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了高空经济 运营商们和华为 (一只向高空瞄准的)

admin1 10个月前 (06-29) 阅读数 37 #财经

“这个航行汽车是小鹏汇天最新款的旅航者X2,前两天特地从深圳运了一台最新的设备上来”。在刚刚完结的上海环球移动通讯大会(2024 MWC上海),当董事长柯瑞文走进电信的展台时,一名上班人员如是向他引见。

在为期3天的展览上,这台被搁置在中国电信展台入口最显眼处的小鹏旅航者X2,会聚了少量的眼光,交往的观众无不驻足观看并体验拍摄。

这也为电信的高空经济展区带来了很大的客流,猎奇者们都会找上班人员多问上几句,“电信方案怎样做高空经济业务?”“这个天翼星巡平台和天翼星云平台的作用是什么?”“你们跟小鹏要在高空经济畛域协作吗?”

理想上,在往年的2024 MWC上海大会上,除了5G-A和AI业务,高空经济也被运营商们给予了十分高的权重。依据《科创板日报》记者的观察,在、中国电信、和华为的展台,都划出了专门的高空经济展区。

大会揭幕式的今日,三大运营商的掌舵者们区分在演讲过程论述了各自在高空经济畛域的战略规划和开展规划,以期抓住这片蓝海产业的商机。其中特性是,充沛应用5G-A技术,联合AI、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推进高空经济产业开展。

▍划一划一的服务管控平台

在展馆进门处最繁华的中国电信展台,两个天翼星云平台和天翼星巡平台,吸引了很多高空经济行业的从业者、投资机构和券商人士的关注。

据现场的上班人员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引见, 前者是航行服务平台,后者是高空服务监管平台,两个平台重要是为了处置日后高空经济开展壮大后,经过它们来正当评价空域流量,以处置通航飞机和无人机高密度的融合航行协同疑问。

前述上班人员通知《科创板日报》记者,天翼星云和天翼星巡平台从去年8月开局规划树立,往年4月正式上线,目前曾经在苏州和南京建邺区启动了试点运行。

依照规划,上述两个平台将会在应急、物流高空消防接济、长江禁捕禁钓、生态环保、市区治理、政法公安等政府场景和高空外卖、快递急件、送药送血等民生服务场景的多个高空场景中运行。

相似的平台,移动和联通也有竞品。

在本次大会,中国联通正式颁布了无人机云平台“沃天宇”,该平台以5G-A技术为撑持,以提供愈加方便的服务。公司示意,将继续探求通感一体、天地一体等前沿技术,以允许高空经济的继续开展,并构建全方位无缝笼罩的通讯网络。

中国移动则展现了“中移凌云”5G网联无人机治理运营平台。公司方面引见称,“中移凌云”平台融合了通感一体、雷视融合、航迹追踪、探测识别等数十项才干,努力于提供一体化的高空空域治理运营处置方案。目前已在北京、深圳、合肥等三十余市区展开门务示范及实验,累计轨迹数达千万级。

▍构建高空智联网是关键

成功航行器在高空的安保航行,触及通讯、导航、空域监管等多个维度,仅靠服务管控平台并不能承当所有的配置, 高空智联网是高空基础设备与航行服务的外围撑持。

在往年的大会上,围绕高空智联网,运营商们还颁布展现了系列关系成绩。

除了前文所述的“中移凌云”无人机管控平台外,中国移动往年还颁布了业界首个5G-A通感一体中试平台,5大类技术实验高空航线,它们一道组成了中国移动当以后的高空智联网体系。中国联通构建“端网业智安”的高空默认网联体系。中国电信也重点展现了高空智联网。

在展览当中,《科创板日报》记者观察到, 在构建高空智联网方面,包含三大运营商和华为、中兴等厂商,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通+感”这项技术,

一名华为展台现场的上班人员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解释称,“通”指通讯,“感”是感知,后者须要第三方的软件平台,将航行器在地面感知到的环境温度、湿度值等搜集起来做治理。 站在华为的角度,目前是充散施展5G基站的价值,承当前面的通讯配置。

运营商们与高空经济的链接,外围也在5G-A技术上,用来处置高空通讯和航行监控的难题,成功通讯与感知的一体化。

今日,中国移动明白要构建业界首个5G-A通感一体中试平台,在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福建、云南树立最大规模的4.9GHz+高频段通感一体实验网,笼罩国际外厂家、涵盖“海陆空”场景。

华为和上海移动协作成功的中国移动5G-A通讯感知一体基站曾经展开试点。上海移动技术专家陈文祺说,以往的5G自身只要通讯才干,通讯感知一体技术是5G-A带来的新才干。

中国移动(成都)产业钻研院副院长苏郁在大会的关系论坛上这么解读:“无人机这种航空器航行高度低、速度慢、雷达反射截面积小,咱们探求把5G-A基站当雷达用,从而探测合法入侵的无人机,提高监测率。”


三大运营商为什么选择高通作为5G供货商?

首先澄清一点,高通不生产任何通信设备,三大运营商选择高通主要是需要高通的基带芯片、射频模组等设备。 至于为什么不选择华为,原因很简单。 华为的基带芯片等5G测试设备还不如高通。 可正当华为5G技术被多个西方国家联合抵制时,有消息传出国内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先后与诺基亚签订共约240亿的订单。 该消息的一经传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这个中美贸易战的关键时刻,连国内的运营商也抛弃华为去投奔美国,实在令人行不通。 不过这笔者看来,三大运营商之所以选择诺基亚,是因为诺基亚能带来更多的利益。 毕竟诺基亚一直是通讯行业的老大,技术实力是肯定过关的。 其实早在央视点名批评运营商“为了赚钱而赚钱”开始,很多人就对三大运营商失望了。 笔者用的是移动号码,几年以来的账单和套餐几乎都没看懂过。 什么明明没有开通流量,用完之后10元1M等新闻层出不穷。 做为数一数二的国企,三大运营商显然没有尽到自己应该尽的责任。 不过我们并不需要为之担心,5G网络是一个很大的系统,运营商肯定不会傻到只和诺基亚合作。 并且,国家肯定不会置之不理。 最核心的部分敢不支持华为?国家分分钟让你倒闭!高通这是哪里冒出来的,高通虽然5G方面很厉害,但是没有具体的生产设备,哪里来的供货商,如果说是关于5G芯片和射频模组之间的测试倒是很有可能。 因为关于通信,目前来说的有能力接受5G订单的应该只有华为、中兴、信科、诺基亚、爱立信等企业。 之前人们对于三大运营商选择诺基亚记忆犹新,中国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与诺基亚、爱立信等国际通讯设备供应商签署了总额超过200亿元人民币的战略协议,其中包括5G网络规划和建设的相关内容。 其中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没有和华为合作。 虽然和华为、中兴具有几乎相同实力,但诺基亚、爱立信其实在某些5G技术上更优于华为,例如,5G网络的整体规划、网络的智能化管理等,所以中国移动早就和诺基亚签署了5G网络的合作协议,这个协议更像是一份咨询服务合同,中国移动也有自己的5G规划和技术团队,其实这个协议的目的应该就是博采众长,形成比较优化的规划方案。 毕竟中国的运营商建立的5G网络采用独立组网模式,属于风险较大的一类,不像美国、韩国等已经开启商用的是非独立组网的“无线宽带”模式,投资少、风险小。 所以中国三大运营商和诺基亚、爱立信的合作除了一些软硬件采购外,更多的是规划方面的。 而这个方面谁又能说华为和中兴没有参与呢?只是它们没有披露而已。 世界上任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都需要进行招标,我们的国企管理更加如此,招标是一个必经的过程,招标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能够获得多家供应商参与,避免被一家供应商垄断,在中国三大运营商的招标中通常是多家供应商中标的,国际上的大项目也是如此。 当前,中国三大运营商的5G项目建设还处于试验阶段,明年将进入试商用建设阶段,所以说中国的5G项目顶多处于竞标前期阶段,因而谈不上中国三大运营商5G网络用了诺基亚,没有用华为的说法。 届时招标过后就会看到多家供应商会进入供应商清单,可以想象华为、中兴、信科、诺基亚、爱立信都将是清单的成员,至于具体设备的额度分配就没有那么公开透明了很多人奇怪三大运营商为什么没有和华为合作,其实只是华为虽没有宣称在国内获得了哪个具体5G项目(当然试验项目有很多),但是它已经获得了中国移动香港公司的5G建设项目,这是确定的。 另外,2018年11月20日华为于伦敦宣布:已经获得了全世界22个5G商业合同(集中于欧洲、中东、中国),并已有超过一万个5G基站的出货,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也是华为被禁后的一次爆发。 同时华为说还与全球154家运营商中的50多家进行着5G试商用(5G试验),如果将22加上50正好是154的50%,虽然不能说华为能够全部拿下这后面50个项目,但至少会有希望拿到很高的市场份额,而且这是全世界的。 而且最近又有和葡萄牙合作,所以目前已经有23个5G的合同啦!关于很多人说的为什么三大运营商不和华为合作,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而是采用了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而且之后中兴和华为必然会参入到其中的,毕竟关于5G不是一家就够了,反观国外的5G建设也是如此,很多国家,包括现在华为合作的对象,也有很多现在也在和诺基亚合作,所以总体来说的话,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而关于和高通的合作,这其实也是必然的,毕竟华为是做处理器的,关于基带方面方面以及万物互联方面,最后其实还是要和三大运行商合作的,但是供货这个词用在这里不是很恰当。 回答完毕 这完全不是楼主写的那样,国内三大运营商不可能只选诺基亚一家,当然也不可能只选华为一家,是有比例的,理由主要有三点, 一、国家不允许,三大运营商是国企,采购是必须招标的,不可能只选一家,只招一家还招什么标。 二、三大运营商都只能选华为,意味着华为垄断,三大运营商都要看华为的脸吃饭,怎么可能,一般供货商靠甲方吃饭的,现在反过来。 三、互惠互利,这个互惠互利是国际性的,大家相互做生意,换取国内华为,中兴等通信供货商的国际市场,你都不让人家进来,人家也可以不让你进去,当然美国等几个国家除外。 在这顺便说一下,华为以前并不强,为什么能做大,这儿指的是通信设备供货这块,售后服务确实不错,随叫随到,没有推辞,加班加点,不用怎么操心。 华为拼的是售后服务这块。 为什么?因为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问题,就是想通过不存在的虚假事实来捧高通5G技术先进。 事实呢?高通今年在中国的5G一败涂地:众所周知,高通是一家 科技 公司,主要以通信专利、基带、移动处理器为业务,其主要产品就是手机处理器,业内俗称买处理器送基带。 而电信运营商主要是以建设通信网络与服务通信用户为主,其上游需要的合作伙伴主要是能为其搭建通信网络的,主要有华为、中兴、大唐、诺基亚、爱立信等企业,4G如此,5G也是如此。 一句话总结,高通主要合作伙伴是手机企业,而三大运营商合作伙伴主要是建设基站的公司。 因此,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不可能选择高通作为5G供应商,高通没这个业务也没这个技术。 根据中国移动公布的2019年年初5G组网建设文件,可以发现移动的5G设备主要是来源华为、中兴、爱立信、诺基亚与大唐,其中华为有250个,大约占了总数40左右,是5G建设的大户。 除了5G基站,在5G测试设备上,华为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9月的中国移动招标显示,移动采购了25万台的华为5G终端,一个是5个CPE Pro,一个是华为Mate20 X 5G版。 此前,移动也采购了一些OPPO、vivo、小米的5G手机,主要也是用于测试,这些机型中是真有高通的X50基带,但并不是与高通直接合作。 什么叫端到端,简单说就是能建设5G信号的发出机器,也能建设5G信号的接受机器。 在5G从基站到手机方面,华为是目前唯一一个能提供完整方案的。 如5G基站方面,华为自研了天罡5G基站芯片,手机方面华为自研了巴龙5000 5G芯片,以及最近的麒麟990 5G芯片,其中巴龙5000 5G芯片就是那款用在Mate20X 5G版上面的芯片,不仅是第一款支持NSA+SA双模的芯片,还是唯一一款支持毫米波的芯片。 至于麒麟990 5G,刚刚发布的Mate30系列5G版也会使用,是全球首款SOC集成5G基带。 所以可以简单总结下,题主的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假问题,国内三大运营商的5G建设跟高通没啥关系,有关系的则是高通的5G基带在手机上的运用,可惜X55基带还在PPT中。 至于运营商5G供应商,这几年全球都是华为、爱立信、诺基亚前三,其他的也不用多说了。 这个问题就尼玛找骂的,你觉得哪个皇帝会一直把大权放在某一个丞相或者某位阁老身上?平衡不要了吗?还有,运营商5g配件供应的名单你知道吗?不知道别尼玛瞎比比!!!思科爱立信诺基亚倒是有,高通真没听过中标。 也许我孤陋寡闻了。 你不就是想说运营商太辣鸡,不支持国产,或者华为太废品,运营商都不要?这两个目的达到其中之一,你都算成功了!前段时间的那份网友学历水平我觉得差不多,大多数本科都达不到,不要说本科,我现在觉得初中都够呛。 毕竟鱼龙混杂,内部势力交错黑,完了还有美狗掺杂其中。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 高通不生产任何通信设备,三大运营商的5G供货商不可能包含高通。 可以给国内的三大运营商提供基站、核心网等设备的基本也就是上边的五家通信制造业的设备生产商有可能,而高通绝对没有通信设备生产,不知道这个5G供货商从何而来?高通的5G基带芯片将会被国内很多手机厂家采购,而高通的射频模组也将同时推出,必然需要和国内三大运营商之间进行合作测试,以便于后期的入网。 这些合作主要是集中于未来的5G手机之中。 由于目前5GNR标准还没有制定完成,后续的涉及到物联网的URLLC(超高可靠低时延)以及mMTC(海量机器类通信)的标准要在2020年才能出台。 不过以高通目前在物联网领域的地位,预计在未来的5G时代,高通依然很大概率可能成为三大运营商的物联网模组的提供商。 按照惯例,中国三大运营商的5G相关基站、核心网等设备依然会集中于华为、中兴、信科、诺基亚、爱立信这五家之中,并且由于信科重新回到基站核心网的提供商队伍,预计中国国内提供份额将会占比在70%左右。 也就是说主要的三大运营商的5G设备提供商将会是国内厂家为主。 如果三大营运商都选择高通,没有华为的份,那美国为什么要动用国家力量,一家打压华为不够,还要拉帮结伙打压华为? 如果高通好,为什么华为设备在全球卖的这么火,市场占有率这么高,难道别人都是傻子? 你说的三大营运商都选择高通,意思是没有华为的份,是伪命题,是胡说八道。 只有一种解释,你是汉奸,你是走狗,你是高通,你是苹果,你是美国代言人。 这个问题有些高深,我的言论也就是自己的想法,勿喷! 首先纠正一下,这里的5G供货商是指高通的X50芯片,而大家所认为的供货商是指设备商(华为、中兴、诺基亚、爱立信等) 为什么三大运营商会选择X50芯片呢,我认为:不能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我相信华为、中兴等还是有机会的,让我们拭目以待! 毕竟目前三大运营商和华为还是有合作的!“网络极客”,全新视角、全新思路,伴你遨游神奇的网络世界。 具体的事由还得从5G芯片的专利投票事件说起,华为因为一票之差落选。 当时也正因为投票门事件,导致国内某家企业千夫所指; 好吧,看看三家运营商和高通合作的是那些方面,高通每年能从中国赚取多少好处? 目前,全球5G专利共计5124项。 简单点说,以后每制造一部5G手机,将要给高通公司提供5%份额的专利费; 初步推算,高通公司每年从中国拿走的专利费在500亿左右。 本次华为在5G专利投票中的失利,您怎么看?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 因为高通最牛逼 芯片巨头高通公司是全球3G、4G与5G技术研发的领先企业 创始人艾文·雅各布斯博士(Dr. Irwin Mark Jacobs)麻省任教13年,搞卫星通信技术咨询17年,然后1985年创立了高通。 从1989年高通(高质量通信)开始推广CDMA,CDMA在1993年成为行业标准 到 2016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宣布推出5G,展示了高效实现每秒数千兆比特数据速率和低时延的创新5G设计,一直被追赶,从未被超越。 行业标杆不仅仅是3G 4G 5G调制解调器通信技术 高通的CPU基本都是自主或半自主架构(华为海思CPU是arm架构),从Scorpion到Krait再到Kyro内核(骁龙835/845)接近3g的主频,和10纳米的工艺引领业内(骁龙855将到达7纳米工艺)。 高通的GPU Adreno GPU 从骁龙820/821的Adreno 530到845的Adreno 630 已经是业内最高性能 。 高通的AI第三代 Qualcomm® Hexagon™ 685 DSP 支持成熟的终端人工智能处理,打造更丰富的摄像头、语音、扩展现实和 游戏 体验。 高通还可实现一系列前瞻功能,如AR、VR、MR(混合现实)、XR(沉浸式扩展现实)。 参考我的文章

运营商为什么依赖华为?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 运营商和华为关系,与其说是依赖,不如说是互相依存,其实是谁也离不开谁的问题。 华为是一家通信制造业公司,虽然现在华为的消费者业务的占比开始提升,但是运营商业务依然是华为的核心业务,而消费者业务也就是副业而已。 做为通信制造业的华为,运营商业务从华为成立开始,就是华为的主业,也是华为的核心业务,这点从未改变,也不会改变。 通信业里,设备商生产设备,运营商运营网络,给用户提供服务,设备商和运营商是谁也离不开谁的问题,也不是单方面的依赖,是互相的依存关系。 没有了运营商,设备商的设备也不知道卖给谁了。 而运营商是超级的重资产行业,也不是设备商愿意插手去做的。 现在运营商选择了华为,其实也很简单,现在通信制造业也没剩下几家公司了。 通信业是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通信制造业更是如此,经过多年的拼杀,现在的全球可以被称为巨头的通信制造业企业也就剩下了华为、诺基亚、爱立信、中兴了,对于运营商来说,选择的厂家也不是很多了。 华为早期的时候,是以价格杀手的身份去抢夺市场的,但是现在主要是依靠性能和服务。 就全球的通信制造业企业而言,华为是生产线最全的,可以提供运营商所需要的基本上全部的设备。 而且经过多年的研发,华为的设备的性能也的确是比较出众的,也是和华为长期坚持投入巨额资金研发,并且研发人员加班加点是分不开的。 就华为的研发的工作强度和态度,这点本人是深有体会。 现在就运营商而言,华为的服务的确已经是运营商离不开的,或者是不愿意离开的。 在华为和中兴崛起之前,欧美设备的维护工作,是需要非常成熟的高端工程师来维护的,是需要非常熟练的专业技能的。 而华为和中兴则把这种能力的需求完全的干掉了,这也是为什么通信业以前被称为通信工程师,而现在被称为通信民工,甚至是通信汪的原因,就是通信设备的傻瓜话的趋势已经在华为的带领下,越来越明显了。 就华为而言,其实也包括中兴,对于运营商的要求基本是无条件的满足,甚至可以说全世界的运营商都是华为和中兴惯坏的,这点也是非常让人诟病但是深受运营商欢迎的。 欧洲的设备商经常会拒绝运营商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而华为则完全不会,哎。 。 。 就运营商而言,华为的设备的确更容易维护,尤其是网管维护。 运营商需要维护自己的网络,而需要有维护人员,而这块,欧洲设备的网管操作界面是非常的不友好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可以入手,而华为的网管相对的简单多了。 举个例子:同样一套设备,同样两个小白,2个月时间,维护华为网管的基本已经可以独立干活了,而欧洲设备商维护的小白估计连基本操作也刚刚学会,稍微复杂一些的就不知所措了,差别还是很大的。 总而言之,虽然运营商和华为的关系其实是互相依赖的,谁也无法离开谁。 但是华为以设备的性能、过度优异的售后维护,以及设备更简单容易维护,受到了运营商的喜爱,这是欧洲设备商无法或者说是不愿意做到的。 华为是做通讯设备的,如果依赖国外企业国内资产就会一直往外,假没有华为一台5G基站成本3万块人民币国内生产不出来,就要拿3万人民币去美国购买,人家美国有人民币了,美国想做个 汽车 ,需要铁自己生产一百吨成本需要500万人民币成本,买中国的就只需3万一顿,技术在人家手上人家拿着咱们的资源做成产品再卖给我们,我们最后什么都没有了人民币的购买力也就弱了,运营商是国家的,所以国家肯定要保证人民币不外流,附上一段网友的评论 不用华为就会有无数海军冲过来说你不爱国。 只有相互的利益依赖 怕黑媒舆论不“爱国”

中兴通信未来的前景如何?感觉跟华为相比差的很远,从通信方面来讲。

在5G时代,华为和中兴通讯都是行业的佼佼者,它们在我国的5G建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助力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并创新性地应用5G技术。 两大巨头在5G市场的竞争中,华为似乎更受关注,但中兴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首先,5G基础设施建设正处于高峰期。 随着5G网络的推广,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了重点。 根据中国信通院的预测,5G建设将在未来几年对经济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投资额将达到万亿级别。 预计到2025年,我国的5G基站数量将超过653万个,全球5G基站数量将超过1300万个。 其次,设备商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华为和中兴占据优势。 全球通信设备市场已形成以华为、中兴、爱立信和诺基亚为首的四大龙头格局。 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资本投入和市场占有率上都有显著优势。 尤其是华为,在研发投入上一直保持领先,2020年的研发支出高达1418.93亿元人民币。 中兴虽然在2016年和2018年受到制裁,但其余时间利润保持稳定。 再者,中兴通讯与华为虽然同属中国通信设备商,但两者的发展路径和成果有所不同。 随着通信市场的变化,运营商的营收压力增大,设备商需要提供更具成本效益的产品和服务。 在此趋势下,华为成功地将通信技术(CT)与信息技术(IT)相结合,实现了从CT企业到ICT科技巨头的转变,而中兴通讯虽然也进行了多元化布局,但相比之下,其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综上所述,尽管华为在5G领域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但中兴通讯在通信领域同样具有强大的实力和潜力。 随着5G建设的加速,中兴通讯有望在未来的通信市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