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赴港上市!A股平均比港股贵96% 医药一哥 传 (即将赴港上市)
据彭博10月24日的信息,正思索明年在香港二次上市,或许会筹集至少20亿美元。
恒瑞医药在今天盘后公布公告称,近年来,在科技创新和国际化展开战略驱动下,公司稳步推进国际化进程。为进一步深刻公司战略展开目的,公司近期对境外资本市场融资等事项展开了研讨咨询等前期任务。截至目前,公司就相关事项尚未确定详细方案。
作为国际创新型国际化制药企业龙头,恒瑞医药聚焦抗肿瘤、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范围启动新药研发。
截至10月28日收盘,恒瑞市值达3100亿元,在国际医药行业当中市值排名第二,仅次于医疗器械龙头(3373亿元);假定只算药企的话,恒瑞医药是妥妥的国际“医药一哥”了。
往年以来,A股公司赴港二次上市成为一种潮流。
9月17日,家电巨头在港交所上市,成为继之后,第二家同时在A股和港股市场上市的家电企业。
除美的集团外,还有、、、、等公司正在赴港上市的不同阶段。
其中最快的是龙蟠科技,估量将于10月30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龙蟠科技表示,为了放慢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规划,增强公司的境外融资才干,进一步提高公司的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公司推进了此次H股发行。
此外,有信息人士称顺丰控股方案11月底在香港启动第二次上市。顺丰在上市开放中表示,香港上市的目的在于打造国际化平台并推进国际化战略,这一目的不时没有变化。顺丰也心愿借助港股市场的平台,继续拓展其海外市场的幅员。若此次赴港上市成功,顺丰将成为快递行业首家“A+H”股上市公司。
不久前,全球第四大光伏电池专业制造商钧达股份也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开放,这是其继往年2月递表失效后的再一次性性开放。
目前已有149家公司A+H上市,港股普遍折价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8日,在中原与香港两地上市的企业共有149家(详细列表见文末)。从行业散布来看,149家公司关键集中在非银金融、医药生物、银行、交通运输、机械设备、有色金属等范围,且多为行业内大型企业。
从赴港上市的年份来看,2022年之前,A股公司港股上市的数量相对较多,其中1997年和2015年是两个小高峰,区分有14家企业登陆港股。2023年及2024年年终至10月28日,赴港上市的企业数量区分仅有1家,不过随着龙蟠科技与后续顺丰控股的上市,2024年的数量将很快摆脱低谷。
值得留意的是,149 家A+H 上市公司的A/H溢价率均高于0%,平均溢价率抵达96%,这标明一切股票多少钱经过汇率换算后其港股多少钱都低于A股。绝大部分的公司A股多少钱都远高于港股,溢价率高于30%的企业共有134家。
恒瑞医药二次上市的信息传出后,周四今天其股价一度下跌5.58%,周五继续下探,创下9月27日以来的最低水平。有业内人士表示,恒瑞医药的股价下跌大约率就是市场担忧A/H溢价率这一要素形成的。
以10月25日的收盘价计算,溢价率最高的企业是,抵达298%,也就是说浙江世宝A股的市值简直相当于港股的4倍;最低的为美的集团,溢价率为5%。
分行业来看,农林牧渔、电子、轻工制造三个行业的A/H溢价率居于前三,家用电器、食品饮料、银行的A/H溢价率相对较小。
在去年的一份研报中指出,A+H 上市公司两地股价出现较大差异,其要素较为复杂。
首先,香港股市是个比拟非凡的市场。港股投资者投资A+H股票,其负债端以美元计价,利率受美国经济周期的影响,而资产端以人民币计价,受中国经济的微观环境影响。港股投资者其资金本钱将与美元利率挂钩,但持有 A 股的投资者其资金本钱与人民币利率挂钩。
目前中美利差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这肯定水平上会构成A/H两地投资者资金本钱的差异,会形成港股多少钱承压的现象,实际上会扩展A/H溢价。
另外,港股市场较为成熟,其投资者大部分都是国际机构投资者,投资阅历较为丰厚,投资行为愈加明智,而A股市场集团投资者占比拟高,在定价方面随机性更强。
同时,A股与港股由于汇率与市场机制等要素无法启动套利行为,因此价差无法收敛,溢价继续存在。
尽管关于投资者而言,港股上市后股价大多会相对A股有肯定的折价,但是关于企业自身而言,赴港上市一方面能够拓宽公司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港股市场作为链接国际资本市场的桥头堡,有利于加深海外资金对公司的认知,进而促进公司业务出海。
关于这一点,恒瑞医药在三季报中表示,公司正以全球化的视野积极探求与跨国制药企业、创新型初创公司、创新投资基金、区域性抢先药企等多种协作同伴的交流协作,寻求与全球抢先医药企业的协作机遇,成功研发效果的加快转化,借助国际抢先的协作同伴掩盖海外市场,减速融出全球药物创新网络,成功产品价值最大化。
中原企业赴港IPO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中原企业减速赴港上市,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往年2024年10月18日,证监会与联交所作出结合声明,宣布将优化新上市开放审批流程时期表(优化审批流程时期表),以进一步优化香港作为区内抢先的国际新股集资市场的吸引力。(详细内容可见我们10月21日的文章《证监会座谈会与会代表倡议:逐渐成功IPO常态化》)
在详细优化事项上,结合声明列出了三种情形,其中有一条就是针对A股上市的公司赴香港上市的。
结合声明称,已于A股上市的公司在香港提交新上市开放时,若契合以下条件:(1) 估量市值至少达100亿港元;及 (2) 在具有法律意见支持的基础上,确认该公司在递交新上市开放前的两个完整财政年度已在一切严重方面遵守与A股上市相关的法律及法规,则其新上市开放可依照以下加快审批时期表启动审批(合资历A股公司加快审批时期表)。
在合资历A股公司加快审批时期表下,若合资历A股上市公司提交完全契合规则的开放,证监会及联交所区分只会收回一轮监管意见。在此状况下,两家监管机构各自的监管评价将在不多于30个营业日内成功。
早在往年4月19日,证监会公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协作措施,其中指出,证监会将进一步加大和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支持契合条件的中原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融资,支持中原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
港交所往年也推出了不少新举措,如下降特专科技公司的最低上市门槛,提高了市场的容纳性,吸引更多创新型公司赴港IPO。
Wind数据显示,在国际一系列政策的抚慰下,“924”之后国际股市的交投迅速生动起来,其中港股更是在9月30日创下5059亿港元买卖额的历史新高,而此前8月份日均成交额仅有900多亿港元。
此外,港股市场受全球流动性影响较深,美联储自9月份开启了降息通道,对港股市场的流动性改善也有肯定的协助。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