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暂停购债 汇率或只是表象 (央行暂停购债券的原因)

admin1 1个月前 (01-13) 阅读数 55 #银行

央行购债,通常上对债市影响中性

2025年1月10日,央行公告,“鉴于近期政府债券市场继续供不应求,中国人民银行选择, 2025年1月起暂停展开地下市场国债买入操作 ,后续将视国债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

受央行公告影响,1月10日1年国债收益率上传2.6BP。

一种或许的传导逻辑为:“央行暂停置办国债,意味着央行心愿国债收益率上传,面前或与人民币汇率压力有关”。

但我们以为,央行买入或暂停买入国债通常上对债市影响中性,央行购债实质上是投放基础货币的形式之一。

央行包括MLF投放、OMO投放、降准、央行买入国债等,实质都是基础货币投放,单一渠道投放对债市的影响通常上都是中性的,

关键的是央行总量上是超额投放、还是缩量投放,以及资金利率水平高还是低。

另一方面,历史上看央行可以成功“稳如泰山汇率、货币宽松”的政策组合,即央行汇率政策与利率政策是可以统筹的,不宜把汇率政策与利率政策直接挂钩。

历史上看,2018年美联储四次加息算计100BP,但2018年央行延续四次降准。

近两年,关注汇率、但宽货币的案例:

(1) 2024年6月底 ,央行例会强调“ 坚定对顺周期行为予以纠偏,防止构成单边分歧性预期并自我强化,坚定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

之后7月降息。

(2) 2023年12月底 ,央行例会强调“ 综合施策、校正背叛、稳如泰山预期,坚定对顺周期行为予以纠偏,坚定防范汇率超调风险,防止构成单边分歧性预期并自我强化 ”;

之后资金利率大幅下行 ,开启债券收益率(特地是超长端)的趋向性、超大幅度的下行。

(3) 2023年6月底 ,央行例会强调“ 综合施策、稳如泰山预期,坚定防范汇率大起大落风险 ”;

之后8月降息。

由此可见,汇率——利率,并不是“为了维稳汇率,所以不能宽货币”那么方便。

债券市场调整,或与资金利率下行落空有关

2024年12月24日,1年国债收益率最低下行至0.93%,低于1%整数点位。

历史上看,仅2008年底-2009年上半年、2020年4月末1年国债收益率为1%左右,但上述两次资金利率均低于1%,即1年国债收益率与资金利率基本婚配。

但我们观察到,2024年12月24日DR001利率为1.34%,清楚高于1%的水平,1年国债收益率曾经清楚偏离资金利率。

意味着,事先的市场预期“未来资金利率大幅下行”。

但通常上,2024年12月24日至今DR001利率不只没有清楚下行,反而是从水平上传至2025年1月10日, 市场资金利率下行预期被证伪,或是以后债券市场调整的要素。

我们以为,以后曾经处于“过度宽松”之中,央行或有意进一步大幅宽松成功“清楚偏低的资金利率”。

第一,央行定调“过度宽松”,或指的是资金利率相关于历史水平低位,以后曾经处于过度宽松之中;

第二,2008年相同定调“过度宽松”,但2009年并未出现降准降息;

第三,2020年央行资金利率一度低于1%以下,但资金利率过低惹起债市坚定;

第四,2024年9月央行降息之后,资金利率继续偏高,或曾经反映央行态度。

债券市场,更关键的是“资金利率”

我们发现,这一轮债市调整以1年国债调整为主,10年国债收益率坚持稳如泰山。

面前或是这一轮债市调整,关键与资金预期落空有关,以及市场对央行购债了解偏误的纠正。

因此,1年国债债券收益率上传清楚,但10年国债由于市场对后续经济走势依然存在不确定性,10年国债收益率坚持稳如泰山。

我们以为, 债市有望进入“基本面验证阶段”。

以后债券收益率曲线相对平整,比如,“10-1国债利差”仅为44BP,为2024年2月至今的最低值,即1年国债相对10年国债性价比清楚。

后续债市假定要进一步上传,则要求基本面数据的改善,推进10年国债收益率上传,进而翻开整个国债收益率曲线的上传空间。

未来经济数据是中心变量,投资者要求重点关注“社融、M1、消费、PMI、房地产销量和房价”,来跟踪基本面的走势。

我们以为, 思索到以后政策曾经确定性转向扩张性政策,经济大约率重回上升趋向,要求防范债市的潜在坚定。

风险提示: 政策变化超预期;经济变化超预期。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