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塔红土基金“换帅”能否走出规模业绩困局?
(记者[记者姓名])近日,红塔红土基金“换帅”一事引发市场关注,其能否借此摆脱规模业绩困局成为焦点。
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红塔红土基金公募管理规模为55.41亿元,较2023年四季度末的109.88亿元已近“腰斩”。盈利方面,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净利润亏损2206.68万元,同比下滑53.94%,且2023年和2022年连续净亏损,累计亏损额达1.16亿元。
该基金困境成因主要有两方面。产品结构上,成立初期以专户业务为主,2014年才发行首只公募产品,过度依赖债券型基金。2024年债基规模骤降44.47亿元,直接拖累整体规模。旗下20余只基金中,12只规模低于5000万元,部分权益类产品流动性风险高,盈利模式高度依赖固收业务,难以抵御费率改革与市场震荡的双重冲击。股东层面,第二大股东北京市华远集团和第三大股东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曾多次尝试“清仓式”转让股权,虽均未果,但给公司带来了不确定性。
此次新上任的总经理冯劲松拥有逾30年金融行业经验,技术出身,且有在大股东红塔证券工作的经历,但缺乏公募基金直接管理经验。其技术背景和在红塔证券的工作经历,可能有助于公司在金融科技方面创新,提升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任职金融创新部的经验也可能带来产品创新思路。不过,缺乏公募管理经验或许使其在应对具体公募业务挑战时需要适应期。
红塔红土基金也有一些可能的破局路径。可优化产品线,提升权益类产品竞争力,挖掘潜力产品,同时夯实投研能力;解决迷你基金问题,重塑投资者信心;依托股东红塔证券的资源,在金融科技、区域特色产业等领域实现差异化竞争。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小,当前公募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头部机构占据七成以上市场份额,中小机构生存空间被压缩。此外,股东的退出意向也可能影响公司战略规划和投资者信心。
总体而言,红塔红土基金“换帅”后有机会摆脱困局,但要实现规模和业绩回暖并非易事。若冯劲松能在产品创新等方面展现突破性举措,推动“小而精”策略落地,公司仍有可能走出困境;反之,若延续传统管理方式,恐难扭转颓势。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