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AI 指南 李开复 生而为人 的真正意义 3C 找到 (运用指南时需要注意什么)

admin1 10个月前 (06-29) 阅读数 27 #财经

6月29日,知乎一年一度的行业先锋盛典——第十届盐Club新知青年大会在北京751园区揭幕。来自科技、互联网、文明、体育等各个畛域的出名大咖缺席大会,与知乎创作者们一同,分享灼见、碰撞新知,独特带来一场精气盛宴。零一万物CEO、翻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博士作为第十届盐Club新知青年大会首位演讲嘉宾,以“咱们该如何面对AI时代”为题,分享了他关于AI 2.0时代的思索。

在知乎社区,李开复以知乎前100位种子用户和守业话题资深答主而被人熟知。在大模型炽热的当下,他又以62岁亲身下场开办零一万物从新成为“守业者”。而在诸多身份中,李开复最关键的标签是久负盛名的国际人工智能专家。

演讲开局时,李开复回忆了自己跟随AGI的40年历程。1983年在放开卡耐基梅隆大学博士时,李开复就在放开信中展现了他AGI的崇奉,他在信的末尾写到,“AI 是对人类学习历程的阐释,对人类思想环节的量化,对人类行为的廓清,以及对人类智能的了解… AI是人类意识并了解自己的最后一里路,我宿愿添加到这个全新绽开、充溢前景的未来迷信畛域”。

李开复曾于1988年发明黑色棋人机对弈系统“奥赛罗”,击败了人类黑色棋冠军,这也是机器第一次性击败人类冠军;他还于1992年发明苹果第一套语音系统Casper(演化成如今的Siri)。1998年,他开办了微软中国钻研院(微软亚研前身),为中国造就了大量AI精英;2009年他开办翻新工场,敏锐捕捉了从AI 1.0时代到AI 2.0时代的10多家AI独角兽公司。

李开复坦言,去年开办零一万物是看到了AI 2.0时代的时机。他在演讲中以数听说明,近两年来大模型模型功能减速优化,AI已超越人类平均水平,有望在2025年超越博士水平,并在数年后迎来奇点迸发。

由此带来一个群众广泛关心的疑问:在AI时代每团体应该怎样办?李开复示意,随着AI智能的涌现,未来各行各业将教训“Human+AI”与“AI+Human”两个阶段的革新。“Human+AI是半智能阶段,AI+Human是全智能阶段。”李开复解释,在这两个阶段个别人有不同的应答战略,他总结为“3C指南”。

“Human+AI阶段,AI就像哈利波特的魔杖,用好它就能办好很多的事儿;AI+Human阶段,AI是力大无量的灯神,然而还得是听这个总司令的调遣。”李开复说。

在“Human+AI”半智能阶段,人们应当踊跃学习AI技艺,把AI当做Co-Pilot(特助)、Co-Producer(专家)和Co-Partner(同伴)。

Co-Pilot(特助)能帮你把实质上班做得更深、更好,比如帮你做好要点明白、排版精巧的PPT,而Co-Producer(专家)则是横向扩展你的才干半径,比如文科生可以经过AI工具写代码等等。零一万物开发的AI上班平台“万知”已具有上述才干。Co-Partner(同伴)则能帮提高你的EQ才干,扩展你的社交半径,还能提供必定的心情价值。

在“AI+Human”全智能阶段,人们须要找到自身独有的价值,例如以迷信家、艺术家为代表的金字塔尖精英(Commander),以手工业者为代表的职业工匠(Craftsmanship),以心思医生为代表的关注人类情感诉求的职业(Compassion)。

在这个阶段,AI曾经变成了力气弱小的灯神,然而还得听阿拉丁这个总司令的调遣。用好AI,每团体都无时机走向金字塔尖。

但值得留意的是,职业工匠类和情感诉求类的职业很难被代替。李开复以修水管为例,修水管其实是在物理环球中很灵巧且精细的手工活儿,水管状态不拘一格,环境也变幻无量,这些非标化的起因让水管工等职业工匠在全智能AI阶段,也很难被取代;关注爱和温度的职业(Compassion)比如心思医生、伴侣也很难被取代,人与人之间的有温度的链接是寒冷的机器难以比拟的。

李开复示意,AI将咱们从日常重复性的上班中束缚进去之后,人类须要从新思索“生而为人”的真正意义。上班在必定水平上是工业时代留下的魔咒,将人类禁锢到了无趣重复的流水线上;在AI 2.0时代,用好3C指南,人人都可以成为AI的主宰,每团体都可以挥舞手里的AI魔法棒、用好AI神灯,用AI魔法冲破上班魔咒,做最好的自己,一同发明AI时代的文艺振兴。

“人工智能技术实质上依然以人为本,让通用人工智能普惠各地、人人受益正是零一万物的愿景。”李开复说。

本届大会以“Club团聚”为关键方式,人工智能是其中的关键话题。除李开复外,极客公园张鹏、面壁智能李大海与知乎人工智能畛域答主张俊林、苏洋,倒退先锋对话,共话大模型产业。知乎2023年度新知答主也在线下共聚,共创一场跨行业、融合专业与兴趣的内容嘉年华。


2月28日,创新工厂创始人李开复来到清华大学和年轻人分享他对于AI技术和中国的AI未来的看法,也作为他新书《AI·未来》(AI Superpowers)的推介会。 会上,李开复时不时有些咳嗽,但这丝毫不影响他表达对于AI技术发展的信心和对中国智能化未来的期许。 李开复在演讲中表示,AI关键的深度学习技术(deep learning)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突破。 第一波的技术突破发生在1988年左右,互联网和AI的发展充满了局限性,往往只是针对一个特定的领域和特定的行为,“我们用纯粹的数据(pure data)去 预测用户的行为 ”,他举例道,“像亚马逊的推荐清单,脸书的新闻推送,和现在今日头条用的技术都是类似的基于大量的用户的点击行为 模拟用户的喜好 。 ” 第二波的突破在2004年前后,当时每一个行业都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商业数据,尤其是尤其是金融行业,他们利用数据的相关性在金融防欺诈和信贷审核等方面有了质的飞跃。 用户不再是贴标签式的被分为群组,每一个人的风险偏好和金融行为都会被精准记录并且分析,这样每个用户都能匹配到最适合TA的金融产品。 第三波的突破发生在2011年,李开复称之为“Perception AI”,主要是集中在面部识别和语音识别领域,这也是李开复的老本行。 1988年他从卡耐基梅隆大学博士毕业,博士论文做的就是关于语音文字识别方向。 这时,他举了歌神张学友变成“逃犯克星”的例子,演唱会的人脸识别帮助警方在演唱会时抓住了9名在逃嫌疑犯。 “虽然这样的技术并不是适合所有国家都采用到抓捕行动中,但这显示了AI在这个方面巨大的潜力。 ” 第四波的突破是2015年AI在 自动化 方面的成就。 无人驾驶,自动泊车,智能巴士等等都是我们这几年在新闻上经常看到的AI应用。 另外,李开复提到一种新型智能自动洗碗机,即将来我们可能把吃过的锅碗瓢盆都可以一股脑放进洗碗机里,洗完以后洗碗机会将餐具自动分类放好,大大节省我们分类和摆放的时间。 “不过这个技术还没有普及,这样的洗碗机过于巨大,而且现在要卖30万美金。 ”当然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人。 中国有很多优秀的学者和工程师投身于这个行业。 据《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在全球院校中,中国科学院系统AI论文产出数量最多。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柯睿杰(Alain Crozier)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也表示,在中国他们有最好的工程师,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全球研发中心,微软将继续投资中国,希望能赶上下一波潮流。 并且,李开复还提到,“AI是 开源 的,所有工程师都可以在知识分享中创造出新的技术”,这一点对于像中国这样的科技后起之秀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发展深度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有足够多的数据去训练算法和模型,而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用户,互联网、智能手机和移动支付的普及,“使每一个用户能产生的数据都远远大于美国用户产生的数据”。 李开复提到,2017年中国在移动支付方面的交易量已经超过中国2017全年的GDP总量,原因就在于移动支付的每一分钱都涉及了多种产品和服务。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有大量政策支持,“中央政府定下发展AI技术的主旋律,各级地方政府就会根据当地的情况,提出因地制宜的AI政策去促进产业发展。 比如,雄安人口不稠密并且有大量平坦的土地,他们决定大力研发测试自动驾驶技术;南京高校云集,政府就可以出台成立AI研发中心的政策。 ”李开复表示,重复性的没有创造力的体力的工作很有可能被替代。 原麦山丘开了无人售货店,飞步正在大力推广无人驾驶货车,但是有创造性的需要多方面协调的工作永远不会被替代。 “AI没有感情,柯洁输掉了棋局会哭会流眼泪,所有人都会为他感动为他鼓掌,但是Alpha Go被切掉电源以后就只是一台冰冷的机器给了我们很好的机会去思考我们为什么生而为人,是什么使我们特别。 “ 在很多领域,人们对于AI技术的发展是持保守态度的,比如医疗领域,我认为目前的‘AI+医疗’市场是过热了”。 还有一个永远不会消失的职业,李开复又开玩笑又严肃的说道,“那就是企业的CEO”。 他认为,企业家们要处理各方面的事务,充满创造性,但更重要的一点是,企业家给企业带来的愿景和期望,是带领企业走向未来的重要利器。 “这一点上马云做的非常突出,‘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但绝大部分的中国企业家还是要等企业做大以后才会逐步承担起社会责任。 这跟硅谷很不一样,像苹果的Steven Jobs和特斯拉的Elon Musk,他们都在创立企业的时候有一个改变世界的梦想。 ”*欢迎大家关注留言柠檬经济专栏* 文/柠檬经济 图/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