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应声暴拉近3成 溢价超30%!这家港股小家电企业获私有化提案 (股票暴拉是什么意思)
媒体12月30日讯(编辑 胡家荣) 受私有化利好抚慰,VESYNC(02148.HK)今天一度涨近30%。截至发稿,涨26.19%,报5.30港元。
注:VESYNC的走势
依据地下资料,VESYNC从事小家电线上市场。该公司专注于线上营销及销售自主设计开发的小家电及自动家居设备。
信息方面,VESYNC和VICTORY III CO.,LTD共同宣布,于2024年12月23日,VICTORY III CO.,LTD向VESYNC董事会提出一项倡议,方案依据公司法第86条,经过协议布置将VESYNC私有化。
若该倡议得以实施,VESYNC将变为VICTORY III CO.,LTD的全资子公司,同时其股份也将从联交所退市。
私有化多少钱较此前收市价溢价超30%
公告进一步说明,一旦协议布置失效,持有的协议布置股份将被注销,并提供两种选择:一是现金选择,即每股协议布置股份可换取5.60港元现金;二是股份选择,即每股协议布置股份可换取一股顶层公司股份。
此外,现金选择方案中每股协议布置股份的5.60港元现金对价,相较于2024年12月10日(即最后买卖日)联交所收市价每股4.20港元,溢价约33.33%。
为何VESYNC宣布私有化?
VESYNC在公告中提到,其关键遭到贸易阻碍以及严厉的资本市场等影响,因此,维持上市位置将不再对公司有利,退市可以降低维持上市位置所需的本钱及费用。
随着沪港通启动时期日益临近,投资者对港股市场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在上一周的“决战沪港通·赢在香江”栏目中,《每日经济资讯》向读者报道了恒指近25年来“熊短牛长”的市场特征,同时也引见了港股市场几轮大牛市和股灾的状况。 虽然港股市场相对A股市场有着高度市场化和国际化的特殊属性,但相同也造成港股市场多年来黑天鹅事情频出,并给投资者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 因此,在本周的“决战沪港通·赢在香江”栏目中,本报将经过对两地市场融资制度的差异对比,全盘解析港股市场中的“地雷阵”。 市场定位差异易“埋雷”由于港股市场历史悠久,因此在市场定位上,与仅有20多年的A股市场差异清楚,尤其是两地监管机构的监管目的和监管准绳不完全相反。 港股监管机构的关键职责是促进香港证券和期货市场的开展,目的则是将香港开展为国际化的金融中心。 因此,香港证券监管机构放宽了对公司开放上市的限制,简化了程序,缩短了处置开放时期和消弭了若干限制竞争行为的维护壁垒,以吸引更多企业在港上市。 相比之下,A股市场天生担任着筹集资金,促进国民经济安康开展的关键义务,因此中原证券监管机构对企业的IPO、再融资把关更严。 而两地监管差异造成的结果是,港股市场企业上市融资愈加容易,对企业业绩要求更为宽松。 IPO公司只需到达港交所的最低要求,并且完整披露有关事项后便可上市,由市场投资者自行对企业价值做判别,这在一定水平上也参与了投资者面临的风险,迫使他们在投资前愈加关注企业的内在价值。 因此,目前港股市场投资者结构以机构投资者为主。 此外,港股市场简直没有出现过因行政命令而停发新股的状况,只需企业发行的股票能够取得足够数量的认购,就可以成功新股发行。 不过,由于高度市场化,也造成在市场不好时,出现少量新股上市后就破发的状况。 近期最典型的IPO地雷事情,就出现在往年1月9日在港上市的福建服装企业诺奇(,HK)身上。 7月21日,诺奇股价突然延续三天暴跌,从2.2港元跌至停牌前的1港元。 停牌后,该公司经过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确认公司董事长失联,并已在香港报案。 上市不到一年,诺奇股票市值蒸发超越50%,介入该股的投资者损失沉重。 再融资花招多审批较宽松港股市场除了IPO高度市场化外,上市公司再融资审批程序也相对宽松。 此外,港股公司再融资方案被买卖所否认的情形也很少见。 简易来说,上市公司只需抛出再融资方案,投资者对融资项目认可且情愿掏钱,再融资就能顺利启动。 由于港股公司再融资相对容易且费时较短,这也给投资者埋下了诸多地雷。 此外,港股上市公司再融资手腕也花招单一,多以“供股”、“配售”、“可转债”和发行认股权证几种方式为主。 其中,供股是企业向现有一切股东收回供股邀约,使其可以依照现时持股比例认购新发行的公司股份,相似于A股的配股融资。 “配售”则是向特定投资者发行新股,相似A股的定增。 那么,港股市场的再融资终究有多简易?据记者了解,港股上市公司假设想供股,只需董事会经过,甚至无需由股东大会审议,便可在不超越总股本20%的范围内,经过供股、发行可转债和认股权证等方式启动再融资。 由于港股公司可以在限制很少的状况下启动加快再融资,从而给以二级市场的炒作者不小的震慑。 供股或可“秒杀”游资炒作“千万不要对一些大幅炒作的港股过于眼红,很有或许今天早晨这家公司就抛出供股方案,第二天可就遭殃了。 ”一位常年投资港股的市场人士对《每日经济资讯》记者表示,一旦上市公司股价远超其内在价值,那么企业可以立刻经过再融资来少量参与市场供应。 而二级市场投资者要么投入更多资金介入供股,要么丢弃供股遭受股权被大幅稀释的损失。 这也使得在港股市场,投资者对所谓的题材、概念炒作不敢胆小妄为。 近期,港股市场就有一个典型的经过供股秒杀炒家的案例。 往年6月11日,市场突然传出腾讯旗下产业投资基金或许有意收买星美文明(,HK)。 今天,星美文明股价突然下跌56%,并且放巨量成交了约2亿港元。 但是,次日星美文明发布廓清公告称,未获腾讯接触并同时宣布供股方案。 依据星美文明的供股方案,公司关键股东覃辉收买GrandAstute35%股权,现金代价3.6亿港元。 而公司建议股本重组,先将股份二合一,随后启动一供八,发行22.5亿股新股,供股价0.35港元,这一多少钱较前期通常收市价折价83.33%。 集资净额7.61亿港元,其中3.6亿港元用于支付上述收买。 8月11日,星美文明发布供股方案后复牌,今天股价暴跌51.43%并以0.51港元报收,彻底秒杀6月11日买入的投资者。 到8月18日,星美文明最低已跌到0.415港元。 相比之下,A股上市公司想经过配股启动再融资,其难度更大。 一方面,配股方案必要求经过股东大会的审议经过,同时配股募集资金项目还要遭到证监会的严厉审查;另一方面,配股方案最终拿到证监会批文可以实施时,或许曾经过大半年甚至更长时期。 港股“地雷阵”全解析:大股东“玩法”多多 小散防不胜防正是由于在制度等方面存在着种种差异,初涉港股市场的投资者总以为自己到来了遍地黄金之处,但结果往往是一地鸡毛。 在港股市场上,大股东的强势位置使得小股东颇为主动,若是遇上了“不靠谱”的公司,简直只能被鱼肉。 因此,混迹港股多年的投资者,说起自己“踩雷”的阅历,大多是“一把辛酸泪”。 地雷一:合股+供股=剪羊毛熟习港股市场的投资者一定知道,市场上的“合股”、“供股”多如牛毛。 这是一种再融资行为,但与A股市场区别很大。 与A股市场的增发要求经过层层审批,往往继续几个月不同,港股市场上增发新股,简直是大股东分分钟的选择。 也与A股市场更经常出现的是定向增发不同,港股市场上的地下增发屈指可数。 港股有一个惯例,就是在每年年报后,董事会都会提请股东大会审议同意董事会在来年适时增发不超越20%的新股,而不要求再开股东大会。 这样,大股东完全可以在股价低迷时打8折配售20%的新股给所谓的独立第三方。 也有暂时公告向全体股东增发或向特定投资人增发的案例。 向全体股东增发时,经常会大幅折价,相当于强迫小股东购置,由于不买的话,除权损失很大,而在此时,股价往往会暴跌。 比如在2010年底,志高控股(,HK)曾巨幅折让82%,增发50%的新股,事先股价就跌去一半,到今天股价仍不到现在两成。 又如,中国农产品(,HK)在去年12月份建议合股后大折让供股,首先将股份40合1,再以每股0.465港元(较停牌前通常收市价折让近90%)启动1供15,触及发行11.06亿股。 而每供1股可获发1股红股,集资总额5.15亿港元,大部分用作开发现有及未来农产品买卖市场项目。 信息收回后,中国农产品急挫42.48%。 其实,中国农产品曾经是合股供股的“新手”了,其曾于2003年10月、2010年9月及2011年6月先后三次启动股份10合1,而2011年那次在合股后启动了1供30。 也就是说,假设投资者在2003年10月前持股4万股,又没有介入供股,那么如今的持股数仅剩余1股!最近的例子也不少,8月17日晚,中国仁济医疗(,HK)公告称,拟以0.27港元的多少钱(8月14日收盘价0.57港元,折让约52.6%)启动2供1,触及3.39亿至4.25亿股,集资9140万至1.15亿港元,方案将所得净额80%用于拨付未来投资及余额用作普通营运资金。 供股信息一出,公司股价应声下跌超越20%。 港股上市公司大股东为何可以如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对此,一位港股资深投资者对《每日经济资讯》记者表示,依据“法不由止即可为”准绳,香港法律关于这样的行为并未明文制止,监管机构关键起备案作用,保证信息披露的充沛。 因此,投资者就要擦亮双眼研讨投资标的,在港股市场上,“股市有风险,投资需慎重”绝非套话,投资者必要求为自己的选择担任。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不满,比如香港保证投资者协会主席吕志华曾呼吁,建议合股及供股无法同时启动,而是要在合股十二个月后才启动供股,防止市场人士应用合股制造向下炒作的局面。 此外建议供股和市值挂钩,每次集资无法超越市值10%;建议供股价较市价折让限制在某个比例,如20%~30%,防止出现高出90%的折让。 地雷二:私有化“玩你没商量”假设一家公司的股价常年“一路向下”,作为大股东会不会痛心疾首呢?假设在A股市场上,这也许是个疑问;在港股市场上,答案则很或许是“不会”。 要素很简易,假设公司质地够好却被低估,大股东完全可以在股价低迷时将其私有化。 港股市场大股东经常会玩这种游戏,市道好时低价再融资,市道差时低价私有化。 所以,假设秉承价值投资的理念,在公司股价节节下跌、但运营数据良好的状况下坚决持股,或许也无法等到价值兑现的那一天——大股东会“先下手为强”,将公司私有化。 这样的例子十分多,近的如美即控股,远的如阿里巴巴——2007年以13.5港元的发行价、超越100倍的PE上市,5年后股价却一路下滑到接近6港元,投资者损失沉重,之后大股东提出全盘私有化并退市。 那么,假设私有化失败,关于小股东是坏事吗?恐怕也不尽然。 一旦私有化失败,特别是异常失败,公司股价往往会杀跌,小股东一样会遭到损失。 近期的新全球中国(,HK)就是个例子。 往年6月,其母公司新全球开展拟以186亿港元私有化新全球中国的方案虽取得了占总股数99.84%的赞同票,但却以告吹收场。 这笔买卖关键败在“人头数”规则上。 关于此类私有化特别提案,首先大股东和其分歧执行人都须逃避投票,即整个股东会的投票结果只能由独立的小股东们说了算。 其次,依据香港证监会发布的《收买守则》,私有化提案不只要求75%以上介入投票的股份数赞同,而且反对票不能超越小股东持有全部股份数量的10%。 此外,大部分香港上市的公司都注册在开曼群岛等地,外地《公司法》还有一条严厉规则,即要求超越半数介入投票的小股东“人头数”经过。 只要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私有化方案才干实施。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