三道红线”政策,详细为红线一: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 红线二:净负债率大于100%。 红线三: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 依据“三道红线”触线状况不同,试点房地产企业被分为“红、橙、黄、绿”四档。
以有息负债规模为融资控制操作目的,分档设定为有息负债规模增速阈值,每降低一档,下限参与5%,即假设“三线”均超出阈值为“白色档”,有息负债规模以2019年6月底为下限,不得参与;“二线”超出阈值为“橙色档”,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越5%;“一线”超出阈值为“黄色档”,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越10%;“三线”均未超出阈值为“绿色档”,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越15%。
“三道红线”的详细算法为: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总负债-预收)/(总资产-预收)。 红线2:净负债率=(有息负债-货币资金)/兼并权益。 红线3:现金短债比=货币资金/短期有息债务。
以此可看出,为防止踩线,房企完全有动力调整债务结构,手腕之一就是将有息负债挪入应付账款及票据、其他应付款等无息负债科目,进而增加表内有息负债。 简易了解,就是扩展分子,减小分母,从而降低显性负债率目的。 因此,越来越多房企经过参与应付款的方式来缓解资金压力,成功加杠杆运营。
标普信评房地产剖析师刘晓亮对记者表示,“若监管把房企商票归入‘三道红线’监管范围,我置信对某些企业的目的会形成比拟大的影响。 在融资环境趋紧和疫情尚未完毕背景下,房企倾向于用财务手腕调整债务结构是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一种自然反响,这是可以了解的。 同时,也是为了给自己找到更好的融资渠道。 ”
较为典型的是某龙头房企,有息负债去年在最高时曾达8700亿元,往年上半年已降至5700多亿元,短短一年大幅降低近3000亿元,从而成功往年“6月底前有息负债降到5字头,至少成功一条红线变绿”的目的。 该房企6月30日称,净负债率已降至100%以下,成功一条红线变绿。
但是,该房企的应付账款及票据近年来大幅度参与,占整个上市房企应付账款及票据规模比例达17.5%,尤其是其应付票据成为房企规模之最,总负债规模在2020年度接近2万亿元。
Wind房地产开发统计口径数据显示,2018年度上市房企有息债务规模算计7.4万亿元,同比增长17.5%;2019年度有息债务规模算计8.2万亿元,同比增长10.8%;2020年度有息债务规模算计8.6万亿元,同比增长4.8%。 若从单季度数据看,2018年一季度上市房企有息债务规模同比增长24.09%,到2021年一季度,同比增长2.5%。 同一报告期内,上市房企的营业支出清楚下跌, 2021年一季度同比增长高达112.25%。
数据显示,在营业支出规模大幅增长的同时,上市房企的有息债务规模虽然仍在下跌,但增速已清楚放缓。 同时,房企应付账款及票据规模出现大比例上升趋向。
记者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度上市房企应付账款及票据规模算计为2.1万亿元,2019年为2.82万亿元,2020年度这一规模已达3.54万亿元,同比增速达25.5%。 其中恒大最高,到达6217.15亿元,同比增长14.1%;其次是碧桂园,到达3893.84亿元,同比增长18.25%;万科到达2962.92亿元,同比增长10.5%。
在应付账款及票据规模大幅参与之下,房企总负债规模不降反升。 自2018年至2020年度,房企总负债规模区分为19万亿元、22.2万亿元、24.8万亿元。
从另一角度看,记者统计境内上市100家房地产样本企业,2020年度存货周转率中值为0.32,较2019年的0.3略有优化。 但同期样本企业的少数股东权益、常年股权投资和其他应收款中值区分同比参与54.6%、20.4%和21.6%。 作为对照,样本房企总资产中值2020年同比仅增长10.2%。
上述数据意味着,样本房企全体运营效率优化有限,但经过大幅扩展自身少数股东权益规模,优化了表外项目占比,从而改善并表范围内的财务杠杆。
“虽然房地产开发企业受‘三道红线’监管要求的影响纷繁降低表内财务杠杆,以增加自身触及红线的数量,但是行业全体杠杆改善状况有限。 从企业数量上看,100家样本房企中65%的企业存在较为清楚的财务运作迹象,这标明采用财务方式降低表内杠杆曾经成为行业通行的做法。 ”刘晓亮表示。
警觉房企流动性目的好转
如上所述,房企经过财务方式降低表内杠杆,进而改善“三道红线”中心目的到达监管要求。 Wind数据显示,上市房企的净负债率均值确实有所降低。 2020年度上市房企净负债率均值为70.5%,2019年为93.14%,降低较为清楚。 但扣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均值却有所上升,从2019年的51.59%上升至53.19%。
对此,刘晓亮剖析,债务腾挪或许会让房企的偿债才干被高估,应付款“隐形债务”的归还也会影响到企业流动性,考验房企的偿债才干和项目周转才干。
值得警觉的是,100家样本房企现金短债比均值出现好转,从2019年的2.33倍降低到去年的1.18倍。 现金短债比的好转意味着行业流动性压力有所优化,流通性压力较大的房企同时也面临运营和再融资压力。
详细来看,42%的企业2020年末现金短债比拟2019年降低,其中有25家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标明这些企业的流动性压力逐渐加大且流动性风险较高。 比如泰禾集团(,股吧),2019年度现金短债比为0.24倍,2020年度这一比值降低到0.1倍,华夏幸福现金短债比从2019年的0.63倍降低至2020年末的0.28倍。
此外,这些企业还表现出存货周转率较低和净负债率较高的特征。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讨院院长连平表示,存货周转率较低一定水平上意味着房企销售回款减慢,在严控有息负债规模增长的同时,销售回款却不能补偿有息负债增速降低,一旦有息负债增速与销售回款增速同时降低,部分房企面临资金断裂的风险较大。
刘晓亮称,若房企融资环境继续偏紧,流动性风险将成为引发房企信誉事情的关键触发要素。
房企往年信誉债
到期归还压力较大
理想上,自2016年以来,房企融资渠道就成了监管层重点调控对象。 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以来,非标融资继续收紧,房企融资进一步受限。 2019年监管打击“前融”,同时进一步规范地产债、地产美元债发行。 2020年以来,虽然境中原产债、境外地产美元债出现发行高峰,但债券募集资金用途却一直没有出理想质性清闲,同时,金交所等非标融资渠道被明令制止,进一步限制了部分房企的资金来源。
用数据表现更为直观。 记者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度房企境内发债规模为8700亿元,发行只数929只,净融资额达7985亿元。 但是,自2020年8月至往年7月15日,房企曾经延续10个月净融资为负值。 往年以来,房企境内信誉债净融资为-2907亿元。
境外债方面,2016年以来房企海外发债规模不时上升,2019年规模达800亿元美元(折合人民币5200亿元)高峰。 同年7月9日,发改委发布778号文(文件全称《国度开展革新委关于推进房地产企业发行外债开放备案注销控制革新的通知》),房地产企业发行境外债只能用于置换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常年境外债务,叠加疫情冲击影响,2020年房企海外发债规模清楚缩减至643亿美元。 往年一季度,地产美元债净增量为72亿美元,较2020年一季度和2019年一季度区分大幅降低65%和72%,往年以来房企海外发债有5个月净融资额为负,累计净融资-55.46亿美元。
更难的是,房企还将在往年迎来偿债高峰期,流动资金紧张可想而知。
Wind数据显示,2021年房企境内信誉债总归还量(包括了到期归还量、提早兑付量、回售量)规模创历史新高。 截至7月15日,房企境内信誉债到期归还量曾经到达6467.37亿元,相比2020年参与1265亿元。 全年总归还量规模约为7217亿元,相比2020年参与814亿元,触及到期债券826只,到期归还压力较大。
这仅是境内信誉债到期规模,2021年相同也是房企海外债到期高峰期。 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海外债到期规模到达367美元(约人民币2496亿元),全年到期规模到达583亿美元(约人民币3797亿元),触及207只债券。 即,往年到期的境内外债券规模算计到达人民币亿元。
在偿债压力叠加严控有息负债增速的背景下,房地产金融风险不容小觑。 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中央高层屡次强调“房住不炒”、“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抚慰经济手腕”的背景下,房企高杠杆运营将难以继续。
可转债行情怎样查?
1、手机主界面点击同花顺图标翻开同花顺APP。
2、接上去要求在同花顺主界面中点击下方的“行情”,如下图所示。
3、接上去要求内行情界面点击上方的其他。
4、其他界面下划找到债劵,点击上方的“可转债”。
5、可转债界面就可以检查到各支可转债的行情了,如下图所示。
中国债券市场开展现状剖析及其未来开展趋向
中资美元债行情可以在同花顺、九方智投等财经软件看到或许经过所开户的证券机构平台。
关于境内资金关键经过QDII基金通道让资金出境,然后直接投资中资美元债或许离岸投资基金。 关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投资中资美元债,关键是购置证券资管、基金公司等机构发行的QDII产品。
境外资金可以直接投资中资美元债或购置离岸投资基金。 关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可以购置公募基金,由专业基金启动投资。 当然,假设你契合专业投资者的要求,也可以在港持牌券商开户直接投资
什么是中资美元债
全球债券市场大致可以分为辅币债券、本国债券、欧洲债券三类。 辅币债券,关键指本国企业在所属地,以该地货币发行的债券;本国债券,则是本国企业在他国以该外货币发行的债券;欧洲债券,是本国企业在他国,以所在国的外币作为计价货币发行的债券,如欧洲美元债。 其中,欧洲美元债是欧洲债券最大的种类,而中资美元债正是其关键分支。
中资美元债是指中资企业(包括境内企业或其控制的境外企业或分支机构)在离岸债券市场发行的、向境外举借的、以美元计价、按商定还本付息的债券。 基于发行人具有中资企业背景的特征,中资美元债在金融行业里又俗称为“功夫债”。
简易的说,中资美元债是境内企业到境外发债的一种方式,以美元计价,最后以美元还本付息,类属于美元资产。目前关键在香港、新加坡、德国等地域买卖,其中房地产美元债、城投美元债相对集中在港交所买卖
中资美元债与人民币债券的比拟
在发行市场上,中资美元债在香港、新加坡等境外市场,人民币债券在大陆债券市场。
在审批流程上,中资美元债在发改委备案注销,整个发行流程大致要求6-10周左右的时期,人民币债券要求在证监会/发改委/银监会/央行等部门审批核准,时期相对较慢。
在发行评级上,中资美元债不强迫评级,由于国际评级耗时长、境外机构不熟习中资企业等要素或许造成评级相对低于预期,目前中资美元债大都无评级,在有评级的中资美元债中,评级规范多为标普评级BBB-及以上、惠誉评级Baa3及以上、穆迪评级Baa及以上,人民币债券发行要求有主体评级,评级机构为国际经常出现的几家评级公司。
在投资者上,中资美元债关键是境内金融机构、境外对冲基金、公家银行等高净值客户;人民币债券关键是境内金融机构、境内私募基金和少数的高净值客户。
绿色债券再迎政策支持,市场规模加快增长
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开展迅速,绿色债券市场曾经跻身全球前列。 2018年以来,多个部门相继推出绿色债券市场树立与开展监管条例,监管体系愈加规范;多个中央政府着力研讨部署绿色债券奖励政策,奖励措施愈加完善。
2019年5月,人民银行印发的《关于支持绿色金融革新创新实验区发行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的通知》,虽然区域范围目前仅有5个绿色金融革新创新实验区,债券种类只是绿色债务融资工具,但在支持实验区绿色开展的同时,其相关阅历和做法也将会失掉复制和推行,这对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开展无疑具有关键的示范意义和促进作用,也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绿色开展理念的详细表现。
据Wind金融数据可知,2018年,中国境内外发行贴标绿色债券合计亿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802%;发行数量合计144只,同比增长1707%;占全球绿色债券发行总额的2327%,虽较2017年占比略有降低,但中国依旧是全球绿色债券最大的发行市场之一。
金融债发行规模仍最大,但占比降低,绿色公司债次之
从发行规模数量来看,金融债仍是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主力,2018年,31家金融机构累计发行绿色金融债券38支,占比为2992%,较上年降低868%;发行规模算计亿元,占比5859%,较上年降低191%。 更多城市商业银行和乡村商业银行介入到绿色金融债券的发行中,主体类型进一步多元化。
另外,非金融企业发行人全年共发行绿色企业债、绿色公司债、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等绿色融资工具89支,发行规模算计亿元。 其中绿色公司债发行量较大,全年共发行33支,规模为亿元,占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券的比例区分为和4131%。 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券的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占比均延续了去年的上升趋向,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券市场介入水平进一步提高。
福建超北京成关键发行城市,清洁动力为关键投资方向
2018年境内共有24个省份介入绿色债券发行,其中北京市发行的绿色债券金额较2017年大幅增加,发行金额不再遥遥抢先,占比由466%降低至1682%。 而福建省因兴业银行发行的2只300亿元的绿色金融债券占据全年发行金额第一位。 另外,青海省、辽宁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均于2018年发行了首单绿色债券。
2018年,绿色债券募集资金投向清洁动力范围金额最高。 依照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编制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规则的六个范围划分,2018年在我国绿色债券募集资金投向中,清洁动力是资金投向最多的范围,占比34%,关键为水电站、风电站和光伏项目树立;其次是清洁交通,占比19%,关键为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铁路项目树立运营;生态维护和顺应气候变化最少,占比仅2%。
银行间为关键发行场所,国有企业占据着主导位置
2018年,银行间债券市场仍为绿色债券的关键发行场所,买卖所市场绿色债券发行减速。 2018年,共有58支绿色债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较上年增加333%;规模为亿元,较上年参与1090%。 买卖所市场上共发行了33支绿色债券,较上年参与2692%;规模为3765亿元,较上年参与5420%。
就发行主体来看,国有企业占据着主导位置。 从发行数量来看,共77家国有企业发行了100只贴标绿色债券,占比9009%,较2017年参与368%;从发行金额来看,国有企业合计发行亿元贴标绿色债券,占比9720%,相比2017年参与24%。
发行期限以3年为止,评级照旧维持在较高水平
2018年,绿色债券的发行期限关键为3年期,5年期次之。 2018年,我国发行的111只普通贴标绿色债券中共发行3年期绿色债券63支,占比5676%,发行5年期绿色债券28支,占比2523%。 2018年我国绿色债券市场上未发行短期融资券,15年期的常年债券共发行了3支。
2018年,绿色债券评级照旧维持在较高水平,获评债券全部为投资级别。 发行的111只普通贴标绿色债券中有97只债券取得评级,未取得评级的有14只。 其中,AAA级债券占比最高,共57只总计亿元;新增2只A+等级的绿色债券,为两家乡村商业银行所发行的绿色金融债券,标明越来越多的中小规模发行主体末尾进入绿色债券市场。
经济绿色开展为趋向,未来绿色融资需求庞大
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开展阶段,要进一步优化经济开展质量,成功绿色开展显得愈减轻要。 依据环境维护部环境规划院最新研讨结果,我国现阶段和未来都具有庞大的绿色融资需求,从2014年到2020年,我国绿色融资需求大约为30万亿元。 面对如此庞大的资金需求,单单依托财政补足是不够的,也会给财政带来担负,而经过绿色金融方式调动社会资金,成功经济绿色开展无疑成为处置这一疑问的打破口。
——更少数据及剖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讨院《中国绿色金融行业开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剖析报告》。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