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一尊的十年指增演进之路 当算法遇见兽性 (十年 许一默)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技术的光芒总是分外耀眼。
2025 年终春,Deepseek 的名字似乎平地惊雷,在人工自动范围引发震荡,并迅速出圈。量化基金经理,也一下子成为了许多基民关注的对象,毕竟在整个基金范围,他们可谓是接触人工自动的前沿者,神经网络等人工自动算法并非新颖事物,它们早已是量化投资工具箱中的常用组件。
当然,我并不以为以文本这样非结构化数据处置见长的大模型,会推翻已有的以财务、买卖这些结构化数据为主的量化投资框架。
我更猎奇的是,量化投资的这条路途,能为我们带来惊喜的人工自动等技术,终究可以如何让基民的钱包更“鼓”一些。在春节后的某一个早上,约了汇添富中证500 指数增强基金的基金经理许一尊,聊聊了这个话题。
把手头事情做好
许一尊,关于 EarlETF 的老读者,应该不是截然生疏的名字。在我跟投并不时跟踪的“三五十指增”组合中,他控制的汇添富中证500 指数增强(A:010050 C:016854)也在持仓之中。
2018年至2024年,市场品格不时转换,但这只基金仰仗稳健的运作,在过去7年中,每一年度都跑赢基准,取得了突出的超额收益。
数据来源:基金各年年报及2024年基金四季报,2023年业绩经托管行复核,截至2024/12/31。汇添富中证500指数增强由汇添富生长多因子量化战略股票自20230425转型而来,汇添富生长多因子量化战略股票2015/2/16成立以来截至2022年各年业绩及基准为(%):18.8/26.85、-3.96/-15.77.-0.7/-0.05. -22.51/-30.36、37.13/23.8、40.2/18.99、17.59/14.08、-13.9/-18.28,汇添富中证500指数增强2023/4/25转型当年及2024年业绩及基准为(%):-2.86/-11.93、11.07/5.40,来源于基金各年年报及2024四季报。
我曾经和汇添富的量化团队交流过好几次,但假话假话,许一尊是我最不熟习的一位。每一次性性,他总是低调的“藏”在同事的身后,许多疑问要么用一句相似“把手头的事情做好”的话概括,要么就是把回答的机遇让给同事们。
这一次性性,终于无机遇和许一尊独自聊聊,将近 2 个小时的交流,让我终于绕过许一尊的“低调”,深化了解到了许一尊在控制指数增强基金上许多细致深化的思索,从某种水平上而言,许一尊在控制量化投资上,确实是如他所言,将“手头的事情做好”,但唯有当你了解这个环节面前的细致,才干明白这是一件多么难而正确的事情。
在谈及作为指数基金经理的任务时,许一尊有一个十分幽默的看法:一位指数增强基金经理而言,最大的应战或许并非是挖掘新的 “阿尔法”,而是如何“把已有的因子研讨的结果,以最小的损耗传递到组合的收益之中”。
这句话看似平淡,却点破了量化投资的实质:它并非一挥而就的魔法,而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从最后的目的选取,到最终转化为客户账户上的盈利,时期要阅历目的到因子、因子到复合因子、复合因子到投资组合等多个环节。而每一个环节,都无法防止高空临“损耗”。 这种“损耗”并非仅仅是买卖本钱或冲击本钱等显性支出,更包括了信息衰减、模型倾向、行动误差等隐性流失。
在理想的模型全球里,收益或容许以有限靠近通常值,但在真实的市场环境中,每一步都或许打折扣,每一步都或许偏离预设的轨道。
正因此,量化基金经理的角色,更像是一位精细的工程师,而非点石成金的术士。 他的义务不是在每个环节都去 “介入” 价值,这或许是一种不实践践的梦想,而是竭力 “增加” 损耗,似乎在复杂的管道系统中,尽或许下降阻力,让涓涓细流最终集聚成可观的收益。
许一尊甚至略带自嘲地将指数增强基金经理比作 “拖模型的后腿者”, 这并非妄自尊大,而是一种觉醒的自知:模型的完美性与理想的摩擦力之间,存在着难以跨越的鸿沟。 而真正的专业性,或许正体如今这种兢兢业业、步步为营的务虚态度之中,将每一个 “手头的事情” 做到极致,积小胜为大胜,在可控的范围内,追求终年而稳健的报答。 这或许才是量化投资的 “笨功夫”,也是在喧嚣的市场中,坚持觉醒与理性的基石。
十年演进之路
故事的末尾,经常并非预设的剧本。汇添富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的降生,亦是如此。在它以“指增”之名被市场熟知之前,其最后的外形,更像是一款带有鲜明量化选股印记的股票型基金—— 汇添富生长多因子量化战略 。
回想公募指增的展开路途,相比 2010 年前后巴克莱三杰从美国回归末尾的相关试水,2015 年末尾控制产品的许一尊,应该算是“中生代”。
彼时,量化投资在中国市场尚处萌芽,指数增强的概念也远未像今天这般不得人心。汇添富的前瞻性在于,他们看到了量化方法在投资范围的潜力,并试图将其运转于主动控制型产品中。这款早期产品,承载着对超额收益的奢侈盼望,而在通常操作中,则是发现指数增强类战略,是承载这一盼望的极佳途径。
时代总是悄然出现着转变。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日渐成熟,投资者关于风险收益特征的了解也日趋理性。“指数增强”这一概念,末尾被市场接受和认可。它不再仅仅是一种投资工具,更成为一种投资战略,一种风险收益介于主动指数与主动股票之间的平衡选择。
2023 年 4 月,基金转型为中证500 指数增强基金,回归真实面目。在许一尊看来,转型之后,这只基金“客户需求-产品定位-投资人员-投资战略”四个要素对齐,更有助于基金持有人的利益。
平衡为本 规则化性能
量化投资,在许多内行人看来,就是一台微妙的电脑,输入数据,很快就吐出该买什么,不该买什么的结果,纯纯的“火箭科技”硬科技的滋味。
但当你真正了解量化投资,尤其是当下公募的指数增强类基金时你才会知道,为何不同的基金业绩千差万别,很大水平上取决于指数增强基金经理自身对投资理念的选择,也就是更“艺术”的部分。
一个直观的例子就是,当下量化投资,是以因子投资为主。一切的量化团队都会通知你,他们在有上千个相似与低估值(市盈率)、高 ROE、4 周涨幅这样的因子,经过计算机的神奇组合,就能有点石成金的效果。
但理想上,如何将成百上千个因子组合,如何取舍,自身就是基金经理的投资观的表现。有的基金经理喜爱剑走偏锋,追求规模因子下沉,小盘股当道光阴芒万丈,但大盘股崛起则是节节溃退;有的基金经理喜爱因子择时,客观去预测那个因子表现更好,猜对天然是当红炸子鸡,但猜错或许就要超额寂静许久。
许一尊,不是这样的品格。他的理念,很传统,假定要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平衡”,假定要用更学术的话来说,就是追求六类因子的平衡。
“基本面因子和量价因子权重怎样分配”,这是我在与指数增强类基金经理交流时,必问的一个疑问。
基本面因子,似乎价值投资的基石,关注企业的盈利才干、生长性、质量等终年 fundamentales。量价因子,则更偏重于市场行为与心境的量化表达,试图从成交量、多少钱坚定等数据中,捕捉市场短期脉动。一只指数增强类基金的超额,很大水平上可以归因于其在这两类因子上的取舍。
关于这个疑问,许一尊给出了更复杂的答案: 六类复合因子相对平衡,规则化性能 。
详细而言,在基金控制中,目前在因子基础上,进一步结构了基本面、量价、左侧、右侧、快、慢在内的六类复合因子。这六大类复合因子并非方便的并列相关,而是从不同维度、不同周期,力图捕捉市场信息的有效性。
左侧/右侧是投资逻辑上的划分,左侧,倾向于逆向投资的逻辑,挖掘被市场低估的价值洼地,如基本面中的高质量、低估值,市局面因子中的低坚定;右侧则反映趋向投资逻辑,顺势而为,追逐市场趋向,如基本面中的景气派和市局面中的短期量价。
快与慢,则是在时期维度上的考量,前者捕捉市场短期变化,后者则着眼于终年趋向,终年因子角度,汇添富基本面投研的研讨结论也经过因子化的形式归入到模型中,肯定水平补偿了传统量化在前瞻性和基本面研讨深度方面的有余。这样划分,在复合因子外部的投资逻辑更为明晰和自洽,模型训练时可以更有针对性,同时也介入了模型框架全体的稳健性。
在该框架下,因子包括的信息依据属性和投资逻辑,经过规则化的机器学习算法,汇总到各类复合因子上。然后在模型战略,进一步结合组合特性,经过规则化的算法构构成各组合的选股因子。经过风险束缚下的股票超配低配,将因子中的信息最终反映到组合中去。
这种多维度的因子框架,并非为了追求模型的复杂性,而是为了构建一个更为稳健、更具顺应性的战略体系。“因子平衡性能”的中心目的,在于分散风险。单一因子往往具有其局限性,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中或许失效。而经过平衡性能不同类型的因子,可以有效下降单一因子失效带来的冲击,优化战略的全体稳健性。
紧盯跟踪误差
在评价一只指数基金时,信息比率是常用的目的。这个目的的计算方法,包括了两部分:❶ 相对指数的超额收益;❷相对指数的跟踪误差。
假定说平衡性能的因子,是为了让超额收益更颠簸,那么许一尊同时还破费了很大的精气在对跟踪误差的控制上。
跟踪误差,在许一尊看来,某种水平上甚至是中国公募指数增强基金的“生命线”。他指出,在美国的公募基金行业,主动基金对基准的跟踪误差或许只需 4%,实质上是“准指增”了,所以他们指增这个品类需求很小。
但在中国的公募行业,主动基金对基准的跟踪误差往往在 8-10%,这意味着在近乎没误差的指数基金和微小跟踪误差的主动基金之间,用户要求一个“中庸之路”,这就是指数增强类基金的价值——既保管指数基金的规则性和透明性,又能适当奉献超额。
正因此,许一尊将“精控跟踪误差”视为量化指数增强的中心竞争力之一。为了成功这一目的,团队构建了多维度的风险束缚体系。这套体系并非方便的 “一刀切” 式的限制,而是从行业、品格、市值等多个维度,对投资组合启动精细化的束缚。
如何更好的束缚,这正是指数增强基金经理的义务之一。许一尊举了一个细节,关于行业偏离。传统上,指数增强基金都会外部设定行业偏离束缚,比如持有的某个行业权重,相比指数的行业权重,不能偏离逾越 1 个百分点。但以什么划分行业,各家有不同的操作。
假定划分的颗粒渡过粗,或许掩盖了二级行业层面的结构性风险。比如,在电子行业外部,芯片与非芯片板块的走势或许出现清楚分化,假定仅关注一级行业的偏离度,就或许疏忽了组合在细分行业上的风险暴露。假定颗粒渡过细,一方面下降了战略的灵敏度,另一方面,部分板块子行业众多,如制造板块每个子行业都超配肯定权重,在全体制造板块上偏离或许就会比拟大。所以在这个疑问上,汇添富的量化团队会采纳双层的行业束缚,更有效地控制组合的行业风险,优化跟踪误差控制的精细化水平。
当然,精控跟踪误差并非意味着完全丢弃超额收益的追求。过度压低跟踪误差,或许会限制战略的灵敏性,牺牲潜在的超额收益;而过火追求超额收益,则或许形成跟踪误差失控,偏离指数增强的初衷。 汇添富量化团队的目的,是在精控跟踪误差的同时,力争成功可继续的超额收益。 这是一种平衡的艺术。 许一尊曾表示,“会把跟踪误差控制内行业中位数。”
静待新花开
量化投资,归根结底是人的事业。 再精细的模型,再弱小的算法,都离不开专业团队的智慧与协作。
许一尊表示,量化投资,要求团队的严密协作,尤其是跨学科的才干。
汇添富的指增团队成员,专业背景多元化,涵盖计算机、数学、物理、人工自动等多个范围。 高学历、阅历丰厚,是团队的普遍特征。 这种多元化的专业背景,为团队的知识结构和思想形式带来了丰厚的维度,也为量化战略的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时的动力。值得一提的是,这支队伍相当稳如泰山,“成团”至今十年,从未发声过离任记载,目前已逐渐扩展至近三十人之多。
在许一尊看来,指数增强基金的未来,或许充溢应战,但也蕴藏着有限或许。在市场有效性不时优化的背景下,唯有不时创新,才干在竞争中崭露头角。产品创新、战略创新、技术创新,将是指数增强基金未来展开的关键词。正如近年,他们推出中证800 指数增强、试水中证500 指数增强 ETF,都是对这种有限或许性的探求。
在自动化浪潮下,以人工默以为代表的新技术或容许以替代一部分人工操作,但无法取代基金经理的智慧、阅历与判别力。量化投资,归根结底,依然是“人”的投资。人的思索,人的洞察,人的责任,在量化投资中,依然至关关键。
或许,这正是量化投资的魅力所在。 它既依赖于冰冷的数字和模型,又离不开兽性的温度和智慧的光芒。 而像许一尊这样的量化基金经理,正是在冰冷与温度之间,寻觅着量化投资的平衡之道,也静待着指数增强基金,在未来市场中,绽放出愈加绚丽的花朵。
风险提醒:基金有风险,投资须慎重。本资料仅为宣传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有风险,基金控制人承诺以老实信誉、勤勉尽职的准绳控制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肯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置办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详细状况。基金控制人的其他基金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汇添富汇添富中证500指参增强由汇添富基金控制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与控制,代销机构不承当产品的投资、兑付微风险控制责任。本基金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宜经客户风险接受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客户-产品风险等级婚配规则详见汇添富官方。在代销机构认申购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中证500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中证”)编制和计算,其一切权归属中证及/或其指定的第三方。中证关于标的指数的实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非凡目的的适用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不因标的指数的任何提早、缺失或错误对任何人承当责任(无论能否存在过失)。中证关于跟踪标的指数的产品不作任何担保、背书、销售或推行,中证不承当与此相关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